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向真:大鬧一場 悄然離去(下)—1

人生在世,以誠相待足矣。 我對人生充滿希望,但隨遇而安
打印 (被閱讀 次)

大鬧一場  悄然離去(下)

——《用新聞影響今天》讀後感

(第一部分)

上次寫了李大同著作《冰點故事》讀後感,今天接著寫冰點故事後續另一本書《用新聞影響今天》讀後感,這本書由2006年6月香港泰德時代有限公司出版。2005年11月出版的《冰點故事》後記中,李大同寫下一個預言,還會有第二本《冰點故事》問世:“僅僅這一年當中,《冰點》周刊所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就足以寫一本書了。這本書,我們遲早會寫出來的。

   寫下這個預言時,估計至少還要積澱兩三年時間料到《冰點故事》剛剛出版不到兩個月,《冰點》周刊即被當局停刊整頓,引起一場令人高度關注的事關新聞自由的大事件。作為《冰點》的創辦者,李大同在殫精竭慮堅守11年後,被迫離開供職27年的新聞一線。“人生竟有這麽多波雲詭譎一聲浩歎後,他開始寫冰點故事的續集《用新聞影響今天》,這本書主要講了主持冰點周刊最後階段,他如何與把持權力的官僚集團鬥智鬥勇,那一連串刀光劍影的搏擊場景。

   《冰點故事》開篇有李大同90年代中期寫的一篇文章,簡介了他對新聞的認知——“在我看來,新聞的最高使命,決不是記錄下來點什麽,以後供個把曆史學家來資料。恰恰相反,新聞如果不能影響今天,那才是失職和對我們職業天條的褻瀆。他認為新聞的使命在於“影響”當代而不是“記錄”當代,這是由新聞的基本特征所決定的這個基本特征是——“新聞隻有一天的生命力”!作為讀者,我猜這是他以用新聞影響今天》為冰點故事第二本書名的考量。一名大報編輯想要在中國大陸不說假話,用新聞影響今天,隻能不斷地與僵化的專製體製和宣傳部門的官僚頑強博弈,這不僅需要技巧,需要勇氣,還需要超越功利的誘惑。在這個過程中,李大同付出了超常的艱辛,同時也收獲到成就與快樂,書中精彩的往不僅能啟發我們讀者,也將激勵並引領來的新聞從業者

讀這兩本書,一種深深的遺憾油然而生,能力超強、膽識過人的李大同,如生活在新聞自由的環境中,率領一支優秀的編輯記者隊伍,定能辦出一份享譽全球的華文報刊,擁有海量讀者與巨大的發行量,用新聞推動中華文明快速進步,那多好啊。

冰點得以創辦的前提離不開時代背景,大陸經濟搞活複蘇後,生硬陳腐的官媒“宣傳越來越不受讀者待見,大報發行量逐年萎縮,賬麵虧損,主流媒體邊緣化,邊緣媒體主流化。”中國青年報被迫改版,由於報社內部重新起用李大同”的呼聲高漲,報社領導要求他重出江湖,冰點專欄迅速斬獲好評。冰點聲譽日隆也有運氣,1998年團中央宣傳部部長李學歉被上級調任中國青年報總編輯,40歲出頭的李學謙沒有辦報經驗,他負責審閱付印6年《冰點》大樣,由於把不準“言論尺度”的風險脈搏,懵懂中被每次都在報社關鍵時刻和重大事件中扛大旗、一身浩然之氣的李大同說服,無意中幫冰點亮起綠燈,這是同期其他大報總編輯不可能之舉。成就大事,天時地利人和一樣不能少啊。

膽識與謀略缺一不可

2004年初,中青報迎來從未有過的擴展契機,一家公司出資億元參與報社經營,當年6月李大同負責的版麵由每周兩版擴為四版,《冰點周刊》問世,不光任務翻倍,與上級領導的交鋒也日益激烈。上一篇讀後感我提到“閱讀快感”,這本書中火星四濺更加引人入勝,在團中央、中宣部領導虎視眈眈步步緊逼中,冰點周刊不退反進,應廣大讀者之需,從講好“普通人不普通的故事”的層麵,躍升到涉及政治、社會乃至曆史的重大題材的高度。李大同是個寧願戰死也不肯不戰而降的新聞鬥士,本書詳細描繪出當年怎樣有意識地改變新聞管製的潛規則,怎樣靈活運用“技術”逐漸提升新聞管製官員敏感度閾值,導致中宣部閱評組甚至發出與讀者一致的表揚冰點文章的閱評文件,被同事們笑言“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2004年6月2日,《冰點?文化版》刊出報道《保衛三聯書店》,揭發新調來的主管不學無術,隻圖謀利,一年多賣出108個書號的劣行,還刊登了40位民營書店致中國出版集團的公開信。這起事件標誌著“中國社會已經誕生並成長起的公民意識”,打破了官員對文化事業習慣性的戕害,由於反響熱烈,三聯主管官員很快被調離了。

2004年6月23日,冰點又刊發出《黨報上攤》,以實打實的數據道出京城大街上黨報售賣的尷尬,同一個報攤上,市場化的《京華時報》順利賣出150份,派發的那一份《人民日報》怎麽都賣不出去。為披露這種無人敢觸碰的現實,李大同巧妙地在記者查來的數據後緊跟著用了多三倍的文字加以平衡,並以原《人民日報》總編輯範敬宜的話做結尾:“黨報要改變模式化、公式化、刻板單調的印象。一句話,必須要改變文風!”這篇超級敏感的報道見報後,被譽為“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沒有不能報道的新聞,關鍵在於怎麽報道。”

新聞人的道義責任

2004年6月,李大同在網上看到一個令他吃驚的消息,武漢電視台記者陳為軍拍攝的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獲得第63屆美國電視廣播文化獎,這個獎項被視為“新聞紀錄片的普利策獎”,陳為軍以一人之力竟能斬獲數量龐大的專業團隊求之不得的大獎,此事非同凡響,李大同馬上派記者董月玲前去采訪。董月玲帶回一部陳為軍花費一年時間用自己的DV機,二十多次到艾滋病重災區河南上蔡縣文樓村拍攝的紀錄片,李大同讓編輯部全體采編人員集體觀看,陳為軍曆經艱險拍下一名農婦無辜染病、逐漸枯萎、痛苦死去的全過程,以及她的孩子們也將無可避免地死去的慘景,社會真相被嚴禁報道,冰點同仁決意衝破禁區,讓公眾了解艾滋病的實情,也為聲援等待處分的陳為軍。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很快,用與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同名的冰點長篇報道以整版見報,引起轟動並被大量轉載,包括所有海外中文網站。官家再次被激怒,河南省主要官員打電話威脅,國家廣電總局蠻橫地催促武漢市電視台給陳為軍行政處分。陳為軍馬上給董月玲打電話,想替冰點記者開脫說情,這時他接到單位通知,讓他到電視台“等候處分”,做好被開除的心理準備守在會議室外,沒想到電視台領導看完樣片走出來,握著他的手連連稱讚,告知“沒有任何處分!”

我讀到書中這段故事時,恰巧趕上“中國防艾第一人”高耀潔醫生在紐約病逝,那些天全球數不清的人共同緬懷高醫生,參照冰點當年這篇報道,我真想大喊一聲:新聞封鎖造成的悲劇還要持續到哪一天啊?

見報署名從不爭功

身為冰點主編,每次“提出選題,派記者深入采訪,有針對性提出修改意見,反複打磨,隻要達到了見報水平的底線細部的潤色和文章加工”往往都由李大同承擔,書中他的原話“這就是編輯的工作”。11年間,我們讀過那麽多冰點刊發的精彩文章,標題下隻有記者或作者署名,從沒見到幕後付出巨大心血的李大同的聯合署名

這點讓我不由聯想起1966年2月7日,曾轟動全國的長篇報道《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署名事件,參與定稿的新華社副社長、副總編輯,見報前都把自己的姓名加在發現線索、長期深入采訪並寫出文稿的資深記者周原的前邊,說掠人之功我沒資格,起碼有主次顛倒之嫌。周原、陳健夫婦與我父母是老同事加老鄰居,所以我知道那篇文章的素材和文中名句都是周原采訪的,參與修改編發全過程卻被署名墊底,這種事在新聞出版界並不少見。讀李大同的書,看到冰點主編為每一篇報道出謀劃策,嘔心瀝血地反複修改,“總覺得某處還有更準確或者更生動的詞兒”,卻恪守職責,無暇顧及個人名利,這種境界殊為可貴

找回林昭凝視曆史

2004年6月,北京東四一家酒樓內,作家章詒和做東,將獨立製片人胡傑引薦給李大同和冰點記者,一個月後記者江菲到上海再會胡傑。酷暑中二人走訪了多位已是古稀之年的林昭生前親友,近半個世紀前,林昭和那批對黨和國家懷有深切感情的文化人,隻因說了一兩句大實話被戴右派帽子,遭殘酷迫害。在掙紮、追問和思索中,林昭一步步追尋答案,胡傑艱苦卓絕地用係列紀錄片拍下林昭在獄中20多萬字的血書,保留住林昭用生命尋找到的答案。

2004年8月11日,江菲采寫的通訊《尋找林昭》以整版刊登在冰點周刊,詳細介紹了林昭之路與胡傑的艱辛拍攝,讀者無不潸然淚下,有90後的年輕人寫來激情澎湃的長信,談到讀了這篇通訊後對林昭的意義、胡傑的使命的理解。這封長信結尾如下:“我注意到胡傑是1958年出生於山東濟南的,可惜殉難於公元前548年的齊太史公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他姓不姓胡?這是亙古之謎。魂兮歸來,齊太史公!魂兮歸來,聖女林昭!魂兮歸來,中華民族之精神!”李大同把這封讀者含淚寫的長信完整地錄在《用新聞影響今天》書中,還有林昭用血在獄中寫的真言,讓冰點傳播的價值感天動地!

這裏分享書中短短一首小詩,是林昭在一次絕食更生醒來後咬破手指,寫在提籃橋監獄牆壁上的:

自由頌

生命似嘉樹,愛情若麗花;

自由昭臨處,欣欣迎日華。

生命巍然在,愛情永無休;

願殉自由死,終不甘為囚。

冰點堅持到此處,已經升華到至高境界,頑強堅硬到讓反動派難忍的程度,這些極有分量的報道,曾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一份主流大報的生態。當時讀者調查數據顯示,冰點周刊的四個版就像孿生兄弟一樣、齊刷刷占據著閱讀量最高位。《尋找林昭》係列報道被授予2004年度《冰點周刊》“最佳特稿獎”,而官方的“閱評意見”汙蔑加怒斥惡狠狠地砍下,與讀者好評截然相反。冰點問題因此被“提交到政治局談論”,很快,最高層把“管不住報紙”的中國青年報一把手李學歉調離,從《人民日報》下屬《市場報》調來一個新社長兼總編輯李爾亮。

李爾亮在團中央書記的督促下,一上來就對冰點指手畫腳說,隨意改動,李大同據理抗爭,第一個回合就寫了《冰點十周年祭》抗訴書,明確指出將已經印好的數萬份報紙、全國二十多個代印點的整套彩片連夜作廢的惡行有多麽令人憤怒,還說明被槍斃掉的那篇刀刀見血地揭露腐朽的教育體製、費九牛二虎之力刪截完善的報道,如能發表對中華民族和對學生們的利益多麽重大,那封邏輯嚴謹的抗訴書給了上任伊始耍威風的總編輯當頭一棒。

 

旗幟鮮明反對個人崇拜

我就職的中國少年報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與中國青年報在東直門海運倉二號同一個院裏上班,吃一個鍋裏的飯,那些年近距離感受中青報人自由的交流、開放的爭辯,再讀《用新聞影響今天》書時,重溫中青報人稀缺而寶貴的氣氛,讓我多麽羨慕啊。

2005年中青報內部網站貼出圖片總監賀延光的一個帖子,針對中青報評論員文章中的“胡錦濤總書記的批示像燈塔一樣指明了大學生前進的方向”這句文革式用語給以批評,黨章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已經明確禁止個人迷信和個人崇拜,李大同等人旗幟鮮明地對賀延光表達支持。然而報社領導對這次內部批評給出官方文件,否定賀延光的意見並打壓批評。大是大非麵前,李大同從不沉默,再次用他習慣的方式在內部網站上發出公開信,翔實、中肯、明確地批評領導的錯誤,再次獲得同事們交口稱讚。

這本書之所以格外精彩,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李大同每次與官僚壓製狹路相逢的關口,不看上級臉色行事,引領中青報人“鐵肩擔道義”,寫出一封封無以辯駁的抗辯書和公開信,以此方式一次次以下犯上,一回回以理服人,險中取勝,閱讀的快感由此波浪疊起,讓我獲得比少年初讀《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感覺更勝一籌。

我敬佩的中青報人那種氣質與風骨,集中體現在李大同、賀延光、盧躍剛他們和官僚集團遏製新聞自由過程中不屈不撓的抗爭,改開年代新聞先鋒者曾與人民同行,與祖國同步,與世界共進,當時因為大報有《冰點周刊》、央視有《焦點訪談》,全國上下都對輿論監督寄予厚望,對國家進步抱有期待,盡管結局如同堂吉訶德大戰風車,但抗爭的價值,即便不能顯於今朝,也必顯於明日,走著瞧吧!

百萬莊大俠 發表評論於
文章寫的好,中國社會缺的就是=這樣舍身忘我的良心作者,而不是缺黨媒姓黨=聽黨指揮的肉喇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