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材高瘦、性格隨和、帶有祖父般的氣質,灰白眉毛濃密而淩亂——這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留給外界的第一印象。

這是2007年3月19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村山富市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路透
1995年8月15日,這位溫厚的左翼政治家用不到五分鍾的“村山談話”,反省日本的殖民統治與侵略行為,向戰爭受害國由衷道歉,在日本戰後史上刻下濃重一筆。
2025年10月17日上午,村山在大分市一家醫院去世,走完其跨越世紀的一生。
村山印記
1924年3月,村山出生於大分市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家中共有11個兄弟姐妹。
1946年,22歲的村山從明治大學畢業,返鄉加入“漁村青年同盟”,投身地方工會組織,後加入左翼政黨社會黨。
他從大分市議員、縣議員做起,直到1972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正式步入國家政治舞台中心。此時,他已48歲。

村山議員時期的資料照片
在國會眾議院,村山默默耕耘20餘年,在社會保障領域積累深厚經驗,但全國知名度不高,從未擔任內閣職務。
然而,命運很快為他開辟了新的舞台。
1993年9月,他出任社會黨總裁,首次成為全國矚目的政治人物。
1994年6月,自民黨一黨長期政權崩潰,70歲的村山通過三黨聯合政權成為首相。
他也是1947年日本憲政體製確立以來,首位社會黨出身的首相。上任當天,眾議院禮堂掌聲如雷。
村山曾說,“我從未想過自己能當上首相,很多人在背後推著我……所以我覺得隻是個巧合”。
但在很多政界人士眼裏,村山當選並非偶然——他不以個人魅力取勝,也不煽動人心,卻是政治危局中的穩妥方案。
他倡導“親民政治”,推動設立慰安婦支援基金、製定《原子彈受害者救濟法》,在日本政壇留下溫情印記。
1995年,二戰結束50周年,村山迎來政治生涯的高光時刻,也是日本戰後政治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5月,他訪問中國,成為首位在任時參觀盧溝橋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日本首相,並題下“正視曆史,祈求日中友好、永久和平”16字。
8月15日,他以內閣決議形式發表“村山談話”,承認日本過去推行錯誤國策,走上戰爭道路,“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造成巨大損害和痛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
這是日本首相首次在戰敗紀念日官方聲明中承認“殖民統治”和“侵略”,並向戰爭受害國道歉。這場談話也成為中日關係改善的重要轉折點。
自此,“村山談話”成為日本曆屆政府處理曆史問題的重要基準。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在戰後60周年、70周年發表談話時,都承襲“村山談話”中“深切反省”等表述。
然而,道歉背後,也是一場精密的政治博弈。
與倡導民族主義和保守主義的自民黨相比,社會黨始終處於政治弱勢。
為了發表談話,村山步步謹慎,甚至通過威脅辭職才促成國會眾議院通過以內閣名義發表的簡化版道歉。
“村山談話”一出,日本國內波瀾驟起,讚譽與質疑交織。
左翼稱他“勇於麵對過去”;右翼批評他“自貶國家”,有損日本名譽。此後不久,不少內閣成員高調參拜靖國神社,幾乎是“當麵扇他一巴掌”。
麵對爭議,村山平靜回應:承認錯誤,表明歉意及和平國家立場,不是懦弱,而是勇氣。
他認為,此舉有助於贏得亞洲國家信賴,這是日本未來所必需的。
政策爭議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泡沫崩潰,政局陷入混亂。
村山受到執政盟友牽製,不得不放棄黨內目標,甚至扭轉社會黨多項傳統立場,比如宣布“自衛隊合憲”、維持日美安保機製等。
他還推動提高消費稅,決定在奧姆真理教事件中適用《防止破壞活動法》,在黨內外引起震動。
1995年上半年,阪神大地震、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接連發生,村山政府的應對備受批評。
同年7月,社會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村山提出辭意,但被自民黨挽留,繼續任職。
1996年1月,村山戲劇性地宣布辭職,任期561天。離任時,他神情平靜,如同完成一項使命。
卸任首相後,他成為由社會黨改名的社會民主黨首任黨魁。
2000年6月,他決定不再參選議員,淡出政壇,返回故鄉安度晚年。
中日情誼
盡管拒絕再任公職,但村山並未停下腳步,始終關心中日友好。
他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長期擔任中日友好協會名譽顧問,多次以私人身份訪華,為兩國友好奔走。
“退休後,海外跑得最多的還是中國。這兩個鄰居,不友好不行啊!”村山曾這樣說,“我就是喜歡中國,忍不住。”
他強調,世界需要和平,日本更需要和平的環境。
他視中國為“攜手走向和平的夥伴”,認為兩國是命運共同體:中國發展了,日本也會更好;日本強盛,中國亦更能發展。
2015年,他批評時任安倍政府的右傾政策以及在曆史問題上的“措辭模糊”,會“讓日本與中國、韓國等鄰國幾十年來建立的信賴付諸東流”。

2015年6月9日,村山富市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對談,就曆史和安保問題“敲打”安倍。 新華社發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96歲的村山親筆書寫“中國加油”“武漢加油”“上海加油”三幅書法作品,贈送給上海市檔案館,鼓舞中國民眾。

村山展示書法作品《中國加油》。

村山的書法作品《上海加油》,入藏上海市檔案館。
2020年8月15日,“村山談話”發表25周年之際,村山經由媒體發表感言,期待這一談話繼續為日本、亞洲以及世界的和解、和平與發展作貢獻,並強調日中構築長久友好關係極其重要。
對於日本政治現狀,村山的心願是:“希望日本無論在哪個階段都能繼續做和平的國家。”
2024年百歲生日,村山淡然表示,並不覺得自己已滿百歲,隻是順其自然地生活,能與家人相伴便是幸福。
回望那個動蕩年代,與村山共事過的政界同僚仍記得他的目光溫暖、胸懷寬廣、內心堅定——不倚權勢,不以意識形態劃界,幫助日本政治從一團混沌中穩定下來。
這份品格,是掌舵者最可貴的資本,也是村山留給時代最深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