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統一思想

(2014-05-30 11:19:25) 下一個


剛才讀到網友
texasredneck的一句話:“我讀曆史的感受就是,沒有所謂的統一思想,因為思想一但統一,就不是思想了。也就是說,思想的價值在於不同,而不是相同。”
說來慚愧,自己曾一直推崇這句話,可是每當看到聽到與自己不同的思想時,心裏總恨得咬牙切齒,恨不能衝上前去將說出那些“異端邪說”的人打倒在地再踩上一隻腳,讓他/她們永世不得翻身。
聽上去很耳熟是吧?對,這就是文革語言,文革思維,文革就是這麽來的,文革的基礎就在這裏。所以我反省過,如果再來一次文革,我會成為一名紅衛兵小將,首先將網上那些持不同意見的網友揪出來批鬥。
真正認識到思想不能統一這個道理,也就是最近一兩年的事。思想之所以成為思想正是因為它的不同,它的獨立,甚至是它的荒誕不羈和天馬行空。
然而在專製社會裏,思想是必須統一的,而且希望統一別人思想的人總認為別人的思想是異端邪說,大逆不道。這種人一旦大權在握,拒絕被其統一思想的人是要掉腦袋的。
思想, 一般有三個來源:事實、邏輯和情感。當一個人看到一個饅頭,腦子裏一閃就知道這是糧食,糧食可以充饑——這是事實。如果另一個人告訴他,漢堡也是糧食,那麽即便此人沒有見過漢堡,他也能得出結論漢堡也能充饑——這是邏輯。至於漢堡好吃還是難吃,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感覺或情感。“漢堡是我的最愛”;“我餓死也不吃漢堡”——這就是情感。
對於事實和邏輯的認定是最基本的思想基礎,而情感是人類思想領域最高級的活動,沒有任何統一的標準來衡量。現代的人類文明要求我們尊重事實和邏輯,同時尊重他人的情感。
可悲的是,我們很多人還不能意識到這一點。總以自我為中心,我的思想是唯一正確的思想,我的結論就是唯一正確的結論。“偉大”“光榮”“正確”就是這麽來的,有了“偉光正”做“統一”的標杆,思想也就成了一支枯萎的狗尾巴草。
曾經有人說,茶壇是思想的百花園,可今天看看,茶壇更像是思想的屠宰場,是打群架的場子,某些個小團體搞團拜會的館子。 有思想嗎?有!多乎哉?不多矣!

在這裏,沒有一種思想是不會被群起而攻之的,確切的說,某幾個人隻要一出現就不會不引起騷動的,這騷動基本上沒有就事論事的探討,不是皮鞭就是吐沫,比如張三、比如李四,比如王二麻子……。
看看最近在聲討啥呢?文革。
為啥沒有探討?因為這裏沒有理性的,基於事實和邏輯的思辨,隻是自己情緒的宣泄和對他人的憤怒的指責甚至咒罵。文革是什麽?它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又是如何演變到那種瘋狂殘暴的境地?沒有人能夠認真地思考。如果我們一上來就把文革說成是“對傳統文化的摧殘”“是毛澤東的陰謀”或者認為文革是“對中國曆史的促進”,那就沒有什麽可說的了。這樣武斷的結論是不需要邏輯推理的,隻憑個人情感就足夠了。
不過,網絡畢竟不是學術論壇,個人報表一些自己的觀點未嚐不可,對於這些基於情感的結論我們是應該尊重呢,還是站在一個道德的製高點將對方批倒批臭?看看這壇子裏的景象,已經能足以叫人相信,再來一次文革,紅衛兵是不缺的。
我不知道,在有關文革的一些基本事實還沒有公布於世的時候, 誰有資格認定自己是評判文革的權威?誰有權利對他人的觀點橫加指責?至少我沒有。目前我們隻能就基本的事實加以探討。假如有人說毛澤東從來沒有支持過紅衛兵,我可以立馬拿出照片來否定這個論斷。至於毛澤東為什麽要發動文革,目前任何的猜測和判斷都應該屬於學術探討的範疇。當然,有的人對文革恨不起來也好,愛不起來也罷,我們有什麽理由要強迫他/她和自己一樣去愛/恨文革呢?這種統一思想的行為不正是文革的做法嗎?


從曆史的眼光看, 文革隻是中國曆史長河中的一個險灘,把眼光僅僅盯在這一點上,是不可能看清文革的真相的。同樣,對於
25年前的另一個險灘,我們同樣也應該保持一樣的心態去審視。可以預見,下個星期這壇子裏又要硝煙彌漫了,吵個啥呢?我們這些過來人,對於那段往事個人自然有個人的看法,切身投入其中的甚至有個人的情感或情緒,思想是無法統一的。為什麽我們就不能容忍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呢?畢竟,這是一個曆史的症結,當代人或許沒有這個能力甚至沒有這個智慧去解開,何不留給下一代人。今天的年輕人應該比我們更有智慧。
留給下一代,首先要讓下一代知道真相。如果沒有基本的事實,結論和評價就無從談起。我發現,眼下40歲以下的人對那一段曆史已經十分模糊了,從國內來的小留學生們甚至一無所知。我感到,我們有義務和責任讓他們知道25年前我們的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麽。隻要把事實呈現給他們,一代代人傳下去,我相信他們有這個邏輯思辨的能力和智慧給曆史一個交代,因為,至少他們不會抱著和我們同樣的情感去看待這段曆史。
在以後的一個星期裏,我們多花些時間,在各自所在地的華人網站上向年輕人如實地傳播25年前發生的故事,是不是要比在這個壇子裏吵架有意義得多?或者,幹脆進入國內網站去做同樣的事情,大不了就是一個id嘛,有勇氣犧牲在這裏,不如犧牲在有價值的地方,也算死得其所,重於泰山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這還不夠,如果我們能做到“己所欲亦勿施於人”,我們才正真朝文明邁進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