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9月19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中美元首繼2025年6月之後的再次直接對話。雙方均積極評價此次通話,但對於通話內容的表述卻各有側重,對此您有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根據新華社通稿,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最新通話中“坦誠深入交換意見”,並就下階段中美關係穩定發展作出戰略指引。中方強調通話是“務實、積極、建設性的”,突出了希望雙方“相向而行、付出努力,實現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立場。習近平在通話中還回顧了中美二戰時期並肩戰鬥的光輝曆史,指出“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與此同時,中方在通報中提及了具體議題上的立場。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美方應避免采取單方麵貿易限製措施,防止衝擊雙方多輪磋商取得的成果。而在近期外界持續關注的TikTok博弈上,中方重申“立場是清楚的”,尊重企業意願,樂見企業在符合市場規則的基礎上,通過商業談判,達成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利益平衡的解決方案,並希望美方為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可以看出,中方在話語中凝練了原則底線和合作願景,即反對單邊製裁和呼籲共同繁榮。
另一邊,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通話的描述明顯更加樂觀且具體。特朗普在通話後,通過社交平台發文,稱“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通話”,雙方在許多非常重要的問題上取得了進展,包括貿易、芬太尼、結束俄烏衝突的必要性,以及“對TikTok協議的批準”。特朗普形容此次通話“非常好”,並表示將再次通話。同時特朗普高調宣布,雙方期待在六周後於韓國舉辦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見麵。特朗普甚至透露,他將在2026年初訪華,而中國國家領導人也將在“適當的時候”訪美。可見,美方側重強調所謂的“具體成果”和未來安排。
這種一方重原則、另一方重細節的差異,體現了特朗普希望將此次通話結果渲染為某種重大突破,有助於他向國內展示外交成果,而中方則謹慎避免在協議細節尚未落地前鬆口。相較於特朗普的樂觀,中方的表述更加克製,更加強調原則;也正是這種謹慎,讓中方不願過早公布尚未最終確定的細節,為的就是保持談判回旋空間,對國內外釋放理性信號。中方的這種審慎態度,本身就表明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真正解決。
我個人認為,有關此次中美通話雙方表述的對比,有一異一同兩點格外值得注意。一是兩國元首進一步會晤的安排表述,存在明顯溫差。特朗普高調宣布將在韓國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會麵,並透露了兩國元首互訪的安排,但中方公開發布的信息中卻沒有提及任何具體會晤計劃。一方麵,中方在正式議程確定前一般會保持審慎態度,不會輕易向外界釋放沒有最終敲定的安排,正如路透社所言,這表明特朗普的積極表態大概率言過其實。另一方麵,特朗普表示要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和中國領導人會晤,而非選擇馬上訪華,也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希望在兩國博弈中取得更多進展,要首先爭取更多籌碼才能開啟中國行,絕非特朗普表述得那般雲淡風輕。
二是中美對此次通話的表述中都沒有提到台灣問題,我認為這並非某種巧合。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拒絕了台灣地區領導人“過境”美國,而就在中美元首最新通話前,美媒透露特朗普曾在今年夏天拒絕了一項價值4億美元左右的對台軍援,時間節點就是那麽巧。某種意義上,為尋求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政府有意不在台海局勢上刺激中國,而中方也沒有談及台灣問題,就是表明注意到了美方的積極舉措,暫緩公開交鋒。
直新聞:您認為此次最新通話對中美關係有何助益?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盡管中美雙方對通話細節的表述存在差異,但高層通話本身,無疑為緊繃的中美關係注入了緩和的力量。兩國領導人的直接對話,為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的中美關係走向,打出了一個可喜的信號。如果一切順利,這次通話還將為兩國元首的麵對麵會晤發揮最高層級的溝通引領作用。
其次,通過這次通話,中美雙方都從最高層級表現出繼續對話協商的明確意願。特朗普在聲明中提到將“再次通話”,中方也在通稿中強調“雙方團隊最近的磋商體現了平等、尊重和互惠的精神,可繼續妥善處理兩國關係中的突出問題”。這表明雙方都認可談判桌上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雙方都有意願探索通過雙邊合作來促進全球穩定。
更重要的是,從戰略角度來看,這次通話穩定了中美關係的預期。一段時間以來,兩國在外交和安全領域摩擦不斷,外界擔憂中美是否會陷入大國對抗的惡性循環。然而兩國元首能夠在分歧中保持溝通,釋放了避免衝突失控的明確信號。特朗普提及“願同中方一道努力維護世界和平”,國家主席習近平也表示中美關係“惠及世界”,需要共同努力“開創未來”。美媒《紐約時報》就表示,兩位領導人的對話表明中美關係正趨於穩定,並為接下來通過峰會外交解決更棘手的問題贏得了時間。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通話雖然帶來了積極信號,但中美關係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能一夜之間就隨風而去。這次通話所帶來的互信重塑和競爭管控,能否轉化為真正的關係轉變,還取決於中美能否在你來我往的談判中成功找到平衡點。
綜上而言,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最新通話,既是一次“求同存異”的交流,也是中美關係在困境中尋求轉機的重要一步。雙方對通話內容的不同表述,反映出各自核心關切和博弈策略的不同,但並未改變對話的大方向,那就是避免衝突、尋求合作共贏的可能性。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的直接溝通無疑是穩定雙邊關係的關鍵錨點。正所謂
“合作總比摩擦好,對話總比對抗強”,隻要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精神在各個層級繼續對話、持續對話,中美關係就有望在曲折中迎來新的轉機,為兩國,也為全世界帶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