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苑思辨錄

發布自己的各種觀點,以求與人共享有益的思想。
博文
方舟子說中醫不是科學是他批評中醫的理由之一。看起來他已經變換了論題,從其對中醫看法的簡要歸納看,他反對中醫的理由是中醫沒有科學價值。這裏又一次語焉不詳,他是持不是科學的東西就沒有科學價值的觀點呢還是持反對一切不是科學的東西的立場呢?他沒有說明,是他不知道科學和科學價值是兩個概念呢還是知道而故意不區別呢?我不得而知。如果是前者就是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關於中藥的毒副作用問題,中醫理論自身本來就有經典論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製也。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1]這本來已經轉化為民間的常識,“是藥三分毒”,就是這種常識的反映。但這種常識在近30年中逐漸轉化為中藥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6.方舟子認為最要緊的是要批評“中藥沒有副作用”的虛假宣傳。第一,誰說過中藥沒有副作用?是中醫理論本身?還是個別中醫師或一些患者?如果是前者,你就可以在這方麵批評中醫,如果是後者,則你當批評那個別的中醫師或向那些有這種不正確認識的患者解釋,而不是作為你批評反對中醫的理由。因為中醫理論裏的虛虛實實之誡,《紅樓夢》裏胡庸醫亂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以偏概全。方舟子竟然用一個“小有名氣”的中醫“鄰居”的對他的疾病的治療的失敗來說明中醫治不好病。用這種不可考證的事例來證明嚴肅的論題,本身就不是學者所為,更不能為具有科學精神的方舟子所為。現代科學的基本立足點是實驗,實驗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具有可重複操作性。正是這種可重複性,使得現代科學的結論,可以被重複地檢驗,因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下麵我曆數方舟子在其前《言裏》的似是而非之處:  1.拉大旗作虎皮。方舟子說,在高中時代已經“對魯迅關於中醫的名言深以為然”。雖然魯迅說過“中醫是有意或無意的騙子”之類的話,也說過孫中山瀕危之際不肯用中藥是“理性分明”和“意誌堅定”的話,但魯迅也通過轉引孫中山的話肯定了“中國的藥品固然也有有效的”,高度評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方舟子在其書之《前言》裏講了他與中醫的關係,但我通篇沒有看到他關於他與中醫的關係的概括性表述,這使我好像在讀中國古時候的那些關於算命的書和看風水的書一樣,標題很是誘人,可是你怎麽也讀不到那種在標題上誘惑你的那種內容的明確表述,通篇的似是而非的語句,使你要麽懷疑自己對漢語文字的理解能力,要麽就得出作者本身就不懂或者沒有把握他要說的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是從科學的角度,而不是文化的角度來反對中醫的。質疑中醫的科學價值,並不等於否定中醫的文化價值。我完全支持把中醫做為一種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研究。中藥、針灸等中醫具體療法包涵一些治療經驗,值得挖掘,但要用現代醫學方法檢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要輕信傳統經驗。”上麵這段話是方舟子置於其《批評中醫》一書目錄頁之眉的相當於題記的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題記和序題記:真理歡迎批評,真理不怕批評,真理正好從批評與反批評中彰顯其自身。方舟子雖然名噪當今,但老實說,他並沒有進入我的視野,非是我對其不屑,實是本人有更迫切更現實的問題需要麵對,分不開身來去追風。想來他也應當與所有其他肇事招風者一樣,自有其功自有其過,人們無需苛責之。但我無意中讀到了他的《批評中醫》一書,感覺有些話不說不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