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工務段做房屋改造完工後,卻因工程量核算問題,湖北襄陽的楊先生等十餘名建築工人稱工錢被一拖三年,“他們換了領導,工程量核算時扣了我們很多工程量。”
楊先生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他是襄陽人,在當地帶著一批工人在工地謀生。2022年,他們十餘名工人在武漢鐵路局襄陽工務段王樹崗工區做了幾個月房屋改造,“是另一個老板包的活,我帶著人給這個老板幹活。”
楊先生介紹,按照當時的協議約定,工程在四個月內完工,當年年底前結清各種款項。然而,就在他們按照合同約定幹完活該驗收的時候,建設單位負責該項目的負責人換人了,“從那時開始,新來的負責人在工程量核算方麵與施工方產生了分歧。”楊先生說,這位新領導對看不到的施工項目工程量不予承認,比如埋入地下和牆中的電線和水管等均被其克扣了部分工程量,由於項目眾多,所以核算下來,對方本應支付的總工程金額為400多萬,卻最終被扣掉四五十萬,總包僅拿到了300多萬。在支付了其他款項後,楊先生等十餘名工人的100多萬人工工資未能完全兌付。
“我們隻拿到了一部分,剩下79萬一直沒拿到。”楊先生說,有關工程量問題,幾年來雙方始終達不成一致,而在甲方的額外維修要求下,他們還自掏腰包為該項目又進行了諸多的維修項目,“實際上約定的保修一年,我們為了能拿到錢,又額外承擔了大量的維保工作,去年過年就說今年開春給錢一直拖到現在都沒給。”
“他說的是事實,對方核算的工程量跟我們實際做的出入太大。”工程總包李先生向記者表示,當時甲方要求的工期比較緊,要求在三四個月內做好,以便鐵路工人入住,結果按照圖紙施工完工後,對方在驗收時每一項都要扣一點,幾百項加起來就扣掉了近50萬元,而整個工程的費用巨大,多半都是現金結算,所以盡管甲方結算了300多萬,但各種費用成本結算完,隻好先讓相熟的工人稍等一等,“確實還差他們70多萬沒有支付。”
施工方及工人所說是否屬實?9月30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多次聯係甲方現任負責人劉主任無果後,采訪到了另一位負責人。
“算法不一樣,施工方和我們甲方的核算有出入,現在正在核算。”這位負責人表示,由於雙方算法不一樣,所以導致了部分出入,目前係有爭議的尾工款未支付,目前正與施工隊的負責人當麵核算,待雙方確認,就會結算支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