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生活成本"已成特朗普重點,美銀:白宮將加大"價格幹預"

"生活成本"已成特朗普重點,美銀:白宮將加大"價格幹預"

文章來源: 華爾街見聞 於 2025-11-17 02:02: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近期選舉對共和黨發出關於生活成本的“警示信號”後,特朗普政府正緊急轉向,將抑製消費者價格作為其核心政策議程。這一轉變不僅可能重塑美國的國內經濟政策,更預示著特朗普標誌性的貿易強硬立場或將出現重大逆轉。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白宮正迅速製定一係列旨在為消費者降價的計劃。最新動態顯示,特朗普和他的顧問們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向美國人提供2000美元或更多的直接補貼、對肉類包裝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以及一項旨在降低咖啡、水果等大眾消費品關稅的新計劃。

這一係列動作的核心,是降低關稅。上周五,美國政府宣布將降低牛肉、咖啡、堅果、香料等數十種農產品和食品的關稅,這標誌著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顯著轉變。此舉被視為白宮為應對選民對高昂生活成本日益增長的不滿,而采取的最直接、有力的工具之一。

市場的目光已迅速聚焦於此。美銀的分析報告指出,華盛頓對“可負擔性”問題的政治關注,可能預示著“貿易戰的結束”。該行預測,白宮將通過“有形之拳”加大對價格的直接幹預,這一宏觀背景的變化,將成為未來幾個月資產配置的關鍵驅動力。

從貿易戰到平抑物價

選舉結果的壓力,正迫使白宮將重心從過去的優先事項轉移到平抑物價上。據政府官員透露,特朗普的助手們已敦促總統關注“可負擔性”,並正著手製定解決選民挫敗感的具體方案。

除直接補貼和關稅調整外,白宮的政策工具箱還包括:與製藥公司達成更多協議以降低處方藥價格、批準新的海上鑽井項目以穩定能源成本,以及推出新的醫療保健和住房提案。

據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稱,特朗普甚至親自提出了一些想法,例如為納稅人提供2000美元的退稅,以及提供50年期抵押貸款的住房計劃。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後補充說,政府可能會對2000美元的退稅設置收入限製。

在總統有限的降價工具中,降低關稅無疑是最有效的一項。關稅對消費價格的直接影響顯而易見。以咖啡為例,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一磅研磨咖啡的平均價格已從一年前的6.47美元飆升至今年9月的9.14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長歸因於對全球主要生產國巴西某些進口商品征收的50%關稅。

然而,專家也提醒,價格控製並非易事。威廉姆斯學院經濟學家Ken Kuttner指出,許多價格上漲背後是“慢性問題”,並無短期解決方案。例如,住房成本高企主要是由於房屋短缺,而緩解供應非一日之功;同時,來自數據中心等領域激增的電力需求正挑戰著老化的基礎設施。此外,即使關稅下調,企業也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將成本下降傳導至零售價格。

安撫選民與經濟現實

對特朗普而言,應對生活成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場複雜的政治博弈。他一方麵在社交媒體上稱民主黨人使用的“可負擔性”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另一方麵又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對所有美國人來說都負擔得起”。

這種矛盾姿態反映了白宮麵臨的困境。前總統拜登就曾因在物價問題上與選民感受脫節而陷入掙紮。其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坦言,“總統辦公桌下沒有可以降低價格的秘密開關”。右傾的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負責人Michael Strain也表示,告誡民眾他們對生活狀況的看法是錯誤的,並非一個好主意。盡管如此,共和黨民調專家Bill McInturff指出,當民眾如此憤怒時,“他們沒有耐心按鈕”。

市場正在押注“有形之拳”與貿易戰終結

對於投資者而言,華盛頓的政策轉向意味著新的市場邏輯正在形成。美國銀行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這場圍繞“可負擔性”的政治博弈,將直接轉化為具體的市場驅動因素。他大膽預測:“誰贏得了可負擔性問題,誰就贏得了中期選舉。”

美銀認為,為了贏得選民,預計美國政府將加大幹預力度,即“無形之手變成有形之拳”,通過直接控製價格或增加供應來影響能源、醫療保健、住房和公用事業等關鍵領域。這對相關“通脹鞭策”板塊的利潤率而言,顯然構成利空。

然而,好消息在於,這場對可負擔性的政治憤怒,很可能意味著“貿易戰的結束”和“關稅的降低”。在美銀看來,這將是未來市場的主線之一。隨著通脹因此走低,逆向做多長期國債的周期性上漲行情將持續更久。不過,Hartnett也給出了明確的離場時機:“在5月15日之前獲利了結”,因為屆時市場可能開始為一位更偏鴿派的新任美聯儲主席的選舉而定價。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飛日航班櫃台現人龍 遊客喊“政治與我無關”
少林寺原住持釋永信被正式批捕 罪名是…
名妓林黛玉一生嫁19次 死時變幹屍 靠青樓姊妹辦後事
張雪峰女兒私生活曝光:坐頭等艙 住五星酒店…
曾經轟動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歲 各自開啟不同人生




24小時討論排行

反擊日本,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高市內閣罕見支持率持續高漲 中國恐錯估高市韌性
中國祭"旅遊警示",日本女議員呼籲反製!
中國承諾跳票 采購美大豆不到3% 美農民撐不下去了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一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反差強烈 日動畫《鬼滅之刃》中國票房3天飆破3億
決裂後川普窮追猛打 格林:體會到愛潑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懼
成“重點獵物”?FBI警告:在美國講中文者小心
中國海警在釣魚島周邊巡航,當局警告國民避免前往日本
大家都在省!留學生“剩飯盲盒”硬撐生活 $40吃一周
轟炸瞬間畫麵曝!美軍擊毀運毒船3死,21起空襲已奪80命
曝17歲少女多次進出普京官邸 百萬英鎊豪宅當分手費
態度轉彎支持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特朗普:沒有什麽好隱瞞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成本15元卻賣4.7萬 美陸軍部長批軍火商坑自家人
日官員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場"不撤涉台發言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生活成本"已成特朗普重點,美銀:白宮將加大"價格幹預"

華爾街見聞 2025-11-17 02:02:02



在近期選舉對共和黨發出關於生活成本的“警示信號”後,特朗普政府正緊急轉向,將抑製消費者價格作為其核心政策議程。這一轉變不僅可能重塑美國的國內經濟政策,更預示著特朗普標誌性的貿易強硬立場或將出現重大逆轉。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白宮正迅速製定一係列旨在為消費者降價的計劃。最新動態顯示,特朗普和他的顧問們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向美國人提供2000美元或更多的直接補貼、對肉類包裝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以及一項旨在降低咖啡、水果等大眾消費品關稅的新計劃。

這一係列動作的核心,是降低關稅。上周五,美國政府宣布將降低牛肉、咖啡、堅果、香料等數十種農產品和食品的關稅,這標誌著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顯著轉變。此舉被視為白宮為應對選民對高昂生活成本日益增長的不滿,而采取的最直接、有力的工具之一。

市場的目光已迅速聚焦於此。美銀的分析報告指出,華盛頓對“可負擔性”問題的政治關注,可能預示著“貿易戰的結束”。該行預測,白宮將通過“有形之拳”加大對價格的直接幹預,這一宏觀背景的變化,將成為未來幾個月資產配置的關鍵驅動力。

從貿易戰到平抑物價

選舉結果的壓力,正迫使白宮將重心從過去的優先事項轉移到平抑物價上。據政府官員透露,特朗普的助手們已敦促總統關注“可負擔性”,並正著手製定解決選民挫敗感的具體方案。

除直接補貼和關稅調整外,白宮的政策工具箱還包括:與製藥公司達成更多協議以降低處方藥價格、批準新的海上鑽井項目以穩定能源成本,以及推出新的醫療保健和住房提案。

據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稱,特朗普甚至親自提出了一些想法,例如為納稅人提供2000美元的退稅,以及提供50年期抵押貸款的住房計劃。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後補充說,政府可能會對2000美元的退稅設置收入限製。

在總統有限的降價工具中,降低關稅無疑是最有效的一項。關稅對消費價格的直接影響顯而易見。以咖啡為例,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一磅研磨咖啡的平均價格已從一年前的6.47美元飆升至今年9月的9.14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長歸因於對全球主要生產國巴西某些進口商品征收的50%關稅。

然而,專家也提醒,價格控製並非易事。威廉姆斯學院經濟學家Ken Kuttner指出,許多價格上漲背後是“慢性問題”,並無短期解決方案。例如,住房成本高企主要是由於房屋短缺,而緩解供應非一日之功;同時,來自數據中心等領域激增的電力需求正挑戰著老化的基礎設施。此外,即使關稅下調,企業也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將成本下降傳導至零售價格。

安撫選民與經濟現實

對特朗普而言,應對生活成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場複雜的政治博弈。他一方麵在社交媒體上稱民主黨人使用的“可負擔性”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另一方麵又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對所有美國人來說都負擔得起”。

這種矛盾姿態反映了白宮麵臨的困境。前總統拜登就曾因在物價問題上與選民感受脫節而陷入掙紮。其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坦言,“總統辦公桌下沒有可以降低價格的秘密開關”。右傾的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負責人Michael Strain也表示,告誡民眾他們對生活狀況的看法是錯誤的,並非一個好主意。盡管如此,共和黨民調專家Bill McInturff指出,當民眾如此憤怒時,“他們沒有耐心按鈕”。

市場正在押注“有形之拳”與貿易戰終結

對於投資者而言,華盛頓的政策轉向意味著新的市場邏輯正在形成。美國銀行分析師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這場圍繞“可負擔性”的政治博弈,將直接轉化為具體的市場驅動因素。他大膽預測:“誰贏得了可負擔性問題,誰就贏得了中期選舉。”

美銀認為,為了贏得選民,預計美國政府將加大幹預力度,即“無形之手變成有形之拳”,通過直接控製價格或增加供應來影響能源、醫療保健、住房和公用事業等關鍵領域。這對相關“通脹鞭策”板塊的利潤率而言,顯然構成利空。

然而,好消息在於,這場對可負擔性的政治憤怒,很可能意味著“貿易戰的結束”和“關稅的降低”。在美銀看來,這將是未來市場的主線之一。隨著通脹因此走低,逆向做多長期國債的周期性上漲行情將持續更久。不過,Hartnett也給出了明確的離場時機:“在5月15日之前獲利了結”,因為屆時市場可能開始為一位更偏鴿派的新任美聯儲主席的選舉而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