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博文
(2007-06-18 08:54:09)
胡適和章士釗
章士釗雖熱衷於政治,但治學終是他的資本,古文是他的衣缽,所以抽空他還是著文猛批白話文和新文學。甚至在酒後飯餘閑聊談天的當兒,都不放過攻擊白話文。話鋒自然觸及當頭人物:胡適。後又撰文《評新文化運動》發表在《新聞報》上,指名單挑小梁王,直指胡適。隔日,又傳其友人,拿著那貼(也就是現今的磚)親詣胡適的住所,要胡適看看並作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胡喬木幫錢鍾書住上“部長樓”
錢鍾書夫婦自1974年5月後一直棲身於“學部七號樓西盡頭的辦公室”,像錢鍾書這樣的人中之龍,竟然不得不以辦公室為家,足見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活是多麽棲惶多麽窘迫。好在粉碎“四人幫”後不久,錢鍾書就搬進了位於三裏河的新寓所。錢鍾書的新寓所共有四間房,和辦公室相比,自然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了。當時,詩人何其芳是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18 08:51:03)
陳賡的“人情味”
陳賡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將軍。有一次,戰役結束後,陳賡帶部下視察戰場,身邊的一個戰士踢了一腳陣亡的國民黨士兵,陳賡十分憤怒,說:“他已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你怎麽還侮辱他?”其人道精神可見一斑。1949年,當陳賡率領十幾萬大軍進軍兩廣之時,其屬下的第15軍有一個戰士要離開部隊,去香港繼承一筆遺產。這在部隊中引起軒然大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日看到帖子《大連改造航母基礎組裝基本完工》。據透露,在大連改裝的蘇聯航母“瓦格良”以正式命名為“航空訓練艦”,舷號83,艦名“施琅”。編製上屬於大連海軍艦艇學院。隨即想起一個2001年的老帖,覺得很有意思,奉獻給大家。——HPI對比中、印所購航空母艦
2001-10-29
  印度獲得俄羅斯免費贈送“戈爾希哥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而中國花將近八千萬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聶士成殉國處樹立了紀念碑
頭品頂戴直隸提督聶士成
聶士成——清軍最後的脊梁(圖)“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聶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北鄉(今崗集鄉聶祠堂)人。幼年父死家境貧寒,與母親相宜為命。聶士成自小好行俠仗義,曾有一夏姓商販被匪徒追殺,聶母設法將其藏匿,幸免於難。聶歸家後熱情相待,結為好友。不久,夏棄商從軍,入湘軍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6-13 10:17:35)
閻紅彥上將早逝之謎

  1967年1月8日,西北紅軍和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開國上將、時任雲南省委第一書記的閻紅彥在昆明軍區的一個秘密軍事基地突然去世。閻紅彥的死,在雲南,乃至全國引起了強烈震動。一位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赫赫戰功的陸軍上將,沒有在槍林彈雨中被敵人擊倒,卻死於“文化大革命”初期,而且死的有點“不明不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36年來中國及其它世界各國GDP排名(1970–2006)2006年各國最新GDP及排名(Jan2007)01----美國--------132216.85億美元--麵積--982.66萬Km2--人口--30053萬--人均-43995美元02----日本---------49113.62億美元--麵積---37.78萬Km2--人口--12746萬--人均-38533美元03----德國---------28582.34億美元--麵積---35.70萬Km2--人口---8242萬--人均-34679美元04----中國---------26971.64億美元--麵積--959.70萬Km2--人口-131457萬--人均-2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吳法憲回憶錄》下載說明
吳法憲,林彪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中共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空軍司令員吳法憲,於2004年10月17日在山東濟南去世,享年八十九歲。據說,《吳法憲回憶錄》是吳法憲本人用十年的時間,以過人的記憶力所著成。它記錄了作者坎坷的一生,史料之豐富,材料之生動,視角之獨特,心態之超脫,在眾多中共將帥回憶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新下水的051C新型驅逐艦裝備新式的垂直發射防空導彈係統。從圖片來看,是“圓輪”式垂直發射係統,與以往的“列陣”式垂直發射係統不同。這種“圓輪”式垂直發射係統的四周有較大的空間,可以儲存更多的備彈,但是發射速度比較慢,特別是第二輪以後的發射,因為需要把備彈運進發射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台灣陸軍指參學院戰史教材中的三大戰役──遼西戰役
這是台灣軍方的戰史教材,對於當年的“遼沈戰役”的過程有比較真實地回顧和總結。值得一讀,值得收藏。——HPI
東北戰場──遼西戰役
影響作戰諸因素
抗日戰爭之緣起乃為喪失東北,誓誌規複國土;戡亂戰爭東北戰場之失敗,就客觀環境而言,首為無恥之雅爾塔密約,當日本軍閥已準備無條件投降之前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