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中庸》稟承孔子教導弟子的教訓:遵守仁道,而且待人處世的原則是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論語》書中記載孔子教育弟子的言論,因為孔子是以因材施教的原則去教導不同的弟子,所以對“仁”的解釋也稍有不同之處。但是,《中庸》則是以一個簡單的字要求所有的弟子或者百姓都遵循此一原則,這一個簡單的字就是“誠”字。《中庸》在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一般仿間的解釋,都將中庸解釋為:不左不右的中道。但是、在《中庸》書中,中庸的定義是:將天理存在心中,並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實、兩者並無差別,隻是《中庸》的定義更加清晰準確,並將來龍去脈一一道出。 曆史上、解釋中庸的意義有許多人,其中最好的有二位:1、在中庸的序中,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曾在1938-1944年、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先生,在他的《四書道貫》p、254對誠與上帝關係的注解為:“故誠之於上帝,自其抽象言之,則為誠;自其形象而人格化言之,則為上帝。"這個注解有他的獨到之處,使我們了解《中庸》之強調誠的原因。但是、兩者之間的不同處是:在《中庸》書中的“誠”的概念,人已經完全跨越了與上帝之間的鴻溝,而在聖經中、隻是極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許多現代的中國人,也不容易簡單地介紹與說明給歐美的朋友。若以一本書要包含中華文化的話,當然,大多數的同胞都會指向《論語》。但是《論語》是早期的孔子教導學生的言語,隻是儒家思想一部分而已,並不包含老莊思想與中國的佛教思想。假如要以一本書可以代表我國的儒道佛思想的話,則一定是《中庸》這本書了。因為《中庸》含有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電子計算機與機器人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進步,使得人工智慧或人工智能(AI)的表現越來越引人注目。在軟件方麵的進步、尤其是驚人,譬如在1962年時,IBM的電子計算機打敗了西洋跳棋高手,在1997年,IBM的bigblue軟件擊敗了西洋象棋與中國象棋高手,又在2016年3月,穀歌的Alphago擊敗了中國與日本的囲棋高手。基於這個人工智能步步高升的事實,所以大多的專家都預測:在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庸》作者以“天命之謂性”構建一個理想的烏托邦,建議以慎獨為出發點的人性修養的基本原則,君子以此誠心誠意去修身,進一步就可以治國平天下。故在此章曰:“君子篤恭而天下平”,這句話和老子的無為而治,可謂是異曲同功。而且《中庸》一書則引用詩經的一句話作為全書的總結:“上天之載、無聲無臭”。這是國學之偉大處,因為它不借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此章的第二部分進一步解釋慎獨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無愧於神靈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CH33第二部分之原文〗1、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2、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誌。3、君子之所不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4、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5、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CH33第二部分之白話譯文〗1、詩經說:“潛藏雖然很深,但仍然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CH1至32,《中庸》告訴我們一切要由自己內心的“誠實不虛”去修齊治平,故在CH33就以《詩經》中的詩句以總結這個“修齊治平”哲學。在CH33中,首先、它引用《詩經》內的句子,使得《中庸》的結局章充滿了詩意與美感,可以使得我們覺得自己的生活也應該充滿美麗的憧憬。此章可以分為三部分:1、第一部分強調君子要先注重自己的內含,所以應該以修身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唐朝末年,李翺先生首先推崇《中庸》。在北宋時期,數位理學家也極力推薦它。在南宋時期,朱熹為了強調《中庸》的重要性,特別將此書與《大學》、《論語》、和《孟子》並列,統稱為四書。《大學》強調儒家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哲學,《論語》著重於個人以仁道的處人處事,《孟子》則記載孟子周遊列國的勸導各位諸候以仁義政策去治理國家,而《中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許多現代的中國人,也不容易簡單地介紹與說明給歐美的朋友。若以一本書要包含中華文化的話,當然,大多數的同胞都會指向《論語》。但是《論語》是早期的孔子教導學生的言語,隻是儒家思想一部分而已,並不包含老莊思想與中國的佛教思想。假如要以一本書可以代表我國的儒道佛思想的話,則一定是《中庸》這本書了。因為《中庸》含有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