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承諾“包入職”國企,高校輔導員詐騙百名學生700餘萬

承諾“包入職”國企,高校輔導員詐騙百名學生700餘萬

文章來源: 新黃河 於 2025-09-23 20:54: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X和中X,有內推指標,需要請聯係。”看到微信裏學校輔導員左某某發來的消息,王凱第一時間追了上去:“左導,有啥要求?”一番交流之後,雙方談妥:湖南省內任選地點,某國企的稽查崗,帶編製、正式合同,二十四萬元好處費,承諾入職。彼時,王凱正苦於尋找一份好工作,“瞌睡了有人送枕頭”,沒有猶豫,他試圖牢牢把握“此生僅有的機會”。

直至2025年8月27日,左某某被警方帶走的消息爆出,與王凱有著相似經曆的上百名學生與家長才意識到,當初對方承諾的所謂好工作終究隻是一場騙局。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事發前,左某某為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在崗二十餘年。2022年前後,其與丈夫朱某以安排工作、學曆提升、投資理財為由,從往屆及在校學生、學生家屬等上百人處騙走700餘萬元。

9月19日,湖南婁底市公安局氐星分局漣濱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左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涉嫌詐騙學生的輔導員

2025年8月27日,得知左某某涉嫌詐騙被警方帶走,不止受騙人,她的好友、同事、親戚,第一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怎麽可能?她是有編製的大學老師啊。”

第一批得知消息的受害人是唐鬆傑和汪飛。事發前幾天,兩人住在左某某家附近的酒店,正在急迫地等待對方的答複:“到底是退錢,還是把工作落實下來?”

2025年初,為了對方承諾“包入職”某國企的稽查崗,唐鬆傑和汪飛分別向左某某轉去四十萬、五十萬餘元。幾個月來,原本約定的入職時間一再推遲,兩人最終蹲守左某某家附近,決心“不拿到結果不罷休”。

承諾“包入職”國企,高校輔導員詐騙百名學生700餘萬

▲2022年前後,左某某在班級群、朋友圈多次發表提升學曆、推薦工作的言論。受訪者供圖

這一天晚上,原本約定見麵的左某某突然失聯,他們從左某某家人處得知,“左今天上午被叫去婁底,警察說已經進看守所了。”

就在左某某被警方帶走消息傳出的數小時前,王凱剛與其通完電話。王凱催促其推進流程,左某某聽起來有氣無力地回應著,卻仍然向其許諾,“你的事情明天我就來辦,放心吧。”

新京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直至左某某徹底與外界失聯,其親人、朋友、同事尚未完全掌握其詐騙情況。

據左某某多位好友、同事的說法,左某某長期擔任學校輔導員,二十多年來,始終維持著“老實”形象,“月收入一萬多塊錢,長沙本地有房,父母雙職工,能有什麽頂破天的大事?”

左某某被刑拘後,受害者先後前往學校所在派出所報警,左某某詐騙一事由此引爆。

也是此時,受害者發現左某某涉嫌詐騙並非個例,截至發稿,群聊內的被騙人數已經達到一百二十人,受害者上報金額也已超過七百萬元。

“包入職”的工作買賣

2024年初,已經畢業九年的王凱收到左某某的微信消息。對方熱切地詢問了他的年齡、職稱和證書資格,隨後表示,有一份湖南省內的好工作推薦:“常德、長沙、郴州、零陵的某國企,(有)這幾個稽查崗位。”

這份突如其來的問候,並不讓王凱感到過分吃驚。上學時,左導在年級裏就是“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她時常來學生宿舍走訪,關心生活、實習和就業情況,也總是能和學生們“玩”在一起、“站”在一起。即使已經畢業,許多學生也還和其保持聯係,親昵地稱呼她為“左左”。

彼時,37歲的王凱正處於事業“中年危機”,他厭倦了長期三班倒的緊張節奏,正想謀求一份清閑、穩定的工作。出於謹慎,他原本想觀察一下,結果左某某似乎預判了他的心理,迅速發來下一句話:“年齡如果超過38歲就搞不了了。”兩人當即約定第二天線下見麵。

正值寒假,王凱來到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左某某的辦公室。對方詳細地向他介紹了一遍崗位內容:“該企業的車間崗,帶編製二十二萬元,不帶編製十四萬元;稽查崗,帶編製,二十四萬費用,先交十二萬,進去簽完正式合同一年內交清餘款。”



▲與左某某見麵時,受訪者拍下其照片。受訪者供圖

王凱屬意稽查崗,左某某告訴他,入職之後,這份工作的年到手收入能達到二十萬,“等於花一年收入,買一份養老保險,很劃算。”似乎怕他不相信,左某某又撥通了一個電話,她介紹,這位是已經入職郴州某類似企業的同學,也是經她手安排進去的。

電話迅速接通,對麵傳來中年男人的聲音。被問及如今的工作及收入情況,對方很痛快地回答:“待遇挺好的,到手二十多萬。”寒暄持續了約兩分鍾,電話被掛斷時,王凱看向左某某的眼神多了幾分信任。

王凱回憶,上學期間,左某某就長期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曾在介紹簡曆上寫“擁有豐富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經曆 ,在校當了二十多年的輔導員”,“她說有一些工作關係網,我們也不覺得奇怪。”

從辦公電腦裏,左某某駕輕就熟地打印出一份“培訓合同”:左某某為王凱提供企業谘詢和輔導,協助委托人通過,以及安排正式帶編製工作(非勞務派遣),分配其到指定企業稽查崗工作,收取服務費人民幣二十四萬元。隨後,兩人簽字、按手印,王凱當場轉去十二萬元。

走出學院大樓,王凱覺得一口氣舒了出來。“一輩子沒遇到過幾件好事,幸好還是抓住這條橄欖枝了,我必須考慮這會不會是我此生僅有的機會。”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多份記錄顯示,2020年以來,左某某多次向畢業班級群內發送就業安排消息,“符合一鍵報考資格的娃,要考有資源”“想拿研究生學曆的,可以聯係”“有沒有想進國企係統,跟我私聊”……一位被騙者提供的截圖顯示,她還曾多次在朋友圈發布此類信息。

向她谘詢的人裏,一部分人半信半疑,31歲的汪飛就產生過懷疑,他甚至向左某某發來“某國企係統招聘詐騙”的新聞。左某某隨即開啟“知心”模式,“大度”地表示:“這就是個彼此信任的問題,我可以擔保就算事情沒弄好,你們也不會有經濟損失,有顧慮就不弄了。”隨後,她又緊跟著來一句,“去年我把我弟弟弄進去了。”

“知心”老師和她的“能人”丈夫

即使已經畢業多年,許多被騙者回憶起左某某的形象,始終離不開“踏實”“樸素”和“熱心腸”的關鍵詞。

在大家印象裏,身材較肥胖的左某某很少打扮自己,總是隨意地紮起頭發,身上兩三件灰撲撲的衣服來來去去地穿。“她一點也不張揚。”據多名同學回憶,左某某的身上看不出任何高消費痕跡,她常年不佩戴飾品,使用兩三千元的老舊手機,出行打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老師。”

有學生回憶,作為輔導員,左某某願意主動幫忙解決畢業實習、學校安排等事項,“不僅沒有架子,還很有辦法,為我們著想。”

一位轉給左某某近二十萬元的受騙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得益於其多年積攢下的好口碑,即使對方的承諾入職時間一再爽約,甚至以各種借口拖延近兩年,他和家人也始終願意等待,“這是對自己老師,對學校老師的一種信任。”

幾年的時間裏,左某某給被騙者編造了一次次環節齊全的“入職模擬流程”。



▲左某某向學生家長出具的加蓋學院、就業招生處公章的文件。受訪者供圖

王凱提供的錄音及聊天記錄顯示,2024年至今,左某某先後變換了幾十套話術:“目前已經確定拿到指標”“這邊給你代報名了”“要體檢了,三甲以上醫院,公務員入職體檢標準”“馬上寄出工作調函”“入職前有人帶你和領導吃飯”“馬上要正式上班了”……

最讓王凱覺得有希望的一次,左某某給他發來一份蓋有湖南某國企合同專用章的聘用合同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介紹信”的照片,隻是甲方法定代表人及落款、抬頭處、發文字號被打上了碼。他以為這便是“定下來了”,卻沒想到這之後一直到事發的幾個月裏,他的入職流程再無實質性進展。

這期間,左某某又頻繁編造理由,要求包括王凱在內的被騙者補交數萬元費用。

直至事發,多位被騙者驚訝地發現,左某某口中的“能人”、已經被安排進國企的同學、負責對接該國企工作的某領導,以及國企領導的身邊人朱總,實際均由其丈夫朱某扮演。

一位被騙者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培訓合同”顯示,文件上加蓋了朱某所在公司及其本人的公章。此外,該校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透露,根據學生反饋及有關調查,左某某與朱某存在“聯係在一起實施詐騙”的行為。

一位不願具名的朱某公司前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2022年前後,朱某成立了一家“谘詢”公司,從事學曆提升培訓、安排工作等業務,“他辦成過幾件事,但也有辦不成的。”她還透露,自己也曾相信對方,交去數萬元提升學曆,“結果沒辦成,錢也沒退。”

多位接近朱某的人士表示,朱某同樣畢業於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期間並無出彩之處,也看不出有任何背景或人脈。畢業後,朱某進入一家工廠從事機械操作工作。

令許多同學驚訝的是,畢業後的朱某與其在校輔導員左某某結婚,不久後開始創業。

據相關資料顯示,8月28日,左某某失聯的第二天,朱某名下一家公司從“勞務有限公司”更名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並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其他人。

首個向婁底市公安局氐星分局漣濱派出所報案的受害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從當地派出所獲悉,繼左某某被刑拘後,其丈夫朱某也被警方傳喚。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能向該派出所核實這一消息,記者多次試圖聯係朱某本人,均未獲回應。

輔導員身份被利用,校方“深感痛心”

今年4月,左某某曾發出一份加蓋“湖南省某國企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用章”“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招生處”三章的畢業生就業協議書視頻。

“如果左某某不是利用輔導員身份,又怎麽能搞來加蓋學院和招生處章的文件?”事發後,多名被騙學生家長向學校方提出質疑,認為該校在管理上存在較大疏漏。

對於該文件,上述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湖南省某國企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用章’100%為假章,‘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招生處’兩章確實存在,尚不能確定真章還是假章。可能是左利用身份之便鑽了蓋章流程漏洞加蓋的,也可能是其私刻、偽造。”

公開資料顯示,左某某曾入選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雙百卓越人才計劃”教師培養對象,並被考核為“合格”。多篇其擔任通訊員的學院稿件中提及,學校充分發揮一線就業工作人員,尤其是畢業班輔導員的作用,為學生提供精準幫扶服務。

據該校官網信息,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75年,是長沙市政府直屬的公辦高職院校,也是“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湖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學院”。

9月19日,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袁姓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學校此前尚未掌握左某某在校內從事買賣工作、學曆等活動,以及使用或涉嫌偽造公章行為。學校已經對左某某做了停職處理,將依據後續警方調查結果,進一步采取行動。

接近左某某與學校方的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前的暑假,曾有人就左某某詐騙一事向學校紀委舉報,但此事後來不了了之。對於這一說法,上述袁姓負責人表示尚未掌握有關情況,將與紀委部門核實後回複。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獲其回複。

袁姓負責人承認,對於諸如左某某這樣的輔導員言行監管,校方存在“伸不過去的手”,“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權限去監測輔導員的個人賬戶或社會關係,更無法完全掌握其在朋友圈、學生群內的發言。”

袁姓負責人認為,學生及家長從輔導員處交錢購買工作的行為同樣存在過錯,“明知道違規、違法,仍然配合左某某進行活動,我們不希望,也很痛心學校學生會這樣做”。

“對於輔導員這支重要的隊伍,學校肯定要加強教育和管理。”該負責人表示,因左某某一事,校方已經開過數次會議,正在從各個方麵、采用多種手段清查輔導員工作是否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確保左某某這類事件不再發生。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郵輪上大批女遊客拿胸罩做這事 其他乘客受不了:請停止
川普與愛潑斯坦牽手跳舞雕塑現身美國家廣場 白宮回應
前Meta工程師爆料:17人團隊15個H-1B 80%對手沒了?
川普提名華裔律師任第9巡回法院法官 民主黨炸鍋
北大教授巴西墜亡前最後記錄影像曝光 巴副總統發聲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中學生均分創新低 華人父母震怒:就這教育水平?
他們把“假中餐”賣給美國人,然後買下NBA球隊
仇中越演越烈?首爾又反中遊行 與中國女激烈口角
習公布中國減排目標:首次承諾未來十年減排7至10%
有人故意?川普夫婦搭聯合國扶梯突卡住 白宮控"暗算"
中國6名“特級象棋大師”被判刑 王天一當庭認罪
印度擬購140架俄蘇-57隱身戰機 徹底升級作戰能力
沒想到,這個國家的人吃了五十年預製菜
ICE又遇襲!德州辦公室3死1傷 子彈刻字曝光
預製菜?這裏的人吃了五十年
被丈夫推下懸崖6年後,她隻想離婚
H-1B費大漲混亂瞬間:數十乘客緊急衝下飛機…
川普稱止痛藥增胎兒自閉症風險,世衛歐盟紛駁斥:無證據
新能源“爛尾”局:一場關於車主、資本的殘酷清算
WSJ:他是H-1B簽證“亂象”的始作俑者
白宮揭曉“總統星光大道” 川普竟如此嘲諷拜登…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承諾“包入職”國企,高校輔導員詐騙百名學生700餘萬

新黃河 2025-09-23 20:54:03

“中X和中X,有內推指標,需要請聯係。”看到微信裏學校輔導員左某某發來的消息,王凱第一時間追了上去:“左導,有啥要求?”一番交流之後,雙方談妥:湖南省內任選地點,某國企的稽查崗,帶編製、正式合同,二十四萬元好處費,承諾入職。彼時,王凱正苦於尋找一份好工作,“瞌睡了有人送枕頭”,沒有猶豫,他試圖牢牢把握“此生僅有的機會”。

直至2025年8月27日,左某某被警方帶走的消息爆出,與王凱有著相似經曆的上百名學生與家長才意識到,當初對方承諾的所謂好工作終究隻是一場騙局。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事發前,左某某為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在崗二十餘年。2022年前後,其與丈夫朱某以安排工作、學曆提升、投資理財為由,從往屆及在校學生、學生家屬等上百人處騙走700餘萬元。

9月19日,湖南婁底市公安局氐星分局漣濱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左某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涉嫌詐騙學生的輔導員

2025年8月27日,得知左某某涉嫌詐騙被警方帶走,不止受騙人,她的好友、同事、親戚,第一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怎麽可能?她是有編製的大學老師啊。”

第一批得知消息的受害人是唐鬆傑和汪飛。事發前幾天,兩人住在左某某家附近的酒店,正在急迫地等待對方的答複:“到底是退錢,還是把工作落實下來?”

2025年初,為了對方承諾“包入職”某國企的稽查崗,唐鬆傑和汪飛分別向左某某轉去四十萬、五十萬餘元。幾個月來,原本約定的入職時間一再推遲,兩人最終蹲守左某某家附近,決心“不拿到結果不罷休”。

承諾“包入職”國企,高校輔導員詐騙百名學生700餘萬

▲2022年前後,左某某在班級群、朋友圈多次發表提升學曆、推薦工作的言論。受訪者供圖

這一天晚上,原本約定見麵的左某某突然失聯,他們從左某某家人處得知,“左今天上午被叫去婁底,警察說已經進看守所了。”

就在左某某被警方帶走消息傳出的數小時前,王凱剛與其通完電話。王凱催促其推進流程,左某某聽起來有氣無力地回應著,卻仍然向其許諾,“你的事情明天我就來辦,放心吧。”

新京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直至左某某徹底與外界失聯,其親人、朋友、同事尚未完全掌握其詐騙情況。

據左某某多位好友、同事的說法,左某某長期擔任學校輔導員,二十多年來,始終維持著“老實”形象,“月收入一萬多塊錢,長沙本地有房,父母雙職工,能有什麽頂破天的大事?”

左某某被刑拘後,受害者先後前往學校所在派出所報警,左某某詐騙一事由此引爆。

也是此時,受害者發現左某某涉嫌詐騙並非個例,截至發稿,群聊內的被騙人數已經達到一百二十人,受害者上報金額也已超過七百萬元。

“包入職”的工作買賣

2024年初,已經畢業九年的王凱收到左某某的微信消息。對方熱切地詢問了他的年齡、職稱和證書資格,隨後表示,有一份湖南省內的好工作推薦:“常德、長沙、郴州、零陵的某國企,(有)這幾個稽查崗位。”

這份突如其來的問候,並不讓王凱感到過分吃驚。上學時,左導在年級裏就是“知心大姐姐”的形象,她時常來學生宿舍走訪,關心生活、實習和就業情況,也總是能和學生們“玩”在一起、“站”在一起。即使已經畢業,許多學生也還和其保持聯係,親昵地稱呼她為“左左”。

彼時,37歲的王凱正處於事業“中年危機”,他厭倦了長期三班倒的緊張節奏,正想謀求一份清閑、穩定的工作。出於謹慎,他原本想觀察一下,結果左某某似乎預判了他的心理,迅速發來下一句話:“年齡如果超過38歲就搞不了了。”兩人當即約定第二天線下見麵。

正值寒假,王凱來到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左某某的辦公室。對方詳細地向他介紹了一遍崗位內容:“該企業的車間崗,帶編製二十二萬元,不帶編製十四萬元;稽查崗,帶編製,二十四萬費用,先交十二萬,進去簽完正式合同一年內交清餘款。”



▲與左某某見麵時,受訪者拍下其照片。受訪者供圖

王凱屬意稽查崗,左某某告訴他,入職之後,這份工作的年到手收入能達到二十萬,“等於花一年收入,買一份養老保險,很劃算。”似乎怕他不相信,左某某又撥通了一個電話,她介紹,這位是已經入職郴州某類似企業的同學,也是經她手安排進去的。

電話迅速接通,對麵傳來中年男人的聲音。被問及如今的工作及收入情況,對方很痛快地回答:“待遇挺好的,到手二十多萬。”寒暄持續了約兩分鍾,電話被掛斷時,王凱看向左某某的眼神多了幾分信任。

王凱回憶,上學期間,左某某就長期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曾在介紹簡曆上寫“擁有豐富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經曆 ,在校當了二十多年的輔導員”,“她說有一些工作關係網,我們也不覺得奇怪。”

從辦公電腦裏,左某某駕輕就熟地打印出一份“培訓合同”:左某某為王凱提供企業谘詢和輔導,協助委托人通過,以及安排正式帶編製工作(非勞務派遣),分配其到指定企業稽查崗工作,收取服務費人民幣二十四萬元。隨後,兩人簽字、按手印,王凱當場轉去十二萬元。

走出學院大樓,王凱覺得一口氣舒了出來。“一輩子沒遇到過幾件好事,幸好還是抓住這條橄欖枝了,我必須考慮這會不會是我此生僅有的機會。”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多份記錄顯示,2020年以來,左某某多次向畢業班級群內發送就業安排消息,“符合一鍵報考資格的娃,要考有資源”“想拿研究生學曆的,可以聯係”“有沒有想進國企係統,跟我私聊”……一位被騙者提供的截圖顯示,她還曾多次在朋友圈發布此類信息。

向她谘詢的人裏,一部分人半信半疑,31歲的汪飛就產生過懷疑,他甚至向左某某發來“某國企係統招聘詐騙”的新聞。左某某隨即開啟“知心”模式,“大度”地表示:“這就是個彼此信任的問題,我可以擔保就算事情沒弄好,你們也不會有經濟損失,有顧慮就不弄了。”隨後,她又緊跟著來一句,“去年我把我弟弟弄進去了。”

“知心”老師和她的“能人”丈夫

即使已經畢業多年,許多被騙者回憶起左某某的形象,始終離不開“踏實”“樸素”和“熱心腸”的關鍵詞。

在大家印象裏,身材較肥胖的左某某很少打扮自己,總是隨意地紮起頭發,身上兩三件灰撲撲的衣服來來去去地穿。“她一點也不張揚。”據多名同學回憶,左某某的身上看不出任何高消費痕跡,她常年不佩戴飾品,使用兩三千元的老舊手機,出行打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老師。”

有學生回憶,作為輔導員,左某某願意主動幫忙解決畢業實習、學校安排等事項,“不僅沒有架子,還很有辦法,為我們著想。”

一位轉給左某某近二十萬元的受騙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得益於其多年積攢下的好口碑,即使對方的承諾入職時間一再爽約,甚至以各種借口拖延近兩年,他和家人也始終願意等待,“這是對自己老師,對學校老師的一種信任。”

幾年的時間裏,左某某給被騙者編造了一次次環節齊全的“入職模擬流程”。



▲左某某向學生家長出具的加蓋學院、就業招生處公章的文件。受訪者供圖

王凱提供的錄音及聊天記錄顯示,2024年至今,左某某先後變換了幾十套話術:“目前已經確定拿到指標”“這邊給你代報名了”“要體檢了,三甲以上醫院,公務員入職體檢標準”“馬上寄出工作調函”“入職前有人帶你和領導吃飯”“馬上要正式上班了”……

最讓王凱覺得有希望的一次,左某某給他發來一份蓋有湖南某國企合同專用章的聘用合同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介紹信”的照片,隻是甲方法定代表人及落款、抬頭處、發文字號被打上了碼。他以為這便是“定下來了”,卻沒想到這之後一直到事發的幾個月裏,他的入職流程再無實質性進展。

這期間,左某某又頻繁編造理由,要求包括王凱在內的被騙者補交數萬元費用。

直至事發,多位被騙者驚訝地發現,左某某口中的“能人”、已經被安排進國企的同學、負責對接該國企工作的某領導,以及國企領導的身邊人朱總,實際均由其丈夫朱某扮演。

一位被騙者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的“培訓合同”顯示,文件上加蓋了朱某所在公司及其本人的公章。此外,該校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透露,根據學生反饋及有關調查,左某某與朱某存在“聯係在一起實施詐騙”的行為。

一位不願具名的朱某公司前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2022年前後,朱某成立了一家“谘詢”公司,從事學曆提升培訓、安排工作等業務,“他辦成過幾件事,但也有辦不成的。”她還透露,自己也曾相信對方,交去數萬元提升學曆,“結果沒辦成,錢也沒退。”

多位接近朱某的人士表示,朱某同樣畢業於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期間並無出彩之處,也看不出有任何背景或人脈。畢業後,朱某進入一家工廠從事機械操作工作。

令許多同學驚訝的是,畢業後的朱某與其在校輔導員左某某結婚,不久後開始創業。

據相關資料顯示,8月28日,左某某失聯的第二天,朱某名下一家公司從“勞務有限公司”更名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並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其他人。

首個向婁底市公安局氐星分局漣濱派出所報案的受害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從當地派出所獲悉,繼左某某被刑拘後,其丈夫朱某也被警方傳喚。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能向該派出所核實這一消息,記者多次試圖聯係朱某本人,均未獲回應。

輔導員身份被利用,校方“深感痛心”

今年4月,左某某曾發出一份加蓋“湖南省某國企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用章”“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招生處”三章的畢業生就業協議書視頻。

“如果左某某不是利用輔導員身份,又怎麽能搞來加蓋學院和招生處章的文件?”事發後,多名被騙學生家長向學校方提出質疑,認為該校在管理上存在較大疏漏。

對於該文件,上述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湖南省某國企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用章’100%為假章,‘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就業招生處’兩章確實存在,尚不能確定真章還是假章。可能是左利用身份之便鑽了蓋章流程漏洞加蓋的,也可能是其私刻、偽造。”

公開資料顯示,左某某曾入選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雙百卓越人才計劃”教師培養對象,並被考核為“合格”。多篇其擔任通訊員的學院稿件中提及,學校充分發揮一線就業工作人員,尤其是畢業班輔導員的作用,為學生提供精準幫扶服務。

據該校官網信息,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75年,是長沙市政府直屬的公辦高職院校,也是“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湖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學院”。

9月19日,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袁姓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學校此前尚未掌握左某某在校內從事買賣工作、學曆等活動,以及使用或涉嫌偽造公章行為。學校已經對左某某做了停職處理,將依據後續警方調查結果,進一步采取行動。

接近左某某與學校方的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事發前的暑假,曾有人就左某某詐騙一事向學校紀委舉報,但此事後來不了了之。對於這一說法,上述袁姓負責人表示尚未掌握有關情況,將與紀委部門核實後回複。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未獲其回複。

袁姓負責人承認,對於諸如左某某這樣的輔導員言行監管,校方存在“伸不過去的手”,“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權限去監測輔導員的個人賬戶或社會關係,更無法完全掌握其在朋友圈、學生群內的發言。”

袁姓負責人認為,學生及家長從輔導員處交錢購買工作的行為同樣存在過錯,“明知道違規、違法,仍然配合左某某進行活動,我們不希望,也很痛心學校學生會這樣做”。

“對於輔導員這支重要的隊伍,學校肯定要加強教育和管理。”該負責人表示,因左某某一事,校方已經開過數次會議,正在從各個方麵、采用多種手段清查輔導員工作是否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確保左某某這類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