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園

野草的樂趣就是瘋長。而且,雜草叢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質、最能觸摸到心跳的地方。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閑話應試教育

(2008-07-17 14:45:07) 下一個
真正有趣味的學習,必須滿足兩個字: 學與思。學就是學習,思就是思想。 因為無論學什麽,總會有問題,而有問題就得琢磨。結果,問題就越來越多。於是,就得想方設法地加以解決。自己解決不了,隻好多讀書,多請教,直到把問題徹底解決為止,並由此得以享受茅塞頓開的快樂。如此這般,循環往複,就是學問之樂——邊學邊問,邊問邊學,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其快樂的真正奧秘,就是自主的思考——也就是“我自己”想弄明白。整個學習過程就有如孔夫子所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也就是又得學,又得思。這種自主的求知過程,就像自由戀愛——一邊愛,一邊還能自由自在,故能自得其樂。而應試教育則像包辦婚姻,使人完全喪失了自主性。所謂自主,就是自己當家做主,想上那就上哪。要不說,不自由毋寧死呢。因為思想這個東西,沒法像關在籠子裏的鳥,它天生就不安定,從天到地,從古到今,於思想而言,也就是彈指一揮間。所以說,什麽都可以束縛,就是不能束縛思想。故此,有思想犯的國家,就難得見到偉大的思想家。

讓我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應試教育的危害。雖然應試教育也提倡問問題,但照我看來,它所問的問題都是些偽問題。之所以是偽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問題根本就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大腦,也就是毫無自我思考的過程。比如,為什麽蘋果會掉下來?——因為有地心引力。答案一出,立刻滿分。所以在中國的教育中充斥著百科知識競賽似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偏偏就提不出真正的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這樣培養出來的人,看似聰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但就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更遑論批判的精神了。這種聰明實際上是死記硬背的應試製度一手造成的。這樣的應試教育,所起的作用就是把人腦變成了機器腦——就像古歌搜索引擎一樣的東西。

要知道,蘋果掉下來這個問題在牛頓的心裏與在應試教育者的心裏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前者思考的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且給出了數學表達;同樣的問題對後者而言則根本就沒進入大腦,或者說它根本就沒有在後者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實際的思考過程,而是直奔答案。再比如,夢是什麽?弗洛伊德通過對夢的思考,寫出了《夢的解析》。而同樣的問題,到了應試教育的手裏(在弗洛伊德之前),恐怕要麽就不值一提,要麽就是一件有現成答案的東西: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對應試教育而言,既然凡事都有現成的答案,那問問題的人哪裏還用得著去自主思考?

所以說,應試教育的所謂問題其實都是些偽問題。通過這些偽問題所施行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將個體的自主思考從學習的過程中給剝離了出來,使得問題與答案直接地串接在一起。久而久之,人腦就變成了一台答疑的機器。所以,應試教育培養的都是些不會思考的機器人,隻會按部就班的照程序辦事,稍有偏離,就不知所措,更談不上創造性的思維了。一個民族的教育如果照此不斷地持續下去,其人民就隻能淪為二等公民,哪怕他們有再多的才藝也無濟於事。因為到時候的景象隻能是:彈鋼琴的眾多,作曲的罕見;跳舞的眾多,編舞的罕見;引經據典的眾多,自成一體的罕見;人雲亦雲的眾多,標新立異的罕見......。先不談別的,就談教育本身。當今中國還有世界級的教育家嗎?先不說應試教育本身差不多早已讓教育家絕了跡,即便沒有絕跡,若按照現行的僵化的教育體係,最有可能成為教育家的,恐怕早都不在從事教育了(就像鄙人,一笑)。就算還在從事教育,恐怕也早都無心於著書立說了——與其自產自銷,還不如下海經商,或是撈點外快來的實在。

依我之見,教育必須是啟發式的,也就是鼓勵學生提出真正的問題,而不是偽問題。提出之後,就得自己去求得答案。即便一個問題有現成答案,也要把學生放在這些問題得以解決之前的場景中,讓他們充分的體會先人所麵臨的同樣的困惑。隻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在黑暗中獨立摸索,並且積極主動地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過程,才是真正地培養獨立思考的過程。有了思考,才談得上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求知的過程中,老師隻不過是在啟發,答疑和解惑,而不是在灌輸。這才是“不憤不啟,不扉不發”的真實含義。比如,學習微積分之前,要讓學生自己深入思考與微積分有關的實際問題:像求即時速度的問題;求曲線的切線的問題;求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問題;求曲線長、曲線圍成的麵積、曲麵圍成的體積,等等,如此才能產生真正的困惑。有了困惑,才有進一步解決問題的欲望。這樣,日後才能對微積分的數學形式所蘊含的實質內容了然於胸。

形式與內容是對立的統一,但理解內容比掌握形式更為重要。因為形式不過是內容的外在表達而已,隻有把握住內容,才是認識的真正開始。而應試教育把玩的不過是從形式到形式的遊戲而已,也就是從解題到解題,把玩的是解題的形式,卻把更為重要的對內容的領悟拋在了一邊。也就是說,應試教育的最大的禍害就是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求知的思考過程。至於說沉重的學業負擔使得學生沒辦法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那危害還在其次。(我日後會另外再談到這個問題)。但話要說回來,任何學習,都少不了死記硬背。現在的人們,不可能像前輩們一樣,一切從黑暗中摸索著從頭開始,但思維方法的訓練則必不可少。它必須針對某些實際的問題,引入真正的思考。像美國學校所做的獨立課題, 差不多就有點這個意思。而要做研究,就必須利用圖書館。(國內圖書館的發展,嚴重跟不上形勢。以我之見,圖書館可以小點,但要方便,而且要遍地開花。 這個問題,等俺有空再談)

進一步說,一個人如果都不會充分地利用圖書館,以便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博覽群書,他又怎麽可能成為一個具有獨立研究精神的學者?我甚至覺得,是否將來的大學可以考慮將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自主的研究報告作為錄取的參考之一,以便找尋其早期興趣的萌芽。或者隔年做一次例行的、即時的興趣普查,結果無所謂好壞,隻用於探尋其興趣發展的軌跡。因為一個真正的天才,並不是看他知識的多寡,而是看他有沒有獨特的興趣、並為之付諸於實際行動。以此來檢查他的自學能力、眼光、悟性和創造力,而這些能力是高考所無法衡量的。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確實是比較全麵,是基於某個人的社區服務、領導才幹、特殊才能、推薦信,在校學業成績,以及標準考試的成績等多項標準所作出的判斷。這樣的衡量,比一考定終生的應試教育有更多的優越性。可是,怕就怕到時在中國,這些措施又變成了開後門的手段。更甭提應運而生的各種各樣的功利化的產業,以至於像人生設計之類的東西又會紛紛出籠。總而言之,任何東西一沾上功利二字,立刻變味。可是要是沒了誠信、沒了法製,大學錄取就會完全亂了套。

如果要反思中國的教育,則主要應該反思這塊土壤——從家庭,社會到學校,統統都要檢討。而這一切的檢討當中,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從上到下的、整體的急功近利之心。看一個民族是否會始終走在世界的前列,先得看它的教育是否能夠全方位的培養出世界級的大師,就像一座建築,如果足夠高,就不用懷疑它的基礎是否牢靠。光有偉人還遠遠不夠,還要愛護自己的偉人。同時,還要看其國民是否真正能從骨子裏崇拜自己的偉人。隻有這樣,曆史上的一切偉人才會成為一個民族精神和思想的標杆,也才能夠讓後麵的偉人層出不窮。偉人多了,說明這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否則,就是一塊貧瘠和板結的土壤。隻有麵對現實,對其加以徹底的改造。

一般而言,中國的現行教育中過分強調了以苦為樂,從鐵杵磨成針,到頭懸梁、錐刺股,無一不體現出一個“苦“字;而美國的教育中則過分的強調了為樂而樂,仿佛隻要沒有樂,不能for fun的話,那麽連學下去的理由都不存在了。其實,兩者都有失偏頗,折衷一下,也許就該是中國未來教育的精神——那就是以興趣為先導,強調自主思考與求知之樂。在這個大前提下,再強調吃苦耐勞。但無論是何種的精神,隻要功利化的教育方針不改變,中國的教育就不會有遠大的前途。何為功利化?——就是凡事都問有什麽用。當初孔夫子聽韶樂有何用?就為了三月不知肉味?教育是一個人賴以成長的土壤,具有極端的重要性。但說到底,教育是個係統工程,且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永遠都是主客觀的統一,沒有統一的模式,隻有實事求是。一個人的興趣多種多樣,隨之而來的動機也就多種多樣,關鍵在於引導。但絕對不可用功利之心加以引導。

要知道,興趣是一切天才得以成為天才的前提條件。隻有給興趣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其自由馳騁,並為各種各樣非功利化的學業訴求提供製度保證,中國的明天才會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教育的挑戰之一,其實就是鼓勵每個孩子去充分地發展自己的興趣,以激活自身當中固有的動機,並使其從萌芽狀態逐漸地成長壯大起來,真正做到人盡其才。記住,是人盡其才,不是人人都是天才。隻有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同時在提高的基礎上給自主學習以更大的自由。國內中學的班級,也該像美國的學校一樣,每年都打亂,以利重新安排師資力量,做到均衡和公平。同時,又強調提高,按照興趣和擅長,開點小灶可以,但不能以重點班的方式集中學習。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