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說三道四(132)夢回大唐幹嘛網上有一則熱播短視頻:6月16日,為慶賀武漢市青山江灘建成開放舉辦“夢回大唐”盛大燈光秀。現在有關方麵舉辦一些活動,搞得非常現代化,卻動輒“夢回大唐”,夢回大唐幹嘛呢?我常住海外,心係故鄉。我的故鄉在武昌,位於長江之南,“水之北”為漢陽,源自秦嶺的漢江穿過漢陽和漢口,在漢陽龜山腳下匯入長江,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笑談邂逅(17)相見恨晚的董宏猷(2007年與武漢市作家協會主席董宏猷在東湖魔山植物園)董宏猷是國家一級作家,曾任湖北省作協副主席、武漢市作協主席。我與他相識在華中師大一附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學校語文教研組長吳六林老師,決定成立全校學生“寫作愛好者協會”,組織各班學語文有興趣的學生,開展語文課外活動,讓我和甘曉星老師負責。我們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笑談邂逅(16)永遠難忘劉國正先生的培育之恩(1991年9月,劉國正先生在海口我的書房與我們夫婦合影)劉國正先生時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兼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中學語文科審查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又名劉征,北京市人,1926年生。當代詩人、雜文家和語文教育家。第一次在洛陽拜見了劉國正先生。1982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笑談邂逅(15)熱情厚道敬業的張良謨老師(1985年暑假,張良謨和我到青島參加初中語文教改總結大會後,在第一海濱浴場合影。)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張良謨老師是湖北省教研室的語文教研員。從1982年秋季開學起,湖北省四所著名的重點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武昌實驗中學、黃岡中學和沙市三中,開始試教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的分編型初中教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笑談邂逅(14)感恩彭慧敏主任(前排C位是彭慧敏主任,左邊是胡明道和塗光輝,右邊是李更儀和李培永;後排左起張良謨、蔣自立、陳文國、秭歸教研室龍主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彭慧敏女士任湖北省教研室主任時,我們湖北省參加人教版分編型教材改革實驗的七位執教老師,正是“而立”之年,對語文教改充滿熱情,期待幹一番事業,但對建國以來史無前例的這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笑談人生(13)難忘引路人張定遠先生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定遠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人教版初中語文實驗教材《閱讀》的責任編輯;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的秘書長。1982年9月1日開始,在華中師大一附中,我奉袁福老校長之命,執教人教社重點中學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到1988年7月結束。從初中到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閑話人生(238)父親節,懷念我的父親前不久,與表弟視頻聊天,不知怎麽聊到我們的父親。他說:“大舅每次到我們家與我父親見麵,都有說不完的話,有時,我放學回家還在門外就聽到大舅爽朗的笑聲,進門看到大舅正在與父親親切交談,談笑風生。”所以,他看了我寫的《我的父親和母親》後,說我寫的父親,不是他兒時印象中的大舅。怎麽會是這樣呢?表弟兒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笑談邂逅(12)永遠懷念張厚感先生(人教出版社編審張厚感先生)1986年9月3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總編室致函華中師大一附中,“為了使初中語文試驗教材更適應教學需要,準備在最近做適當修改。擬邀請貴校李培永老師來京參加這一工作。”我按通知要求,9月22日到位於北京沙灘後街55號人教社招待所報到。9月23日,負責領導我們修訂初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三道四(131)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出自《召公諫厲王止謗》(【作者】佚名【朝代】先秦)好在原文不長,且如白話,不必翻譯,即能讀懂。全文如下: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閑話人生(237)老之將至,生之追尋(2015年11月,高中畢業五十年後,於古稀之年,應母校《校友講壇》邀請,回校向母校師長匯報“生之追尋”。)2023年,五月底,美國長周末時間,女兒帶著我們,驅車兩個多小時,從澤西市趕到賓夕法利亞州的東方大學。參加新澤西州若歌教會在那裏舉行的“生之追尋”福音營活動,來自附近幾十個華人教會的近千人歡聚在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