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右)於韓國會晤時握手。(美聯社)
全球矚目本週四(30日)的川習會的美中貿易談判,英媒指出雖傳出進展但外界仍在等待更多細節釐清。川普總統在空軍一號上語氣樂觀,稱雙方將“很快”簽署貿易協議,給人感覺協議幾乎已經完成。然而,目前仍沒有任何正式文件簽署,這是關鍵所在。
BBC報導,與稀土有關的議題上,北京暫時放寬出口限製,但同時也意識到自身對美國及全球供應鏈的掌握力。中國到底願意釋出多少控製權,官方聲明中並未明確提及。與此同時,中國官媒的反應相對低調,僅引述習近平呼籲雙方“儘快展開更多對話”,顯示協議尚未塵埃落定。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會談仍是突破性進展,兩國總算走上談判桌,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雙方在多項議題上達成共識,包括關稅、農產品採購、稀土等戰略原料供應與芬太尼(fentanyl)走私防製等,並宣布明年4月將訪問中國。
投資分析師貝德福(Jason Bedford)指出,雙方都獲得一定成果,但“談判籌碼不對等”。他表示,北京在重稀土等關鍵供應鏈上占有優勢,而美方則將中國暫停稀土出口限製視為優先事項。除關稅問題外,中方還關注美國對“實體清單”企業的限製,特別是上月新推出的“50%規則”,該規則針對被列入清單企業的海外子公司,主要為中企。
貝德福指出,若該規則全麵實施,將使許多中國企業麵臨更嚴格的出口管製,也會讓跨國公司對與中方合作更加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