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國慶檔最瘋的電影,非它莫屬!
影帝鄧超直呼,自己挑戰了這輩子最難的角色。
新晉影後辛芷蕾,穿著幾十斤的衣服吊威亞,累到快說不出話。
武俠+奇幻+異世界互穿的世界觀,是國產院線片中鮮少出現的類型。
用最頂級的特效呈現出絕對的視聽盛宴,過足癮的打戲,讓觀眾大飽眼福。
在一部電影中,你既能看到令人捧腹的笑點,還能看到讓人熱血沸騰的高燃情節。
最重要的是夠爽!
演員演爽了,觀眾也看爽了,厚積薄發,這部電影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毋庸置疑,在這眾星雲集的國慶檔中,《刺殺小說家2》一定是最特別的一部。
首先,作為續作,它全然保留了前作的主創陣容,雷佳音、董子健、王聖迪。
在這基礎上,又新增眾多新角色,鄧超、丁程鑫、王彥霖、張震、辛芷蕾等等...
其次,以奇幻為基調構建出壯麗史詩般的異世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故事充滿層層伏筆,又環環相扣,讓人逐漸走進主角路空文筆下的異世界,體驗到一種極致的沉浸感。
熟悉的“食材”,全新的配方,再由導演路陽沉澱四年,才打造出了超凡脫俗的創意菜,這次真正的達到了“色香味俱全。”
話不多說,上主菜,一起來品品!
東方奇幻美學天花板
老妹兒看完《刺殺小說家2》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光這視效就能值回票價!
路陽,你是真敢下血本啊...
在電影未麵世時,一則預告片就提前引爆全網,堪稱每一秒都能看到經費在燃燒。
就這製作規模,說是空前絕後一點都不為過。
一切都為了把神思遐想的先鋒概念不打折扣地呈現在大熒幕上。
高超的影像技術與東方美學相結合,升級出一個高版本的異世界,給觀眾最直觀的美學衝擊。
光是場景就比《刺殺小說家1》還要多一倍。
製景有兩個5000多平米的棚,一個6000多平米的棚。
大場麵震撼無比,畫風也極為考究。
美術老師直接把中國古畫搬進電影裏,這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也是國產片審美的進階。
服化道更是精益求精。
比如辛芷蕾飾演的入雲龍,她的服裝是由龍的紋飾為基底。
再用不同朝代的設計來結合,盡顯入雲龍的俠女之風和豪爽霸氣。
新加入的丁程鑫,他飾演的角色行者參考《山海經》中的孟極。
一身雪白,行動迅速,如影似幻,臉上的東方神秘圖騰更顯其脫俗的氣質。
當他出現時,所有的注意點都會落在他身上。
再看刺小的製作組能精細到什麽程度?
連兵器的紋路都能在博物館中找到相應的出處,“刺學家”狂喜。
從偌大的雲中城再到每一根的頭發絲。
宏偉之處氣勢恢宏,令人完全沉浸在另外一個世界之中。
細微之處無可挑剔,《刺殺小說家2》開啟了壯麗又富有詩意的東方美學篇章。
這一個鏡頭的發量就有150萬根
1300名視效製作人員懷揣著使命感為同樣的目標努力。
當成片出來以後,看到概念圖被完美複刻,這一刻既感動又驕傲。
縱使好萊塢的特效技術成熟許久,但這回可以自豪地告訴所有觀眾,全片的製作都源於我們中國自己的視效技術!
這就是,以中國之力,打造東方異世界,以中國之技,跨越視效新維度。
視效是華麗的殼,而《刺殺小說家2》所表達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核。
雙重弑神的破與立
這一次《刺殺小說家2》選擇去探索更深層次的自我覺醒,衝破宿命。
在異世界中,所有人迫於對赤發鬼的恐懼,不得不將他視為至高無上的神,而赤發鬼被權力侵蝕的內心在無限膨脹。
他貪婪地殺掉一個個曾並肩作戰的兄弟姐妹,隻為增進自己的功力。
當虛假的力量充斥著他內心的空洞,終有一天必定會轟然崩塌,
崩的是信念,塌的是自我。
同時,赤發鬼還懼怕著一位左右自己命運的神,在現實中寫出《弑神》小說的作者路空文。
而路空文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loser,作品被抄襲,身邊朋友不理解自己,還總是被自己筆下的反派角色像幽靈一樣纏著...
他反抗過,妥協過...
可命運就是這樣,當你的人生課題沒有被徹底解決時,它就是會一次又一次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你的生活中。
如此看來,這樣的路空文又何嚐不是現實中的你我呢?
異世界互穿的情節猛然上演。
赤發鬼是他寫不死的角色,路空文還反被其噬,赤發鬼映射的陰暗麵成為他內心無法逾越的心魔。
作為具有創世能力的路空文不得不到異世界去直麵赤發鬼,並親手殺死他。
因為,沒有人能逃避問題,隻有通過麵對問題才能獲得答案。
同樣在尋找答案的還有一人,異世界中的少年空文。
他一麵想要殺死曾手刃父親的赤發鬼,一麵為了保護朋友要找到神去改寫命運。
凡人之軀何以戰勝天命?
無論是雲中城的少年英雄空文,還是現實中以筆為劍的路空文。
他們隻有以重生姿態去超越自我,才能衝破既定命運的桎梏。
雙重弑神,是他們對命運不公的極致反抗,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具象化。
迷茫的神,堅定的人
很多作品在塑造反派角色時,多是重於其形,技能點拉滿,卻缺失情感,如同空心人一般。
《刺殺小說家2》反其道而行之,用更多的筆墨去重於其心。
赤發鬼不是推動劇情的工具人,是人凝視心底的深淵和不為人知的黑暗麵。
赤發鬼作為在異世界隻手遮天的神,他先後吞噬雲中五虎其他成員後,擁有了更多的法力。
他得到的越多,內心越空虛,他被權力所奴化,欲壑難填的貪婪把他吸入無底洞,徹底迷失自己。
可擁有神通廣大的法力和一貫囂張跋扈的他,在接觸到現實世界後,又逐漸展現出另外一種人格。
這部分算是影片的一個小彩蛋,給大家埋一個小伏筆,可以去影院一探究竟。
反派不是浮於表麵的惡人形象,人性的表達更是複雜多麵。
別忘了,人被欲望一步步吞噬時,也會變成妖魔。
當路空文的陰暗麵逐漸浮出水麵後,反而讓這個角色更為真實和立體。
路空文本是純碎的創作者,他隻想寫出好故事,即便曾心生邪念,想借用剽竊者蟬來讓更多人看到他的小說,他的故事。
心魔的解藥,隻能靠他自己一點點去尋找。
可神筆馬良式的天降神跡,從不是上天的饋贈,而是另外一種考驗。
可是,人,又如何弑神?
神是迷茫的,但人卻擁有一往無前的篤定。
空文在未知的旅途中一路過關斬將,從未退縮。
即便沒有路,他也要走出一條路來,什麽宿命論?他偏要一探究竟,憑什麽自己和朋友的命運要讓別人來掌控。
這一次的弑神並非是開了金手指般的爽文劇情,甚至有些哲學意味在其中,是超越現代視角的存在。
空文與路空文達到了超我的境界時,印證了無我與覺性的哲學理念。
“你之所以是你,是你不知道你是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打敗神的從來都不是依靠於神力,而是凡人的勇氣。
凡人路空文的成長源於內心的覺醒和向死而生的蛻變。
就像路空文所說,他可以被打倒,但絕不認輸。
正是他一次次的堅定,才能在絕望之際尋到絕處逢生的活路,生長出新的自己。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
所以,《刺殺小說家2》能打動觀眾的原因很簡單。
觀眾能夠在路空文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無法改變現實的無力感,不被家人朋友理解的孤獨,現實的修羅場將自己快扒了一層皮。
但是,我們從未妥協,艱難著前行。
而在這部電影中,關於宿命的解法更為直觀。
在於破。
破除世俗觀念,打破既定結局,要相信隻手遮天的神終究會被不甘命運的凡人所打敗。
扭轉命運的神跡不在神的筆下,而在於你我每一個堅定信念的瞬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