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最近破天荒地連續看了兩場電影:“Skyfall”和“Life of Pi”。
看前者,純粹是因為這麽多年延續下來的習慣,當年學習英語的啟蒙教材之一就是007係列,每集必看,且一看再看,終於有了007成癮綜合症,007成了鴉片。
然而30多年看下來,這鴉片也如同嚼蠟,尤其是這部Skyfall,情節雷同人物單調,噱頭設計的再好,你也知道,神勇的007死不了,因為每次片尾的字幕都是:007 will be back!
當然,無論是Roger Moore 還是Timothy Dalton或是Pierce Brosnan 以及當今陪女王跳傘的Daniel Craig,都是白馬王子師奶殺手,這是太太的看點,自然也是我的“陪看”點。
我想,007到此已無任何新意,何不與時俱進拍成3D呢?那種打鬥火拚刀光劍影用高科技表現出來不讓人眼前一亮嗎?否則,007再拍下去,終究一部爛片。
終於把007扔到了腦後,去看了3D的“Life of Pi”。
一句話,李安眼光獨到,選擇了一個並不被人看好的小說,甚至是被認為不可能被拍成電影的小說:少年和動物,幾乎沒有台詞對話,怎麽拍?
但是李安的與眾不同就是在於挑戰自己,嚐試自己不擅長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李安說:拍電影不像婚姻,不需要忠誠,沒有做過的才有意思,越刺激的越好)。
“Life of Pi”這部小說的確很新鮮,也很刺激,感官上的刺激,靈魂上的刺激。李安除了非常忠於小說原作,更是利用電影語言給觀眾帶來了深層的思考。
為不影響尚未看過電影的朋友,故事情節就不轉述了。簡單地說,故事主要敘述的是一個隻是為了熱愛“God”而信仰三、四種宗教的的17歲的印度男孩,在一次海難中與一個受傷的斑馬、一頭猩猩、一隻鬣狗和一隻凶猛的孟加拉虎置身於一個小小的救生艇中,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
電影開頭借助采訪Pi的作家之口說,你看了這個故事,就會信神。但是我不認為這是一部關於宗教的電影,而是一個闡述人、神、獸三者共存,相互依賴,繼而探索生命意義的哲學思考。
你看,孩子的心靈總是純潔無瑕的,少年Pi曾經幻想過和一切生命溝通,和所有“神”溝通,曾嚐試親手給老虎喂食帶血的肉塊,可是無神論的父親及時製止了他,並用血淋淋的事實教育兒子:猛獸永遠是猛獸!
然而,當自身的生命麵對威脅的時候,人類原本的一切規則都打亂了,生存是第一位的。
雖然平日溫文爾雅的父親為了素食的母親與船上的廚子拳腳相加,而信佛的船員卻認為gravy隻是味道好,與肉類無關,這樣自己給自己一個台階,為的是生存。隻有當Pi隻身一人麵對死亡,絕望地對神發出“I surrender!” 的呼喊時,回應他的也隻是野獸的咆哮和大海的怒吼。食素的他本能地用斧頭砍死一條剛剛捕獲的大魚,像野獸一樣生吞那血淋淋的魚肉塊。
“倉廩實而知禮節”,所以人在極度饑餓的時候將自身的獸性暴露無遺,人也隻有在饑餓的時候才能最充分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
野獸不懂得偽裝,鬣狗餓了,就咬死斑馬、攻擊猩猩,然而最後還是Richard Parker一個猛虎撲食將不可一世的鬣狗變成果腹的美味。
救生艇上隻剩下猛虎和少年了。少年本能地意識到,自己要生存下去就離不開老虎,老虎的存在讓他時刻保持警覺,保持身體的運動,同時避免了死一般的孤寂。他明白,要避免老虎饑餓之後來攻擊自己,那就要設法為老虎尋找食物和淡水,並馴服老虎使得人虎井水不犯河水。
老虎似乎也明白,眼前這個瘦弱的素食少年,正是自己生存的希望,昔日的獵物此時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人虎成為一個對立統一體。
終於,他們都“彈盡糧絕”了,在人虎都奄奄一息的時刻,少年把老虎的頭輕輕地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眼含熱淚準備迎接“神”的召喚。
人世間的一切,就像那個神秘的圓周率Pi一樣,每向前走一步都會有一個新的結果,但誰都無法預知它的終點究竟在哪裏。
當Pi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救生艇漂到了一個神秘的小島上,他們得以暫時補充給養,然而又是處於某種本能,讓他們發現這個小島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鬼,於是少年再次回到救生艇,駛入茫茫大海。
經曆了九死一生,少年和虎終於抵達墨西哥海岸,當小船在海灘上一停穩,少年已精疲力盡,一頭栽倒在沙灘上。老虎,卻一縱身跳下船來,徑直朝遠處的密林走去。它在密林邊緣停留了片刻,按照“人性”的理解,它似乎應該回過頭來對自己的相依為命二百多天的少年回眸一望,或是再狂奔回來在少年滄桑的臉頰上深情一吻,再奔向叢林——這,也許是一個頗賺取眼淚的人獸共存,自然和諧的大團圓。
然而事實不是,老虎竟然頭也不回地一個健步消失在密林之中,留下奄奄一息絕望的少年。
父親的話看來是對的,野獸畢竟是野獸,現實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不是所有的結局都是花好月圓。有時我們付出再多,情感投入再多,現實畢竟是殘酷的。你別無選擇,一廂情願的你,隻能圖增痛苦。人連自己的情感都無法控製,又如何掌控他人(野獸)的情感?
如果小說寫到這裏,也可以結束了:一個回腸蕩氣的,生存和死亡,堅持和放棄,信念和理想,神跡於奇跡,人性與自然……。
但是,平庸的作品和偉大的作品的區別就在於,前者你看過之後要麽沒啥感覺,要麽馬上就有一大堆的感歎;後者,讓你突然有一種震撼,讓你陷入深深的思考卻一時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麽,也弄不清作者的意圖究竟在哪裏,留下的,隻是一串串問號。
“Life of Pi”的高明之處就在最後看似不經意的一段:日本輪船公司代表來醫院裏看望Pi並借機了解失事原因,Pi講述了自己的一段海上奇遇之後,兩個日本人無論如何不相信,於是Pi就講述了另一個更接近生活的現實版:
pi和他母親,還有船上的廚子和一個中國水手一起上了救生船。水手摔斷了一條腿,腿不斷發炎。廚子整天擔憂食物和淡水,而自己晚上卻偷吃食物。有一天廚子說鋸掉水手的腿才能讓他活下去,於是大家就幫著鋸掉了他的腿。然而水手痛苦了幾天還是死了,廚子把他的肉切成了一片一片曬幹,說要拿來釣魚。母親卻發現他在偷吃那些肉,於是憤怒地和廚子對打起來,廚子最終殺了母親,吃了她的肉,還把她的人頭扔進水裏喂鯊魚。Pi忍無可忍拿起廚子故意放在一邊的刀把他殺了,就像他殺了母親一樣。他知道廚子自己也不想活了,因為他自感罪惡深重。(這段內容,李安選擇了Pi一個人平白的敘述,沒有一丁點畫麵的再現)
故事的結尾,Pi問作家:你相信哪個版本?作家回答:老虎的哪個。Pi說,"And so it goes with God." 作家在日本人的調查記錄上發現,日本人最終也接受了老虎的版本。
我非常懷疑老虎的版本真的被接受了,麵對人性的黑暗和現實的殘酷,麵對公眾的眼光我們都可能選擇用虛幻和神秘來掩飾內心——並以神的名義。雖然現實的殘酷和黑暗不是常人願意麵對和接受的,但是我內心深處相信,人的版本才是現實。正像作家後來解釋的那樣,斑馬代表水手,鬣狗代表廚子,猩猩是母親,而老虎就是Pi自己。
我甚至感到,小說作者自己也隱喻了人的版本的真實性,否則他不會將一場堪比泰坦尼克的災難一帶而過,又極度戲劇夢幻般地讓關在輪船艙底籠子裏的動物逃脫,除了Pi卻沒有任何其他人幸免。
至於究竟哪個版本更真實,作者還是高明地留給了讀者。同時作者也把故事要表達的宗教和哲學的思考留給了讀者,甚至連眼下Pi的生活,隻是簡單交待了他有了家庭,至於是否幸福,Pi說,這個結果就由你(作家)來決定了。
看完電影,又匆匆瀏覽了原著,我的感受是,人是神性、人性和獸性的三位一體,人在極度困惑絕望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交付給“神”,哪怕你隻是信仰科學,這個信仰本身也讓你把“科學”看成了“神”,但是當神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人性中求生的本能,獸性就表現出來了。饑餓是獸性表現的最淋漓盡致的最完美時機,當人類曆史上當極度的災荒來臨,當草根和樹皮都被吃光的時候,一切的違背人類道德倫理的醜惡和殘忍都不算什麽稀奇的事兒了。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一部電影——《1942》。有評論說那時中國人喪失了兩條道德底線:幫侵略者打擊自己同胞,人吃人。可是單純的譴責道德或鞭打人性是不管用的,別把人性逼入死胡同,無路可走的時候,道德和人性都是很醜惡的。
在風調雨順的時候,人類往往想當然地接受世間美好的符合人性的一麵,忽略“神“的存在,或是站在道德的高度鞭打獸性的醜惡,卻忘記了自己內心的那隻“老虎”隻要時機一到便會竄出來作惡。
其實,善與惡在人類社會裏是一個硬幣的兩麵,它們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沒有惡,就體現不出善,沒有了善也就看不到惡。人性的善良是將“惡”隱藏、轉化、升華之,而不是完全消滅了惡。 “惡”(獸性、欲望和本能)從來無法被消滅,它一直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如果徹底完全消滅了惡,人類也就喪失了生命的活力,正像Pi如果沒有猛虎相伴,也不可能保持警覺,早就被大海的波濤掩埋了。
正視“惡”並與之共存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信仰,當然,正視自身並建立信仰並不容易,正像李安自己說的:“每個人心中都臥虎藏龍,都有恐懼、不安、掙紮、欲望和不安。我覺得我對信仰,還是有一種向往,可是心裏麵還是有那頭老虎,還是搞不定。 ”
那麽平日溫文爾雅且名成功就的大導演為什麽還要不斷挑戰看似和自己完全不搭界的題材:同性戀,色情,野蠻和暴力呢?為什麽李安的作品總有一種挑戰人類視覺和思維極限的成分?隨和淡定的李安心裏的“老虎”又是什麽呢?麵對記者直白的提問,李安也嚴肅直白的回答:“ 這個不能講。”
我們尊重李安個人的情感,與其試圖窺視他人的內心秘密,不如我們正視自己的內心,找到自己內心的“老虎”,認識它,馴服它,與它和平相處,帶著它生活,因為它從來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反省自身的獸性,包容別人的獸性,同時對自然和“靈性”保持敬意,尊重生命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神性、人性和獸性的三位一體就是Pi最初的那個“3”,小數點後麵數以億計的數字才是我們每一個肉體,是我們存在的每一天,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許,這其中任何一點都可忽略不計,肉體的存在與否,大小輕重以及最後的結果也不是人類能夠把握的,沒有人能知道結果在何處,也沒有人知道終點會是怎樣。然而,每一個點串聯起來才形成一個完整的Pi,每一個肉體的存在才能保證整體的延續。我們不必在乎Pi如何終結,但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個點,以及這些點所連接的過程,就像印度少年Pi認認真真地默寫出一個個圓周率的數字那樣。
這,就是我理解的Pi的故事。
最後說說李安的電影。
上麵的文字,其實不是對Life of Pi的影評,因為我發現李安這次沒有對小說原作做出什麽改動,而是忠實地用電影語言來詮釋了小說的原意。就電影的藝術性和表現性而言,李安做得近乎完美,但是這部電影的哲學內涵和思想性卻不能歸功於李安。
當然,小說改編成電影且超過原作的不多,我看到的最佳範例是“Benjamin Button”(請參見《如果時間可以倒流》),Life of Pi隻能說導演具有好眼光看中了一個好故事並用視覺語言描述了出來。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感到3D技術似乎不應該運用於這樣一部讓人思考回味的作品,架在鼻梁上蹩腳的眼鏡和那些過於絢麗逼真充滿動感的畫麵常常打斷了我的思考,也破壞了故事的深層次的哲學韻味。3D應該屬於007這樣的純娛樂片。好在“007 will be back.”
李安趕了回時髦,也期待李安馴服了自己身上的“老虎”後再度歸來。
你該挨打!
不過,文章的確很好。你可嚐試著搞專業電影或者影視評論了!
你該挨打!
不過,文章的確很好。你可嚐試著搞專業電影或者影視評論了!
你該挨打!
不過,文章的確很好。你可嚐試著搞專業電影或者影視評論了!
I read the book (well, most of it) and watched the 3D – I did enjoy the author’s hilarious choices of expressions (they cracked me up often :) … The movie filled in some of the pieces that I overlooked during reading while enhanced other parts of the story …
What I fail to connect was the analogy the author was trying to portrait !!
Thanks very much for elevating the story to a higher philosophical level !!
至於Life of Pi則興致缺缺,覺得太裝蒜,可能是一直以來都不太喜歡李安的片子的緣故
寫的非常好,謝謝!
一定去電影院看一下3D“Life of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