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討論“習畫之路”

來源: 伯樂山翁 2016-09-14 10:15:3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85 bytes)

歡迎大家來參加討論“習畫之路”

很高興多哥回來參加討論。

究竟如何學習油畫,使自己的畫在自學中能有不斷的提高,可能是書畫藝壇上不少初學的業餘油畫愛好者網友共同關切的問題,不同意見的具體討論,對大家打開思路,有更多的了解和選擇十分有益。

也希望初學者大家都來參與,談你自己的體會、經驗、或問題,討論對每個人都有幫助(包括我自己,它激勵我去思考一些平時沒想過的問題— 如不是多哥的命題,我過去沒認真研究過莫奈如何畫雲,因為莫奈畫的是整體的“印象”)

看到眾多初學者求指點的帖子,常讓我想起自己初學畫時的情景。

15歲時,看了一個俄羅斯博物館油畫原作展,決心學油畫,不認識任何懂畫的人,看到美院進出的學生,羨慕的了不得。買了幾本書(那時沒有網絡):哈定的“怎樣畫人像”,約幹鬆的“怎樣畫油畫”(小冊子)和蘇聯的“素描教材”,開始自學,我也是從臨摹開始,第一張油畫是臨的蘇聯“藝術”雜誌上印的羅馬尼亞畫家科內留·巴巴畫中的局部女孩頭像,選它也是因為自己喜歡。

17歲報考美院,先考人像素描,一進教室,我就傻了。

那年同時報考美院本科的有幾十個美院附中的應屆畢業生,他們都已經過了四年的專業培訓,按契斯恰科夫的教學法,每人一大把各種不同硬軟削尖了的鉛筆,在哪裏有條步紊地分麵畫調子,而我按哈定的書中所說,隻帶了一支4B的鉛筆,四節課時的考試,不到兩節,“畫完了",上各個教室去串,那些附中畢業生還在那裏認真地塑造形體空間,效果果然不一樣,心裏直嘀咕:自學還是不靈,原來素描要這樣畫,唉,為時已晚,美院是考不上了。

感謝命運,美院錄取了我。回想起來,很可能是因為麵試。

那時考美院,除業務科、文化課外,還有一次麵試,一條長桌後坐著8、9個熟悉的“大師”,主試人是董希文。四年級我便進了董希文主持的第三工作室,他的主要教學思想,1)走出中國自己的油畫路(當時稱為“民族化”)2)因材施教,教學個性化3)對印象派以後的現代派藝術可選擇吸收(這一點在64年文藝界整風起就挨了批判,文革時更是董先生的一大罪狀,為此,在批鬥會上遭學生扇嘴*****)

這點和當時正統的蘇聯“科學的”“係統的”教學體係(第二工作室)想法有不同。吳作人主持的第一工作室則是承繼了徐悲鴻北平藝專傳統的教學方法,傾向於歐洲19世紀學院的傳統教學。

從那時的美院教學起,對如何打基礎,什麽是基本功,如何學習油畫,就有種種不同的看法和爭論。80年代我在巴黎美院進修時,石膏素描早就沒有了,課堂人體寫生也隻剩少數幾個工作室有,即便“寫生”也是看著對象畫與對象無關的自己的“創作想象”,老師對我說畫首先要etonnant(法文,令人驚訝的)。據網上說,現在巴黎美院寫生課也已取消。在當今“當代藝術”作為主流一統天下的西方,主要的藝術院校,連教具象繪畫的都很少了,都在教“觀念”,搞裝置、行為、影像等等。

回到本題:

在海外,我接觸到許多初學者(包括本論壇的眾多網友),我想(可能主觀)他們並無生計之愁,不是要去做靠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也不是要成為時尚的當代藝術家,他們學畫全是出於自己的喜歡,作為業餘生活中的一種愛好開始的。對他們說來,我同意禦宅的觀點,“興趣”是他們學好繪畫的第一要素。

Bellemom對莫奈和印象派的畫有興趣,所以他臨了不止一張,但並沒了解為什麽他這樣畫,更不能刻求他就能掌握莫奈的方法,所以在自己畫風景遇到雲時,不知如何處理了這是很正常的,這並非是臨莫奈的錯。我想如果他臨兩張莫奈帶雲的風景後,再來畫這幅畫,肯定會有大的進展。所以我專門找出一批莫奈的畫來提供他參考(還轉了一篇介紹莫奈技法的譯文)。

我也希望多哥,繼續就你關於什麽是習畫之路、什麽是習畫的基礎發表具體論述,對Bellemom應如何學習“畫好雲”等提出具體建議,以供他參考。這不光對他有益,也會對眾多初學者有益。如果隻是簡單一句“習畫路子不正”,很容易讓初學者不知所措。與其給初學者簡單下結論,不如給他提出具體建議。

我在跟貼中說了這樣一段:

“臨摹是學習研究前人經驗的一個有效的方法,選擇誰,當然可根據你自己的愛好和你希望將來走的路來選。問題是,對初學者來說,必須和自己的對景寫生結合起來,把臨摹中學到的東西,變成你自己實際的寫生能力,反過來,也隻有自己對景寫生,才會進一步理解你臨摹的畫家和他的畫。”

(這是單就具象和寫實繪畫而言)

世上畫家千千萬,每個人學畫的路都不同,因為個性不同、興趣不同,追求“成為”的方向目標不同,但最後“條條大路通藝術”,所以Bellemom臨莫奈並無不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伯翁講得太好了, 受益匪淺, 希望伯翁多多發貼, 我們這些初學者就有福了。 -Bellemom- 給 Bellemom 發送悄悄話 Bellemom 的博客首頁 (346 bytes) () 09/14/2016 postreply 11:37:31

完全讚同BELLEMOM的觀點,能在這個平台結識各位大師,品讀專業繪畫理論知識經驗和作品,實乃有幸!!!是我們初學者的福氣,也是 -Meicong- 給 Meico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4/2016 postreply 12:46:17

讀先生的文,倍感親切。記得當初買過一本哈定的“怎樣畫鉛筆畫”。另和一小朋友好不容易在上海淮海路舊書店淘到一本“素描教學” -漢堡先生- 給 漢堡先生 發送悄悄話 (65 bytes) () 09/14/2016 postreply 15:32:59

中肯平和之論,印象派對色彩的描繪,對整體油畫意境的提高起了很大推動,不知道當時為什麽不讓學。 -鐵驢- 給 鐵驢 發送悄悄話 鐵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16 postreply 16:22:42

畫與言結緣,語言文字為文學, 詩詞(精煉與韻律)等的基本成份,其中又有數學,形像等交混,不僅要賞畫,還要深入生活(創意)與博覽群 -走馬讀人- 給 走馬讀人 發送悄悄話 走馬讀人 的博客首頁 (249 bytes) () 09/14/2016 postreply 17:45:47

簡而言之,如今學畫不應走莫奈的路主要是因為過時了。。。 -軍大衣- 給 軍大衣 發送悄悄話 (25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4:30:03

攝影對傳統油畫的衝擊是實實在在的,而且是瓦解性的。我想這就是導致“當代藝術”劍走偏鋒的主要原因。 -楓昀- 給 楓昀 發送悄悄話 楓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6:13:09

最初是的,後來在生活節奏快,娛樂方式多,技術發達的情況下,油畫又沒什麽突破,死亡是必然的,但是畫畫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又是不會消失 -鐵驢- 給 鐵驢 發送悄悄話 鐵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8:53:59

很高興看到更多網友繼續討論,各抒己見。藝術可以是多元和寬容的。 -伯樂山翁- 給 伯樂山翁 發送悄悄話 伯樂山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6:26:58

謝謝伯樂山翁的文章,讀後很有收獲。這個壇子需要這樣的專業畫家的指點和教誨。 -布鳴- 給 布鳴 發送悄悄話 布鳴 的博客首頁 (338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07:53:22

我也是業餘愛好 -cheer@- 給 cheer@ 發送悄悄話 (877 bytes) () 09/15/2016 postreply 18:49:20

個人覺得vision比technique重要,技法可以學,vision卻誰也教不了你 -surreal- 給 surreal 發送悄悄話 surrea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6/2016 postreply 21:29: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