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歡迎大家來坐坐,聊聊
個人資料
悟空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母語之日說方言

(2012-02-21 15:55:43) 下一個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99 年將每年的 2 月 21 日規定為國際母語日( The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旨在倡導語言的多樣化和多元文化。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維係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尤其對於中國人,我們的母語,甚至成了我們崇拜的精神圖騰。

可是,由於方塊字和發音沒有必然的聯係,這就造成了我們的方言俚語五裏不同音十裏不同調,同一種語言就分成了許許多多“方言”。

一個傳統的“大一統”國家,自然需要一個“共同的語言”,中國曆史上出現過好幾種“官話”,上世紀的 50 年代,中國政府製定了漢語拚音方案,確立了“普通話”為中國的官方語言。

由於政府過分的強調“人人都說普通話”,造成了許多方言的流失,如今以粵語和吳語的困境最為顯著。在廣州,曾有千人遊行“捍衛粵語”,上海有大學教授發明了電腦“上海話輸入法”。

中國人對於“家鄉話”非常的敏感,老鄉異地相逢,隻要一開口找到了同胞,自然兩眼淚汪汪。於是,中國人對於政府強製的普通話政策多有抵觸。

平心而論,普通話由於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話發音為基調,完全忽略了南方方言的特征,確實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不是一個成熟的語言政策,不過,木已成舟,再改是不可能,對於民間的不滿,我們則應該正確認識和引導。

看到有人將一份 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資料拿來以證明“聯合國將粵語列為語言而不是方言”頗感不解。

語言和方言有區別嗎?

語言就是語言,方言是語言的一個種類,方言當然是語言!就中國而言,中國的所有語言都是方言,包括 Mandarin 。如果說“語言”是指一個國家的官方語,那對應的方言則是一個特定地區所使用的語言。

現代漢語的方言可按語係分為七大種:

1. 北方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使用的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 70% 以上

2. 吳方言。以上海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中漢族總人口的 8.4% 。

3. 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數的 5%

4. 湘方言。以長沙話為代表,使用人世間口約占漢族總人口數的 5% 。

5. 閩方言。以福州、廈門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數的 4.2% 。

6. 客家方言。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數的 4% 。

7. 贛方言。以南昌話為代表,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口數的 2.4% 。

由於粵語在海外的影響,西方人一度認為粵語是中國的官方語言,事實上,在中華民國成立初期,國會在討論設立官方語言的時候曾一度有將粵語設為“國語”,但由於曆史的影響,亦由於孫中山從大局出發,否定了粵語成為國語的提案。

這裏要說明的是,英語“ Mandarin ”本質上指的是“滿族官員用語”,其實也是一種方言,中國的官方語言嚴格說應該是“ Pu Tong Hua ”。

就語言學而言,沒有“語言”和“方言”的區別,但由於社會文化或政治的影響,某種強勢語言成為“官話”,人們有時又把語言和方言分開。語言學家 Max Weinreich 曾幽默地說:“語言不過是有陸軍和海軍的方言”( 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誰的拳頭硬,誰說的話就是(官方)語言。

至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引用的文件來由馬裏蘭州教育局的 Frank Edgerton 提供,隻是列出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和使用最廣的日常語言(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對於中國,該文的條文是:

China

Official Languages = Mandarin

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 = Mandarin, Cantonese, Xiang, Min, Hakka

粵語列在了 Mandarin 之後,其它“語言”還有“湘”,“閩”,“客家”,可是,真正使用最廣的吳語卻沒有列入,可見這一條文並不準確。

無論如何,我們不必在乎哪種語言如何如何,作為中國人,我們都應該愛護自己的母語——漢語,我們身在海外,更有責任讓我們的下一代了解自己的母語,通過母語了解那個養育了我們祖祖輩輩的家園。

上海已故著名語文教師商友敬說:“我夢想所有的語文老師,都能給孩子打開一片語言的空間,我說的主要是漢語,我們的母語,我們朝夕與共、血肉相連的母語。”

我們這些遊子別忘了母語,同時督促我們的小洋鬼子們學好母語。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國際母語日上所說:“語言的活力在於 那些使用語言並致力於保護那些語言的人,語言的多樣化是一個活資源,讓我們好好地利用它並受益與它。”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國際母語日上的講話

Message from Ms Irina Bokova,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on the occasion of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UNESCO, 21 February 2012

Nelson Mandela once said that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 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 that goes to his heart”. The language of our thoughts and our emotions is our most valuable asset.

Multilingualism is our ally in ensuring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in promoting inclusion and in combating discrimination. Building genuine dialogue is premised on respect for languages. Each representation of a better life, each development goal is expressed in a language, with specific words to bring it to life and communicate it. Languages are who we are; by protecting them, we protect ourselves.

UNESCO has celebrated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for 12 years now and directs its energies towards protecting linguistic diversity. This thirteenth celebration is dedicated to multilingualism for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work of researchers and the impact of multilingualism policies have proven that people perceive intuitively that linguistic diversity accelerat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nd Education for All goals in particular.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at school is a powerful remedy against illiteracy. The challenge, however, lies in achieving this truth in the classroom. Excluded population groups, such as indigenous peoples, are often those whose mother tongues are ignored by education systems.

Allowing them to learn from a very early age in their mother tongue, and then in national, official or other languages, promotes equality and social inclusion.

UNESCO Mobile Learning Week has shown that use of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is an excellent means of boosting inclusive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multilingualism, these technologies increase our scope for action tenfold. Let us make the most of them. Our generation is advantaged by having new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a new Internet-based worldwide public arena: it cannot accept an impoverishment of languages.

Linguistic diversity is our common heritage. It is fragile heritage. Nearly half of the more than 6,000 languages spoken in the world could die out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UNESCO’s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is the performance chart for this struggle. Language loss impoverishes humanity. It is a retreat in the defence of everyone’s rights to be heard, to learn and to communicate. Moreover, each language also conveys cultural heritage that increases our creative diversity.

Cultural diversity is as important as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nature. They are closely linked. Some indigenous peoples’ languages carry knowledge on the biodiversity and management of ecosystems. This linguistic potential is an asse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serves to be shared. UNESCO also intends to highlight this message at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io.

The vitality of languages depends on all those who speak them and rally round to protect them. UNESCO pays tribute to them and ensures that their voices are heard whe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hesion policies are being formulated.

Multilingualism is a living resource; let us use it for the benefit of all.

Irina Bokov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初中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碧葉金陽的評論:俺弄不清你嘮叨嘛事,可你這家夥涵滿有點兒意思。
初中生 回複 悄悄話 同意三家店的觀點。語言是一個交流的工具。計算的工具,以前用算盤,現在用計算器,簡單便宜好用。秦始皇的書同文有進步意義,否則你吳語區結繩記事,我在中原用甲骨文,雞同鴨講,索性忘了互聯網這回事算了。古語和方言留給語言學家研究吧。推廣普通話,孫中山、蔣介石甚至毛澤東也都有貢獻,一國人講一國的普通話還是好事。連老外還夢想過世界語呢。如果夢想成真,省了你我學多門外語的時間。聯合國也省錢省事。
congill 回複 悄悄話 個人認為,語言對智商有反作用,其中一個原因是各個語言效率不同。中國南方語言優於普通話,因為它們保留了古漢語音節較多,同音少,效率高的特點。這一點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麽南方各省出的兩院院士比北方各省多得多。
三家店 回複 悄悄話 語言從來就是隨著一種強勢文化的介入而流傳開的。要不是秦統一六國,那中國現在可能是“百花齊放”,“百語爭鳴”了。一個國家,一定要有一種官方語言。西班牙語在美國西部很流行,但你在正式場合必須講英語。在學校也由州政府強力推行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別忘了,當年美西在墨西哥人手中時,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既然普通話被定為官方語言,政府大力推行沒什麽不對啊?!沒人說你不可以講上海吳儂軟語,或廣東潮州方言。再則說,要當年孫大總統說廣東話做官話,那全國現在肯定也是一片“公會發催”聲。。。本人挺喜歡學習各地方言,但很慶幸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能“求大同,存小異”普通話說的越來越棒。。。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70% + 8.4% + 5% + 5% + 4.2% + 4% + 2.4% = 99%

I expect the aggregated percentage should be great than 100% because many people use more then one dialects. Of course, I don't know the ratio of deaf and speech impaired in Han.
碧葉金陽 回複 悄悄話 儂格篇文章阿好用上海閑話再貼一遍?英語阿拉老搭漿格,普通閑話末也伐大靈光。
提筆忘字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準語言,沒有一個標準的官方語種,那隻不過是個部落罷了,現在像中國這樣的多語種的國家估計世界上沒有。在任何國家的立場上都應該推行標準的語種,英聯邦不是也以英語為主嗎?怎麼也沒有聽到什麼異議呢?要說文字的話,中國國內不是照樣有藏文,維吾爾文等等少數民族文字嗎?關於遺失的民族文字,那也是大浪淘沙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優勝劣汰,我們現在還是使用甲骨文。

你現在因該是在國外,如果你跟不同族的兩個朋友在一起,他們兩個不說普通話而說家鄉話,把你分開,不知道你是怎麼個感想,是覺得非常的舒服呢,還是覺得三個人在一起應該說大家都聽得懂的語言好呢?
youli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所謂方言, 在統一前,是一個民族原來的語言, 山東話分膠東,膠西話, 濟南話與青島話不同, 源於山東的原來的萊,夷兩大民族。 江浙語言也有不同, 原來吳越兩國語言也不同, 浙江與江蘇本來就由很多不同民族居住, 溫州, 寧波語言就大不相同。

粵語是很古老的語言, 秦始皇派50萬秦兵駐番禺 (現在的廣州), 這50萬人與他們後代全留在廣東。我太太是陝西人,一對比陝西土話與粵語,才發現粵語有很多秦腔痕跡。

至於普通話, 參照元劇 (絕大部分用當時北京用語寫的)就知道普通話隻是在中國流傳200多年一種外族語言。

明朝南京為都時, 當時官話肯定時淮西話, 不跟從皇帝的語言回人頭落地的。 然而, 朱棣定都北京, 也應該是淮西話, 因朱棣為馬皇後所出。
youl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PLMM的評論:

現在隻是在中國民間,幾乎沒有人會講滿語,讀滿文。

然而, 滿洲人原是女真族, 源自西伯利亞, 現在仍有很多女真族人住在西伯利亞, 他們仍然說滿語 (女真語), 但滿文卻沒有, 因為滿文是占領了中國, 在中國才有。
shzn 回複 悄悄話 語係一詞使用有誤
PLMM 回複 悄悄話 方言很有味道,有些東西,用普通話表達,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了。方言還不是最悲哀的。少數民族的民族語言的消亡,使得他們的文化就跟著消亡了。。現在民間,幾乎沒有人會講滿語,讀滿文了。
megchen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sharing!

I met a language expert before ( he was from Italy) and he had the same view on languages: 語言就是語言,方言是語言的一個種類,方言當然是語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