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泰山陪爬業務很是火爆,想要約訪這些陪爬人並不那麽容易,撥打電話過去,得到的回複往往是:“我正在山上帶客戶呢。”
泰山陪爬近期已有兩次引發公眾廣泛關注。第一次是在2025年3月中旬,“小夥陪爬年入30萬”的消息經媒體報道一度成為熱議話題;第二次則是在8月底,兩名攜帶兒童攀登泰山的女士,花費3萬元聘請24名陪爬人員提供照護服務直至登頂,相關消息再次引發社會討論。
自2024年起,泰山陪爬行業逐步興起並快速發展。從業的年輕陪爬人員主要通過攙扶協助、語言鼓勵、播放音樂、聊天緩解壓力等方式,為遊客提供身體輔助與情感支持,單次服務報價600元至800元不等。
不過,隨著行業野蠻生長,資質缺失、安全隱憂與法律風險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如何推動該行業實現規範化運營,已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
陪爬日程滿滿當當
在陳無敵上山前吃午飯的短暫間隙,《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與他匆匆見了一麵。陳無敵是引發泰山陪爬火爆事件的主角之一。這位26歲的年輕小夥來自河南商丘,“陳無敵”是網名,采訪過程中,他不願透露真實姓名。
陳無敵回憶,他是在2024年5月來到泰山做陪爬的。他之前就離家闖蕩,主要是在鄭州打工,進過電子廠,做過服務員,還涉獵過酒店管理工作。他的業餘愛好是爬山,在來泰山之前,曾帶隊攀登過河南省境內的嵩山、老君山和南太行。後來,他覺得“泰山的流量比較大”,便來到泰山,在視頻賬號上發布帖子招攬顧客,做起了陪爬。
在陳無敵初到泰山時,陪爬還鮮有人關注,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屈指可數。2024年6月,一位女士帶著孩子來泰山遊玩,雇用了一名男大學生,由他把孩子背上泰山。此事相關的視頻在互聯網上走紅,媒體隨之對泰山陪爬做了第一輪報道。
“那波報道之後,又有一些大學生加入,兼職做陪爬。”陳無敵回憶,這些大學生大多來自泰山腳下的高校。
到了2024年9月,幾個擁有龐大粉絲量的視頻博主拍攝了相關視頻,此後,越來越多年輕人湧入陪爬行業,他們在各自的視頻賬號上發布招攬廣告,還有人開啟直播,泰山陪爬的知名度越來越大。
來到泰山做陪爬後,陳無敵發布了大量與陪爬相關的視頻,並且幾乎每天都會直播,每次直播時長都在3個小時以上。他在2024年拍攝的一條在泰山背女生上山的視頻曾被泰安市一家媒體轉載發布從而引發網絡關注,多家媒體跟進報道。
泰山陪爬一下子又火了。為何陪爬這一新興職業會在泰山出現?據多位陪爬從業者分析,泰山身為五嶽之首,知名度高,不少年輕人將攀登泰山視作“人生首爬”;而遊客常選的線路,全程六七公裏,有7000多級台階,攀爬難度讓人望而生畏,陪爬應運而生。
20歲的泰安當地年輕人“三月”,自2024年2月便投身泰山陪爬行業。據他介紹,剛入行時,泰山陪爬從業者僅有二三十人,以學生為主。目前,該群體規模已增長至二三百人。他們主要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從事陪爬工作以來,“三月”個人累計攀登泰山的次數已達約600次。據“三月”介紹,在服務報價方麵,初期日爬(白天爬泰山)服務價格一次為400元,夜爬(夜裏爬到山頂,看完日出後下山)服務一次為500元;隨著從業人員數量增加,報價反而上漲,現在日爬價格為600元至700元,夜爬為700元至800元。
陳無敵的陪爬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他每天都會陪客戶爬一次泰山,有時一天甚至能爬兩三次。他掏出手機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展示預定記錄,這些客戶都是通過社交賬號聯係到他,並已預交定金。他說:“後麵排了三十多個人。”
由於聯係陳無敵陪爬的顧客實在太多,他分身乏術,無法全部承接。於是,他會將一些客戶介紹給他的同行,每介紹一人,他能獲得100多元的傭金。有時,他一天就要介紹十幾單出去。
如何規範?
“提供情緒價值”“情緒價值拉滿”,類似表述在泰山陪爬者招攬客戶的帖子中隨處可見。在陳無敵看來,泰山陪爬提供的情緒價值,一方麵體現在從業者外形上,泰山陪爬多為帥氣陽光的男生;另一方麵體現在氛圍調節上,“比如給客戶帶零食,遇到客戶生日送小蛋糕;客戶爬不動時鼓勵支持,人多的時候一起喊加油,用音響活躍氣氛”。
2024年春節期間,貴州的季女士自駕來山東,增加了泰山這一站,就是衝著陪爬去的。她在網上聯係了一名20歲的在校大學生陪爬:“找朋友一起,怕意見不合,時間也難湊齊,花錢找陪爬就不一樣了,全程自己掌握時間,陪爬配合度很高,情緒價值給得很足,給旅行增添了驚喜和樂趣。”
隨著泰山陪爬持續火爆,受其帶動,峨眉山、黃山、華山等知名景區也陸續出現陪爬服務,不過這些地方陪爬的知名度與規模都遠不及泰山。
在泰安市,已經出現以公司形式運營陪爬業務。2024年11月,退伍軍人王欽瑞在泰安市注冊了第一家陪爬公司。王欽瑞是泰安市人,1999年生,他在2024年加入陪爬行業。在王欽瑞看來,泰安陪爬存在“散兵遊勇多、各自為政”的狀況,從業者素質也良莠不齊。他成立公司,旨在探索陪爬的職業化與規範化。
一位陪爬從業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在泰安市,已有約7家組織化運營的陪爬機構。
季女士認為,泰山陪爬在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等方麵也有待規範。她說:“現在有些陪爬為吸引眼球,宣傳能背、扛、抱客戶上山,這既不安全,也弱化了爬山本身的意義,容易讓人反感,感覺變了味。”
泰山陪爬也受到一些法律界人士關注,多位律師曾在社交媒體發文解析其火爆背後潛藏的法律風險。他們指出,這類新興服務存在的法律隱患不容忽視。
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律師傅佳俊長期關注戶外領域,他說,陪爬服務涉及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和潛在風險,比如陪爬過程中需幫遊客背包、攙扶甚至背負遊客,一旦途中遊客滑倒、中暑或突發疾病,責任劃分就成了難題。目前陪爬服務多是通過個人社交賬號接單,收費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還存在經營資質缺失的問題。
傅佳俊建議,陪爬服務應該規範經營;為規避風險,陪爬與客戶要簽訂協議,明確服務內容、責任劃分、保險條款;同時,陪爬宣傳要合規,避免“打擦邊球”描述,聚焦“向導”“陪護”核心功能。
“我們都希望這個行業可以更正規更好地發展下去。”陪爬“三月”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