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jin 隨筆

我自幼喜愛文學創作,但大都是寫他人他事。如今總算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可以暢所欲言的“用武之地”。
個人資料
博文
前蘇聯早期的革命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直被譽為前蘇聯文學作品的“紅色經典”,是我和幾代中國人進入外國文學殿堂的啟蒙讀物。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小說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化身)的事跡深深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現今中國初中一年級上學期政治課中的一課,就是通過讀“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把討論“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作為學習課題。少年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1-24 18:22:28)
自從電影《末代皇後》、《末代皇帝》相繼問世後,與“末代”有關的物件就漸漸多了起來。屈指算來,在港台即有:
“末代港督”彭定康,又別名“千古罪人”。
“末代台灣省長”宋楚瑜,可惜宋先生如今已淡出政治圈,以致現今的台灣政壇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馬英九上台後不久,政策即急劇向大陸傾斜,被綠營諷稱馬將是中華民國的“末代總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美國呆久了,習慣了中文的名字被老美倒過來念,待到再被人正過來念時,起初還以為是在叫別人呢,反應跟個傻瓜差不多。
老中們為順應時勢,大都起了個英文名字,為此鬧的笑話可不少。
有位老中本姓牛,偏偏英文名叫“Ben”,所以他就成了“笨牛”。
另有位老中本姓蔡,英文名叫“Paul”,所以他就成了“泡菜”,不過不是在韓國製作的。
還有位老中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30 13:42:22)
美國總統布什的八年總統任期即將在2009年1月20日屆滿。遙想布什當年,當他踏著21世紀的第一響晨鍾、迎著新千禧年的第一縷晨曦,昂首闊步走上世界政治舞台時,真可謂是“大位初登了,雄姿英發”。然而當年布什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高爾的當選有效之爭曾鬧得沸沸揚揚、一時難以塵埃落地,似乎已預示了布什的任期將風起雲湧、命運多舛。布什執政大事記在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6 19:23:20)
Google最近推出了新研發的G1Phone(3G型),該手機有比iphone更多的功能,是Google贈送給員工的2008年最佳聖誕禮物,等值$400現金。它采用Google手機作業平台Android,推開它的麵板,用一個小型鍵盤,可上Google搜索、用gmail收發電郵、用IM聊天;帶GPS功能、3.2MB的數碼相機,支持幾乎全部類型的相片檔案存儲製式及MP3、WMA等音樂檔案儲存製式、遊戲功能。該手機$179,兩年合約,單線$39.[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1-29 13:55:53)
近據報載,總人口302萬(據2004年統計)的遼寧省鐵嶺市在中國隻屬中等規模的城市,卻同時擁有九位副市長、二十位副秘書長。有意思的是,消息曝光後,一天之內二十位副秘書長的大名就像“三鹿”牌奶粉一樣,從該市市政府的門戶網站上悄然“下架”。我以前看過一篇報導,說一個在中國並不富裕的縣竟同時有二千多位享受“副縣級”待遇的官員,包括從曆屆縣委、縣政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9-22 15:34:16)
大約是在08年3、4月間的一天上午,我在開車時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者是一位講台灣國語的女士。她說她是一家位於香港的台灣“冠X科技公司”的職員,她們公司打算在美國拓展業務,故要在美國舉辦大型宣傳造勢活動,我榮幸地被選中參加該活動並被告知一個抽獎號碼。當時我正要在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左轉,要全神貫注於前方的路況,無暇記住這個號碼;對這類活動我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吧”是個外來詞(Bar),大多數國人最早知道的“吧”是“酒吧”,那是輕鬆喝酒聊天的地方。“吧文化”是外來文化,但時下它在中國卻成了現代漢語中最具組詞功能的詞根。例如,當迪斯科一舞風靡時,“迪吧”橫空出世,又如雨後春筍般遍布神州大地,“蹦迪”成為少男少女們的最愛。後來,隨著電腦和網絡的普及而出現了“網吧”。繼而,“茶吧”、“咖啡吧”相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6-03 16:15:00)
十一年前的夏天,我還在加州某大學的研究所讀書,和一位台灣室友合住一套兩室一廳位於二樓的學生公寓。一天傍晚我下課回來,看見室友正獨自一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津津有味地觀看A片。室友的女友對此毫不介意,正在裏屋趕寫課題報告。因為天氣太熱,客廳通往陽台的落地窗隻拉上了紗窗,沒有拉下窗簾。
   
“還不快把窗簾拉下!”我著急地說。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03 15:50:19)
上周末有空,將一包紅豆煮了,準備做紅豆大米稀飯。眼角無意間一瞥,看到一包小米。這是兩個月前老爸在華人超市購物時,隨手拿的。當時我還調侃老爺子說:想要熬小米粥來憶苦思甜,野菜是肯定少不了的,不過在美國挖不到野菜。要找替代物來憶苦思甜,“整”一鍋“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手藝我還是有的。在中國北方長大的我,幼時大米還是稀罕物,列為“細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