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帖]李衛平:平反還是謝罪

(2006-08-22 18:01:54) 下一個
(本文於2003年5月28日在<新世紀>發表,原題<平反還是投降>,04、05兩年再次轉貼,然而平反與重新評價之聲仍然不絕於耳,真希望明年不用繼續張貼本文) ( ) 平反者,糾枉理正也。《漢書.雋不疑傳》載:"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所平反,活幾何人?'" 由此可見,中國曆史上冤屈誤判的案件不會少,自然平反的故事也多如牛毛。這一方麵說明我們有敢於正視事實、勇於糾正錯失的傳統;另一方麵,也表明我們還的確是一個熱愛至少是善於製造冤假錯案的民族。當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此苛責似乎不當。但是,對"過"進行一番分梳卻並無不妥。 大體說來,"過"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部分緣於無意識或失誤,另一部分則是人為、故意的結果。在筆者看來,"平反"一詞隻能適用於前一種情形。如果硬將後者也納入"平反"的範疇,則勢必產生十分荒唐的結果。 打一個比方,jb為政不仁,為官不清,rm戳了他的痛處。jb於是猛撲過來,將rm打得鼻青臉腫。很久以後,jb找到rm說,你本不應挨打,對不起。廢話,事前他並非不明白。 jb接著說,我給你補償,發放足夠多的醫藥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營養費。另外,我還要挽著你昭告天下,我們現在是朋友了。jb翹著做驕傲狀,繼續說,我還要告訴大家,我的偉大即在於能夠自己糾正錯誤,你們以後不要再對我指手劃腳。須知,我以前有錯,將來也還會有錯,但現在卻永遠是正確的。你們不要白找不自在。 瞧,一個故意做惡的壞蛋搖身一變,儼然成了正義公理的維護者,是非曲直的仲裁者。這太荒謬了。 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這類平反,大概要算嶽飛父子的沉冤了。明明是趙構害怕嶽氏功高震主,或父兄回朝頂掉他的皇位,寧願做兒皇帝,有意加害嶽家父子,卻將屎盆子一股腦統統扣到佞臣秦檜的頭上;明明是小男人做大丈夫狀,為擴張勢力,刁買人心,卻偏偏要將自己扮成明察秋毫的一代聖主.可憐天下百姓急不可耐便山呼萬歲、熱淚盈眶。罪魁變成了良人,進而升格為曠世明君。這真是既得了做婊子的銀子和快活,又圓了烈婦的貞節牌坊夢。為惡如斯,豈不快哉?! 現在,要求當局平反或重新評價"六·四"的呼聲,不僅是民運朋友在忌日的最強音,甚至普遍出現在一般的政治訴求之中。平反的主導者是正義的化身,他還原真相,分辨是非,恢複公正。可當局是什麽角色呢?!屠夫,劊子手,曆史的罪人!請求殺人犯為死難者平反昭雪、恢複名譽,世間難道還有比這更為荒誕不經的事情嗎?當局根本不具備“平反”“六四”的資格,它所能做的惟一的一件事,是向人民認罪致歉,請求全國人民的寬恕。"平反"或重新評價說可以休矣! 有朋友認為,要求中共謝罪,與中共針鋒相對,有悖於民主的協商、妥協精神。筆者不能同意這個觀點。因為民主的妥協從來都是事務性的,而非原則性的。拿原則做交換不是妥協,而是投降。 (記者:蔡楚) [首發,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 )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