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美爭奪科技供應鏈控製權,企業承壓

中美爭奪科技供應鏈控製權,企業承壓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5-10-17 23:19: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上月末,華盛頓與北京圍繞科技供應鏈控製權的激烈爭奪蔓延到了荷蘭。在美國官員施壓下,荷蘭政府接管了中資控股的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安世半導體總部位於荷蘭,但其母公司是中國聞泰科技。該公司運營著芯片製造領域典型的複雜全球供應鏈,主要設計用於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非最尖端製程的芯片,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有數以千計的員工。其工廠在英國和德國的工廠壓製薄矽片,在中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進行芯片封裝測試。

9月30日,荷蘭政府宣布,該公司決策權將移交經濟事務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就在幾小時前,美國擴大了貿易黑名單的範圍——由於安世半導體的母公司聞泰科技在黑名單之列,這一調整意味著安世半導體的運營將麵臨嚴格管控。

荷蘭政府在周日發布的聲明中解釋了此次行動的原因,稱此舉是為了防止緊急情況下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出現斷供。但阿姆斯特丹一家法院周二公布的文件顯示,早在數月前,美國官員就已就該公司的所有權問題向荷蘭政府施壓。

商務部去年12月對聞泰科技實施了貿易限製。今年6月,美國官員告知荷蘭外交部,除非安世半導體更換其中國籍首席執行官張學政,否則該公司可能會麵臨同等的製裁。

法院文件顯示,美國官員當時表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仍由中方所有者擔任,這一事實存在問題。”

安世半導體隻是卷入全球芯片產業控製權爭奪戰中的眾多企業之一,當前,美國和中國都宣稱擁有對半導體及礦物供應鏈的廣泛管轄權,這些物資是從汽車到人工智能係統等各類產品的關鍵投入品。

研究機構榮鼎集團董事雷瓦·古瓊表示,隨著美中不斷強化對供應鏈的影響力,其他國家將以國家安全為由,尋求解除中資對關鍵技術資產的所有權。而安世半導體顯然首當其衝。

中國政府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推動本土產業發展,同時中國企業也加速收購境外芯片與技術企業——其中不乏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者,例如曾將安世半導體出售給聞泰科技的機構。

盡管中國芯片製造商仍無法生產支撐先進人工智能係統的尖端芯片,但在非尖端製程芯片的生產領域,它們占據的市場份額正不斷擴大。美國和歐洲的部分官員日益擔憂中國可能會主導這類芯片的市場。盡管這些芯片技術含量較低,但它們廣泛應用於汽車、各類機械設備及家用電器。

古瓊指出,如今多國政府都希望重新掌控這類供應鏈。

“各國政府對此深感懊悔,”古瓊表示,“它們都對當前中資控股關鍵技術資產的局麵感到不安,希望能重新收歸己有。”

在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數天後,該公司周二發布聲明稱,中國商務部發布通知,限製安世半導體在華子公司部分產品的出口。

聲明還提到,安世半導體正積極尋求獲得中方出口管製豁免,“並已調動所有可用資源推進此事”。

中國商務部尚未就對安世半導體的限製措施公開發表評論。該部發言人何詠前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擴大管控範圍的做法“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何詠前指出,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的行為,“是美‘穿透規則’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明顯例證”。

上周,中國政府也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另一領域展現影響力,宣布對用於芯片、汽車、導彈等產品的關鍵礦物實施全麵管控。這些新規則與中國官員長期批評的美國技術管控措施高度相似。

此外,中國政府還將目標對準了其視為關乎自身安全與經濟增長關鍵領域的產業——航運。周二,中國對韓國航運企業韓華集團的多家美國子公司實施製裁,指控這些子公司“支持和協助”美國發展造船業。

該製裁令立即生效,禁止中國企業及個人與韓華集團的這些美國子公司開展業務往來。

榮鼎集團的古瓊表示,隨著美中影響力爭奪不斷升級,各國政府將繼續尋找重新掌控關鍵技術製造領域的方法。“這種趨勢已醞釀許久,”她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歲
舉報“妻子出軌”當事人:黃某被解除公派留學協議
大陸再有主教獲中梵雙認可 上海新輔理主教獲祝聖
150億美元比特幣騙局震動全球,幕後“大佬”竟是...
演員陳偉霆宣布與超模何穗生子,曬多張照片公布喜訊




24小時討論排行

翁帆的出路:當“楊振寧夫人”人生開啟新章
中科院院士回憶楊振寧最後時刻:上午10點半還挺好
美媒問是誰選了在布達佩斯美俄會晤 白宮:你媽媽
王毅見黑石集團董座:中美 “脫鉤斷鏈”不是理性選擇
中學男生刺死同班女生案開庭,提及死刑時下跪道歉
美國閉門,中國開門:全球人才爭奪戰打響
黃仁勳:英偉達高端AI芯片在中國市場份額直接清零
青年共和黨領袖醜惡群聊曝光 萬斯:他們還是孩子
安世半導體中國區員工被停薪、係統權限全麵中斷
荷蘭“接管”安世內幕曝光:已謀劃數年之久!
楊振寧退休26年石溪大學為他保留辦公室 中國留學獻花
“AI教母”李飛飛的全新模型問世!一張AI芯片=無限
集體拒簽“最後通牒”,大批媒體撤離五角大樓
探訪合肥三河鎮楊振寧舊居 市民驅車趕來獻花
友人追憶楊振寧:他沒能二度獲諾獎是一個遺憾
重大事故:美國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服務中斷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美爭奪科技供應鏈控製權,企業承壓

紐約時報 2025-10-17 23:19:42



上月末,華盛頓與北京圍繞科技供應鏈控製權的激烈爭奪蔓延到了荷蘭。在美國官員施壓下,荷蘭政府接管了中資控股的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

安世半導體總部位於荷蘭,但其母公司是中國聞泰科技。該公司運營著芯片製造領域典型的複雜全球供應鏈,主要設計用於汽車和電子產品的非最尖端製程的芯片,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有數以千計的員工。其工廠在英國和德國的工廠壓製薄矽片,在中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進行芯片封裝測試。

9月30日,荷蘭政府宣布,該公司決策權將移交經濟事務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就在幾小時前,美國擴大了貿易黑名單的範圍——由於安世半導體的母公司聞泰科技在黑名單之列,這一調整意味著安世半導體的運營將麵臨嚴格管控。

荷蘭政府在周日發布的聲明中解釋了此次行動的原因,稱此舉是為了防止緊急情況下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出現斷供。但阿姆斯特丹一家法院周二公布的文件顯示,早在數月前,美國官員就已就該公司的所有權問題向荷蘭政府施壓。

商務部去年12月對聞泰科技實施了貿易限製。今年6月,美國官員告知荷蘭外交部,除非安世半導體更換其中國籍首席執行官張學政,否則該公司可能會麵臨同等的製裁。

法院文件顯示,美國官員當時表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仍由中方所有者擔任,這一事實存在問題。”

安世半導體隻是卷入全球芯片產業控製權爭奪戰中的眾多企業之一,當前,美國和中國都宣稱擁有對半導體及礦物供應鏈的廣泛管轄權,這些物資是從汽車到人工智能係統等各類產品的關鍵投入品。

研究機構榮鼎集團董事雷瓦·古瓊表示,隨著美中不斷強化對供應鏈的影響力,其他國家將以國家安全為由,尋求解除中資對關鍵技術資產的所有權。而安世半導體顯然首當其衝。

中國政府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推動本土產業發展,同時中國企業也加速收購境外芯片與技術企業——其中不乏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者,例如曾將安世半導體出售給聞泰科技的機構。

盡管中國芯片製造商仍無法生產支撐先進人工智能係統的尖端芯片,但在非尖端製程芯片的生產領域,它們占據的市場份額正不斷擴大。美國和歐洲的部分官員日益擔憂中國可能會主導這類芯片的市場。盡管這些芯片技術含量較低,但它們廣泛應用於汽車、各類機械設備及家用電器。

古瓊指出,如今多國政府都希望重新掌控這類供應鏈。

“各國政府對此深感懊悔,”古瓊表示,“它們都對當前中資控股關鍵技術資產的局麵感到不安,希望能重新收歸己有。”

在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數天後,該公司周二發布聲明稱,中國商務部發布通知,限製安世半導體在華子公司部分產品的出口。

聲明還提到,安世半導體正積極尋求獲得中方出口管製豁免,“並已調動所有可用資源推進此事”。

中國商務部尚未就對安世半導體的限製措施公開發表評論。該部發言人何詠前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擴大管控範圍的做法“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何詠前指出,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的行為,“是美‘穿透規則’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明顯例證”。

上周,中國政府也在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另一領域展現影響力,宣布對用於芯片、汽車、導彈等產品的關鍵礦物實施全麵管控。這些新規則與中國官員長期批評的美國技術管控措施高度相似。

此外,中國政府還將目標對準了其視為關乎自身安全與經濟增長關鍵領域的產業——航運。周二,中國對韓國航運企業韓華集團的多家美國子公司實施製裁,指控這些子公司“支持和協助”美國發展造船業。

該製裁令立即生效,禁止中國企業及個人與韓華集團的這些美國子公司開展業務往來。

榮鼎集團的古瓊表示,隨著美中影響力爭奪不斷升級,各國政府將繼續尋找重新掌控關鍵技術製造領域的方法。“這種趨勢已醞釀許久,”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