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總辯論前夕,法國與沙特阿拉伯於昨(22)日共同召開“以巴兩國方案”峰會。馬克龍宣布,法國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近日各國前後跟進,希冀能夠推進兩國解決方案。
於 21 日先後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英國、澳洲、加拿大,以及葡萄牙的領導人,也在峰會中發表了講話。
馬克龍表示:“我們必須盡力,維護兩國方案的可能性,”因此,“我宣布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半島電視台》昨日報導指出,“截至今(2025)年 4 月,在聯合國目前 193 個會員國中,147
個國家已承認了巴勒斯坦國。”報導續指,隨著超過 80% 的國際社會承認巴勒斯坦國,國際對於以色列的外交壓力逐步升高。
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歐洲 6
國摩納哥(Monaco)、安道爾(Andorra)、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Malta)、聖馬力諾(San
Marino)也跟進承認巴勒斯坦國。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都參與了峰會,但並未承認巴勒斯坦國。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分析師高恩(Richard Gowan)
對此指出,雖然此舉看似是“象征性”的舉動,但如果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能夠采取行動“向以色列施壓”,即可見其“實質意義”。
他也警告,以色列可能會進行報複,並指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可能會就此“升高區域局勢”。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昨日報導,就在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領導者阿巴斯(Mahmoud
Abbas)要求英國以 1917 年至 1948
年英國統治下的土地價值做為基準“依國際法支付賠償”,作為“二戰後英國從巴勒斯坦人手中‘奪走土地’”的補償,數字恐超過 2
兆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