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文章來源: 中時新聞網 於 2025-11-05 07:48: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2025年10月15日,印度俄羅斯聯合軍演。(俄國防部)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週二(4日)分析指出,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俄稱紅軍城)的陷落不僅是軍事失敗,更象徵西方“自由霸權思維”的瓦解,強調,這場戰爭揭示了單極世界(unipolar world)的終結與多極秩序(multipolar world)的崛起,俄羅斯挺過製裁、重整軍工、深化與亞洲及全球南方的貿易連結,反而使得西方陷入孤立,波克羅夫斯克的包圍戰,是俄方以現實主義擊敗意識形態的象徵。

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30日,開放波克羅夫斯克戰場給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外媒採訪,並非出於人道考量,而是一場“現實主義的劇場”。他認為,這是普京在用戰場影像向世界傳遞訊息,烏克蘭軍隊陷入包圍、補給枯竭、戰線節節敗退,而西方投入再多政治敘事和媒體敘事,也無法改變戰場事實。

  政治、媒體敘事渲染太久,自己都信了

米爾斯海默指出,西方長期將這場戰爭誤判為“民主對抗專製”的道德戰,而非地緣政治的實力競爭。西方戰略家誤以為宣傳、製裁與輿論能取代軍事實力,但普京開放戰場的舉動,等於要讓媒體親眼見證烏軍的潰敗,使西方自編的敘事神話瓦解。

他分析,自2023年起俄軍放棄全麵進攻,改採“消耗戰”與穩定包圍策略,以時間、火力與補給線優勢壓垮對手。波克羅夫斯克戰役就是這種策略的典範:俄軍以耐心與紀律封鎖烏軍關鍵補給線,逼使烏軍在心理與戰略上雙重崩潰。當克裏姆林宮邀請外媒進入包圍區時,等於宣告戰局已定。

米爾斯海默批評,西方從2022年起就誤判了這場戰爭,以為能透過北約擴張與軍援逼退俄羅斯,卻低估了莫斯科的決心與承受力。“現實主義告訴我們,國家麵對生存威脅時會戰到最後一刻,而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戰爭正是如此。”

他指出,隨著戰事拖長,烏克蘭的人力、彈藥與防空係統日益枯竭,西方援助也因內部政治壓力與選舉因素而減弱,美歐社會的經濟負擔、通膨與能源危機削弱了“團結挺烏”的意誌,原本堅稱的“道德聯盟”開始出現裂縫。

西方忘了,大國政治的運行依循“均勢”而非“仁慈”。西方誤把霸權當作永久,把冷戰後的勝利混淆為普世的合法性。三十年來,西方不斷將軍事聯盟擴張至俄羅斯邊界,幹預他國的核心利益區,並以“自由”之名包裝其行動

原本被設想為“孤立俄羅斯”的戰略,如今反而演變成“西方與全球非西方世界的疏離”,這正是傲慢的產物,種錯誤的假設,認為全球秩序會順從道德敘事,而非多極現實。

  現實主義擊敗意識形態,西方幻覺崩潰

在更宏觀的層麵上,波克羅夫斯克戰場不僅是一場軍事包圍的場景,更象徵著文明秩序的反轉。如今,暴露於世界麵前的已不是俄羅斯,而是西方,一個過度擴張、道德疲乏、戰略迷失的集團。

自稱“普世”的自由主義秩序,如今困在自己製造的幻象之中。西方誤以為自己的霸權是永久的,把財富當成智慧,把媒體當成真理

他強調,這場戰爭揭示了單極世界(Unipolar world)的終結與多極秩序(multipolar world)的崛起,俄羅斯挺過製裁、重整軍工、深化與亞洲及全球南方的貿易連結,反而讓西方陷入孤立。波克羅夫斯克的包圍戰,是俄方以現實主義擊敗意識形態的象徵。

米爾斯海默最後總結,每場戰爭終將回到權力的邏輯。當西方的信念超越實力、道德脫離現實,它就會變成脆弱與虛偽,波克羅夫斯克不是一場戰役的終點,而是西方幻覺崩潰(which Western civilization sees itself stripped of illusion)的起點。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快訊:美國驚傳貨機墜毀駭人畫麵 居民拍下巨大火光…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更恐怖的H1B改革來了!最低工資要求或達$20萬
切尼去世:白宮降半旗 川普尚未發表聲明
在重慶這三不幸女孩的身上,看到一縷人間的真實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地方選舉共和黨失利,川普:因為我不在選票上
“最牛軟飯男”李春平癡呆中去世 伺候美國老婦13年…
關稅案開審 最高院何時判決?川普:國家生死抉擇
美國3歲華裔男童被撞身亡,肇事司機4項重罪全免
特朗普:習近平兩側官員坐姿端正 不敢回答我問話…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創多項紀錄 “川普最大噩夢”
中國種地能掙多少錢?這五年我們問了一千多位農民
姓袁的曆史老師 為何能3次準確預言俄烏戰爭走向?
奧巴馬向共和黨喊話:千萬家庭或麵臨饑餓寒冬
性別可以被強行更改嗎?“世界上最成功變性人”之死
川普真著急了 咬著後槽牙挺科莫 稱其有“輝煌政績”
加州國會選區重劃將通過 川普痛斥遭操縱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緬北詐騙首腦父子判死 41座“殺人煉獄”內幕曝光
曼達尼成紐約市長 演說頻批總統 川普:一切就此開始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正式調降中國進口芬太尼關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中時新聞網 2025-11-05 07:48:11
現實主義勝出“紅軍城戰役”成西方幻覺崩潰起點

2025年10月15日,印度俄羅斯聯合軍演。(俄國防部)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週二(4日)分析指出,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俄稱紅軍城)的陷落不僅是軍事失敗,更象徵西方“自由霸權思維”的瓦解,強調,這場戰爭揭示了單極世界(unipolar world)的終結與多極秩序(multipolar world)的崛起,俄羅斯挺過製裁、重整軍工、深化與亞洲及全球南方的貿易連結,反而使得西方陷入孤立,波克羅夫斯克的包圍戰,是俄方以現實主義擊敗意識形態的象徵。

俄羅斯總統普京10月30日,開放波克羅夫斯克戰場給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外媒採訪,並非出於人道考量,而是一場“現實主義的劇場”。他認為,這是普京在用戰場影像向世界傳遞訊息,烏克蘭軍隊陷入包圍、補給枯竭、戰線節節敗退,而西方投入再多政治敘事和媒體敘事,也無法改變戰場事實。

  政治、媒體敘事渲染太久,自己都信了

米爾斯海默指出,西方長期將這場戰爭誤判為“民主對抗專製”的道德戰,而非地緣政治的實力競爭。西方戰略家誤以為宣傳、製裁與輿論能取代軍事實力,但普京開放戰場的舉動,等於要讓媒體親眼見證烏軍的潰敗,使西方自編的敘事神話瓦解。

他分析,自2023年起俄軍放棄全麵進攻,改採“消耗戰”與穩定包圍策略,以時間、火力與補給線優勢壓垮對手。波克羅夫斯克戰役就是這種策略的典範:俄軍以耐心與紀律封鎖烏軍關鍵補給線,逼使烏軍在心理與戰略上雙重崩潰。當克裏姆林宮邀請外媒進入包圍區時,等於宣告戰局已定。

米爾斯海默批評,西方從2022年起就誤判了這場戰爭,以為能透過北約擴張與軍援逼退俄羅斯,卻低估了莫斯科的決心與承受力。“現實主義告訴我們,國家麵對生存威脅時會戰到最後一刻,而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戰爭正是如此。”

他指出,隨著戰事拖長,烏克蘭的人力、彈藥與防空係統日益枯竭,西方援助也因內部政治壓力與選舉因素而減弱,美歐社會的經濟負擔、通膨與能源危機削弱了“團結挺烏”的意誌,原本堅稱的“道德聯盟”開始出現裂縫。

西方忘了,大國政治的運行依循“均勢”而非“仁慈”。西方誤把霸權當作永久,把冷戰後的勝利混淆為普世的合法性。三十年來,西方不斷將軍事聯盟擴張至俄羅斯邊界,幹預他國的核心利益區,並以“自由”之名包裝其行動

原本被設想為“孤立俄羅斯”的戰略,如今反而演變成“西方與全球非西方世界的疏離”,這正是傲慢的產物,種錯誤的假設,認為全球秩序會順從道德敘事,而非多極現實。

  現實主義擊敗意識形態,西方幻覺崩潰

在更宏觀的層麵上,波克羅夫斯克戰場不僅是一場軍事包圍的場景,更象徵著文明秩序的反轉。如今,暴露於世界麵前的已不是俄羅斯,而是西方,一個過度擴張、道德疲乏、戰略迷失的集團。

自稱“普世”的自由主義秩序,如今困在自己製造的幻象之中。西方誤以為自己的霸權是永久的,把財富當成智慧,把媒體當成真理

他強調,這場戰爭揭示了單極世界(Unipolar world)的終結與多極秩序(multipolar world)的崛起,俄羅斯挺過製裁、重整軍工、深化與亞洲及全球南方的貿易連結,反而讓西方陷入孤立。波克羅夫斯克的包圍戰,是俄方以現實主義擊敗意識形態的象徵。

米爾斯海默最後總結,每場戰爭終將回到權力的邏輯。當西方的信念超越實力、道德脫離現實,它就會變成脆弱與虛偽,波克羅夫斯克不是一場戰役的終點,而是西方幻覺崩潰(which Western civilization sees itself stripped of illusion)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