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緣何熱播?

像文人一樣愛寫,像文盲一樣犯傻;像女人一樣愛美,像男人一樣爺們;橫眉對老公,俯首為朋友
打印 (被閱讀 次)

《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連作者馬伯庸都沒有料想會火得如此一塌糊塗。在此之前,有夏雨主演的他的電視劇《古董局中局》,再往前,有他獲獎的《風雨 洛神賦》、《破案 孔雀東南飛》,他的《寂靜的城》甚至還獲得過中國科幻最高獎。。。。這些,都沒有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來得火爆!

為什麽尼?

本老太百思力求得個自己的解——

馬伯庸說,《長安十二時辰》是借鑒美劇《24小時》,把故事安排在一天十二時辰之內。這是事實,也是謙辭。其實追根溯源,情節隻能有一條線索,故事發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在一天內完成,此乃17世紀歐洲古典主義運動所普遍遵循的戲劇創作原則“三一律”。國人耳熟能詳的曹禺的話劇《雷雨》就是嚴格遵循三一律的中國話劇經典。 “三一律”將故事的重點放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場景內,大大削減了一些支線敘事的負擔,可以讓整個故事更加集中、清晰、明確,事件飽滿,衝突激烈。相比之下,如今很多影視劇雖然擁有更大的敘事自由,反倒沒有重點,情節分散雜亂,敘事拖遝冗長,人物模糊,邏輯混亂。應了那句老話:“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這應該是該劇引人入勝之一。

馬伯庸博聞強識是有名的。他在《一席》上侃侃而談十二星座,史料詳實,論據充分,可見此人之聰慧過人。《長安十二時辰》裏,馬伯庸也算掉書袋掉個過癮,有不少文史典故、人情風俗、曆史細節,翔實真切。而在電視劇中,對於長安城的還原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消息傳出,該劇投資預計超過6個億,場景搭建總麵積達70畝。更有對服裝器物的精致還原也引起文物與考古界的反響。這裏僅轉介幾種,以饗各位。

李泌束發的玉冠,造型與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館藏宋代玉冠相似。

狼衛使用的鸚鵡螺杯,如同1988年河北內丘縣西關北遺址出土的隋代鸚鵡白瓷杯。

劇中查驗爆炸現場的畫麵裏出現了警犬!這類形體修長苗條、行動矯健、嗅覺靈敏的獵犬在唐代貴族壁畫裏常常見到(下一圖)。下二圖是隋煬帝墓中出土的陶細犬

 

oztang 發表評論於

唐,那可是亂華五胡之一哈;

“中國”這個擰巴混亂的概念下,就是一部外族入侵史;

眼巴前兒,是被西方牛皮蘚完全覆蓋的文化;

-------------------------------------

穿高跟鞋的貓 發表評論於 2019-07-15 10:54:16
真是好劇!

與其猛拍清宮劇,不如多拍些唐宋朝代的劇集,讓華人了解自己的曆史文化,而不是入侵外族的文化。
sairenrou 發表評論於
看了幾集,沒多大意思,畫麵挺精致,但是瞎編亂造的"現代化"意念太明顯.看不下去了.
萬事達 發表評論於
不知道這個劇有什麽好的,我看了半集,實在看不下去。
人物太多,記不住,故事很無聊的樣子。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一般而言,要先看影視劇,再讀原著比較好,讀完書再看劇,文字裏的幽微之處,視覺藝術表現是很難的。
cng 發表評論於
他有寫得好的,風起隴西初露崢嶸,三國機密登峰造極。
cng 發表評論於
馬伯庸的作品不適於拍影視。
Chalet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林外芭蕉' 的評論 : 完全同意芭蕉姐說的,國產劇裏精品很多的,雖然集數太多,而且一涉及到國外(尤其是美國)的劇情完全是瞎扯蛋,但是講國內的生活和中國曆史上的故事,有些還是很不錯的。電視劇的話我現在隻看國劇,從來不看韓劇,歐美的隻看他們的電影,歐美的好演員都在電影裏。
林外芭蕉 發表評論於
說實話,現在的國產劇真的是越來越考究了,是好事,值得鼓勵。隻是意識形態上放不開,所以很多電視題材都大同小異,最大的毛病是虎頭蛇尾,基本上50~70集之間,注水太多。
Chalet 發表評論於
聽說是隻注重攝影效果,故事卻講得一塌糊塗的那種。我反正是看了一下,實在是看不下去,棄了
TakeMyTime 發表評論於
爛劇一部。仿照好萊塢的反恐大片的故事情節,將人物、地點和劇情一股腦兒地搬抄到唐朝。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不好意思,沒改好手一哆嗦就發出去了!還不能修改,隻好又發一遍了。。。。
穿高跟鞋的貓 發表評論於
真是好劇!

與其猛拍清宮劇,不如多拍些唐宋朝代的劇集,讓華人了解自己的曆史文化,而不是入侵外族的文化。
紅米2015 發表評論於
是得有人介紹一下,不然好東東白瞎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