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笑談人生(13)難忘引路人張定遠先生

(2023-06-24 09:14:26) 下一個

笑談人生(13)難忘引路人張定遠先生

張定遠

 

       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定遠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人教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長,人教版初中語文實驗教材《閱讀》的責任編輯;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的秘書長。

         1982年9月1日開始,在華中師大一附中,我奉袁福老校長之命,執教人教社重點中學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到1988年7月結束。從初中到高中六年時間,每年暑假,人教社都要組織全國各省的語文教研員和實驗班執教老師開會,學習研究新教材,總結交流新經驗。83年在洛陽,84年在蘭州,85年在青島,86年在太原,87年在上海,88年在北京。

       洛陽會議之前,我寫的《試教初步》,總結了第一年執教《閱讀》和《作文·漢語》(1986年修訂版更名為《寫作》)的具體做法及初步效果。在人教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編印的內刊《試教資料》(五)發表了,張定遠所長通知湖北省教研室負責實驗教材的張良謨老師,讓我打印300份《試教初步》,帶去參加會議。

       到洛陽會議報到之後,張良謨老師帶我去拜見劉國正先生和張定遠先生。沒有想到,還在兩位前輩那裏,遇到了北大附中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章熊先生和北京市著名資深語文教師張必錕先生。兩位老師當時是人教社語文實驗教材《閱讀》的特約編輯。

      劉國正先生是人教社副總編、著名語文教育家,時任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會長;張定遠所長是洛陽會議的主持人。

       兩位語文教育前輩熱情歡迎我們參加會議,國正先生充分肯定《試教初步》總結的“敢問·多問·會問”和說話訓練,鼓勵我繼續努力,堅持實驗六年,必有收獲。

       張定遠老師握著我的手問了我的年齡後,非常高興地說:“年輕人努力吧!你寫的《試教初步》很好,我們已經在《試教資料》(五)向全國各省市發出去了。你好好準備一下,後天,給你三十分鍾時間,在大會上再講講吧。”

       我真是太幸運了!第一次參加全國這樣高級別高規格高水平的中學語文教育教學會議,就走近中國頂級語文教育專家和著名的語文老師身邊,親聆謦欬,如沐春風。在前輩專家和老師的鼓勵下,我走上大會主席台。當時是第一次在全國會議上作大會發言,非常忐忑。我知道,坐在主席台上的都是中國中學語文教學界的專家、學者、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台下是全國各省市實驗班的執教老師,他們大多是具有師範大學本科文憑的行家裏手,我這個高中畢業的年輕老師站在這裏,就是來接受考核的,而且,也隻有“弄斧”到“班門”,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擺正了位置,調整好心態,如實匯報了自己一年來想了些什麽,怎麽想的,做了些什麽,怎麽做的,做的初步結果。我的發言,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肯定,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走下講台。 

      全國第一次實驗教材工作會議,聆聽了專家學者精辟的學術報告,得到了語文教育前輩們的悉心指導,大開眼界,對未來充滿必勝信念!教材編輯們對教材的解讀,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了認識,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材的能力更強了!

        萬事開頭難!而良好的開頭則預示了未來的成功!

       1984年暑假,在蘭州舉行的第二次全國實驗教材工作會議上,張定遠所長再次安排我大會發言,我講了《怎樣指導學生自讀提問》,講話中舉了學生一些課堂提問的例子。當天晚上去拜見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時,國正先生微笑著對定遠先生說:“我們是不是找個時間去武漢,看看培永班上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啊?”

        定遠先生:“好的。我來安排。”

        1984年11月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在廣西桂林舉行“漓江之秋”教改盛會,張定遠秘書長邀請我作為嘉賓赴會,讓我在那裏結識了上海《語文學習》主編範守綱先生,又經範守綱先生介紹,認識了魏書生等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定遠先生還答應湖北教育出版社與會的兩位編輯,為李培永編寫的《少年改革者的大膽設想》(小市長王江的作文集)寫一篇《序》。

       1985年6月3日上午,劉國正先生和張定遠先生,在湖北省和武漢市教研室負責人的陪同下,親臨我們華中師大一附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參加全班學生匯報會,檢驗實驗教學成果。張定遠先生聽了學生的匯報後,鼓勵學生說:“你們很會說話,說得很得體,有的同學還有點風度。希望你們繼續練好說話,要練到出口成章。”

       1985年暑假,青島會議。當我把我們實驗班學生參加當年高考語文單科測試的原始試卷及結果呈交給劉國正、張定遠和章熊三位先生時,他們非常高興地說,我們可以大力宣傳建國以來改革步子最大的這套教材了!三位專家在大會上講話時充分肯定我們實驗班的成果,強調這是實驗教材試教成功的典型,要認真總結。

       1986年9月1日,人教社總編室致函華中師大一附中,“為了使初中語文試驗教材更適應教學需要,準備在最近做適當修改。擬邀請貴校李培永老師來京參加這一工作。”負責領導我們修訂教材的是王連雲先生。第一次開會時,劉國正副總編、張定遠所長和中語室主任張厚感先生都參加了會議。國正先生代表人教社歡迎我們三位中學老師(江蘇朱泳燚、北京張必錕)來北京,他特別強調,這次請你們三位中學老師來參加修訂教材,是建國以來第一次。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1987年11月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在廣州召開第四次年會,遵照國正先生的囑咐,我帶著論文《敢說·多說·會說》去參加全國中學語文研究會年會,獲得年會“優秀論文獎”,文章被選人《語文教學改革新成果選粹》(廣東教育出版社)

       從1982年到1986年,短短幾年時間,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語文老師,到與中國頂級語文教育家一起,非常榮幸地參加人教社修訂語文教材,夢耶?!非也!我執著追求的夢想已成真!正是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一步一步引領,才有今天!

      感恩改革大時代!感恩人教社的語文教材改革!感恩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感恩所有為我一路前行助力的各級領導、教研員、我的老師和我的學生們!

【附錄】    《敢說·多說·會說》

       語文教學要實現教育的“三個麵向",一定要改革。語文教學改革要適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必須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加強說話訓練,要從未來社會的需要出發,根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擬定整體規劃,有步驟、分階段規定訓練的內容、方法和要求,力求形成一個比較符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科學訓練體係。

       按照這一構想,我在進行初中語文分科型《閱讀》和《作文·漢語》試教時,把初中生說話訓練的全過程,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訓練學生敢說,第二階段訓練學生多說,第三階段訓練學生會說。三個階段的訓練既有區別又有聯係,既有重點又有反複,思維和心理訓練則貫穿說話訓練的始終。

初中第一輪實驗於1985年7月結束,實踐表明學生隻要敢說,就會利用各種機會多說,而隻有多說,才能逐步達到會說,繼續練下去,就可以練到出口成章了。

        一、創造良好的“語場",鼓勵學生敢說

       所謂“語場”,就是特定的說話場合。創造良好的“語場”,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於發言,首先要求教師革除陳腐的教育思想。“大人說話小孩聽"這種封建倫理觀念,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必須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實行教學民主。民主教學,形成學生敢於說話的心理場,是創造良好“語場”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標誌。其次,鼓勵學生敢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切實有效的訓練。

        訓練學生敢說的基本程序是大膽、大聲、大方,基本要求是用普通話說。

        訓練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要求教師始終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教師的“注意”,是通過麵部表情、眼神、手勢以及言語表現出來的。和藹可親、表情自然,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教師熱愛事業和學生的誠心,通過眼神與學生的目光交流,發生心靈感應的能動反應。教師的眼睛應具有望遠鏡和顯微鏡的雙重功能,既放眼未來,又明察秋毫,自覺把每一次說話訓練與學生的未來聯係起來,努力在一次次的訓練中發現學生微小進步,及時給予鼓勵。

        訓練學生適應“語場"變化,堅持大膽發言,要循序漸進。

        說話場合,按教學形式可分為課內和課外。課內訓練的第一步是鼓勵學生即席答問,第二步是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第三步是倡導課堂討論即席發言;課外訓練的“語場,由小到大,先在前後左右四人小組說,再在大組說,最後在全班說,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反複訓練,逐漸增強學生說話的膽量。

       從學生心理角度來看,說話場合又有熟悉“語場”和生疏“語場”之別。師生之間比較熟悉,學生經過訓練,說話一般不怯場。教室裏增加了一些聽課的老師,或換一個場合,學生又不敢發言了。這種心理障礙,隻要在訓練過程中曉之以理,導之以法,學生一般都能克服。

        初中三年試教,我班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人次聽課,學生上公開課象平時上課一樣麵無懼色、踴躍發言。因為他們心裏明白自己是在學習。不是在“演戲"。他們不是把主要精力去注意周圍的環境,而是聚精會神地說自己所要說的事或觀點,做到發言時“心中有人,目中無人”。隻因“心中有人”,才非常需要說話時“目中無人”的勇氣,也隻有“目中無人”,才能保證發言的順利進行而不受幹擾,兩者相反相成,是辯證的統一。

       誠然,訓練學生在特定的說話場合中大膽發言,訓練內容,即《作文·漢語》中說話訓練教材,也應有一個大體上的“序”。初步實踐表明,它與教學形式以及學生心理基本相適應。

       初中生隨著年齡的遞增而發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現,導致他們在大庭廣眾中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要使學生大聲說話,首先要引導他們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自覺“對外開放”,以適應活躍的課堂教學形式。其次,要讓學生明白一方發出的有聲信息為另一方所接受,必須有適當的音量,並明確規定,音量的標準,是所有在“語場”中的人都能聽清說話的內容。

        大方地與人交談、參加討論、演講,乃至於辯論時談吐自如,舉止文雅,不是與生俱來的,也要進行訓練。與其說這是一種技能訓練,不如說是一種心理素質訓練。因此,在學生大膽大聲說話時,要啟發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是“大人”了,增強他們的“成人感",並相機誘導他們注意說話時的姿態、正確運用手勢,逐步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審美能力的增強,學生可以做到說話大方,少數學生還能形成富有個性的說話風度。

        訓練學生敢說的最佳時期是初一年級。抓緊起始年級學生的說話訓練,創造良好的“語場”,使學生養成敢於發言的習慣,形成討論問題的學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設置最佳的“語境”,激勵學生多說

        所謂“語境”,是就說話的具體內容而言,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語言環境"。它與“語場"相輔相成,構成說話訓練的主體。“語場”和“語境”的區別在於,前者主要研究說話場合與學生心理素質訓練的關係,後者主要研究說話內容與說話技能的關係。設置最佳“語境”,是為了激勵學生多練說話技能。因為“語言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工具拿在手裏,必須不斷用心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的。”(引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第152頁)

       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的“語境"包含諸種因素,從教的方麵看,至少有三種因素:教學指導思想,教學內容和方法;從學的方麵看,大致有智力和非智力兩種因素。設置最佳“語境”,要綜合上述各種因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因文而異,因勢利導,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使學生有話可說,非說不可。

       設置最佳“語境",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藝術處理,使其成為說話材料,讓學生有話可說;藝術處理教材,還要注意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選準刺激學生非說不可的興奮點。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靈活機動地設置最佳“語境”,能激勵學生多說。

       課堂教學起始階段,針對學生求知欲強,且好奇心尤甚的特點,設置“懸念語境”,能激發學生多說。如說明文《統籌方法》一課,我走進教室就表演以課文為腳本的獨幕啞劇,學生興奮極了,看完後搶著說“劇情"。這不僅提高了他們學說明文的興趣,而且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又如剛開始學習寫議論文,學生感到沒有材料不好寫。我就特意穿一套西裝,上課有意遲到二分鍾,在學生焦急的盼望中,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在講台上,學生嘩然,興奮異常。“從李老師穿西服說起”,一下就成為同學們議論的中心,整整說了一節課。

       課堂教學展開階段,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設置一環扣一環的“連鎖語境",能誘發學生多說。如《傷仲永》一課,我根據“仲永生五年,未嚐識書具,忽啼求之"。與下文的聯係,提問:“仲永哭著要筆要紙,爸爸媽媽馬上給他不就行了嗎?”學生搶答:“他們家沒有。”“那你們怎麽知道他們家沒有?”沒有認真看書的亂猜,認真看書的說:“書上不是寫著嗎?‘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教學過程中,把來自學生的問題,千方百計再拋給學生,即信息反饋及時反彈,設置“反彈語境”,能觸發學生多說。如《孔乙己》一課,我們的課堂實錄裏有這樣一個片段:

        學生(1):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的“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

教師: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解答這個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組,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大約”來修飾呢?

      (兩人辯論了幾分鍾)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沒有人知道他死的確切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已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後麵有了“的確”這個詞。

        學生即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他們的智力因素對教材的反應,常常超出教師預先設計的教案,表現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珍惜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根據全班學生的智力水平,以適當方式反彈回去,讓個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引起思維的“開竅反應”。“開竅反應是在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去尋找盡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時所使用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倫著、章誌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第426頁) “開竅反應”的結果如上例所錄,是眾口齊開,七嘴八舌的爭論,學生的說話能力在爭論中得到提高。

        課堂教學收尾階段,根據具體課文的內容,設置“想象語境”,可以讓學生說故事,培養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如學完《最後一課》,讓學生以《韓麥爾先生重返講台》為題講故事;講完《黨費》一文,要學生聯係《七根火柴》中的人物和有關情節,以《父女相逢在……》為題,說說盧進勇和他的女兒小妞的故事。實踐證明,學生不僅喜歡這樣的說話訓練形式,而且能按要求說得比較好。  

       課堂教學設置最佳“語境",不論采取什麽方法,都要能觸動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課外說話訓練也應如此。如《武漢青年報》發表了王江同學的《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後,不久又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認為王江的練筆文是“父母授意”、“老師代筆”。同學們看了信後非常氣憤,我們及時組織了一次討論會,大家發言踴躍而又有針對性。   

        總之,設置最佳“語境",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按照說話訓練整體規劃,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有步驟、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比較係統的訓練,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加強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會說

       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隻有思維清晰而有層次,語言才清楚而有條有理。所以,思維和語言訓練應基本同步,即敢想——敢說,多想——多說,會想——會說。

       然而,語言和思維畢竟還是有區別的。如何把語言和思維的訓練結合起來呢?我們設想,並在三年初中教學全過程中付諸實踐的做法,是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之與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基本同步,即敢想——敢問——敢說,多想——多問——多說,會想——會問——會說。

       我在學生升中學後的第一堂課,就給他們講了古今中外名人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故事,並要求他們背誦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選》第307頁)啟發學生敢於提問。首先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同時要求他們預習每一篇課文;上每一堂課,都要質疑問難,培養他們敢想敢問敢說的精神。

       接著訓練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教學重點、難點,有目的地提出問題。這就要學生多想、多動腦筋分析,不能“見一個菩薩作一次揖”,而要善於從諸多問題中找出最主要的問題,學會“牽牛鼻子”。這一提問訓練過程,體現了聚斂思維的特點。學生每節課都要想問題、提問題、討論問題,腦筋越用越靈,思路越來越活,說話機會越來越多。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相應得到提高。

       然後,我們又適時提高思維訓練的難度,不僅要學生有目的地提問,而且要能從新的角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種發散思維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經過係統提問訓練的學生,一般能對課文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由此及彼產生聯想,即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起全班學生思維的“開竅反應”。實踐證明,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具體內容,經常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思維訓練,學生不僅會想、會問,而且也會說了。

        實踐告訴我們,能說會道的口才,至少是由敏捷的思維能力,以及適應“語場”、“語境”的應變能力等因素構成。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同時,通過係統地、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會提問,把思維和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說話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