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緒緣起,感懷執念,聊以盡興。
博文
在全美確診病例增至1459例之際,加拿大全國確診病例亦陡增至159例。而且,加拿大總理夫人剛被確診,成為全球第一位第一夫人確診新冠病例。自從新冠病毒(COVID-19)爆發以來,加拿大各級衛生官員一直說加拿大人感染病毒的風險很低的態度也徹底被新一波疫情扭轉。今天聯邦衛生部長甚至表示:30-70%的加拿大人有可能感染病毒!若說這些官員們先前的話是為了防止民眾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篇文章原本講的是煩惱的來源,即不要偏聽偏信,不要固執己見執迷於一事,要多層麵多角度思考。但放到國內社交媒體和微信圈後,被簡單看成與戴口罩有關了,引來很多讀者議論。千言萬語,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戴口罩。顯然,戴口罩已是此次疫情下國內的全民共識,起碼已成為公共場所裏全民不得不做的標準行為。再加上看到國外政府,尤其西方政府一而再地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03-06 22:46:55)

煩死了。我真得下決心跟我爸媽談一談了。真的受不了了。這是什麽學校?算一算來了快半年了,學習差不多也荒廢快半年了。要不是英語長進不少,真感覺我寶貴的青春生命被浪費了。煩哪。你問我煩什麽?當個學生能煩什麽?煩作業?NO。我還真喜歡做作業,隻可惜沒什麽作業可做。老師根本不給我留什麽作業,頂多就是讓我從ESL教室的小圖書架上,挑一本我這個水平的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月1日下午6點,安省衛生部首席醫療官戴維·威廉姆斯博士確認了4例新的COVID-19陽性病例,這四例全部來自伊朗和埃及社區。新增4例均在家做自我隔離。 隨著中國疫情發展的緩和,多倫多的華人社區在密切關注了一個多月的中國疫情,積極為國內籌措捐贈資金和防疫設備之後,開始把目光回收到自己周圍。 自從上周傳來從伊朗返回的人接二連三地被確診以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請關注加拿大安大略省衛生廳發布有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模式,省政府處理病例的方式:新增4例均在家做自我隔離。------今天(3月1日)下午6點,安省衛生部首席醫療官戴維·威廉姆斯博士確認了4例新的COVID-19陽性病例,這四例全部來自伊朗和埃及社區。安省確診病例總數達到15例。加拿大總數達到24例。先報確診病例如下:第1例最新確診的是一名50多歲的男性,住在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非典”疫情發生初期,國內和多倫多反應的情況看,有幾點可以比較比較。1.疫情源頭。國內疫情一旦發生,就是群體性的,多發性的,幾乎找不到源頭線索。(發表在《柳葉刀》上的文章稱,首例確診患者於12月1日發病。但同時或更早發病未確診,或未就診,或同時感染未發病的患者有多少呢?)多倫多這裏的源頭非常清晰,第一例、第二例及第三例的感染及傳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今天,朋友們在談論國家疾控中心的問題。談到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的關係及權限,談到疾控有關專家的任性言論及其後果、責任,談到政府發言人製度,自然談到相關體製或製度的改革。也談到中醫防治的效果,還談了防疫與國防的關係,疫情應急應該成為常規演練項目,如同消防一樣。 這讓我想起文革時期的“三防”演練,那時,真是全民演練,全民組織。當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跟武漢的朋友聊天,發現委屈的心情很普遍。好像一切都錯在武漢,其他人似乎都在推卸責任。可按中國現行體製,一個市級單位能在如此疫情麵前做些什麽?有多大權力?多大資源可調動?武漢雖不是直轄市,可中央部屬單位機構多如牛毛,誰來協調?協調得動嗎?因為缺乏從12月中旬到封城前市府對待疫情的態度及舉動的信息,沒法探討和評論。朋友對外人對武漢的事後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兩會”應為防控疫情保駕護航,而不應是防控疫情為“兩會”讓路。 以前談過口罩防病毒的效率問題時,談到一次性口罩基本是無紡布做的。前兩天,大連的朋友說沒有口罩了。我建議找到無紡布自己做,按一次性口罩的樣子做個幾層的。找不到無紡布,防雨綢的也可以,畢竟也是經過表麵處理的防水透氣的。總比冒險什麽也不戴好。但是,最好還是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2-2003年“非典”疫情發生、發展及應對回顧疫情的發生:引文:---2002年11月16日,廣東佛山發現首例不明原因肺炎,12月17日和22日,廣州收治河源轉來的病人,找不到原因。同時,河源的7名醫務人員被感染。消息沒有通報給其他醫療部門。2003年1月2日,河源出現恐慌和購藥風潮。河源報紙1月3日消息:河源沒有流行病在傳播......咳嗽,發燒等症狀是由於天氣變冷造成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