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有金子",村民大肆盜采地下水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有金子",村民大肆盜采地下水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於 2025-11-16 18:52: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0月25日下午,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涼水河鄉清河沿村,一戶村民正在自家院中打井,鑽機轟鳴,黃色的泥漿順著村道緩緩流淌。

當地村民張浩翔告訴新京報記者,村裏又多了一口“抽水吸金”的井。

地下水被抽上來,流經裝有活性炭的鐵桶,金子被“吸”附在炭上,廢水排入河道。更換下來的活性炭經焙燒等工序處理後,就能提煉出黃金。

當地村民將這一過程,稱之為“抽水吸金”。

清河沿村及周邊村莊多位村民向新京報記者確認,這一現象已持續多年。近年來,黃金價格一路上行。金價上漲的刺激傳導到村裏,“吸金”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調查發現,清河沿村裏用於“抽水吸金”的深井,多數無取水許可證,抽水量巨大,每小時可達數十噸。為了“抽水吸金”,有村民家月用電量高達1萬多度,全年用電量9萬多度,花費近8萬元。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周圍村莊村民家用於吃水的淺井時有抽不出水的情況。

據清河沿村村民介紹,村裏有一座已經停采多年的金礦。有專家認為,村民之所以能從地下水中提煉黃金,很可能與這座金礦有關。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介紹,村民們現在能夠“抽水吸金”,或與之前金礦的開采方式有關,“用高強度的化學藥物溶解金元素的時候,造成流失,它流到了地下,與地下水混合到了一起。”

“原本含有金元素的地下水本來可能埋藏在很深的地方,不會汙染飲用水或者灌溉用水,但村民們把它們抽上來後,不可能把水裏的所有金元素都吸附幹淨,這樣再排入地下或河裏會造成二次汙染。”蘇德辰認為應嚴禁“抽水吸金”,“普通的金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它是重金屬。”

他同時提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使一些過去品位低、經濟價值不足的礦石重新具備開采收益,呼籲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尾礦和廢棄礦山的監管,避免造成生態破壞。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有金子",村民大肆盜采地下水

▲據村民介紹,目前隻有位於清河沿村河北岸的村民家裏,地下水裏含有金元素,河南岸的村民家則無法“抽水吸金”。 受訪者供圖

山村的秘密

10月15日下午,清河沿村路上的人不多,乍一看,這個村子與燕山腳下的其他村莊相似,村道不寬,院落緊湊,秋後的玉米堆在牆邊。

但不同的是,這個村的村民習慣將院門緊閉,並且對進入村裏的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

新京報記者觀察發現,清河沿村管道縱橫,粗細不一的管道從院牆內延伸出來再進入地下,直通村裏的一條小河,河邊能看到數個大小不一的排水口,不論白天黑夜,這些排水口均有嘩嘩的水流不斷注入這條小河,導致這條流經村裏的小河,下遊水麵也變得寬闊起來。

一名村民向記者透露了這個山村的秘密,“地下水裏麵有金子!”據村民透露,通過管道排入河中的,正是村民淘金後的尾水。

在清河沿村一戶村民的院子裏,新京報記者看到,兩隻鐵桶並列放置,高約兩米,每隻直徑約一米,鐵桶上方和下方分別有一根進水管和一根排水管與之相連。



▲清河沿村裏,能看到被隨意放置的鐵桶,一旁黑色的管道內包裹著多根粗細不一的管道,從院牆內延伸出來再進入地下。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靠近能聽到嘩嘩流水聲。掀開蓋板可以看到,鐵桶內置一層細密的鐵絲網,並用石頭壓著,桶內裝著黑色物質。

清河沿村村民王亞軍介紹,這樣的鐵桶就是用來吸金的裝置,桶內的黑色物質是活性炭,“就是把地下水抽上來,用活性炭過濾一遍,金子就留下來了。”

“這叫抽水吸金。”王亞軍介紹,由於工藝十分簡單,據他了解村裏有上百戶村民通過這種方式淘金,“河的北岸幾乎家家戶戶都打了深井,晝夜不停地抽水。”

新京報記者10月16日通過航拍畫麵發現,至少有十幾戶村民院落裏安裝有類似用於“抽水吸金”的鐵桶,而有些村民家裏有體積更大的鐵桶,則加裝頂棚進行遮蓋。



▲清河沿村一戶村民家用於“抽水吸金”的鐵桶。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事實上,用活性炭“吸金”並非新鮮技術。早在1994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一篇研究論文就指出,“近十幾年來,用活性炭吸附法提金越來越被人重視。”其原理是浸金藥劑可以溶解礦石中的金,變成溶於水的金絡合物,能被活性炭吸附,經高溫焙燒後再進行提煉,就能得到黃金。

據村民王亞軍介紹,後續的煉金工藝比較複雜,村民沒有辦法提煉出黃金,一般每隔三個月左右,村民會將鐵桶中的活性炭撈出,“先把活性炭燒成灰,再拿去提煉,也可以直接送活性炭去提煉。”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青龍滿族自治縣的另一鄉鎮,有專門煉金的加工點,他們主要的客戶正是清河沿村的村民。

10月16日中午,在一處加工點,新京報記者看到院內冒著白煙,屋外地麵鋪著厚厚一層黑色粉末。當地煉金行業的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黑色粉末正是吸附有金元素的活性炭,正在等待焙燒,“差不多天天都有人燒這東西。”

一位煉金店老板並不諱言,稱清河沿村來他這裏煉金的村民很多,“有的是,記不住多少,那得上好幾十家。”



▲10月16日中午,在青龍縣另一鄉鎮的一處煉金加工點,記者看到屋外地麵鋪著厚厚一層黑色粉末。 新京報記者 李聰 攝

金從何處來?

清河沿村的地下水中為什麽能提煉出黃金?新京報記者就此問題谘詢了多位專家,他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與早年堆浸開采金礦有關。

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顯示,當地礦產資源豐富,黃金探明礦脈300餘條,年產黃金近3萬兩,為國家“萬兩黃金縣”之一。

清河沿村本村就有一處已停止開采的金礦。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一家香港公司曾披露礦產產權交易信息,其中包括青龍縣清河沿金礦相關內容。文件提到,清河沿金礦自2007年初已停止營運,關閉前具備一定規模的采礦和冶煉設施。生產工序包括籌備堆浸池、堆放礦石、霧化及浸出、活性炭吸附等。

當地村民介紹,礦區持續開采了十餘年,“當年金礦開采時用過藥,工人用藥劑噴淋礦石,再收集含金溶液提煉黃金。”

“這叫作堆浸法。”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介紹,該工藝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黃金產量快速提升的階段被廣泛使用,噴灑的藥劑為含氰化物的化學溶液,如氰化鈉或氰化鉀。這些藥劑能將金從岩石中溶解出來,使金以絡合物的形式溶解於水,再通過活性炭吸附或金屬置換等後續工序完成提取。氰化物是劇毒,因此金礦開采和冶煉都會考慮到對環境的汙染問題。

蘇德辰表示,村民們現在能夠“抽水吸金”,反映出當年尾礦和廢液的處理可能並不達標或者標準不夠高。一方麵是當年堆浸過程中若廢液處理不當、排放不達標,含金的化學溶液可能滲入地下水係;另一方麵,廢棄礦石堆裏化學反應可能仍在進行。



▲位於清河沿村的一處金礦,十多年前已停止開采。 受訪者供圖

清河沿金礦停止開采後,“盜采”並沒有停止。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8年,有人潛入清河沿村小東峪山上的金礦礦洞內,抽取礦洞內積水,並使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提取黃金。

其中被告人供述,他曾看到有人在清河沿村大河裏投放活性炭,能以這種方式把河裏的黃金吸附上來,而萌生了去山上礦洞裏試試的想法。

在該案中,偵查機關當場查獲村民吸附黃金的活性炭,經檢測活性炭內所含1310克黃金,2018年9月19日市場價為340600元。

多位村民表示,從那之後,村裏有人開始在自家院裏打井,嚐試“吸金”。

一村民家年用電量約9.6萬度

“抽水吸金”最大的成本是電費。新京報記者通過相關途徑查詢發現,清河沿村多位村民家中用電量異常偏高,其中一戶村民家裏2024年全年用電量約9.6萬度,電費7.7萬餘元,有的月份單月用電量就超過1萬度,而當地普通村民家裏,通常月用電量隻有100度左右,相差近百倍。

記者查詢發現,還有多位村民家的月用電量突然出現大幅增長。比如一位村民家2024年1月用電量為103度,到了2月用電量就驟增到2576度。

新京報記者調查二十餘戶村民發現,多位村民平均每月電費為兩三千元。王亞軍告訴記者,這樣算下來,抽水三個月的電費約一萬元,活性炭的成本七八千元,包括其他成本在內,總成本約為兩萬元。按照目前黃金價格八九百元每克來計算,每一批更換下來的活性炭煉出二十克黃金,村民差不多就能回本。

據王亞軍了解,村民每換一次活性炭,煉出的黃金“最少也有百八十克”,刨除成本每次最少“也能賺四五萬”。

“抽水吸金”的收益與黃金的價格直接相關。一名向清河沿村村民售賣水泵的老板,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抽水吸金”是這兩年突然增多的,“去年和今年最多,因為金價高了。”

“現在一年最少掙二三十萬元,大戶都掙上百萬元。”王亞軍說,以前金價比較低的時候,村民核算下成本,發現並沒有賺到多少錢,所以參與的村民就比較少,現在很多外出務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村裏淘金。



▲新京報記者通過相關途徑查詢發現,清河沿村多位村民家中用電量異常偏高,其中一戶村民家裏2024年全年用電量超過9.5萬度,電費7.7萬餘元,有月份單月用電量超1萬度。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頻繁抽水也導致清河沿村電力告急。

一位村民提供的群聊記錄顯示,今年春節前夕,該鄉變電站工人在群中反複呼籲村民適度抽水,“請大莊所有抽水戶晚上6點把水泵停了,11點(晚上)以後再抽,如果不停變壓器燒了,誰也用不了電了。”

王亞軍提到,由於村民用電量較大,此前經常出現跳閘現象,因此短短兩年裏,村裏的變壓器也增加了四個。

國內一位供電公司的內部人員表示,這樣的情況屬於異常用電,當地供電公司應該采取限電、停電措施,村民使用水泵“抽水吸金”也超出了居民家庭生活用電的合理範疇。



▲清河沿村裏,近兩年新裝的變壓器。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井越打越深,泵越換越大

今年10月,國際金價破位上行,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再創新高。10月17日,多家銀行的投資金條報價首次突破每克1000元。金價上漲的刺激,迅速傳導到村裏。

為了多“吸”一點兒金子,村子裏的井越來越多、越打越深,泵換得更大,活性炭換成了吸附能力更強的高標準炭。“抽水吸金”似乎成了一場地下的“軍備競賽”,也帶火了一整條生意鏈。

新京報記者走訪周邊地區一家水泵店時發現,店老板一聽來的是“清河沿村村民”,便笑著表示明白來意,“選金的。”另一名水泵店老板表示,村民們需要的都是大流量的水泵,“水壓越大,抽金子越多。”

隨著水泵一趟趟運進村,鑽機的轟鳴聲也變得頻繁。

一位打井隊負責人表示,清河沿村裏的井深從五十多米到一百四五十米不等,多數為八九十米深。他們打井按米收費,現在每米一百多元,為了“抽水吸金”打井的口徑比普通農戶的吃水井要粗一些。

當被問及在村中打井是否向水務部門備案時,他表示自己有打井資質,但一年幹那麽多活,“老百姓打吃水井哪天天報備?”

這位負責人坦言,大家心裏都明白清河沿村打的不是吃水井。至於清河沿村為何有那麽多井,在他看來,問題在於監管不嚴。他認為,如果相關部門嚴懲擅自打井,村民就“消停了”。



▲在清河沿村及周邊村莊的電線杆上,隨處可見打井的廣告。 新京報記者 李聰 攝

隨著“吸金”人群增多,賣活性炭的生意也有了競爭。

一位賣活性炭的商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幹了四五年,往清河沿村賣活性炭的不止一家。

他介紹稱,自己曾在村裏做過試驗,比較過不同原料活性炭的吸金效果,“清河沿村現在都用杏核炭,不用椰殼炭,都是當時試出來的。”他說,村民一般一到三個月更換一次活性炭,周期長短取決於各家工藝,有人一個月就能“出一次金”。

並非所有清河沿村村民都在“抽水吸金”,但整個村莊都在承受缺水的“代價”。

由於是全天24小時不間斷抽水,“抽水吸金”的耗水量巨大。清河沿村村民張浩翔表示,正常村民家中大多使用小型水泵,每小時抽水5噸左右。而“抽水吸金”的村民用的水泵功率更大,以每小時抽水量約為15噸的水泵為例,一台水泵一天就能抽水360噸,三個月下來就能抽取三萬噸地下水。

在王亞軍的記憶裏,清河沿村從來不缺水。他家中一直靠井吃水,但今年枯水期時,井裏抽不上水,持續一個多月,隻能從村外麵運水回來,直到雨季時降水多了才好一點兒。

另一戶村民也表示,當時他家井中抽出的水帶有泥沙。他認為,這就是大量“抽水吸金”導致的地下水位下降的結果。

在一個清河沿村交流群中,有一條清河沿村村委會5月5日發布的信息,其中提到,“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在這關鍵時期,抽水戶還大量往外抽水,現在水井幹枯戶已達到50多戶。”

專家:盜采地下水涉嫌違法,會產生二次汙染

8月5日,青龍滿族自治縣水務局對當地一名村民作出行政處罰。處罰材料顯示,該縣村民王某在未取得取水許可證的情況下,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間斷抽取地下水,平均日取水量約30立方米。依據《河北省水利領域行政處罰裁量權執行標準(2024版)》,水務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拆除取水設施,並處以2.3萬元罰款。

張浩翔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位王某同樣是在“抽水吸金”。

他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一名清河沿村村幹部曾在村民群中轉發“關於立即停止抽水‘吸金’違法行為告知書”,落款為涼水河鄉人民政府,時間為2025年8月13日。

通知稱,清河沿村“抽水吸金”現象愈演愈烈,已嚴重影響地下水安全,並提到縣水務局此前已對三撥子鄉王某“抽水吸金”的違法行為予以處罰,要求村民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拆除相關設備,縣局各部門將開展聯合執法,否則將被限電停電並追責。

但10月下旬,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村民不僅沒有停止“抽水吸金”,反而仍在不斷開挖新井。



▲新京報記者獲悉,當地鄉政府曾發布一份《告知書》,呼籲村民停止“抽水吸金”,不過實際效果有限。 受訪者供圖

有當地村民表示,“抽水吸金”之所以如此暴利,是因為村民一直在無償抽取地下水。有村民認為,如果把地下水的成本核算進去,村民便不會有那麽高的淘金熱情,“這屬於盜采國家資源吧。”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教授王炳文表示,過量開采地下水還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輕則使地表出現裂縫、泉水斷流,重則引發地麵沉降。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提到,我國水資源與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在未取得有關部門許可批準的情況下大量抽取地下水煉金,屬於對國家資源的盜采。

我國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製度和有償使用製度。他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中規定,除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情形外,一切直接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

楊朝霞提到,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情形,屬於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情形,然而以煉金為目的抽取地下水且年抽水量達十餘萬噸,超出前述規定設置的取水上限,該行為可能涉嫌多重違法。

他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未經許可擅自取用地下水、私自提煉黃金,均屬違法行為;若造成生態破壞或情節嚴重,還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非法采礦罪。同時,大量抽水導致其他村民生活用水困難,屬於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行為人因此可能同時麵臨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及刑事追責。

蘇德辰則認為,“抽水吸金”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應該嚴禁這種行為,“抽水吸金後的廢水沒處排,隻能排到附近的地表或者是地下,用生態災難來說有可能都不過分。”

蘇德辰解釋,地下水是分層的,含有金元素的地下水原本在很深的地方,可能不影響飲用水或灌溉用水,但人為將深層被汙染的水抽出來,其中的金元素並不能被活性炭全部吸附。

讓蘇德辰擔憂的是,村民們“抽水吸金”後排出的廢水直接流入附近的河道,會把汙染擴散到其他區域,“裏邊是有各種各樣有害的元素,包括金元素,普通的金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人不能夠直接吸收,會在身體中造成積累。”

蘇德辰還提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使一些過去品位低、經濟價值不足的礦石重新具備開采收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尾礦和廢棄礦山的監管,否則可能被非法個人或小企業利用,進而造成生態破壞。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名妓林黛玉一生嫁19次 死時變幹屍 靠青樓姊妹辦後事
中國飛日航班櫃台現人龍 遊客喊“政治與我無關”
張雪峰女兒私生活曝光:坐頭等艙 住五星酒店…
曾經轟動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歲 各自開啟不同人生
北海道巨熊狠狠推倒300公斤陷阱箱 日人震驚(視頻)




24小時討論排行

反擊日本,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日官員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場"不撤涉台發言
高市內閣罕見支持率持續高漲 中國恐錯估高市韌性
中國承諾跳票 采購美大豆不到3% 美農民撐不下去了
反差強烈 日動畫《鬼滅之刃》中國票房3天飆破3億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一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態度轉彎支持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特朗普:沒有什麽好隱瞞
中國海警在釣魚島周邊巡航,當局警告國民避免前往日本
決裂後川普窮追猛打 格林:體會到愛潑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懼
轟炸瞬間畫麵曝!美軍擊毀運毒船3死,21起空襲已奪80命
成“重點獵物”?FBI警告:在美國講中文者小心
大家都在省!留學生“剩飯盲盒”硬撐生活 $40吃一周
曝17歲少女多次進出普京官邸 百萬英鎊豪宅當分手費
特朗普私下重點討論的不是毒品 而是馬杜羅的命運和石油
少林寺原住持釋永信被正式批捕 罪名是…
中國街頭的女性外賣騎手 正以驚人的速度暴增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有金子",村民大肆盜采地下水

新京報 2025-11-16 18:52:44

10月25日下午,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涼水河鄉清河沿村,一戶村民正在自家院中打井,鑽機轟鳴,黃色的泥漿順著村道緩緩流淌。

當地村民張浩翔告訴新京報記者,村裏又多了一口“抽水吸金”的井。

地下水被抽上來,流經裝有活性炭的鐵桶,金子被“吸”附在炭上,廢水排入河道。更換下來的活性炭經焙燒等工序處理後,就能提煉出黃金。

當地村民將這一過程,稱之為“抽水吸金”。

清河沿村及周邊村莊多位村民向新京報記者確認,這一現象已持續多年。近年來,黃金價格一路上行。金價上漲的刺激傳導到村裏,“吸金”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調查發現,清河沿村裏用於“抽水吸金”的深井,多數無取水許可證,抽水量巨大,每小時可達數十噸。為了“抽水吸金”,有村民家月用電量高達1萬多度,全年用電量9萬多度,花費近8萬元。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周圍村莊村民家用於吃水的淺井時有抽不出水的情況。

據清河沿村村民介紹,村裏有一座已經停采多年的金礦。有專家認為,村民之所以能從地下水中提煉黃金,很可能與這座金礦有關。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介紹,村民們現在能夠“抽水吸金”,或與之前金礦的開采方式有關,“用高強度的化學藥物溶解金元素的時候,造成流失,它流到了地下,與地下水混合到了一起。”

“原本含有金元素的地下水本來可能埋藏在很深的地方,不會汙染飲用水或者灌溉用水,但村民們把它們抽上來後,不可能把水裏的所有金元素都吸附幹淨,這樣再排入地下或河裏會造成二次汙染。”蘇德辰認為應嚴禁“抽水吸金”,“普通的金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它是重金屬。”

他同時提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使一些過去品位低、經濟價值不足的礦石重新具備開采收益,呼籲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尾礦和廢棄礦山的監管,避免造成生態破壞。

山村的秘密:"地下水有金子",村民大肆盜采地下水

▲據村民介紹,目前隻有位於清河沿村河北岸的村民家裏,地下水裏含有金元素,河南岸的村民家則無法“抽水吸金”。 受訪者供圖

山村的秘密

10月15日下午,清河沿村路上的人不多,乍一看,這個村子與燕山腳下的其他村莊相似,村道不寬,院落緊湊,秋後的玉米堆在牆邊。

但不同的是,這個村的村民習慣將院門緊閉,並且對進入村裏的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

新京報記者觀察發現,清河沿村管道縱橫,粗細不一的管道從院牆內延伸出來再進入地下,直通村裏的一條小河,河邊能看到數個大小不一的排水口,不論白天黑夜,這些排水口均有嘩嘩的水流不斷注入這條小河,導致這條流經村裏的小河,下遊水麵也變得寬闊起來。

一名村民向記者透露了這個山村的秘密,“地下水裏麵有金子!”據村民透露,通過管道排入河中的,正是村民淘金後的尾水。

在清河沿村一戶村民的院子裏,新京報記者看到,兩隻鐵桶並列放置,高約兩米,每隻直徑約一米,鐵桶上方和下方分別有一根進水管和一根排水管與之相連。



▲清河沿村裏,能看到被隨意放置的鐵桶,一旁黑色的管道內包裹著多根粗細不一的管道,從院牆內延伸出來再進入地下。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靠近能聽到嘩嘩流水聲。掀開蓋板可以看到,鐵桶內置一層細密的鐵絲網,並用石頭壓著,桶內裝著黑色物質。

清河沿村村民王亞軍介紹,這樣的鐵桶就是用來吸金的裝置,桶內的黑色物質是活性炭,“就是把地下水抽上來,用活性炭過濾一遍,金子就留下來了。”

“這叫抽水吸金。”王亞軍介紹,由於工藝十分簡單,據他了解村裏有上百戶村民通過這種方式淘金,“河的北岸幾乎家家戶戶都打了深井,晝夜不停地抽水。”

新京報記者10月16日通過航拍畫麵發現,至少有十幾戶村民院落裏安裝有類似用於“抽水吸金”的鐵桶,而有些村民家裏有體積更大的鐵桶,則加裝頂棚進行遮蓋。



▲清河沿村一戶村民家用於“抽水吸金”的鐵桶。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事實上,用活性炭“吸金”並非新鮮技術。早在1994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一篇研究論文就指出,“近十幾年來,用活性炭吸附法提金越來越被人重視。”其原理是浸金藥劑可以溶解礦石中的金,變成溶於水的金絡合物,能被活性炭吸附,經高溫焙燒後再進行提煉,就能得到黃金。

據村民王亞軍介紹,後續的煉金工藝比較複雜,村民沒有辦法提煉出黃金,一般每隔三個月左右,村民會將鐵桶中的活性炭撈出,“先把活性炭燒成灰,再拿去提煉,也可以直接送活性炭去提煉。”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青龍滿族自治縣的另一鄉鎮,有專門煉金的加工點,他們主要的客戶正是清河沿村的村民。

10月16日中午,在一處加工點,新京報記者看到院內冒著白煙,屋外地麵鋪著厚厚一層黑色粉末。當地煉金行業的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黑色粉末正是吸附有金元素的活性炭,正在等待焙燒,“差不多天天都有人燒這東西。”

一位煉金店老板並不諱言,稱清河沿村來他這裏煉金的村民很多,“有的是,記不住多少,那得上好幾十家。”



▲10月16日中午,在青龍縣另一鄉鎮的一處煉金加工點,記者看到屋外地麵鋪著厚厚一層黑色粉末。 新京報記者 李聰 攝

金從何處來?

清河沿村的地下水中為什麽能提煉出黃金?新京報記者就此問題谘詢了多位專家,他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與早年堆浸開采金礦有關。

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顯示,當地礦產資源豐富,黃金探明礦脈300餘條,年產黃金近3萬兩,為國家“萬兩黃金縣”之一。

清河沿村本村就有一處已停止開采的金礦。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一家香港公司曾披露礦產產權交易信息,其中包括青龍縣清河沿金礦相關內容。文件提到,清河沿金礦自2007年初已停止營運,關閉前具備一定規模的采礦和冶煉設施。生產工序包括籌備堆浸池、堆放礦石、霧化及浸出、活性炭吸附等。

當地村民介紹,礦區持續開采了十餘年,“當年金礦開采時用過藥,工人用藥劑噴淋礦石,再收集含金溶液提煉黃金。”

“這叫作堆浸法。”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介紹,該工藝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黃金產量快速提升的階段被廣泛使用,噴灑的藥劑為含氰化物的化學溶液,如氰化鈉或氰化鉀。這些藥劑能將金從岩石中溶解出來,使金以絡合物的形式溶解於水,再通過活性炭吸附或金屬置換等後續工序完成提取。氰化物是劇毒,因此金礦開采和冶煉都會考慮到對環境的汙染問題。

蘇德辰表示,村民們現在能夠“抽水吸金”,反映出當年尾礦和廢液的處理可能並不達標或者標準不夠高。一方麵是當年堆浸過程中若廢液處理不當、排放不達標,含金的化學溶液可能滲入地下水係;另一方麵,廢棄礦石堆裏化學反應可能仍在進行。



▲位於清河沿村的一處金礦,十多年前已停止開采。 受訪者供圖

清河沿金礦停止開采後,“盜采”並沒有停止。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8年,有人潛入清河沿村小東峪山上的金礦礦洞內,抽取礦洞內積水,並使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提取黃金。

其中被告人供述,他曾看到有人在清河沿村大河裏投放活性炭,能以這種方式把河裏的黃金吸附上來,而萌生了去山上礦洞裏試試的想法。

在該案中,偵查機關當場查獲村民吸附黃金的活性炭,經檢測活性炭內所含1310克黃金,2018年9月19日市場價為340600元。

多位村民表示,從那之後,村裏有人開始在自家院裏打井,嚐試“吸金”。

一村民家年用電量約9.6萬度

“抽水吸金”最大的成本是電費。新京報記者通過相關途徑查詢發現,清河沿村多位村民家中用電量異常偏高,其中一戶村民家裏2024年全年用電量約9.6萬度,電費7.7萬餘元,有的月份單月用電量就超過1萬度,而當地普通村民家裏,通常月用電量隻有100度左右,相差近百倍。

記者查詢發現,還有多位村民家的月用電量突然出現大幅增長。比如一位村民家2024年1月用電量為103度,到了2月用電量就驟增到2576度。

新京報記者調查二十餘戶村民發現,多位村民平均每月電費為兩三千元。王亞軍告訴記者,這樣算下來,抽水三個月的電費約一萬元,活性炭的成本七八千元,包括其他成本在內,總成本約為兩萬元。按照目前黃金價格八九百元每克來計算,每一批更換下來的活性炭煉出二十克黃金,村民差不多就能回本。

據王亞軍了解,村民每換一次活性炭,煉出的黃金“最少也有百八十克”,刨除成本每次最少“也能賺四五萬”。

“抽水吸金”的收益與黃金的價格直接相關。一名向清河沿村村民售賣水泵的老板,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抽水吸金”是這兩年突然增多的,“去年和今年最多,因為金價高了。”

“現在一年最少掙二三十萬元,大戶都掙上百萬元。”王亞軍說,以前金價比較低的時候,村民核算下成本,發現並沒有賺到多少錢,所以參與的村民就比較少,現在很多外出務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村裏淘金。



▲新京報記者通過相關途徑查詢發現,清河沿村多位村民家中用電量異常偏高,其中一戶村民家裏2024年全年用電量超過9.5萬度,電費7.7萬餘元,有月份單月用電量超1萬度。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頻繁抽水也導致清河沿村電力告急。

一位村民提供的群聊記錄顯示,今年春節前夕,該鄉變電站工人在群中反複呼籲村民適度抽水,“請大莊所有抽水戶晚上6點把水泵停了,11點(晚上)以後再抽,如果不停變壓器燒了,誰也用不了電了。”

王亞軍提到,由於村民用電量較大,此前經常出現跳閘現象,因此短短兩年裏,村裏的變壓器也增加了四個。

國內一位供電公司的內部人員表示,這樣的情況屬於異常用電,當地供電公司應該采取限電、停電措施,村民使用水泵“抽水吸金”也超出了居民家庭生活用電的合理範疇。



▲清河沿村裏,近兩年新裝的變壓器。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井越打越深,泵越換越大

今年10月,國際金價破位上行,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再創新高。10月17日,多家銀行的投資金條報價首次突破每克1000元。金價上漲的刺激,迅速傳導到村裏。

為了多“吸”一點兒金子,村子裏的井越來越多、越打越深,泵換得更大,活性炭換成了吸附能力更強的高標準炭。“抽水吸金”似乎成了一場地下的“軍備競賽”,也帶火了一整條生意鏈。

新京報記者走訪周邊地區一家水泵店時發現,店老板一聽來的是“清河沿村村民”,便笑著表示明白來意,“選金的。”另一名水泵店老板表示,村民們需要的都是大流量的水泵,“水壓越大,抽金子越多。”

隨著水泵一趟趟運進村,鑽機的轟鳴聲也變得頻繁。

一位打井隊負責人表示,清河沿村裏的井深從五十多米到一百四五十米不等,多數為八九十米深。他們打井按米收費,現在每米一百多元,為了“抽水吸金”打井的口徑比普通農戶的吃水井要粗一些。

當被問及在村中打井是否向水務部門備案時,他表示自己有打井資質,但一年幹那麽多活,“老百姓打吃水井哪天天報備?”

這位負責人坦言,大家心裏都明白清河沿村打的不是吃水井。至於清河沿村為何有那麽多井,在他看來,問題在於監管不嚴。他認為,如果相關部門嚴懲擅自打井,村民就“消停了”。



▲在清河沿村及周邊村莊的電線杆上,隨處可見打井的廣告。 新京報記者 李聰 攝

隨著“吸金”人群增多,賣活性炭的生意也有了競爭。

一位賣活性炭的商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幹了四五年,往清河沿村賣活性炭的不止一家。

他介紹稱,自己曾在村裏做過試驗,比較過不同原料活性炭的吸金效果,“清河沿村現在都用杏核炭,不用椰殼炭,都是當時試出來的。”他說,村民一般一到三個月更換一次活性炭,周期長短取決於各家工藝,有人一個月就能“出一次金”。

並非所有清河沿村村民都在“抽水吸金”,但整個村莊都在承受缺水的“代價”。

由於是全天24小時不間斷抽水,“抽水吸金”的耗水量巨大。清河沿村村民張浩翔表示,正常村民家中大多使用小型水泵,每小時抽水5噸左右。而“抽水吸金”的村民用的水泵功率更大,以每小時抽水量約為15噸的水泵為例,一台水泵一天就能抽水360噸,三個月下來就能抽取三萬噸地下水。

在王亞軍的記憶裏,清河沿村從來不缺水。他家中一直靠井吃水,但今年枯水期時,井裏抽不上水,持續一個多月,隻能從村外麵運水回來,直到雨季時降水多了才好一點兒。

另一戶村民也表示,當時他家井中抽出的水帶有泥沙。他認為,這就是大量“抽水吸金”導致的地下水位下降的結果。

在一個清河沿村交流群中,有一條清河沿村村委會5月5日發布的信息,其中提到,“進入枯水期,水位下降,在這關鍵時期,抽水戶還大量往外抽水,現在水井幹枯戶已達到50多戶。”

專家:盜采地下水涉嫌違法,會產生二次汙染

8月5日,青龍滿族自治縣水務局對當地一名村民作出行政處罰。處罰材料顯示,該縣村民王某在未取得取水許可證的情況下,於今年6月至7月期間,間斷抽取地下水,平均日取水量約30立方米。依據《河北省水利領域行政處罰裁量權執行標準(2024版)》,水務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拆除取水設施,並處以2.3萬元罰款。

張浩翔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位王某同樣是在“抽水吸金”。

他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一名清河沿村村幹部曾在村民群中轉發“關於立即停止抽水‘吸金’違法行為告知書”,落款為涼水河鄉人民政府,時間為2025年8月13日。

通知稱,清河沿村“抽水吸金”現象愈演愈烈,已嚴重影響地下水安全,並提到縣水務局此前已對三撥子鄉王某“抽水吸金”的違法行為予以處罰,要求村民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拆除相關設備,縣局各部門將開展聯合執法,否則將被限電停電並追責。

但10月下旬,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村民不僅沒有停止“抽水吸金”,反而仍在不斷開挖新井。



▲新京報記者獲悉,當地鄉政府曾發布一份《告知書》,呼籲村民停止“抽水吸金”,不過實際效果有限。 受訪者供圖

有當地村民表示,“抽水吸金”之所以如此暴利,是因為村民一直在無償抽取地下水。有村民認為,如果把地下水的成本核算進去,村民便不會有那麽高的淘金熱情,“這屬於盜采國家資源吧。”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教授王炳文表示,過量開采地下水還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輕則使地表出現裂縫、泉水斷流,重則引發地麵沉降。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院副院長、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提到,我國水資源與礦產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在未取得有關部門許可批準的情況下大量抽取地下水煉金,屬於對國家資源的盜采。

我國對水資源依法實行取水許可製度和有償使用製度。他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中規定,除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情形外,一切直接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

楊朝霞提到,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情形,屬於不需要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的情形,然而以煉金為目的抽取地下水且年抽水量達十餘萬噸,超出前述規定設置的取水上限,該行為可能涉嫌多重違法。

他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未經許可擅自取用地下水、私自提煉黃金,均屬違法行為;若造成生態破壞或情節嚴重,還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非法采礦罪。同時,大量抽水導致其他村民生活用水困難,屬於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行為人因此可能同時麵臨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及刑事追責。

蘇德辰則認為,“抽水吸金”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應該嚴禁這種行為,“抽水吸金後的廢水沒處排,隻能排到附近的地表或者是地下,用生態災難來說有可能都不過分。”

蘇德辰解釋,地下水是分層的,含有金元素的地下水原本在很深的地方,可能不影響飲用水或灌溉用水,但人為將深層被汙染的水抽出來,其中的金元素並不能被活性炭全部吸附。

讓蘇德辰擔憂的是,村民們“抽水吸金”後排出的廢水直接流入附近的河道,會把汙染擴散到其他區域,“裏邊是有各種各樣有害的元素,包括金元素,普通的金元素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人不能夠直接吸收,會在身體中造成積累。”

蘇德辰還提示,當前黃金價格上漲,使一些過去品位低、經濟價值不足的礦石重新具備開采收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尾礦和廢棄礦山的監管,否則可能被非法個人或小企業利用,進而造成生態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