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本節內容均編譯自伊安·史蒂文森的《記得前世的兒童》。溫妮是一個可愛的六歲小女孩,1961年死於一場致命的車禍。她的猝死攪亂了家人的生活,她的母親伊斯特蘭女士更是沉浸在悲慟之中。溫妮去世後大約有六個月,她的姐姐莎朗夢見她要回到這個家裏來。當伊斯特蘭女士兩年後懷孕時,她夢見溫妮又和全家團聚。1964年,她在產房待產時,孩子們的父親覺得他聽到溫妮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的善惡觀念會影響其壽命的長短。美國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跟蹤調查了加州阿拉米達縣(AlamedaCounty)7000位居民,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則對2700多人進行了14年跟蹤調查後得出這一結論(1)。阿拉米達縣的研究由麗莎·伯克曼(LisaBerkman)進行的。在隨機抽取的7,000人中,進行了為期九年的跟蹤調查(2)。那些性格孤僻,不願參加社會活動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情感生機勃勃時(就是在幸福中的意思,嗬嗬!),你身體也比平時更為健康。當一個人陷於煩惱、愁苦之中,身體也會出現各種異樣。
為什麽呢?
因為你體內70%的水有感情。
來自日本的IHM學院主席、《水的訊息》的作者江本勝先生。
多年研究水之後,那一天,我偶然翻開一本書,書上有一行標題進入了我的眼簾:‘雪之結晶,沒有任何兩片相同。’關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傳統醫學和文化中,人們早已了解水的特性的複雜:例如飲茶,人們很早就對流水和止水有很好的認識。《茶經》裏對泡茶用的水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說。山水要用慢流的,急湍的不能用。江水要遠離人的,井水要用取汲多的。一個問題出現在我們眼前:為什麽不同的水泡出的茶味道不一樣呢?
法國科學家JacquesBenveniste1988年6月在《自然》雜誌(Nature,[1988]vol33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親自陪伴上千人麵對死亡,並且搜集來自世界各地兩萬個瀕死體驗之例,庫柏勒-羅絲醫生確信,在人死了之後生命仍有延續,因為神識是不死的。她也肯定沒有人會孤獨死去,通常會有最愛的意識來接,可能是死去的親人,或是所信仰的耶穌、聖母瑪利亞、阿彌陀佛等。甫於5月中出版的《琉璃光》季刊,首篇文章談〈瀕死經驗與死後溝通的研究結論:神識是不死的〉,根據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12-31 18:51:16)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9月份,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做了心髒搭橋手術,現在他的身體仍未完全康複。在接受ABC《黃金時間》記者黛安-索亞采訪時,克林頓自曝瀕死體驗,手術時曾見到黑色麵具。報道說,克林頓表示:“在黑暗中,我看到了黑黝黝的麵具迎麵而來,就好像是一麵死亡麵具想要罩在我的臉上。就在這時,我又看到了許多巨大的光圈,在光圈裏我看到了希拉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要按科學的觀點,真能稱得上輪回轉世科學研究的,還是近幾十年才有的。自上一世紀六十年代前後開始,輪回轉世的研究便一直在長足地發展,至今仍保持著方興未艾的勢頭。1982年的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輪回轉世;而英國保守的“星期日電訊報”的民意測驗認為,在過去十年中,一般民眾中相信輪回轉世的人數從18%上升到了28%。這已經足以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發源地。從19世紀開始,人們在印度河畔的旁遮普省一帶,發現了一個東西長1600公裏、南北長1400公裏屬同一文明的大量遺址,其涵蓋範圍之廣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所謂的印度河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兩座古城遺址,即哈拉巴和馬享佐達摩。據最保守的估計,這兩座古城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的曆史,但在印度的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騎恐龍的戰士也很高大(圖片提供:Dr.DonPatton)在秘魯納斯卡平原北部有一座名為伊卡(ICA)的小村莊有一座石頭博物館。館中陳列著一萬多塊刻有圖案的神秘石頭,上麵雕刻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記錄的是一個業已消失的極其先進人類遠古文明,這些石頭畫被稱為ICA石刻。據星島環球新聞報導,博物館裏這批雕刻著圖案的石頭是在伊卡河決堤時開始大量地被人發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蓮題記: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就對於土地有著特別濃的感情,尤其上學時,當學到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訂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割讓了中國西北和東北的大片國土的時候,心裏的悲哀簡直是無以名狀的,這不簡簡單單的僅是一個國民、一個男兒的愛國情結,這種發自心底的悲哀和苦痛煎熬我好多年、好多年,自從修煉以後,漸漸才明白,這種心境來源於什麽。下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76]
[77]
[78]
[79]
[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