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說到“心”和“腦”,記得我有一篇舊文涉及這個話題。中國文化的確是一種“心學”,中國人認為思維和情感包括記憶、意識等精神層麵的東西都來自“心”。但是在缺乏解剖學概念的情況下,“心”就無所不包,無所不能了——用心看,用心聽,用心學——國學,自然也是要懂得“心”之後才能學好的。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心隻不過是一個水泵,完全能夠用人造的心取而代之。而意識等精神活動則來自大腦,大腦無法人造,甚至不能移植。
當然,從文化層麵看,我們不必吹毛求疵,心也可以脫離解剖學範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精神層麵的意義。
但是,精神是人類生活中最為複雜的東西,僅僅用一個“心”來代表一切未免以偏概全。“心”至少有兩個層麵的意義:思維和情感。因此,中國人的思維往往受製於情感,中國人情感發達,思維滯後也就不難解釋了。
在西方文化中,思維和情感是分開來對待的,這也表現在日常用語中。比如英語中的“heart”和“mind”。
一般而言,“heart”和“mind”都可以譯成“心”——中國文化中二者是合而為一的,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它們卻有截然不同的內涵,語言上也是不能互換的。
就英語而言,“heart”與情感和道德有關,“mind”則主宰思維。
I thank you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She hugged the baby to her heart.
He has his heart in his work.
She has a heart of gold.
……
以上這些句子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雖然都是“心”,但是決不能用“mind”替代。
He is absent minded.
Tell me your mind.
A Beautiful Mind
The public mind
……
這些句子中“mind”的中文翻譯也都是“心”,但不具備感情色彩,隻和思維有關。電影A Beautiful Mind是讚揚Nash的思維和為科學做出的貢獻,並不是他的情感上的“心靈”,A Beautiful Heart 才是“美麗的心靈”,所以這個電影的中文翻譯並不準確。
有時,mind和heart語言上雖然可以互換,但意義不同。
You are on my mind.
You are in my heart.
仔細體會就不難發現,這兩個句子的含義是不同的,一個是“我沒忘了你(或你托付的事)”,另一個是“我思念著你(愛著你)”。
由此可見,西方人的思維和情感是可以分離的,這對於重“人情”的中國人來說,有些不可思議,但我們不明白這恰恰是西方文化巨大的優點。
西方家庭成員可以有不同的信仰或政見,隸屬不同的黨派團體,但能夠和平共處,議會裏執政黨和反對黨開會時可以拍桌子瞪眼,會後可以坐下來談笑風生一起喝咖啡。
中國人就難了。不同信仰不同黨派意味著眾叛親離,意味著你死我活。想當年一個家庭中的親兄弟因為國共之爭而天各一方,文革中更是“大義滅親”。於是就不難理解為什麽隻有在韓國和台灣的民主裏才出現兩黨之間拉頭發,扇耳光,扒衣服這樣角鬥場上才會出現的辯論方式,很難想象如此打鬥的雙方還能坐下來一起品茶。
因為,中國文化的“心”主宰一切,包括思維,中國人將思維、智力、意誌甚至判斷力情感化,所以即使意見的不一致也是“傷心”(傷感情)的事。比如晚輩不順從長輩的意誌,長輩的心髒病是隨時要發作的,至於胡風也好,彭德懷也罷,不能和最高領袖“同心”,就不“同德”,必將你死我活——做不成朋友,便是敵人。
所以中國人喜歡“和諧”,喜歡“一致”,喜歡“和合”,喜歡“統一思想”,“不同”就表示“不友好”,所以任何的分歧都會導致對抗的敵我矛盾。
到了今天,我們還把“持不同政見者”關進大牢,這就是說:你在意見上和我不同,就是不友好的“傷感情”的行為——於是產生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樣荒唐的邏輯。難怪連孔夫子都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小子鳴鼓而攻”也就意味著凡是我一派的,就要幫助我打擊我的“敵人”,否則你就是叛徒、“X奸”。於是中國人的社會充滿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拉幫結派,明爭暗鬥也是不朽的“特色”。
這種“特色”在華人網絡論壇裏也可略見一斑。幾乎每個論壇都會分成甲派乙派,每派裏又會有A幫B幫——“同類”的,相互讚揚,再平乏的帖子都要讚一下,“頂好文!”,其實我們有的時候並不知道此文好在哪裏,隻因為是朋友寫的,哪怕是一堆骨頭也能挑出幾塊雞蛋絲來。我們常常甚至連帖子還沒有讀一個字就可以“先頂再看”。“非我族”的,明明是一篇好文章,則一個勁兒雞蛋裏找骨頭,盡量諷刺挖苦——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其實是情感的heart淹沒了思維的mind。
這樣一來,意見的不一致很容易產生敵對,不僅僅是政治,就是談教育,談婚姻,談醫療,談文化,都會引來激烈的爭吵,最後總有一方會lost their mind,人身攻擊,穢語謾罵,雙方勢不兩立……。尚沒有lost mind 的,也很少能理性地麵對困境,要麽象古代士大夫那樣跳江自盡(消失了)以示清高,要麽另立山頭,躲進“桃花源”。
Heart 決定了mind,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屁股決定了腦袋。
聯係到這兩天對國學和國學大師的討論,如果你自己是國學和國學大師的崇拜者,你自然是不會聽得進任何對你崇拜的對象哪怕一點點的質疑和不敬,當然,對國學本來就抱有成見的人也難免做到客觀公正。如此一來,國人怎能在理性的基礎上心平氣和地探討學術呢?
我們大家能不能在麵對嚴肅的學術麵前,暫時將mind與heart分離,用“心”去傾聽對方的意見,用mind去思考, 去判斷,去推理,去總結,然後再得出評價和結論呢?
隨著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細胞學,腦神經科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等的進步,人類正一步步地揭開大腦的秘密,主宰思維層麵的“心”將逐漸被人類認識。但是,愛、恨、價值判斷這些情感層麵的東西科學是否有能力駕馭,目前我們還不能肯定。宗教和信仰雖然不能揭示情感的秘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與主宰了這個領域。
那麽“國學”是不是歸屬於宗教呢?“國學”能否又如何影響到中國人的情感?“國學”在發揮其影響力的時候,是否能將mind 和heart分開?否則,中國人的理性思維和邏輯判斷永遠不能脫離玄學的桎梏。
物質大腦之外,是否有個心識,真正的科學家對此存在疑問,建議你看看BBC的documentary, 不要想當然的下結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8Ub2xx0KQ0
有點長,但是絕對有意思
=====================================================
孔子的學生冉求幫助季氏積斂錢財,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氣,表示不承認冉求是自己的學生,而且讓其他學生打著鼓去聲討冉求。
樓主引用孔子的這段話,居然和當局關押不同政見者聯係到一起,太斷章取義了,不帶這麽糟塌國學的~~
哈哈哈哈,天才啊!
國學有精神部分,但它不是宗教。國學從四書五經開始。四書是“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四書講了什麽呢?四書主要講了倫理道德,以及與其相應的社會運作之道。孔子開啟了以“仁”與“禮”為中心的倫理價值觀,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政治觀。曾參與子思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觀。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提出了四端與四德的心性之論。而五經之首是易經。易學首先是哲學:它用兩儀表述對立統一的矛盾體, 並以多層次的兩儀組合來表示事物的態, 從而引出哲學主題 - 變化; 也就是任何事物都遵循孕育、出生、成長、壯大、衰弱、滅絕再到孕育,周而複始生生不息。而事物變化的各種態衍生出的象數就成為演繹其發展趨勢的依據。它造就了易學作為方法論的地位。它是人類最早的係統論運用,也是至今最完善的係統論基礎。它揭示了係統單元的價值及其導向,對信息時代有深刻的指導作用, 即係統單元應該具有邏輯的價值,並有可思維,可推理的功用。這些為係統的歸納與演繹提供了基礎。易學同時又是價值觀和道德觀,它倡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理以“仁”和“義”作為人際關係的準則,強調“陰陽互補,剛柔相濟” 的動態平衡(中庸),以實現社會的和諧。易學更是道,它透過理,象,德的層次而直指“存在”的道 – 即“天人合一的圓融”。它象征著人類至善至美的生命本源。五經的其餘部分屬於曆史,禮儀,與詩歌, 它們提供了史實的借鑒,交流方式和審美趣向。可以說,儒學主導了國學, 任何能透徹四書五經的人,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漢唐以後,儒學融合佛教,道家的思想,形成三教合一的新儒學-宋明理學。程朱理學強調“格物致知”,就世間萬事萬物而體認天理。這裏的“致知”有兩個含義,即知事,知己。陸王心學提倡“宇宙便是吾心”,指出反省的重要,人不必心外求理。與此相應的是,佛教從多種宗派匯集到禪宗,並逐步走向生活禪。至此,修齊,治平的價值觀轉化為可實踐和內省的人生觀。“要做事先做人,做事就是做人”的理念成為中國知識分子人生價值的主流, 它要求讀書人從存在的整一性去對待“做人”,“做事”與“求道”之間的統一, 以修身作為立命的基礎,並將人生看成是明理,載德,求道,奉獻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中學之體。這中學之體不排斥學習任何其他知識,因為那是“道”與“術”,“體”和“用”的關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對國學脊髓的最好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