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各位諸侯都以治國平天下為自己的目標,所以當時的諸子百家都誇稱自己的治國方式、以取得當時的諸侯所信任,最終都可以稱覇天下,儒家的哲學也不例外。《中庸》一書成於《孟子》之前,《孟子》記載孟子的周遊列國,他的以儒家王道的治國平天下的政策在《孟子》書中幾乎是在每一章都可見。《中庸》一書也是如此,也是以治國與平天下是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中庸》CH31中,子思述說為什麽聖人為天下之人所尊重與佩服,這是因為聖人有足夠的聰明才智、肚量很大(很大的包容心),擇善固執,莊重中正、並且明察秋毫。有了這五種德性,以身作則,為人民的模樣,百姓都樂意地向他學習,學習他的為人作為,因此國家就是一個富強康樂的國家。先將《中庸》CH31原文、白話文登出,再討論:〖CH31原文〗1、唯天下至聖,2、為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更改憲法是為什麽呢?自古以來、中國讀書人都以天下國家為己任,而當今中國的第一要務又是什麽呢?以今日的國共內戰所遺留的後遺症就是分裂的中國,所以今天的中國國家主席的第一要務就是促成中國的統一。筆者猜測習大大的修改憲法的目的就是在此:在自己任內可以和平統一。以習主席的雄才大略與今日中國的富有與軍力,在十年內,統一的大業應該垂手可得。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儒家思想中的宇宙覌、可以用一句話蓋過,就是“無極而太極”。本來是一句哲學思想,但是現代的太空科學家傾向以“無極”解釋宇宙的起源。自從1910‘s美國的Hubble發布他的“大爆炸”理論後,世界的太空科學家都傾向於能量大爆炸為宇宙的起源,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與探討,觀察到此宇宙仍然在擴大,可以說此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而且大爆炸前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前一章,《中庸》告訴我們聖人的德行高尚,所以他的言行可以是天下的法則。在CH30中,作者讚揚孔子的大公無私,好比地的承載萬物,天的覆蓋萬物。又好比春夏秋冬的四季,化育萬物的成長。所以聖人以身作則為百姓的學習模式,潛移默化的教育人民,並且間接地幫助萬物正常發育,所以孔子的偉大就和天地一般的偉大。[原文: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先將《中庸》C[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儒家的聖人,效法天的誠信,《中庸》的第二十章,稱聖人為誠者。誠者、則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聖人領導天下時,就會為國家製定禮儀、建立法度、創造文字,所以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等等都是百姓學習的對象。在CH29中,以聖人的個人的德性,可以由禮儀、法度和文字而散布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他的道德秩序可以成為世界的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中庸》CH28中,作者引用孔子的兩段話以說明禮與樂在勸導人民是篤行中庸之道的良藥。在此章的首段,作者引用孔子的話告訴我們:自作聰明與自作主張的人,常常以為自己是複古,其實自己是惹禍上身。次段、作者申述製禮作樂的任務應該由聖人與有天子的地位的人來製作、才可能有效地治理國家,由此可見、製禮作樂不是容易的事情。末段、作者又引用孔子的話說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中庸》CH27中,首先作者讚揚偉大的聖人之道,聖人不破壞大自然、因此可以幫助萬物自然發育,他是如天一樣的高峻。並且引用了在當時的一句流行語:“要有極高德行的人、才能成就這樣的至高道理”。因此、君子要先修養自己的德行,並且努力求學問,致力領悟道體的廣大與高超之處,達到高明的境界後,仍然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做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庸》CH26第三部分在此章的第三部分,作者以《詩經》的“於穆不已”形容上天的道理,最後又形容周文王是“純亦不已”,這兩句恰好與此章的第一句“至誠無息”互相呼應。所以在此章中,作者以高明與有詩意的文筆描述至誠無息的重要性,作為《中庸》一書中重要的一章的結尾。在CH25中,作者以“成己成物”為人生目標,而在此章的“至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庸CH26第二部分 以天地山川作我們為人處事的榜樣,以此心態去成己成物,就容易達到我們的人生目標了。 先將CH26第二部分的原文與白話譯文登上,再討論: 〖中庸CH26之2原文〗 1、今夫天、斯??之多。2、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係焉,萬物覆焉。3、今夫地、一撮土之多。4、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5、今夫山、一卷石之多。6、[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