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集國學的精華都在=《中庸》內

(2018-07-04 21:24:20) 下一個

 

在唐朝末年,李翺先生首先推崇《中庸》。在北宋時期,數位理學家也極力推薦它。在南宋時期,朱熹為了強調《中庸》的重要性,特別將此書與《大學》、《論語》、和《孟子》並列,統稱為四書。《大學》強調儒家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哲學,《論語》著重於個人以仁道的處人處事,《孟子》則記載孟子周遊列國的勸導各位諸候以仁義政策去治理國家,而《中庸》則注重於精神層麵的修養,勸導大眾以修養自己和以去成己成物。因此筆者認為《中庸》可以是儒學的代表。

 

《中庸》書中僅僅用一個字,就將人和天接連起來,而且全書勉勵君子以誠為基礎去修養自己與處理與他人的關係,再進一步,更可以以治國平天下。除此之外、《中庸》雖然是儒家的心地法門,但是也隠含有道家的無為齊物逍遙的哲學,也因為中國佛學的傳播方式、所以它也隠含有中國佛學的精神。另外、以現代西方哲學的角度分析,也含有道德形上學的哲學思想。因此、《中庸》是部偉大的著作。因為它蘊含儒家、道家與佛家的精華,它是集國學的精華於一身,堪稱是國學的代表作,隻要精讀此書,就可以初步了解國學。也因為它是適合現代西方哲學家所稱謂的道德形上學的標準,因此筆者更進一步稱它為未來世界的聖經。

 

因為《中庸》的重要性,所以分別述說於下:

 

甲)"誠是連接天性與人性的媒體

 

假如可以用一字代表《中庸》全書的意義的話,此字就是。我們知道每天都有晝夜,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又讓萬物自動生成與凋謝,而且都是那麽準確地,那麽自然地,亳不隠藏、毫不自私。這都正如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這些都是天的誠心誠意的表現而且,而《中庸》所說的誠就是天道的自然表象。

 

在《中庸》書中,把人性與天性聯接的論述有許多章句,重要的有下列幾章:CH1告訴我們:上天將天性稟賦於人,人就依循著天性去為人行事。又在CH20中、告訴我們凡人應該模仿天的誠去為人作事。CH21更進一步解釋聖人可以自誠而明、而君子是經過適當的教育就自明而誠了。而在CH22告訴我們:至誠的聖人可以幫助天地萬物發揮它的本性,最後達到天地人三位一體了。CH23解釋君子如何曲折的達到至誠的地步。又更在CH24解釋至誠的聖人可以修養到通神明的地步。CH25更說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也就是聖人要以仁心與智慧去成己成物,唯有人性與天性接合的聖人,才能完成這一項偉大的工作。

 

乙)以誠修身與齊家,

 

當人認定了天命之謂性,也就是說人的本性就是稟承天的本性而形成的,如此的君子就會一心一意地追隨天理去為人行事。所以在第二句,《中庸》就接著說率性之謂道。如此一來,每個人都應該模仿天地的大公無私地去為人作事。我們知道天地山川的一切無私的作為,僅僅循守一個字而已,這也就是CH20所謂的誠者人之道,誠之者人之道。非常簡單易學。此11個字不僅將天道與人道相結合,要儒家學者效法天道去修養自己,效法天的誠去為人處事

 

 

至於要如何模仿大自然的誠意,《中庸》在CH26有深一層論述。中庸進一步鼓勵我們效法大自然中的天、地、山、水的博厚、高明和悠久。

 

1、效法天的深度與包容力:宇宙包含所有的星球,而且照顧地球的生物。

2、效法地的博厚:所有的山、河流,和萬物都依賴土地而生存。

3、效法山的廣大:山上長許多草木,許多禽獸住在山中,而且有許多礦物貭和寶藏。

4、效法水的偉大:河海中生長許多魚類動物,還有許多財貨供人使用。

 

以博厚悠久高明的心態去待人處事就是《中庸》的精神,總之,隻是一個“誠”字而已。儒家的君子以誠修養自己。

 

全書中,各處都充滿教導以誠修養的論述。有下列幾章特別注重於修身和齊家:在CH29、作者引用孔子的語言告訴讀者、不偏不變的天理就是君子應遵循的人生之路。CH10告訴我們:行中庸之道的人可謂是強中之最強者。而CH12解釋君子之道是由夫婦開始的,然後才擴大至天地之間。又在CH13說出:君子應該篤行中庸之道於父子、君臣、兄弟與朋友之間。在CH14告訴我們:行中庸之道的君子可以隨遇而安、無處不自得。又在CH1519解釋齊家的重要性與應有的禮儀。

 

丙)以誠治國平天下

 

《大學》的作者是孔子的得意門徒曾子,而《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嫡孫子思,兩人都得到孔子的真傳,都認識與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大學》書中、就開宗明義地說: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也就是說君子要誠意正心後,再修齊治平。《中庸》書中,雖然沒有排出修齊治平的順序,但是在書中的章節都是依照修齊治平的順序而排列的。

 

以誠待人處事者,常常保持博厚高明悠久的心態,自然就會擁有良好的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的五種關係,而且可以培養出智仁勇的三項德行,就會了解治理天下國家的九經:修身、尊?、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具有此五達道與三達德後,就擁有修身的充分條件了,然後才可以齊家、若了解這個治國九經的原則,治國平天下就易如反掌了。

 

在《中庸》書中之治國平天下的章句有下列數章:CH27敘述君子要尊德行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如此的聖人才可以有效地治國平天下。CH28引用孔子的兩段話以強調禮和樂是勸導人民篤行中庸之道的良藥。CH29則告訴我們:聖人的道德秩序將會成為宇宙的秩序。CH30告訴我們:聖人的德行高尚,所以他的言行將是天下的法則。CH31敍說:聰敏溫柔剛毅中正的聖人為天下人民所尊敬。CH32又告訴我們:至誠的聖人可以掌握平天下的法則,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丁)是我國的國學的精華

 

我國古代的哲學博大精深,含有極深遠的意義,是與今日資本主義的刺激消費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國學的以培養自身內在的德行為第一要務的哲學,並且具有其完美的理論基礎。國學所蓋含的書籍,即使一輩人從幼年至老年,也可能閱讀不完,假如隻用一本書就可以含蓋我國的儒道佛三家的哲學的話,則非《中庸》莫屬了。因為在《中庸》書中,就自然地擁有道家與中國佛教的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中庸》本來就是儒家的心法,包括了《大學》、《論語》、與《孟子》的思想,筆者為了強調它也包含道家與中國佛教的思想,特別舉出它與老莊思想與中國佛教思想相似之處於下:

 

1、與老子思想相似之處

 

中庸哲學之中,接連了人與天道的關係,最終的目標是天人合一,幾乎是與道家相似。老子之道最主要的宗旨,可以說是:道法自然,也就是說道是循著自身的方向而已。中庸書中,也持有相似的觀點,在中庸的CH24中說:而道、自道也。就是說:道是自己成就自己的,也是和老子的道法自然相似。

其次,老子強調政治上要無為而治,其重要的觀念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以今日的觀點來說:就是積極的保持此自然的環境。在《中庸》書中CH1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是環保的概念。以今日的環保為例,兩者之分別是:老子是主張絕對的無為,而中庸是主張不要破壞萬物的生存價值。兩者都有強烈的環保心態。

 

2、與莊子思想相似之處

 

在莊子哲學中,其兩大特別之特點:就是莊學的齊物論與逍遙遊。a、莊學的齊物論最有名的一句話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中庸也包含這方麵的哲理,在CH22中,謂:在至誠者實踐仁道時,將他的仁心發揮到極致時,同時也幫助天下萬人萬物也各盡其本性,最後達到他的心態和天地結合在一起了。[ 原文:可以與天地參矣。]也就是他在實踐仁道時,可以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比莊子更上一層樓了。b、在中庸的CH14中,子思也告訴他的學生要隨遇而安,要不怨天、不尤人。要無入而不自得。也就是說:在實踐 仁道的同時,自然而然就會有自得與安逸的心態,所以中庸的哲學是可以和莊子的逍遙遊比美。

 

3、與 佛教思想相似之處

 

佛教在中國的演變,有很多的改變。在中庸與佛教思想相似之處,有下列數點:a、在六祖壇經中有: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聼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這句話和《中庸》的CH25誠者、自誠也。而道、自道也。有異曲同功之妙。b、在佛教中、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淨土宗的一心一意努力 希望死後可以上極樂世界。假如我們定位中庸是一部道德形上學的哲學的話,則在實踐仁道的過程中,將我們有限的生命置於一個有崇高理想的道德意境中,就等於此生就在極樂世界。c、佛教以看空放下作為修養工夫之初步。同樣的,中庸是以慎獨為其修養工夫。兩者幾乎相似,但是,筆者認為慎獨的工夫比較困難又高尚。

 

 

 

(戊)是現代人的道德形上學

 

綜合《中庸》全書各章,CH219是強調孔子的一貫思想,要求弟子們實行仁道、並且以誠去修身與齊家,長期修養自身後,自己的心誌就會自然而然地投射到宇宙萬物,盡心盡力地幫助它們成長發育。《中庸》書中反複地教我們將心誌置於萬物之上的有許多章句,舉例如下:

 

CH1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CH22盡物之性

CH23唯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CH25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CH26天地之道也,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依此原則去為人作事,以仁道作道德的依據,其目的就是與天地並立在一起的形而上的哲學,使得我們的有限的生命價值進一步地俱有無限的意義,故《中庸》是被近代哲學家稱為道德形上學。而在所有的形上學之中,當以道德形上學為哲學家所敬佩。

 

假如儒家的仁道思想以宗教信仰式的推廣至世界各地時,全世界人民都一心一意以履行仁道是自己的人生目標,人民的行為共同以節製自己時候,都依照《倫語》中的教訓而每日三省吾身,都依照孔子的教導去為人作事,在如此的美好社會環境下,現代資本主義所遺下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1、貧富不均問題。

2、環境汙染問題。

3、同性婚姻問題。

4、核武器所造成人民恐慌問題。

5、現代的醫藥所引起的道德問題,如幹細胞移植問題。

6、未來人工智能(Al)的機器人所引起的失業問題。

 

總之、人心都歸向一個字,許多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可以產生同識,都同意解決的方法。這是因為中庸之道是以真實不虛的誠心為踐行仁道的原動力,這種的形上學是以自身的道德為起點,所以誠的功效是極大的,可以解決現代人棘手的問題。

 

 

〖結論〗

 

 

古人編輯書籍的秩序,可能與現代人不太相同。假如照現代人作書的習慣,而將《中庸》分為上述四部分,就容易了解。因此筆者建議研究此書時、可以將它分為四部分。此四部分就是:

 

1、天人合一部分:包括CH1202122 2324252633

2、修身部分:包括CH234567891011

3、齊家部分:包括CH1213141516171819

4、治國平天下部分:包括CH20272829303l32

 

假如將《中庸》分為以上四部分去硏讀的話,就容易洞察其中的真正的含義。

 

〖展望〗

 

《中庸》中誠的觀點、則更適合此卄一世紀末期與卄二世紀,因為書中沒有神話故事,也沒有任何神秘主義的思想,是一個純以道德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的起點,進而放大至全世界與宇宙。而且可以讓東方人士與西方人士或者任何文化背景的學者所接受,在此交通發達的世界已經漸漸變成一個世界村,各種宗教文化種族人種的頻繁交集,所以以誠為主的新的道德標準一定會變為未來世界的標準,如此世界大同的目標也指日可待。

 

尤其是在未來的AI時代,就是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主的機器人時代,當人性與天性能連接一起後,人的存在就不可能被機器人取代了。因為透過的信息,人類可以悟出人生的價值。《中庸》CH25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觀就在所謂的成己成物,此價值觀是絕對不可能為機器人取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grapefruit57 回複 悄悄話 各國領導人都懂得中庸的話,那就天下太平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