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聖人,效法天的誠信,《中庸》的第二十章,稱聖人為誠者。誠者、則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聖人領導天下時,就會為國家製定禮儀、建立法度、創造文字,所以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等等都是百姓學習的對象。在CH29中,以聖人的個人的德性,可以由禮儀、法度和文字而散布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他的道德秩序可以成為世界的秩序。
治理好一個國家,一定要有優良的法度、合適的禮儀、與有思想的文字。但是、在製定此三項條件之前,最好有健全完善的考量,將人情天理曆史與時代潮流等等因素都要仔細地考慮,如此製成的禮儀法規與文字,才會得到各方的支持與擁護,才可以成功地治理國家。
先將《中庸》CH29的原文和白話譯文登上,再討論:
〖中庸CH29原文〗
1、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2、上焉者、雖善無證,無證不信,不信民弗從。3、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4、故君子之道、本諸身,證諸庶民,5、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6、貭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7、貭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8、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9、是故君子動而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10、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11、《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12、君子未有不如此而早有譽於天下者也。
〖中庸CH29白話譯文〗
1、在天下稱王的君主要做到三件重要事情:就是製法度、定禮儀、和創文字,能夠做到的話,治理國家就幾乎沒有錯誤了。[注:重=重要的事。]
2、在上位者,雖然行為很好,但如果沒有驗證的話,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的話,老百姓就不會聽從。[注:善=善良。證=驗證。]
3、在下位的人,雖然行為很好,但是沒有尊貴的地位,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的話,老百姓就不會聽從。[注:下焉者=在下位的人。]
4、所以君子治理國家,基本條件就是在於自身的德行,並且從百姓得到驗證。[注:本=根本的條件。證=驗證。]
5、再查考於夏、商、周三代的先王而沒有錯誤。建立於天地之間而與天地的道理不相背離。[注:三代=夏商周三代的先王。繆=錯誤。悖=背離。]
6、貭詢於鬼神而沒有疑問,百世以後的聖人出來也沒有懷疑。[注:俟=等待。]
7、貭詢於鬼神而沒有疑問,這是知道天理。
8、百世以後的聖人出來也沒有懷疑,這是知道人情。
9、所以君子的舉動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人的常道,他的行為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人的法度,語言能世世代代成為天下人的準則。[注:道=常道。法=法度。則=準則。]
10、在遠處有威望,在近處也不使人厭惡。[注:望=威望。不厭=不厭惡。]
11、《詩經》說:“在那兒沒有人厭惡,在這裏也沒有人厭煩。幾乎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努力不懈的,永遠都保持好的聲譽。” [注:射=厭煩。庶幾=幾乎。夙=早晨。夜=晚上。永=保持。終譽=終身的名譽。]
12、君子沒有不這樣做而能早早在天下享有美譽的。
〖討論〗
1、此章中的“君子”,應該已經是德高望眾了,已經應該稱之為“聖人”了。一個完美製度的建立,必須先有完善的理論,而且有健全的根據。所以在此章中、作者舉出為政者之為百姓建立法令,製作禮樂與創立文字時,一定要考慮周全,顧全大局,必須要a、自己有高超的德行,b、百姓都信任他,c、參攷曆史的演變,d、隨順時代的發展,e、合乎人情,f、順於天理。如此的聖人,才能為天下定立法度、製禮作樂、並且創造文字。
2、因為聖人有超過常人的智慧,考慮到常人未能想到的問題,為百姓所尊重與服從,所以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當時百姓所學習的對象,而且他的言論都可以說服大眾,為人所遵守。所以在此章中、有以下的描述:“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3、在儒家哲學思想中,聖人稟承天理的“誠”而為人做事,他的製作的禮節、法律是後代人所遵循,他製成的文字與語言為後人每日思想的準則。因此、在高柏園教授所著的《中庸形上思想》中的p、140說:“基於《中庸》道德優先的要求,是以其形上思想乃是道德實踐的價值要求,決定存在世界的真實義。也因此,吾人之道德法則便成為宇宙存在之法則,而吾人之道德秩序亦即成為宇宙秩序,此義乃《中庸》之根本精神所在。” 這就是:“聖人可以言而世為天下則”的最佳解釋。筆者也因此結論:《中庸》一書的偉大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