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個退休家庭有淨資產100 萬加幣(或等值)
換算為當地幣值(方便閱讀):
- 加拿大:CAD 1,000,000
- 新加坡:SGD 1,000,000
- 台灣:NT$ 23,000,000(約等於 CAD 1,000,000)
- 美元:US$714,285(約等於CAD1,000,000)
| 資產類別 | 加拿大家庭 | 新加坡(中等收庭) | 台灣(中產家庭) |
|---|---|---|---|
| 房地產(自住房或投資房) | 60% → CAD 600,000 | 45% → SGD 450,000 | 60% → NT$ 13,800,000 |
| 退休/注冊賬戶(RRSP、RRIF、CPF、勞退金等) | 25% → CAD 250,000 | 35% → SGD 350,000(主要是 CPF) | 20% → NT$ 4,600,000 |
| 金融資產(股票、基金、債券) | 10% → CAD 100,000 | 10% → SGD 100,000 | 10% → NT$ 2,300,000 |
| 現金/定存/短期存款 | 5% → CAD 50,000 | 10% → SGD 100,000 | 10% → NT$ 2,300,000 |
| 收入類別 | 加拿大 | 新加坡 | 台灣 |
|---|---|---|---|
| 政府退休金 | OAS + CPP ≈ C$2,500/月(兩人) | CPF LIFE ≈ S$2,000/月(兩人) | 勞保老年給付 ≈ NT$ 30,000/月(兩人) |
| 注冊/退休賬戶提領 | RRIF 提領:年 4–5% ≈ C$12,000 / 年 | CPF LIFE 為終身月金 ≈ S$2,000 / 月 | 勞退金分期 ≈ NT$ 15,000 / 月 |
| 金融投資收益 | 約 4% 收益 = C$4,000 / 年 | 約 4% 收益 = S$4,000 / 年 | 約 4% 收益 = NT$ 92,000 / 年 |
| 現金存款支取 | 可動用 C$50,000 緩衝 | 可動用 S$100,000 緩衝 | 可動用 NT$ 2.3 百萬 緩衝 |
| | | | |
| 項目 | 加拿大 | 新加坡 | 台灣 |
|---|---|---|---|
| 政府退休金 | C$21,600/年 | S$24,000/年 | NT$360,000/年 |
| 注冊/退休賬戶 | C$12,000/年 | 0 | NT$180,000/年 |
| 投資收益 | C$4,000/年 | S$4,000/年 | NT$92,000/年 |
| 房租/房產現金流(如果有的話) | C$12,000/年 | S$15,000/年 | NT$330,000/年 |
| 合計現金流 | C$49,600 ≈ 4,133/月 | S$43,000 ≈ 3,583/月 | NT$ 962,000 ≈ 80,000/月 |
| 國家 | 退休夫婦合理花費 | 實際現金流 | 缺口 | 原因 |
|---|---|---|---|---|
| 加拿大 | C$60,000/年(約 5,000/月) | C$49,600 | 缺口 C$10,400 / 年 | 房產占太高、流動資產不足 |
| 新加坡 | S$48,000/年(約 4,000/月) | S$39,000 | 缺口 S$9,000 / 年 | CPF月金固定、房貸或醫療支出壓力 |
| 台灣 | NT$ 1,000,000/年(約 83,000/月) | NT$ 962,000 | 略有缺口 | 房產多、現金不多,依賴子女或賣房 |
| 項目 | 加拿大 | 新加坡 | 台灣 |
|---|---|---|---|
| 房產比重高 | 典型超過 60% | 偏高 | 高達 60% |
| 注冊/製度賬戶鎖定性 | RRSP/RRIF 提款規則限製 | CPF 提款極受限 | 勞退金靈活度有限 |
| 流動現金比例 | 偏低 (約 5%) | 略高 (約 10%) | 約 10%,但需提早規劃 |
| 現金流缺口風險 | 高 | 中 | 中偏低(生活成本低) |
| “紙麵富裕、現金貧窮”特征 | 最明顯 | 次明顯 | 仍存在 |
在 COVID 之後的資產膨脹周期裏,這三個經濟體都出現了:
淨資產大幅增長 → 但流動現金和實際可支配收入並未同步增長。
結果就是典型的“Paper rich, Cash poor”:
- 名義資產動輒百萬;
- 但現金流隻夠基本生活,甚至要靠賣房或貸款度日;
- 退休後特別明顯,因為缺乏新的工資收入。
- 對突發事件缺乏應對資金,抗風險能力明顯不足。(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