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奧運金牌更高的榮耀

今天淩晨,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法國巴黎舉行,引起全球關注。

巴黎在曆史上舉行過2次奧運會。1900年,巴黎首次舉辦奧運會;1924年,巴黎再次舉辦奧運會。這次是第三次,距上一次巴黎奧運會已經過去100年了。

1924年巴黎奧運會有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英國代表團參加百米角逐的有兩個運動員,一個是猶太人哈羅德,一個是蘇格蘭人埃裏克。極具短跑天賦的哈羅德遭受種族歧視之苦,想要拿到奧運會百米賽跑的金牌,為猶太人爭光。但他有一個最強勁的對手,就是埃裏克。在1923年英國運動會上,兩名短跑健將狹路相逢,埃裏克戰勝了哈羅德。在巴黎奧運會上,哈羅德憋足了勁,要想超越埃裏克。

哈羅德沒有想到的是,因為巴黎奧運會百米賽跑的預賽安排在禮拜日,埃裏克以參加禮拜為由,拒絕參加這個項目的比賽。英國王子威爾遜勸埃裏克以國家和國王利益為重,但這個愛丁堡大學尚未畢業的大學生回答王子說,在他的眼裏,至高者的榮耀高於國家和國王。

沒有辦法,英國代表團為埃裏克換了比賽項目,讓他參加400米賽跑。這個項目並不是埃裏克的特長。

埃裏克在奧運賽場的更衣室裏,一個老人走到他的身邊,遞給他一張紙條。埃裏克匆匆接過,直到站在跑道上才打開紙條。上麵寫著出自撒母耳記的一句經 文:“尊重我的,我必看重他。”

因為埃裏克的退出,在百米賽跑中,猶太人哈羅德不出意料地奪得百米賽跑的金牌。而在400米比賽中,埃裏克出人意料地獲得冠軍。兩個人均打破了世界紀錄。

對於這塊奧運金牌,哈羅德非常看重。他一生都在品嚐這勝利的滋味。在他1978年去世之前,每一年的7月7日7點整---這是1924年巴黎奧運百米決賽的時刻,他都會和太太一起舉杯紀念。

與哈羅德相比,埃裏克對奧運金牌則淡然許多。奧運賽場歸來,他對歡迎他的人群說:“在賓州大學的門口寫著:‘或因失敗受辱,或因勝利得冠,若是盡力而為,就配得到榮耀。’在賽場上,許多人已經盡力而為,隻是還沒有得到勝利之冠,這些人一樣也應當得到榮耀。”

更讓人驚訝的是,埃裏克拿到愛丁堡大學畢業證書後,並沒有繼續在賽場上爭金奪銀,而選擇去遙遠的中國,成為天津一家教 會學校的普通教師。

1933年,一名加拿大記者來中國采訪埃裏克,他問埃裏克:“你真的很高興將生命奉獻在現在的事業上嗎?你難道不留戀那閃爍的鎂光燈、蜂擁的人潮、激動的觀眾、大聲的歡呼、珍貴的慶功酒嗎?”

埃裏克回答說:“當然,有時人會很自然地想到這一切,但我更喜歡在中國所從事的工作。你知道,這份榮耀是一個永不朽壞的冠冕。”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埃裏克並沒有離開中國,而是到更危險的衡水鄉村工作。他在那裏行醫看病,救濟賑饑,服侍窮苦百姓。

他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中國百姓正經曆前所未有的苦難。在這樣的時刻,我從城市被差派到肖張縣(現衡水棗強縣肖張鎮)......讓我能夠在鄉下與他們休戚與共,他們的憂患成為我的憂患。”

1939年的一天,埃裏克雇傭騾車去天津購置醫療用品。半路上遇到一個受傷的遊擊隊員,他把那人抱到騾車上,讓車夫趕緊往回來,送到教 會醫院搶救。路上,又遇到一個被日軍砍了一刀的農民。那個農民的頭和身子幾乎分開了,但是他還活著。

經過兩天搶救,遊擊隊員因傷勢過重而死亡,那個農民卻活了下來,康複出院。埃裏克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名叫李興笙的農民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他後來為埃裏克畫了一幅《牡丹圖》表示感謝。埃裏克非常喜歡,把這幅畫印製成版畫,分送給自己的親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埃裏克遭日軍逮捕,與其他幾百名英美僑民關在濰縣集中營裏。在集中營裏,埃裏克的謙遜熱情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埃裏克與其他誌願者一起,擔負起孩子們的教育責任。他憑著記憶編製了化學課本,教授孩子們化學課,還常常組織孩子們搞體育競賽活動。

埃裏克給孩子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回他觀看國際跨欄賽跑。領先的運動員撞倒了一個欄杆,另一個跑在他後麵的運動員本來可以撿個便宜,不用跨欄直接跑過去,這樣就可以拿到冠軍。但那個運動員在一瞬間作了一個決定,突然轉向旁邊,從相鄰的那個欄杆跳過去。他沒有獲得冠軍,但獲得比冠軍更熱烈的掌聲。

他借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運動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最美妙的一部分,不是取得超人的成績,而在於它所表現的精神---拿掉那種精神,它就是死的。聖 靈之於我們的生命,就像運動精神之於運動,而且更加豐富。

在央視與濰坊市政府聯合拍攝的係列片《濰縣集中營》中,曾用專門一集講述埃裏克的故事。這一集的題目是《黑夜裏的明燈》。的確,埃裏克身上所散發的愛的光輝,就像一盞明燈一樣,給黑夜裏的人帶去安慰和鼓勵。

戰爭期間,英國曾以日本戰俘交換關押在中國的英國僑民。丘吉爾首相把埃裏克列在交換名單上的第一位,但埃裏克卻在名單上劃去自己的名字,把這個機會讓給另一個年齡較大的人。於集中營解放前夕,埃裏克病逝於濰縣集中營。

如今,在山東濰坊矗立著埃裏克在奧運會上昂首奔跑的塑像。塑像旁邊的紀念碑上雕刻著中英文銘文----他們應可振翅高飛,為展翼的雄鷹;他們應可競跑向前,永遠不言疲勞。

一百年前的那次巴黎奧運會,愛丁堡的桑迪斯男爵如此評價埃裏克:“他以平常心來看待他的賽跑生涯。與持守真理的原則相比,他視賽跑的成就為塵土。在生命有比運動更重要的事情。最要緊的,是忠於靈性的偉大法則。”

相對於賽場上的標杆,人類還麵對著一種更為神聖的生命標杆。

看著埃裏克昂首奔跑的姿態,我想起那句世代流傳的話---忘記過去,努力麵前,向著標杆直跑,要得那從上麵招我來得的獎賞。是的,那是比奧運金牌更高的榮耀,超過世上所有的榮耀。

 

 

 


作者:  劉樹鵬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這種人格魅力,這種人性,正是我們當前所需要的。
五月綠 發表評論於
感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