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藥的毒副作用問題,中醫理論自身本來就有經典論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製也。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1]這本來已經轉化為民間的常識,“是藥三分毒”,就是這種常識的反映。但這種常識在近30年中逐漸轉化為中藥無副作用的說法了,這本與中醫理論無關,其原因需要另行研究說明。
《黃帝內經》的這種傳統,在中藥學中是一直傳承下來了的。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再到今天沈丕安先生著的《中藥不良反應與臨床》,一脈相承,既有在古代條件下人們通過臨床經驗總結出具體藥物的“大毒”、“有毒”、“小毒”、“無毒”的努力,也有吸收在現代條件下“毒理研究”成果以圖中醫中藥現代化的嚐試。這些努力和嚐試都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我們不是別有用意的話,我們都會對這些努力和嚐試投以讚許的目光,而不是像方舟子這樣無視其存在且肆意韃伐。
下麵在西藥具有壟斷性優勢的時代裏說說中藥的優勢:中藥的一般應用形態是飲片。所謂飲片,就是雖然通過中藥炮製加工而沒有損壞其自然形態的但是卻又可直接臨床運用的中藥材料。與中藥飲片相對的一個名詞是單體,所謂單體就是將用實驗檢驗所確定的中藥材料裏的有效成分用化學方法提取出來後的離開了中藥材料的獨立存在的有效成分。現代藥理毒理學研究證明:飲片無毒,單體可能有毒;飲片有毒,單體則毒性更大;飲片長期使用沒有產生抗藥性,單體則很容易產生抗藥性;飲片有毒,通過複方使用,則有減毒增效作用。這些結論,應當引起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