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解行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博文
(2017-08-25 16:30:11)

大慈菩薩發願偈講記 智圓法師 講解
     大家每周都念佛,念《大慈菩薩發願偈》。我也自祈請,在今天短暫的時間裏講述這篇殊勝發願偈的內涵。   簡要概括,這篇《發願偈》攝集了淨土“一心希求”的要點。包括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恩德,發起信心、恭敬以後作大歸依,懺悔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罪業,將所修的所有福善至心回向在淨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8-16 22:21:31)

佛號念誦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破妄念佛說講記 明四明鄞江沙門妙葉集 智圓法師講解 這篇文章稱為“功在萬世”的妙文,文章雖短卻是念佛大法門的心要,又稱為“直指心要”,實際也是念佛三昧直指的心要。我們如果能抓住心要,那就領會了念佛三昧法門的大義,再深入到《念佛直指》的長篇敘述時就能抓住綱領,進一步細化。所以,我們首先要學這篇又稱為“直指心要&rd[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06 23:20:27)
與福建劉廷誠居士書
原夫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者,無非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直下成佛而已。第以眾生之根性不一,故如來之教法萬殊。是以一代時教,隨機演暢。法門雖浩若塵沙。而行人依教修持,究竟歸元,皆證即心自性。然於塵沙法門之中,求其不離事修,全彰心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淨土十要·第四——淨土十疑論十一   叢林廣眾,皆樂棲遲。少眾道場,不欲依附。而極樂世界,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欲親近叢林,而不慕清淨海眾,其惑三也。   再看清淨法眾方麵。我們都喜歡住大叢林,因為那裏大眾多,彼此策勵,自身不會懈怠懶惰、暗中做惡事等。以大眾攜持的力量,能順利地往上走。單丁少眾的道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01 14:53:36)
天台四教儀講錄三十三會性法師講述 性文法師謹記                 卯二、內凡(三賢)  三賢位即內凡位,含十住、十行、十回向,沒另外分科。  次明十住者。一發心住(斷三界見惑盡。與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齊)。  十住第一發心住,即平常講的發菩提心,至初住菩提心才堅固,續行菩薩道,到究竟成佛。凡夫說發心,最多三分鍾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31 09:09:18)

始終心要義記 湛山倓虛大師著   夫戒為成法身之本。定為成解脫之本。慧為成般若之本。故三學為成三德之法。三學之理。適見於經律論三藏中。此文雖非三藏。非佛所說。然依三藏之理。綴輯而成。在宗下為語錄。教下名文書。此文為天台宗第九祖荊溪尊者湛然大師所述。蓋佛說三藏。文義深廣。此文依三藏之文。詮三學之理。雖僅二百餘字。實能攝取三學之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唐洛陽罔極寺慧日傳   釋慧日,俗姓辛氏,東萊人也。中宗朝得度,及登具足。   釋慧日,俗姓辛,東萊人。在唐中宗的朝代得度為僧,出家後便登壇受了具足戒。   後遇義淨三藏,造一乘之極,躬詣竺乾,心恒羨慕,日遂誓遊西域。   後來遇到義淨三藏,因而在一乘佛法上有了極深的造詣,對於義淨三藏親自往赴天竺西印度,慧日心中常常羨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傳 釋法照,不知何許人也。大曆二年,棲止衡州雲峰寺,勤修不懈。於僧堂內粥缽中,忽睹五彩祥雲,雲內現山寺。寺之東北五十裏已來,有山。山下有澗。澗北有石門。入可五裏,有寺,金榜題雲:大聖竹林寺。 僧人法照,不知知道是哪裏人。大曆二年,他住衡州雲峰寺不懈地勤修。一天在僧堂內用齋,在吃粥的缽裏,忽然睹見五彩祥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5-18 11:37:22)

大智律師淨業禮懺儀序   大智律師,即宋代靈芝元照大律師,他是南山宗的祖師,餘杭人。最初依止東藏慧鑒律師專學戒律,後來依從神悟法師聽天台教觀。神悟法師勉勵他深究探明《法華》妙義,作為根本要務。後來他又跟廣慈法師受菩薩戒,當時戒光發現,就博究南山一宗。常常拿著錫杖,持著缽盂,在街市上乞食。晚年主持靈芝寺三十年,傳戒度僧達到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