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拉裏·埃裏森
當地時間9月10日,美國軟件巨頭甲骨文股價暴漲35.95%,創下自1992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市值達到逾9222億美元。此次飆升不僅令甲骨文躋身AI基礎設施競賽前列,更短暫讓81歲的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拉裏·埃裏森(Larry Ellison)的淨資產一度超越“矽穀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為全球新首富。

彭博億萬富豪榜最新數據
過去300多天,馬斯克一直穩居全球首富。彭博數據顯示,至9月10日收盤,埃裏森淨資產在當日激增885億美元至3830億美元,僅落後馬斯克10億美元。今年以來,埃裏森財富已累計增長1910億美元。過去五年,全球首富頭銜在馬斯克、貝索斯和LVMH集團阿爾諾之間輪換;馬斯克去年底財富短期飆升,從2620億美元升至今年初的4140億美元,並保持榜首300多天。

《福布斯》富豪榜最新數據
不過,實時更新的《福布斯》富豪榜提供的數據顯示,馬斯克目前依舊是全球首富,淨資產達到4361億美元。埃裏森的淨資產在9月10日激增945億美元,達到3876億美元,距馬斯克仍有一定的差距。
雖然埃裏森在與馬斯克爭奪全球首富的頭銜,但兩人關係非常緊密,在多個項目中擁有共同的商業利益:埃裏森曾擔任特斯拉董事會成員,並協助資助馬斯克收購推特(Twitter,已更名為X);此外,甲骨文還與SpaceX建立了商業合作夥伴關係。
01.RPO推動甲骨文股價暴漲,OpenAI是主要貢獻者

今年1月,埃裏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共同宣布"星際之門"項目
甲骨文股價暴漲的原因,是其最新財報給出極其炸裂的雲服務業績增長預期。該公司表示,未確認履約義務(RPO)在8月末達到4550億美元,短短3個月內激增3倍(截至5月底為1380億美元)。公司還聲稱有更多的“數十億美元大單”在談,未確認履約義務很快就能達到5000億美元。
這一數據凸顯甲骨文在AI基礎設施賽道的戰略轉型成效。長期以來,甲骨文以數據庫軟件聞名,但近年來積極切入雲計算領域,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及穀歌雲展開正麵競爭。甲骨文首席執行官薩弗拉·卡茲(Safra Catz)在財報電話會議中更是強調:“未來幾年,甲骨文雲基礎設施業務將以爆發式速度增長,我們已經簽署並正在談判的合同,將推動公司進入高速增長軌道。”
按照甲骨文當前的預期,其雲業務收入將在截至明年5月末的本財年中達到180億美元,同比增長77%。在之後的4年裏,這個數據將分別增長到320億美元、730億美元、1140億美元和144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金額已經排在公司等待履行的訂單中。
9月10日臨近收盤時,有媒體報道稱,甲骨文暴增的業績預期幾乎全是OpenAI貢獻的。據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與OpenAI簽訂的5年合同金額高達3000億美元,相當於新增RPO的94.6%。這份2027年開始履行的合同牽涉到的數據中心容量高達4.5吉瓦,相當於400萬戶家庭的用電量。甲骨文曾在6月暗示過這筆交易,稱達成了一項巨型雲服務協議,從2027年開始每年將為其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的年收入。
甲骨文與OpenAI的協議,對雙方而言都是一場豪賭。OpenAI首席財務官薩拉·弗萊爾9月9日在高盛Communacopia會議上表示,該公司今年的營收將同比增長三倍以上,超過130億美元。但是從2027年開始的5年裏,該公司平均每年需要向甲骨文支付600億美元。與此同時,甲骨文很可能需要大舉投資購買AI芯片,來滿足這份巨額合同相關的算力需求。
02.大學輟學生的逆襲,自稱實踐經驗勝過文憑

童年和青年時期的埃裏森
埃裏森於1944年8月17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市,其生母是一位猶太裔的單身母親弗洛倫斯·斯佩爾曼(Florence Spellman),生父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國陸軍空軍飛行員。他出生僅9個月時因肺炎住院,母親將其交給姨媽路易斯·埃裏森(Louis Ellison)和姨夫莉蓮·埃裏森(Lillian Ellison)收養,並隨他們移居芝加哥。養父路易斯曾在大蕭條時期在芝加哥房地產投資中損失慘重,性格嚴苛而疏離;養母莉蓮則溫柔體貼。埃裏森在改革派猶太家庭長大,定期參加猶太教堂活動,但從13歲起拒絕宗教儀式(如成人禮),成為宗教懷疑論者。

童年時期,埃裏森在芝加哥南岸高中就讀,成績優異,但家庭經濟拮據和養父的冷漠讓他早熟。他自稱小時候“調皮搗蛋”,但對科學和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1962年,埃裏森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攻讀預科醫學,並被評為年度優秀理科生。然而,大二時養母莉蓮突然去世,他悲痛欲絕,退學離開。
1966年,他轉入芝加哥大學學習物理和數學,僅一學期後輟學。在此期間,他首次接觸計算機設計,這成為其職業轉折點。隨後,他移居加州伯克利,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包括在銀行和房地產公司做步行員(勤雜工類)。埃裏森曾自嘲自己是“大學輟學生”,但強調實踐經驗勝過文憑。
上世紀70年代初,埃裏森在伯克利開始計算機程序員生涯,先在Amdahl公司工作,後加入Ampex公司。在Ampex,他參與了一個為中央情報局(CIA)開發的數據庫項目,代號“Oracle”(受啟發於埃德加·F·科德關於關係型數據庫的論文)。該項目讓他深入了解數據庫技術,並奠定未來基礎。70年代中期,他還曾在多家初創公司任職,積累了編程和係統設計經驗。盡管早期職業不穩定,但他對計算機革命充滿熱情,常自學新技術。

甲骨文三位創始人在1996年的合影
1977年,埃裏森與鮑勃·邁納爾(Bob Miner)和埃德·奧茨(Ed Oates)用2000美元(其中埃裏森出資1200美元)在加州創立軟件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公司初期聚焦關係型數據庫,1979年更名為關係軟件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 Inc.,RSI),推出Oracle數據庫第2版(直接跳過第1版,以示成熟)。1982年,公司更名為甲骨文(Oracle Systems),產品迅速占領中端係統和微型計算機數據庫市場,尤其受益於IBM延遲進入Unix和Windows市場。1986年,甲骨文成為首家上市的數據庫軟件公司。
03.婚姻經曆豐富,結束四段婚姻迎娶華人妻子

埃裏森與第五任妻子朱喬琳
埃裏森的婚姻經曆頗為豐富,也折射出他張揚而複雜的個人性格。1970年,他迎來第一段婚姻,但與愛塔·昆妮(Adda Quinn)的結合並未長久,很快便以離婚收場。埃裏森當時還隻是個默默無聞的工程師,遠未展現出日後“矽穀豪賭客”的姿態。
1977年,他再次步入婚姻,與第二任妻子南希.惠勒.詹金斯(Nancy Wheeler Jenkins)結婚。然而這段關係僅維持不到一年。詹金斯曾在離婚協議中放棄了埃裏森新創立的甲骨文公司股份,這一選擇在後來看來顯得戲劇性十足。
1983年,埃裏森與甲骨文的接待員芭芭拉.布思(Barbara Boothe)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大衛·埃裏森(David Ellison)和瑪格麗特·埃裏森(Megan Ellison)。兩人最終分道揚鑣,但這一段婚姻留下的子女成為埃裏森最重要的私人牽掛,他後來常以父親身份出現在孩子們的事業場合。
2003年,他與小說作家梅蘭妮.克拉夫特(Melanie Craft)結婚,婚禮由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擔任證婚人,一度成為矽穀社交圈的轟動事件。然而七年之後,這段婚姻也走向終點。
2024年,埃裏森的第五任華裔妻子朱喬琳(Keren Zhu)曝光,受到全球媒體廣泛關注。起因是埃裏森為密歇根大學狼獾隊從對手老虎隊(LSU Tigers)手中,搶到全美高中排名第一的明星四分衛布萊斯·安德伍德(Bryce Underwood),震驚全美體壇。有報道稱,其幕後的“功臣”,是埃裏森為之出力甚巨的34歲嬌妻朱喬琳。在此之前,媒體曾多次拍到埃裏森和朱喬琳坐在一起觀看體育比賽。
04. 甲骨文的擴張與困局,從軟件霸主到雲計算追趕者

上世紀90年代,甲骨文是矽穀最具擴張性的公司之一。創始人埃裏森在數據庫市場站穩腳跟後,開始通過大規模並購打造企業軟件帝國。公司以激進的姿態迅速成長,從一家數據庫供應商擴展為覆蓋企業管理軟件全線產品的超級玩家。然而,快速擴張也帶來隱憂:內部治理混亂、產品質量爭議以及競爭加劇,使甲骨文多次陷入危機。
1990年,公司因收入誇大引發財務醜聞,被迫重述財務並裁員10%,還麵臨集體訴訟。埃裏森稱這是“難以置信的商業錯誤”。但甲骨文很快反彈,成功擊敗Informix和Sybase等對手,到90年代末幾乎主導了Unix、Linux和Windows數據庫許可市場,僅剩IBM的DB2和微軟的SQL Server作為主要競爭者。
然而,過度擴張的代價在90年代末顯現。管理混亂和軟件更新滯後又讓甲骨文陷入低穀,股價大幅下挫,客戶抱怨實施成本高昂、係統複雜。埃裏森不得不裁員、重組,並加大研發投入以穩住核心業務。與此同時,他與比爾·蓋茨的競爭成為矽穀焦點。微軟憑借Windows係統牢牢掌控桌麵市場,並通過SQL Server挑戰甲骨文的數據庫業務。蓋茨的工程師式理性與埃裏森的“海盜”風格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個性衝突長期被視為矽穀的經典對立。
進入21世紀,埃裏森加快並購步伐。2004年,甲骨文以103億美元收購PeopleSoft;2005年又以59億美元拿下Siebel Systems,並間接納入JD Edwards;2008年則以85億美元收購中間件廠商BEA Systems。這一係列交易迅速搭建起覆蓋企業資源規劃、客戶關係管理和人力資本管理的完整軟件組合,使甲骨文與SAP並肩成為全球企業應用市場的雙寡頭。數據庫為基礎,應用軟件為延伸,“上下打通”的戰略被認為是甲骨文持續崛起的關鍵。
此時的甲骨文已不僅是一家數據庫公司,而是橫跨軟件、硬件與雲計算的綜合企業。數據庫仍是收入核心,幾乎滲透到各個關鍵行業:從銀行資金流轉到電信計費係統,再到政府稅務平台。數據顯示,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中,超過八成在核心係統中使用甲骨文數據庫。雖然IBM、微軟,以及開源的MySQL和PostgreSQL不斷蠶食市場,但在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場景,甲骨文依然保持優勢。
然而,麵對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穀歌雲的迅速崛起,甲骨文在雲計算領域起步偏晚。2016年,公司推出第二代雲基礎設施,試圖以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吸引客戶。埃裏森甚至放言:“我們不是要模仿AWS,而是要超越它。”但現實遠比口號殘酷。
根據Synergy Research的數據,2024年甲骨文在全球雲基礎設施市場的份額不足5%,而亞馬遜超過30%,微軟接近25%。盡管如此,甲骨文在數據庫雲化和行業定製化的混合雲方案上依然具備差異化優勢,尤其在金融、電信等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保持競爭力。
因此,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甲骨文在2022年斥資280億美元收購醫療信息化公司Cerner,這是公司曆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此舉標誌著甲骨文押注醫療健康數據,希望借助這一年增長率超過10%的新興市場,減輕對傳統數據庫業務的依賴。分析人士認為,在全球醫療體係加速數字化的背景下,這筆收購有望為公司開辟新的收入來源。
進入人工智能浪潮後,甲骨文試圖借助AI重塑戰略優勢。數據庫本身就是訓練AI模型的數據源,而數據管理和調用一直是甲骨文的核心能力。近年來,公司將生成式AI嵌入數據庫和企業軟件,聲稱要讓用戶通過自然語言就能完成複雜的SQL查詢,降低使用門檻。
埃裏森在外部投資上同樣積極。他與OpenAI、Anthropic等新興AI公司保持合作。2023年,甲骨文與Anthropic達成協議,在其雲平台上部署Claude大模型的部分算力,這既是對甲骨文雲業務的背書,也體現出公司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野心。埃裏森在多個場合強調,AI必須與企業核心係統深度融合,而甲骨文在金融、醫療和政府等行業的客戶關係,使其天然具備落地場景。
甲骨文參與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於1月宣布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計劃。美國政府還支持甲骨文潛在收購TikTok美國業務的提議,這將賦予甲骨文對全球受歡迎的消費者平台的擁有權。
盡管如此,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在報告中指出,甲骨文的優勢在於深厚的客戶關係和數據庫技術積累,但在雲基礎設施上必須持續加大投入,才能避免進一步邊緣化。麵對外界的質疑,埃裏森顯得並不在意。他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說:“過去40年,人們無數次說甲骨文會被超越,但我們仍然在這裏。”
05.甲骨文掌門人的財富版圖,每年靠分紅獲20億美元現金流

2013年,埃裏森的美國甲骨文船隊獲得美洲杯帆船賽冠軍
埃裏森的財富主要來自長期堅守核心資產的“集中押注”,輔以大規模股票回購帶來的杠杆效應。他持有甲骨文約41%的股份,這是其資產核心。自2011年以來,甲骨文回購股票超過1400億美元,使埃裏森持股比例從約22%增至41%,再加上每年約20億美元的分紅和可用股份抵押貸款,他的財富得以快速放大。
盡管財富版圖的核心是甲骨文,埃裏森的資產配置仍然頗為多元。他持有特斯拉股份,曾擔任該公司董事。埃裏森的興趣與投資幾乎遍布航空、餐飲、娛樂與運動等多個領域,從斥資收購夏威夷的拉奈島(Lanai),到複興印第安韋爾斯網球賽,再到打造全球高端帆船聯賽SailGP等等。
在慈善與遺產安排上,他與矽穀常規風格不同。2010年加入“捐贈誓言”,承諾捐出至少95%財富,但更多按個人意願執行。曾向南加州大學捐贈2億美元建立癌症研究中心,今年又調整捐贈路徑,將部分財富投入牛津大學合作創辦的“埃裏森技術研究院”,推動AI、生命科學與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前沿研究。
隨著AI時代的到來,甲骨文能否在雲計算競爭中持續擴張,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無論市場如何起伏,埃裏森已經用一場驚人的財富躍升,再次書寫了矽穀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