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這部俄羅斯的電影原名為《BOЙHA》,翻譯過來就是“戰爭”的意思,因此其英文譯名也是《THEWAR》,但在國內本片的發行商取了另一個中文譯名,名為《反恐戰線》,但實際上這部電影隻是描述了一個簡單的人質營救的故事,與小布什在911後搞的“反恐戰線”毫無關係。電影以車臣戰爭為背景,英國戲劇演員約翰和他的未婚妻瑪嘉烈在車臣被恐怖分子擄獲,與俄軍戰俘艾雲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1 13:29:24)

尼日利亞內戰失控,軍閥武裝屠殺平民,在非洲,這幾乎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但由於有一名支援當地醫療工作的美國籍誌願醫生萊娜·康德裏克留在那裏,於是美軍派出精銳的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秘密潛入這片非洲叢林中營救萊娜醫生,老牌的動作影星布魯斯·韋利斯飾演這支“海豹”小分隊的隊長沃特斯。這支小分隊順利地找到了萊娜,但萊娜堅持除非把她照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著的封麵,該照片是蓋洛威當時所拍攝的WeWereSoldiersOnce...andYoung
看圖說話——電影中的武器道具《我們曾經是士兵》一片是根據一本名為《WeWereSoldiersOnce...andYoung》的暢銷書改編的,該書由當時的第7騎兵團第1營營長哈羅德·摩爾(HaroldG.Moore)及戰地記者約瑟夫·蓋洛威(JosephL.Galloway)合著,詳細記錄了從1965年11月14日至18日期間在越南中部德浪河穀(IaDrang)戰役的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1 13:21:05)


M1936CR39傘兵步槍  法國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深重,戰後疲敝,主要精力用於重整荒廢的國土,忘掉一戰中令人苦楚的兵器舊式化問題。天下雖平,忘戰必危。20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軍在戰爭中依然裝備舊式兵器,不久在德軍“閃電戰”打擊下而戰敗投降。  其實,法國在一戰後也曾研製出一些性能優良的兵器作製式,如本文介紹的這支M1936CR39步槍。該槍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美國Strider戰鬥刀  刀自古以來就是英雄和權力的象征與化身。作為武器,它被戰士視為生命一般重要;作為工具,它是日常生活和應急生存的好幫手。據說美國的精銳部隊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Oneknife,onelife”,有人直譯為“一把刀,一條命”,意譯可理解為“好刀伴一生”。一把好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能協助戰士完成特殊使命,保護自己和戰友的生命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1 13:15:01)


俄羅斯特種兵試射AN-94自動步槍。
AK步槍之父:卡拉什尼科夫
從上至下為AK-101步槍口徑5.56毫米。AK-103口徑7.62毫米針對長期使用AK47的用戶。AK-105口徑5.45毫米可看作是AKS-74U的改進型。
上圖為俄羅斯三大精英突擊步槍大集合。從前至後分別是AEK-971、AN-94、AK-74M。  盤點後卡拉什尼科夫時代——俄羅斯新一代自動步槍  ▲前言  莫斯科以東1130公裏、烏拉爾地區(W[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9-11 13:09:24)


美國海軍F-8十字軍戰士艦載戰機

F-8十字軍戰士艦載戰機五視圖
開加力加速爬升的F-8B戰鬥機,隸屬於VC-5中隊。
起落架短是F-8戰鬥機的一大特點,但由於是上單翼布局,所以沒有對翼下的維護造成什麽不便。   F8U/F-8十字軍戰士戰鬥機  錢斯·沃特公司是一家以設計製造艦載戰鬥機見長的老牌飛機製造企業,曾研製過著名的F4U海盜(Corsair)和XF5U飛行薄餅(Flying[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9-11 13:04:38)


  典型戰車  MARDER──虎豹群中“黃鼠狼”--德國“黃鼠狼”步兵戰車
阿根廷的TAM坦克是由“黃鼠狼”變來的
  兩代“黃鼠狼”  日耳曼人喜歡以動物來命名裝甲戰車,尤其喜歡以凶猛的動物命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就研製出“黑豹”戰鬥坦克、“虎”式重型坦克,還有“象”式、“犀牛”、“黃蜂”、“野蜂”、“強虎”、“鼠”式等裝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英國軍隊在M548的基礎上改裝的“短劍”(Rapier)防空導彈發射車  從1956年開始研製時算起,M113係列裝甲車已經走過了48個年頭。在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世界坦克裝甲車輛的發展日新月異。M113在眾多的裝甲戰車“明星”中並不起眼,它既沒有像主戰坦克那樣以其厚重的裝甲、凶猛的火力見長,又沒有漂亮或奇特的外形來引人注目。然而這就是M113,樸實無華的“戰場T[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9-11 12:58:49)


勃朗寧M19037.65mm/9mm手槍。  1903年,勃朗寧大師又推出了新的力作——勃朗寧M19037.65mm/9mm手槍。作為美國人,他不能把所有的設計都放在歐洲生產。因此,在比利時FN公司生產M1903標準型手槍的同時,從“端平一碗水”的想法出發,勃朗寧也使美國的柯爾特(COLT)公司獲得了M1903手槍的生產權,盡管他遠赴歐洲發展的原因是其在美國曾與溫徹斯特公司有過節。美國生產的M1903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