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農莊

用開花的創意,將司空見慣,變成耳目一新。
個人資料
博文

中文乃是中國人的日常所言所語,按照人口定義,中文的本土在兩岸三地,中文的語言環境自然也在那裏。中文章法靈活多變,表達生動有趣,本來就不似英語那樣precise,加之中國地廣人眾,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得太快,什麽圈內黑話、政治口號、網絡穢語、宣傳狂言,整天價滿地跑、蓋天飛,真是害苦了海外的中文學習者。 學語言離不開語言環境,否則,不但學的枯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4-12-20 23:44:51)
工程完工時已經臨近清明節,墓地上祭祖上墳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見我們正在修墓,就好奇地走過來參觀,因覺我們祖墳的墓碑很特別、很漂亮,就問我們是從哪裏買來的,小兄弟們得意地回答說,本地沒有廠家能做,是我們自己訂做的。 清明節當天,我和一位小堂弟留守在工地上栽樹,看見城裏鄉下所有的族人都來上墳,就連八伯父前妻的兒子也來了,鞭炮炸得驚天動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4-12-20 06:44:15)

我爺爺和奶奶的墓是夫妻合葬墓,墓體較大,居於下手;而我堂祖父的墓則是獨葬墓,墓體稍小,居於上方。整個墓地的地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這樣的地形不利於在同一水平上構築相同規格的墓碑和附件,而兩大支派的碑式和規格又不能有任何差異。 為了解決祖墳地的水患問題,打破水田農戶和我們傅氏族人的矛盾僵局,同時克服斜坡地建平麵建築的弱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12-19 08:17:40)

2004年9月底,我出國5年後第一次回故鄉探親。10月的一天,在縣委工作現已退休的五伯父舉行家宴,邀請我和父親一起參加。作陪的有二表哥和八伯父。父輩一共兄弟九人,我父親排行老幺,現在僅存五、八、九三人。 席間,五伯父向我講述了他們兄弟三人想在有生之年,將年久失修的祖墳重新修繕的願望。二表哥補充說,工程遇到的最大障礙是,家族龐大,意見分歧,尤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14-12-17 04:37:40)
在我們華人移民的家庭裏,北美出生或北美長大的子女,尤其是還在小學和中學讀書的小東西,常常會自以為是地指責、教訓、嘲笑甚至欺負半路出家的移民父母,說父母這也不懂,那也不對。很多父母因為語言不好,工作不好,對本地的人情、行情和國情缺乏了解,所以沒有自信,不敢也不知道如何應對這樣的家庭霸淩(HomeBullying)。 歸納起來,孩子們不滿移民父母的,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我有一個小表弟,從小多災多難,受盡折磨,甚至還吃過朱砂,影響了智力;但他後天傻人傻福,吉人天相,能吃能喝不說,而且從未生過病。長期的健康,一直遠離醫生和醫院,雖然給他省了很多錢,省了很多事,帶來無數幸福快樂,但也讓他失去了對現代醫院和現代醫療手段的了解機會,他連基本就醫常識都不知道,以至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鬧出驚天笑話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4-12-13 07:58:22)


這個問題,十年前讀college時,曾在人文學課堂上與東西方的同學們激烈討論過。記得當時老師還為我們播放了一段錄像,是關於代人懷孕的內容。西方同學普遍認為,婚姻會在或近或遠的未來消失;而中國和印度的同學則持反對意見。我個人認為,婚姻不會消失,但絕對會改變形式,傳統婚姻會變得越來越麵目全非,越來越古靈精怪。 在西方同學看來,以愛情為基礎,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14-12-12 09:29:21)
從小學到大學,我當過多年的文體委員,演出過無數場戲,話劇、啞劇、活報劇都曾演過。粉碎四人幫那年,我還因為犯錯,屢教不改,被班主任老師罰去男扮女妝演江青,結果轟動全校,我的處罰也免了。參加工作後,我覺得編排導演的角色太拘束,化妝配樂的舞台太狹小,遠沒有社會生活的大舞台豐富多彩,所以,再也沒有粉墨登場過。然而,讓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目好色,口好味,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大多數中國人在食色問題上,卻都有挑食、揀“色”的毛病。洋洋八大菜係,各有千秋,都是中華美食精品,吃了都能益智養身,保健提神,可有人就是偏愛粵菜,討厭魯菜,喜歡徽菜,回避川菜。而在我看來,隻有南北通吃,才能大飽口福。 同樣,欣賞美色也不能專挑美女,獨愛俊男,因為天生男女共一處,女人的一半是男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14-12-07 07:00:44)


今年春節,故鄉的天氣居然正常了,晴了數日就雨,雨了一陣就晴,年前剛回來時的滿天霧霾,好像被賀年的鞭炮聲嚇跑了。一天,我陪父親在家裏看電視,屏幕上忽然跳出了地方台的訪談節目,我的一位現已成為大學教授的高中同學正和其他幾位專家在接受記者訪問,他們高談闊論的題目居然是鄉愁。我當時感到很納悶,鄉愁不是我們海外遊子的專屬嗎,怎麽在鄉之人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