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每一個公開場合的亮相都可能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而明星們的一舉一動更是被放在放大鏡下審視。近日,鍾楚曦就因在
VOGUE 盛典上的站位問題被罵上熱搜,一場看似簡單的合影站位事件,卻在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

10 月 23
日晚,時尚界備受矚目的 VOGUE
盛典盛大舉行,眾多娛樂圈的一線明星紛紛盛裝出席,星光熠熠。在活動的合影環節,鍾楚曦的站位引發了網友們的強烈關注。從現場曝光的視頻和照片來看,在合影時,鍾楚曦站在了較為中心的位置,她的一側是有著
“神仙姐姐” 之稱的劉亦菲,另一側則是周冬雨、馬思純、張小斐三位影後 。這樣的站位安排,瞬間讓鍾楚曦成為了眾矢之的。

部分網友認為,鍾楚曦的咖位明顯不及同場的劉亦菲、楊冪以及三位影後,卻站在了如此顯眼的 C 位,疑似存在搶 C
位的嫌疑。在視頻中,還能看到古力娜紮多次調整位置,努力配合現場的站位安排,而鍾楚曦卻始終保持不動,這一對比更是加深了網友們對她的不滿
。甚至有網友對現場視頻進行了細致分析,指出鍾楚曦曾抬手示意主編站位,然而自己卻並未移動腳步,這種行為被解讀為表麵上做出謙讓姿態,實則不願讓出
C 位 。

其實,在娛樂圈的發展曆程中,因搶 C 位引發爭議的女星並非隻有鍾楚曦一人,張韶涵、鄭爽等人都曾深陷類似的輿論漩渦。這些事件不僅反映了娛樂圈內部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競爭環境,也揭示了公眾對於明星行為的高度關注和嚴格審視。

張韶涵在 2017 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上,就因站位問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當晚,眾多明星齊聚一堂,為慈善事業貢獻力量。然而,在大合影環節,張韶涵站在了 C 位,身旁是劉嘉玲、章子怡和李冰冰等娛樂圈的 “大腕”。這一站位瞬間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指責張韶涵故意搶 C 位,認為她的咖位與資曆遠不及同排的幾位前輩,這樣的站位安排是對前輩們的不尊重 。有網友分析稱,當時現場情況混亂,蘇芒在指揮明星站隊時,張韶涵卻沒有聽從安排蹲下,而是穩穩地站在 C 位,紋絲不動 。還有說法指出,張韶涵牽著李冰冰的手聊天,疑似借此故意搶占 C 位 。盡管張韶涵後來發文回應,稱 “愛是從心出發,有時間做公益,其餘的少囉嗦”,試圖淡化這一爭議,但網絡上的負麵評論依舊如潮水般湧來 。一些黑粉甚至跑到蘇芒的微博下留言,要求蘇芒向張韶涵道歉,原因是蘇芒在現場衝著張韶涵大喊大叫,被認為十分不禮貌。

同樣,鄭爽也有過因搶 C 位引發爭議的經曆。在電影《悟空傳》的發布會現場,就發生了令人尷尬的一幕。當時,主持人邀請主演們上台大合照擺拍,作為配角的鄭爽,卻不假思索地直接大跨步走向 C 位。而此時,女一號倪妮還在和特別主演的前輩俞飛鴻推讓位置,站在鄭爽身側的楊迪也自覺讓出了位置相對中心的方位給倪妮等人,唯有鄭爽文風不動,牢牢占據 C 位 。這一行為讓倪妮當場愣住,場麵一度十分尷尬。在後續拍照合影時,畫麵也顯得相當別扭 。此事件曝光後,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不少網友批評鄭爽沒有自知之明,不顧自己的配角身份就搶占 C 位,是對主角倪妮的不尊重,也破壞了發布會原本和諧的氛圍 。

在《三十而已》主創紅毯活動中,江疏影以 “一番女主角” 身份站定 C 位,卻因角色熱度不及童瑤、毛曉彤陷入爭議。劇播期間,童瑤的 “顧佳” 與毛曉彤的 “鍾曉芹” 憑借緊湊劇情頻頻出圈,反倒是江疏影飾演的 “王漫妮” 因人設問題遭吐槽,使其 C 位顯得 “名正言不順”。更微妙的是,當時江疏影已 14 個月未進組拍戲,此前還因粉絲催工暗諷 “就是不進組”,導致公眾對其 “占 C 位卻缺作品” 的質疑加劇。這場爭議印證了 “C 位合法性需作品熱度支撐” 的潛規則。

火箭少女 101 重組海報曾引發軒然大波:原本的選秀 C 位孟美岐被調至第二排,隊長 Yamy 站到前排尖端,楊超越則以 “倒三角形隊形中心點” 成為 “隱藏 C 位”。爭議核心在於 “C 位歸屬的規則變更”—— 粉絲認為孟美岐憑選秀票數應穩坐中心,而團隊方或因 “退團風波後的平衡考量” 調整站位,甚至傳出 “輪 C 製度” 的說法。此次事件暴露了女團 C 位的雙重屬性:既需尊重 “選秀契約” 的票數基礎,也受製於團隊運營中的資源平衡與話題策略。

對於明星來說,與其在 C 位之爭中耗費精力,不如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作品創作和實力提升上 。通過不斷打磨演技,塑造更多深入人心的角色,用優秀的作品回饋觀眾,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和認可 。當明星擁有了足夠的實力和優秀的作品,C 位自然而然地會成為他們的附屬品,而不是他們刻意追求的目標 。

娛樂圈也應回歸藝術本身,減少對 C 位等表麵現象的過度關注 。媒體和公眾在評價明星時,應更加注重他們的藝術成就和對行業的貢獻,而不是僅僅盯著站位等細節不放 。行業內也應倡導健康的競爭氛圍,鼓勵明星通過提升自身實力來獲取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共同推動娛樂圈朝著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