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幾張做對比,化妝造型真的很絕。 首先是白客扮演的年輕載灃,按時間線,23歲。落寞裏有掙紮,有一點點窩囊,麵對慈禧太後的壓製喘不上的那口氣,清醒的頭腦,帶著既有心改變,又無力回天的糾結勁。演員絕對是認真研究過人物背景的。
其次是慶親王,造型特別符合曆史上那個不愛看鏡頭的巨巨巨貪並且扶持袁世凱的老親王,長長的胡子
然後就是胖載洵和載濤,目前這兩位在1906年時間陸軍學堂的線裏,還是21歲和19歲的年紀,還有一些小二郎當。選的孔連順真的很像載洵。
找了下曆史人物資料: 清末皇族的軍事改革,用現代化武器武裝軍隊,卻拒絕賦予軍人現代政治權利。奕劻貪權誤國,載灃明哲保身,載洵守節拒偽,載濤服務新中國,真的很讓人唏噓。 醇親王載灃:受德國威廉二世“王室掌兵權”思想影響,試圖通過集權挽救清廷。辭去攝政王後,載灃拒絕參與複辟活動,直言張勳複辟“胡鬧”。他淡出政壇,麵對溥儀的日本傀儡處境,勸誡兒子,拒絕與日本人合作。1951年病逝於北京。 慶親王奕劻:為人貪鄙,與其子載振、大臣那桐賣官鬻爵,被當時的人們譏為“慶那公司”。他主持總理衙門期間,支持新軍編製改革。然而,其腐敗嚴重侵蝕了改革成果。奕劻力主起用袁世凱。清亡後,他攜巨資遷居天津,1918年病逝。 胖胖的載洵:技術引進的激進實踐者,載洵主導海軍中央集權化。1909年兩度赴歐考察,采購新式艦艇,並引入圖紙推動國產化。“天女散花”式采購雖意圖博采眾長,卻因財政拮據等而難以落實,七年擴軍計劃終成泡影。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天津閑居,日軍侵華期間,他堅持氣節,拒絕到偽滿州國任職,1949年逝世於天津。
葬入八寶山的濤貝勒:載濤,善騎射。載濤曾留學法國索米騎兵學校,專修騎兵作戰科目。1910年2月,載濤開始前往八國的環球陸軍考察。擔任軍谘大臣和禁衛軍訓練大臣。清亡後,他靠賣古董、王府維生。偽滿洲國時,載濤拒絕溥儀拉攏,表明寧死不做賣國賊。繼續以賣舊物為生。抗美援朝期間,他不顧年老,為前線征集戰馬,1970年去世,葬八寶山革命公墓。 PS:載濤最小的兒子目前還活著,載灃最小的兒子2015年才去世。 (搬運自,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