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困在磚廠裏的智障工人

困在磚廠裏的智障工人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於 2025-09-07 19:29: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按照“每打包1萬塊磚130元的報酬”計算,智障工人李鬆嶺最多的一個月,搬過68萬塊磚。要完成這樣的工作量,他需要11.33萬次夾起20多斤的磚塊,擺上流水線。

單調、重複,且沒有報酬的勞作,日複一日。

直到今年6月初,進入湖南省臨湘市豔飛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豔飛磚廠)暗訪的媒體記者報警,李鬆嶺和其他4名被工頭“撿到”磚廠的智障人員,才得以被解救。

相關部門調查發現,李鬆嶺等5人自2023年3月陸續被帶到豔飛磚廠。截至案發,5人應當獲得的46萬餘元報酬,均被工頭據為己有。

帶智障人員進入磚廠勞動以牟利,並非個例。今年6月份,湖南、河南、山西等地的磚廠,陸續爆出存在智障人員被帶進磚廠勞動的情況。

新京報記者梳理相關法院判決文書發現,2015年至今10年間,至少有50家磚廠出現工頭控製智障人員勞動的情況,被強迫勞動者近400人。他們或在街頭被誘騙,或被購買,更有工頭通過持械威脅的方式,強行將智障人員從一家磚廠帶至另一家磚廠勞動,成為牟利的“工具”。而磚廠則因“招工難”“智障工人穩定,不影響生產”“好管理”等因素,對工頭控製或打、罵智障工人的行為,視而不見。

工頭和磚廠,成了共謀。

▲李鬆嶺被接回家後,父親用新買來的剃須刀,幫兒子刮胡子。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

失蹤十八年

7月21日下午,河南省睢縣救助站的門前,一輛湘F牌照的警車還未停穩,74歲的譚照真便幾步湊到車前,激動地往車裏張望。

警車,載著她18年未見的兒子李鬆嶺,從湖南省臨湘市趕來。

47天前,李鬆嶺和其他4名同樣有智力問題的工友,在臨湘市豔飛磚廠被警方解救。據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報道,5人被工頭控製在磚廠從事體力勞動,每天工作12小時,全年無休。

“那活兒,他能受得了啊?”剛得知兒子的消息時,譚照真心疼沒下過力的兒子,她窩了一肚子的話,想問。

警車剛停穩,沒等隨車護送的民警介紹,譚照真便認出了失蹤18年的兒子,一把抓住兒子的手失聲痛哭起來:“我嘞孩兒哎,我是恁媽媽呀!”

留著平頭、滿臉胡茬,高過母親一頭的李鬆嶺,似乎已忘了眼前的老人是誰。他目光瞥向高處,舉起另一隻手對譚照真“擺了擺手”,便隨眾人走向救助站院內。拋下追問著他的家人,“不認識恁媽媽了嗎?”

李鬆嶺在家排行老二,2002年從商丘某師範類中專畢業,被分配到老家白樓鄉一所小學教書。不過,因為家裏拿不出8000元的“安置費”,李鬆嶺便南下打工,之後精神異常。

譚照真已記不清兒子最後一次外出打工是哪一年了。她隻記得,那年李鬆嶺提著裝有身份證、畢業證、課本和衣物的蛇皮袋外出,幾個月後卻衣衫襤褸地出現在家門前。“找不到工作了,一路撿東西吃,從深圳走了一個多月,走回來的。”譚照真稱。

因為精神狀態惡化,待在老家的李鬆嶺,經常往外跑,“走不遠。外麵跑兩三天,自己就回家了”。2007年中秋節前後,在院裏剛剝完棒子(玉米)的李鬆嶺,光著膀子便出門了。父親李元青追出去,遠遠地看見,他一個人穿過幹枯的河道,“喊了幾聲也不應。”

那天晚上,秋風驟起,再也沒了李鬆嶺的消息。

新聞裏報道鄰縣車禍事故致一人死亡,老兩口去看過;鄉鎮的村落、街頭、河道、橋洞,老兩口去找過;南方務工的親戚鄰居,老兩口也打聽過。“這麽多年,想著不是餓死,也凍死在外麵了。”譚照真說。

再見李鬆嶺,父母覺得,兒子似乎變了一個人。說話聽不懂、不認識家人,曾經因精神問題時常狂躁、總往外跑的他,如今坐在救助站的長椅上,安靜得像個犯錯的孩子。

湖南省芙蓉司法鑒定中心做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顯示:李鬆嶺交談接觸被動合作,思維貧乏,情感淡漠,記憶功能減退。不知道自己是哪裏人,不記得自己的出生年月,不知道一年有多少個月,不清楚國家首都是哪,雞與鴨的區別說不清楚。

李鬆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韋氏成人智力54。

“你還認識我嗎?”“在那兒想不想家?”“幹活累不累?”一同前來的家人拋出一連串關心的問題,試圖喚起李鬆嶺的回憶。

得不到回應的家人,又在手機上扒出電視台的報道問:“鬆嶺,這是不是你?”畫麵中,李鬆嶺戴一頂磨破了帽簷的咖色帽子,正彎著腰站在一米高的磚架上。

他所在的工棚,堆滿了一摞摞紅磚。

▲李鬆嶺曾經工作的湖南省臨湘市豔飛磚廠,車間內堆滿了磚塊。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

68萬塊磚

電視畫麵中的這個工棚,是湖南臨湘市豔飛磚廠的打包車間,這裏距離李鬆嶺的老家河南睢縣,有700公裏。

在這裏,李鬆嶺並不叫李鬆嶺。

他被工頭喚作“開友”:來自雲南、沒上過學,無兄弟姐妹。

從臨湘市區沿017縣道,北行14公裏,進入聶市鎮的紅土村土屋組,一處建在山坡處、占地1.5萬平方米的廠區,便是李鬆嶺被解救的磚廠。公開資料顯示,豔飛磚廠成立於2021年,法定代表人是劉豔飛,預計年產量1.2億塊磚。

8月10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這座磚廠兩麵靠山,未設大門,隻有臨路一側建有10餘米的半封閉圍牆,可隨意進出。院內靠山體搭建的上千平方的工棚下,擺放著一摞摞出窯後還未打包的紅磚。

沿著工棚進入廠區內部,6名工人並排站在離地不到1米高的磚架上,手持磚夾將磚塊放上長8米、寬約0.5米的傳送帶。傳送帶盡頭的機械手,自動將磚塊疊放、打包,“一層54塊磚,疊13層,打包成一墩”。

一位碼磚的工人告訴記者,磚夾是固定隻能夾5塊磚,左手再拿一塊,這樣3次,18塊磚,放在傳送帶上正好是一列,方便機械手抓取打包。

記者嚐試使用磚夾單手提磚,感覺稍有吃力,“5塊磚大概20斤重。”有工人稱。

夾起20斤磚塊,擺在傳送帶上。在今年6月份之前,這種單調、重複的動作,李鬆嶺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臨湘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依據調查做出的工資表顯示,最多的一個月,李鬆嶺搬磚68萬塊,平均每天21935塊。按照每次搬6塊磚計算,他需要每天重複“夾磚、彎腰、放磚”的動作3655次。

被解救47天後,磚夾在李鬆嶺右手指肚上磨出的兩排老繭,仍清晰可見。

李鬆嶺是怎麽到的湖南?是不是還在其他磚廠幹過?工頭有沒有對他打罵、控製?如果沒有,他為啥不跑?

接回李鬆嶺後,家人有好多疑問,但從李鬆嶺這兒得不到答案。

▲8月10日,豔飛磚廠打包線上,幾名工人正在將磚塊放在打包流水線上,由末端的機械手將磚塊打包成捆。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

“撿來的”

護送李鬆嶺回家的臨湘民警介紹,李鬆嶺是2023年3月,被工頭帶到豔飛磚廠勞動的。

新京報記者從多方信源證實,與李鬆嶺一同在豔飛磚廠被解救的,還有“富貴”“水牛”“李太星”和“李金太”等4名智障人員。他們分別被3名工頭帶進磚廠工作。

事發後,這3名工頭與豔飛磚廠法定代表人劉豔飛,因“涉嫌強迫勞動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不過,據記者了解,李鬆嶺最早幹活的磚廠,是嶽陽市如斯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斯磚廠)。

公開資料顯示,如斯磚廠位於臨湘市羊樓司鎮如斯村吳家組,2019年成立,注冊資金2000萬元,2021年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劉豔飛。

工頭付某發的妻子呂女士稱,2023年年後,她跟著丈夫,從雲南彝良老家到了如斯磚廠,那時候廠區空地上堆放的磚,都長出了“青苔”,像停工很久了。大概2月底,磚廠“點火”燒窯,他們也開始正式幹活,“也是打包磚”。

2023年3月份,付某發從外麵相繼帶回了“開友”和廣東籍的“富貴”兩人。“據他說,是在臨湘看到他們在街頭流浪,便把他們帶到了磚廠”。呂女士稱,直到2023年10月,豔飛磚廠投產運營,他們才到了豔飛磚廠。

在“開友”和“富貴”被帶至如斯磚廠的第二個月,付某發的同鄉付某學,將“水牛”帶到磚廠。2024年12月、2025年2月,工頭李某學將“李太星”“李金進”帶至豔飛磚廠。

▲臨湘市羊樓司鎮的如斯磚廠。2023年3月份,李鬆嶺被工頭帶到該磚廠勞動,後轉至豔飛磚廠。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有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付某學、李某學兩人,也自稱是在路邊“撿”到的“水牛”三人。

8月11日,新京報記者在臨湘市救助站見到了籍貫廣西龍勝的“李太星”。據救助站工作人員介紹,從磚廠解救的5人中,隻有“李太星”的智力接近常人,他可以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家庭住址。

44歲的“李太星”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本名叫粟某輝,因為工頭說“大家都不用真名”,他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字。

粟某輝稱,他2003年從老家外出務工,大概2012年在嶽陽市街頭流浪時,偶遇李某學。當時李某學說可以送他回家,他便坐上了李某學的車。之後,他被李某學帶著,十餘年間到過河南、山東等地的多家磚廠搬磚。

呂女士覺得,帶“開友”“富貴”到磚廠工作,其實也幫了他們。“管他們吃、住、穿,還有飲料、啤酒喝,給他們買煙抽,偶爾還會給點零錢。”呂女士數說著對他們的好,但就是沒提及丈夫私吞了他們所有的工錢。

━━━━━

95492元工資

李鬆嶺的這筆工錢,有95492元。

在睢縣救助站,臨湘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向李鬆嶺的家屬轉交了2000元的慰問金和95492元的工資。

這是李鬆嶺在磚廠27個月的勞動所得。

臨湘市人社局出具的李鬆嶺的工資核算表顯示,2023年3月至2025年6月4日,李鬆嶺每個月的工資,從1335元到8840元不等,共計為130592元。

臨湘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人社局下屬機構)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他們依據公安的調查、磚廠支付給包工頭工資以及打包工人的考勤表,分別核算出了5名被解救人員應得的工資,並扣除了他們的生活費。

李鬆嶺每月1300元的生活費,27個月共計扣除35100元。“生活費是按照工頭的口供、消費記錄等信息整體評估的,5個人因為日常開銷不同,扣除的生活費也不一樣。”該負責人稱。

▲臨湘市人社局出具的李鬆嶺工資核算表。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新京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確認,截至案發,三名工頭靠李鬆嶺等5名智障人員,共計從磚廠獲利46萬餘元。刨除臨湘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計算出的5人正常開銷,仍有35.8萬元。

若非媒體報道和政府部門的介入,5名智障人員靠搬磚賺來的辛苦錢,或許永遠也拿不到。

8月10日,一位臨時管理豔飛磚廠的股東王先生告訴記者,2022年12月份,劉豔飛與工頭付某發簽訂“外包協議”。協議約定,付某發承包磚廠生產磚塊的打包工作,每打包1萬塊磚,工錢為130元,“磚廠還另外補貼10元的帶班費,給付某發”。

王先生稱,磚廠每個月都會按期根據打包量,將工錢全部結算給付某發,從未拖欠。付某發招來的打包工人的工資,由他根據工人上工的情況,自行發放。

案發前,包括付某發和其妻子呂女士在內,在豔飛磚廠內搬磚的工人共計17人。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付某發統計的“2025年5月份工人出勤表”顯示,當月,5名智障人員隻有“富貴”休息了兩天。而工頭付某發,31天隻在有工人缺勤時,上工3天。

呂女士稱,他們16人每8人分為一班,12小時換一次班。工人共同上下班,根據打包磚量算出的工資,也由8人平分。

隻不過,5名智障工人的那份工資,被工頭直接克扣了。

“誰帶來的人,錢就由誰領。”呂女士稱,“水牛”是付某學找來的,他的工資會直接發給付某學。至於最終有沒有給“水牛”,他們不知道,也不會問。

6月份,臨湘警方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介入這起案件後,豔飛磚廠重新支付了5名智障工人的工資。“我們挺虧的,其實工錢都已經按打包量付過一次。”股東王先生稱,磚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核實付某發招來的這些人的身份,“如果當時要求他提供身份證,或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

▲2025年5月份豔飛磚廠打包工人出勤表顯示,李鬆嶺連續出勤31天。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

磚廠與工頭

帶著智障人員搬磚,工頭獲利頗豐。

2020年,臨湘市公安局偵破的一起強迫勞動案中,就涉及如斯磚廠:雲南宣威籍的工頭高某寬,帶領14名智障人員在如斯磚廠裝、卸磚塊,3年獲利125萬餘元。

暴利之下,一起起類似的案件,在多地發生。

新京報記者梳理2015年至2025年的45份判決書發現,有50家磚廠曾出現工頭控製智障人員或精神病人搬磚牟利的情況,被強迫勞動者近400人。

他們或在街頭被誘騙、強行拉走,或被工頭花錢購買,更有工頭通過持械威脅的方式,將智障人員從磚廠強行帶走,跨省轉運至別的磚廠,為自己牟利。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就曾發生一起持械搶智障工人的案例。

2017年,浦某彥得知馬龍區一家磚廠內有6名智障工人,便與陳某等人,淩晨4時蒙麵持械進入磚廠,強行將磚廠內的3名智障工人帶離。之後,駕車將工人帶到貴州省從江縣某磚廠進行勞動。

而在另一起案件中,周某和張某在2022年,以8萬元的價格,從湖北“購買”8名智力低下的人員,先後帶到山東、河南等磚窯廠從事體力勞動,並通過辱罵和毆打等方式,強迫他們勞動。

還有不少智障人員,是工頭以香煙、零食等手段誘騙而來。其中涉及人數較多的杜某鵬案,用這些手段在雲南省昆明市及周邊區縣,誘騙了19名智障人員進入磚廠工作。

“帶智障人員到磚廠幹活,聽說過,也見過。”8月20日,河南豫東地區一位磚廠負責人告訴記者,裝、卸磚塊的工作,比較髒、累,本地人很少做,人員流動也比較大。很多磚廠為了省事兒,都把這塊工作外包了。認為外包出去後,工頭招聘、使用什麽樣的人,跟磚廠沒有關係。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豔飛磚廠股東王先生也承認,因為將流水線外包的緣故,他們並未要求付某發提供工人的身份證,未盡到核查的責任。

▲豔飛磚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上工作。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位於汝州市的河南省德源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德源偉業磚廠)相關負責人稱,碼磚裝車的工人流動性比較大,人也比較雜。他們隻與對接的工頭核算工資,至於工頭帶了幾個人幹活,這些人是什麽人,磚廠並未留意。今年6月份,德源偉業磚廠被爆有工頭控製3名智障人員從事重體力勞動。

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教授薛長禮認為,“外包”模式並不能成為磚廠負責人免除刑事責任的“防火牆”。磚廠負責人“明知”或“應知”工頭存在使用暴力、威脅或者限製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不但不製止,反而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或默許的,也構成強迫勞動罪的共犯。

多起相關判決書顯示,在使用智障工人的案件中,一些磚廠負責人不僅知情,還存在協助工頭在相關部門檢查中隱匿智障工人的情況。

2017年,雲南大理市法院做出的一份判決顯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清查磚廠非法用工時,某磚廠負責人多次將消息告知工頭,並讓其轉移藏匿智障人員,清查結束後再通知其帶人返回,繼續使用智障人員,強迫其勞動。

有磚廠負責人表示,因為磚廠生產不正常,不好招工。而工頭帶領的智障人員好管理,且隨時都可以上工,便默許此類情況發生。

豔飛磚廠有沒有類似情況,記者未能向公安機關證實。但在大象新聞的報道中,臥底記者和誌願者報警20分鍾後,一名工頭駕駛麵包車離開磚廠,警方攔停麵包車發現,李鬆嶺、“水牛”等5名智障人員全在麵包車內。

對於“記者報警後,工頭帶領智障人員外出”的情況。付某發的妻子呂女士稱,他們並非接到了誰的通知轉移智障人員,“隻是當天風機壞了,帶他們出去兜風。”

━━━━━

被困在磚廠

豔飛磚廠,並不具備控製或拘禁智障工人的條件。廠區沒有大門,院內的宿舍樓也24小時開放。

智力水平高於其他4名智障人員的粟某輝,在被記者問及“為何不跑”時,隻是低著頭簡短地回答:“沒錢。”

曾有記者詢問被解救後的“水牛”,“不用幹苦力了,送你回家好不好?”表情呆滯、始終低著頭的“水牛”開心得像個孩子。9月4日,臨湘市救助站發布“尋親信息”稱,公安部門通過司法鑒定、人臉比對、DNA比對,均未能查詢到“水牛”戶籍信息。

▲從“開友”居住的宿舍樓上俯瞰臨湘市豔飛磚廠,院內堆放著大量打包好暫未售出的紅磚。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他們顯然不具備“主動離開”的能力。有判決書稱,工頭正是利用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智障人員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弱勢地位,非法獲取被害人勞動所得。

對於豔飛磚廠內5名智障人員長時間被迫勞動而未被發現的問題,臨湘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臨湘市有5000多家企業,從業者約有10萬人,每年的投訴有1000多起,立案的有200多起,但勞動監察室隻有6個人。

“再加上此前未接到過關於豔飛磚廠的投訴,如果日常排查到磚廠,也不一定就能發現存在強迫智障人員勞動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稱。

對此,薛長禮教授認為,多地出現智障人員被帶到磚廠勞動,長時間未能被發現,說明基層社會治理存在末梢短板和強迫勞動係統性的監管失靈。

薛長禮稱,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需要采取法律、監管、技術和社會治理的綜合治理模式。既要強化法律適用與懲戒,加大刑罰力度,尤其是對“幕後”雇主的刑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對犯罪鏈條的需求端作出懲戒。同時勞動監察、殘聯、民政、公安的監督觸角也需深入基層,打通壁壘,建立常態化的跨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機製,並設立便捷的強迫勞動舉報渠道。

在李鬆嶺被接回家兩天後,家人將他送進了當地的一家精神病醫院治療。譚照真稱,在與家人相處中,李鬆嶺逐漸回憶起了18年前的事,他能說出哥哥、嫂子以及大侄子的名字,對家人也產生了依賴,“出門去哪,他都跟在我們後麵。”

如今,家人每周到醫院探望一次李鬆嶺。

“先治療半年,等他的精神狀態好轉,再把他接回家。”李鬆嶺的家屬告訴記者,目前,家人已為李鬆嶺辦理了殘疾證,並向當地民政部門提交了申請“五保戶”的資料,“審批通過後,每個月都能領到國家補貼”。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夫婦好心幫陌生男手機充電 慘被虐5小時活活燒死
她醉酒打Uber嘔吐 被司機趕下車 遭陌生人撿屍強奸
前北京副市長判囚12年 疑因擋不住“車撞中南海”?
萬斯長文悼好友柯克 將用空軍二號運送靈柩回原居地
高大帥氣口若懸河 柯克被視為明日之星 川普接班人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柯克槍擊案嫌疑人已被拘捕 希望他被判死刑
哈裏斯一席話炸裂拜登圈子:暴露出她是多麽淺薄
殺害查理·柯克槍手的“狙擊點位”被曝光,疑有槍手痕跡
川普與內塔尼亞胡通話時非常憤怒:為何沒通知我
對話西貝前後廚員工:究竟用沒用預製菜?
外國“水果貴族”,集體淪為中國土特產
從“街車”到份額僅剩1%,韓係車在華銷量一落千丈
亞航擬采購中國C919,衝擊空客-波音壟斷地位
遭美拘留韓國工人返國親人淚迎 民團諷“不是朋友嗎”
以軍72小時內襲擊敘利亞、黎巴嫩等6國 胡賽武裝回應
吳京形象塌房了遭群嘲:可笑的“爹味老登”太自戀
解放軍曾用電磁武器融化印軍?美國議員語出驚人
美國聯邦調查局懸賞10萬美元,尋找凶手
柯克被殺 陰謀論再度四起 這事兒和以色列有關?
俄無人機進犯波蘭:普京“壓力測試” 北約導彈代價昂貴…
人類思維的bug?愚蠢,總是比邪惡更可怕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困在磚廠裏的智障工人

新京報 2025-09-07 19:29:27
按照“每打包1萬塊磚130元的報酬”計算,智障工人李鬆嶺最多的一個月,搬過68萬塊磚。要完成這樣的工作量,他需要11.33萬次夾起20多斤的磚塊,擺上流水線。

單調、重複,且沒有報酬的勞作,日複一日。

直到今年6月初,進入湖南省臨湘市豔飛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豔飛磚廠)暗訪的媒體記者報警,李鬆嶺和其他4名被工頭“撿到”磚廠的智障人員,才得以被解救。

相關部門調查發現,李鬆嶺等5人自2023年3月陸續被帶到豔飛磚廠。截至案發,5人應當獲得的46萬餘元報酬,均被工頭據為己有。

帶智障人員進入磚廠勞動以牟利,並非個例。今年6月份,湖南、河南、山西等地的磚廠,陸續爆出存在智障人員被帶進磚廠勞動的情況。

新京報記者梳理相關法院判決文書發現,2015年至今10年間,至少有50家磚廠出現工頭控製智障人員勞動的情況,被強迫勞動者近400人。他們或在街頭被誘騙,或被購買,更有工頭通過持械威脅的方式,強行將智障人員從一家磚廠帶至另一家磚廠勞動,成為牟利的“工具”。而磚廠則因“招工難”“智障工人穩定,不影響生產”“好管理”等因素,對工頭控製或打、罵智障工人的行為,視而不見。

工頭和磚廠,成了共謀。

▲李鬆嶺被接回家後,父親用新買來的剃須刀,幫兒子刮胡子。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

失蹤十八年

7月21日下午,河南省睢縣救助站的門前,一輛湘F牌照的警車還未停穩,74歲的譚照真便幾步湊到車前,激動地往車裏張望。

警車,載著她18年未見的兒子李鬆嶺,從湖南省臨湘市趕來。

47天前,李鬆嶺和其他4名同樣有智力問題的工友,在臨湘市豔飛磚廠被警方解救。據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報道,5人被工頭控製在磚廠從事體力勞動,每天工作12小時,全年無休。

“那活兒,他能受得了啊?”剛得知兒子的消息時,譚照真心疼沒下過力的兒子,她窩了一肚子的話,想問。

警車剛停穩,沒等隨車護送的民警介紹,譚照真便認出了失蹤18年的兒子,一把抓住兒子的手失聲痛哭起來:“我嘞孩兒哎,我是恁媽媽呀!”

留著平頭、滿臉胡茬,高過母親一頭的李鬆嶺,似乎已忘了眼前的老人是誰。他目光瞥向高處,舉起另一隻手對譚照真“擺了擺手”,便隨眾人走向救助站院內。拋下追問著他的家人,“不認識恁媽媽了嗎?”

李鬆嶺在家排行老二,2002年從商丘某師範類中專畢業,被分配到老家白樓鄉一所小學教書。不過,因為家裏拿不出8000元的“安置費”,李鬆嶺便南下打工,之後精神異常。

譚照真已記不清兒子最後一次外出打工是哪一年了。她隻記得,那年李鬆嶺提著裝有身份證、畢業證、課本和衣物的蛇皮袋外出,幾個月後卻衣衫襤褸地出現在家門前。“找不到工作了,一路撿東西吃,從深圳走了一個多月,走回來的。”譚照真稱。

因為精神狀態惡化,待在老家的李鬆嶺,經常往外跑,“走不遠。外麵跑兩三天,自己就回家了”。2007年中秋節前後,在院裏剛剝完棒子(玉米)的李鬆嶺,光著膀子便出門了。父親李元青追出去,遠遠地看見,他一個人穿過幹枯的河道,“喊了幾聲也不應。”

那天晚上,秋風驟起,再也沒了李鬆嶺的消息。

新聞裏報道鄰縣車禍事故致一人死亡,老兩口去看過;鄉鎮的村落、街頭、河道、橋洞,老兩口去找過;南方務工的親戚鄰居,老兩口也打聽過。“這麽多年,想著不是餓死,也凍死在外麵了。”譚照真說。

再見李鬆嶺,父母覺得,兒子似乎變了一個人。說話聽不懂、不認識家人,曾經因精神問題時常狂躁、總往外跑的他,如今坐在救助站的長椅上,安靜得像個犯錯的孩子。

湖南省芙蓉司法鑒定中心做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顯示:李鬆嶺交談接觸被動合作,思維貧乏,情感淡漠,記憶功能減退。不知道自己是哪裏人,不記得自己的出生年月,不知道一年有多少個月,不清楚國家首都是哪,雞與鴨的區別說不清楚。

李鬆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韋氏成人智力54。

“你還認識我嗎?”“在那兒想不想家?”“幹活累不累?”一同前來的家人拋出一連串關心的問題,試圖喚起李鬆嶺的回憶。

得不到回應的家人,又在手機上扒出電視台的報道問:“鬆嶺,這是不是你?”畫麵中,李鬆嶺戴一頂磨破了帽簷的咖色帽子,正彎著腰站在一米高的磚架上。

他所在的工棚,堆滿了一摞摞紅磚。

▲李鬆嶺曾經工作的湖南省臨湘市豔飛磚廠,車間內堆滿了磚塊。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

68萬塊磚

電視畫麵中的這個工棚,是湖南臨湘市豔飛磚廠的打包車間,這裏距離李鬆嶺的老家河南睢縣,有700公裏。

在這裏,李鬆嶺並不叫李鬆嶺。

他被工頭喚作“開友”:來自雲南、沒上過學,無兄弟姐妹。

從臨湘市區沿017縣道,北行14公裏,進入聶市鎮的紅土村土屋組,一處建在山坡處、占地1.5萬平方米的廠區,便是李鬆嶺被解救的磚廠。公開資料顯示,豔飛磚廠成立於2021年,法定代表人是劉豔飛,預計年產量1.2億塊磚。

8月10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這座磚廠兩麵靠山,未設大門,隻有臨路一側建有10餘米的半封閉圍牆,可隨意進出。院內靠山體搭建的上千平方的工棚下,擺放著一摞摞出窯後還未打包的紅磚。

沿著工棚進入廠區內部,6名工人並排站在離地不到1米高的磚架上,手持磚夾將磚塊放上長8米、寬約0.5米的傳送帶。傳送帶盡頭的機械手,自動將磚塊疊放、打包,“一層54塊磚,疊13層,打包成一墩”。

一位碼磚的工人告訴記者,磚夾是固定隻能夾5塊磚,左手再拿一塊,這樣3次,18塊磚,放在傳送帶上正好是一列,方便機械手抓取打包。

記者嚐試使用磚夾單手提磚,感覺稍有吃力,“5塊磚大概20斤重。”有工人稱。

夾起20斤磚塊,擺在傳送帶上。在今年6月份之前,這種單調、重複的動作,李鬆嶺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臨湘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依據調查做出的工資表顯示,最多的一個月,李鬆嶺搬磚68萬塊,平均每天21935塊。按照每次搬6塊磚計算,他需要每天重複“夾磚、彎腰、放磚”的動作3655次。

被解救47天後,磚夾在李鬆嶺右手指肚上磨出的兩排老繭,仍清晰可見。

李鬆嶺是怎麽到的湖南?是不是還在其他磚廠幹過?工頭有沒有對他打罵、控製?如果沒有,他為啥不跑?

接回李鬆嶺後,家人有好多疑問,但從李鬆嶺這兒得不到答案。

▲8月10日,豔飛磚廠打包線上,幾名工人正在將磚塊放在打包流水線上,由末端的機械手將磚塊打包成捆。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

“撿來的”

護送李鬆嶺回家的臨湘民警介紹,李鬆嶺是2023年3月,被工頭帶到豔飛磚廠勞動的。

新京報記者從多方信源證實,與李鬆嶺一同在豔飛磚廠被解救的,還有“富貴”“水牛”“李太星”和“李金太”等4名智障人員。他們分別被3名工頭帶進磚廠工作。

事發後,這3名工頭與豔飛磚廠法定代表人劉豔飛,因“涉嫌強迫勞動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不過,據記者了解,李鬆嶺最早幹活的磚廠,是嶽陽市如斯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斯磚廠)。

公開資料顯示,如斯磚廠位於臨湘市羊樓司鎮如斯村吳家組,2019年成立,注冊資金2000萬元,2021年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劉豔飛。

工頭付某發的妻子呂女士稱,2023年年後,她跟著丈夫,從雲南彝良老家到了如斯磚廠,那時候廠區空地上堆放的磚,都長出了“青苔”,像停工很久了。大概2月底,磚廠“點火”燒窯,他們也開始正式幹活,“也是打包磚”。

2023年3月份,付某發從外麵相繼帶回了“開友”和廣東籍的“富貴”兩人。“據他說,是在臨湘看到他們在街頭流浪,便把他們帶到了磚廠”。呂女士稱,直到2023年10月,豔飛磚廠投產運營,他們才到了豔飛磚廠。

在“開友”和“富貴”被帶至如斯磚廠的第二個月,付某發的同鄉付某學,將“水牛”帶到磚廠。2024年12月、2025年2月,工頭李某學將“李太星”“李金進”帶至豔飛磚廠。

▲臨湘市羊樓司鎮的如斯磚廠。2023年3月份,李鬆嶺被工頭帶到該磚廠勞動,後轉至豔飛磚廠。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有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付某學、李某學兩人,也自稱是在路邊“撿”到的“水牛”三人。

8月11日,新京報記者在臨湘市救助站見到了籍貫廣西龍勝的“李太星”。據救助站工作人員介紹,從磚廠解救的5人中,隻有“李太星”的智力接近常人,他可以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民族、出生年月、家庭住址。

44歲的“李太星”告訴新京報記者,他本名叫粟某輝,因為工頭說“大家都不用真名”,他給自己起了個新名字。

粟某輝稱,他2003年從老家外出務工,大概2012年在嶽陽市街頭流浪時,偶遇李某學。當時李某學說可以送他回家,他便坐上了李某學的車。之後,他被李某學帶著,十餘年間到過河南、山東等地的多家磚廠搬磚。

呂女士覺得,帶“開友”“富貴”到磚廠工作,其實也幫了他們。“管他們吃、住、穿,還有飲料、啤酒喝,給他們買煙抽,偶爾還會給點零錢。”呂女士數說著對他們的好,但就是沒提及丈夫私吞了他們所有的工錢。

━━━━━

95492元工資

李鬆嶺的這筆工錢,有95492元。

在睢縣救助站,臨湘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向李鬆嶺的家屬轉交了2000元的慰問金和95492元的工資。

這是李鬆嶺在磚廠27個月的勞動所得。

臨湘市人社局出具的李鬆嶺的工資核算表顯示,2023年3月至2025年6月4日,李鬆嶺每個月的工資,從1335元到8840元不等,共計為130592元。

臨湘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人社局下屬機構)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他們依據公安的調查、磚廠支付給包工頭工資以及打包工人的考勤表,分別核算出了5名被解救人員應得的工資,並扣除了他們的生活費。

李鬆嶺每月1300元的生活費,27個月共計扣除35100元。“生活費是按照工頭的口供、消費記錄等信息整體評估的,5個人因為日常開銷不同,扣除的生活費也不一樣。”該負責人稱。

▲臨湘市人社局出具的李鬆嶺工資核算表。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新京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確認,截至案發,三名工頭靠李鬆嶺等5名智障人員,共計從磚廠獲利46萬餘元。刨除臨湘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計算出的5人正常開銷,仍有35.8萬元。

若非媒體報道和政府部門的介入,5名智障人員靠搬磚賺來的辛苦錢,或許永遠也拿不到。

8月10日,一位臨時管理豔飛磚廠的股東王先生告訴記者,2022年12月份,劉豔飛與工頭付某發簽訂“外包協議”。協議約定,付某發承包磚廠生產磚塊的打包工作,每打包1萬塊磚,工錢為130元,“磚廠還另外補貼10元的帶班費,給付某發”。

王先生稱,磚廠每個月都會按期根據打包量,將工錢全部結算給付某發,從未拖欠。付某發招來的打包工人的工資,由他根據工人上工的情況,自行發放。

案發前,包括付某發和其妻子呂女士在內,在豔飛磚廠內搬磚的工人共計17人。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付某發統計的“2025年5月份工人出勤表”顯示,當月,5名智障人員隻有“富貴”休息了兩天。而工頭付某發,31天隻在有工人缺勤時,上工3天。

呂女士稱,他們16人每8人分為一班,12小時換一次班。工人共同上下班,根據打包磚量算出的工資,也由8人平分。

隻不過,5名智障工人的那份工資,被工頭直接克扣了。

“誰帶來的人,錢就由誰領。”呂女士稱,“水牛”是付某學找來的,他的工資會直接發給付某學。至於最終有沒有給“水牛”,他們不知道,也不會問。

6月份,臨湘警方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介入這起案件後,豔飛磚廠重新支付了5名智障工人的工資。“我們挺虧的,其實工錢都已經按打包量付過一次。”股東王先生稱,磚廠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核實付某發招來的這些人的身份,“如果當時要求他提供身份證,或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

▲2025年5月份豔飛磚廠打包工人出勤表顯示,李鬆嶺連續出勤31天。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

磚廠與工頭

帶著智障人員搬磚,工頭獲利頗豐。

2020年,臨湘市公安局偵破的一起強迫勞動案中,就涉及如斯磚廠:雲南宣威籍的工頭高某寬,帶領14名智障人員在如斯磚廠裝、卸磚塊,3年獲利125萬餘元。

暴利之下,一起起類似的案件,在多地發生。

新京報記者梳理2015年至2025年的45份判決書發現,有50家磚廠曾出現工頭控製智障人員或精神病人搬磚牟利的情況,被強迫勞動者近400人。

他們或在街頭被誘騙、強行拉走,或被工頭花錢購買,更有工頭通過持械威脅的方式,將智障人員從磚廠強行帶走,跨省轉運至別的磚廠,為自己牟利。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就曾發生一起持械搶智障工人的案例。

2017年,浦某彥得知馬龍區一家磚廠內有6名智障工人,便與陳某等人,淩晨4時蒙麵持械進入磚廠,強行將磚廠內的3名智障工人帶離。之後,駕車將工人帶到貴州省從江縣某磚廠進行勞動。

而在另一起案件中,周某和張某在2022年,以8萬元的價格,從湖北“購買”8名智力低下的人員,先後帶到山東、河南等磚窯廠從事體力勞動,並通過辱罵和毆打等方式,強迫他們勞動。

還有不少智障人員,是工頭以香煙、零食等手段誘騙而來。其中涉及人數較多的杜某鵬案,用這些手段在雲南省昆明市及周邊區縣,誘騙了19名智障人員進入磚廠工作。

“帶智障人員到磚廠幹活,聽說過,也見過。”8月20日,河南豫東地區一位磚廠負責人告訴記者,裝、卸磚塊的工作,比較髒、累,本地人很少做,人員流動也比較大。很多磚廠為了省事兒,都把這塊工作外包了。認為外包出去後,工頭招聘、使用什麽樣的人,跟磚廠沒有關係。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豔飛磚廠股東王先生也承認,因為將流水線外包的緣故,他們並未要求付某發提供工人的身份證,未盡到核查的責任。

▲豔飛磚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上工作。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位於汝州市的河南省德源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德源偉業磚廠)相關負責人稱,碼磚裝車的工人流動性比較大,人也比較雜。他們隻與對接的工頭核算工資,至於工頭帶了幾個人幹活,這些人是什麽人,磚廠並未留意。今年6月份,德源偉業磚廠被爆有工頭控製3名智障人員從事重體力勞動。

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教授薛長禮認為,“外包”模式並不能成為磚廠負責人免除刑事責任的“防火牆”。磚廠負責人“明知”或“應知”工頭存在使用暴力、威脅或者限製人身自由的方法強迫他人勞動,不但不製止,反而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或默許的,也構成強迫勞動罪的共犯。

多起相關判決書顯示,在使用智障工人的案件中,一些磚廠負責人不僅知情,還存在協助工頭在相關部門檢查中隱匿智障工人的情況。

2017年,雲南大理市法院做出的一份判決顯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清查磚廠非法用工時,某磚廠負責人多次將消息告知工頭,並讓其轉移藏匿智障人員,清查結束後再通知其帶人返回,繼續使用智障人員,強迫其勞動。

有磚廠負責人表示,因為磚廠生產不正常,不好招工。而工頭帶領的智障人員好管理,且隨時都可以上工,便默許此類情況發生。

豔飛磚廠有沒有類似情況,記者未能向公安機關證實。但在大象新聞的報道中,臥底記者和誌願者報警20分鍾後,一名工頭駕駛麵包車離開磚廠,警方攔停麵包車發現,李鬆嶺、“水牛”等5名智障人員全在麵包車內。

對於“記者報警後,工頭帶領智障人員外出”的情況。付某發的妻子呂女士稱,他們並非接到了誰的通知轉移智障人員,“隻是當天風機壞了,帶他們出去兜風。”

━━━━━

被困在磚廠

豔飛磚廠,並不具備控製或拘禁智障工人的條件。廠區沒有大門,院內的宿舍樓也24小時開放。

智力水平高於其他4名智障人員的粟某輝,在被記者問及“為何不跑”時,隻是低著頭簡短地回答:“沒錢。”

曾有記者詢問被解救後的“水牛”,“不用幹苦力了,送你回家好不好?”表情呆滯、始終低著頭的“水牛”開心得像個孩子。9月4日,臨湘市救助站發布“尋親信息”稱,公安部門通過司法鑒定、人臉比對、DNA比對,均未能查詢到“水牛”戶籍信息。

▲從“開友”居住的宿舍樓上俯瞰臨湘市豔飛磚廠,院內堆放著大量打包好暫未售出的紅磚。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他們顯然不具備“主動離開”的能力。有判決書稱,工頭正是利用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智障人員不能維護自己的權益,無自我保護能力的弱勢地位,非法獲取被害人勞動所得。

對於豔飛磚廠內5名智障人員長時間被迫勞動而未被發現的問題,臨湘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臨湘市有5000多家企業,從業者約有10萬人,每年的投訴有1000多起,立案的有200多起,但勞動監察室隻有6個人。

“再加上此前未接到過關於豔飛磚廠的投訴,如果日常排查到磚廠,也不一定就能發現存在強迫智障人員勞動的情況。”該工作人員稱。

對此,薛長禮教授認為,多地出現智障人員被帶到磚廠勞動,長時間未能被發現,說明基層社會治理存在末梢短板和強迫勞動係統性的監管失靈。

薛長禮稱,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需要采取法律、監管、技術和社會治理的綜合治理模式。既要強化法律適用與懲戒,加大刑罰力度,尤其是對“幕後”雇主的刑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對犯罪鏈條的需求端作出懲戒。同時勞動監察、殘聯、民政、公安的監督觸角也需深入基層,打通壁壘,建立常態化的跨部門信息共享和聯合執法機製,並設立便捷的強迫勞動舉報渠道。

在李鬆嶺被接回家兩天後,家人將他送進了當地的一家精神病醫院治療。譚照真稱,在與家人相處中,李鬆嶺逐漸回憶起了18年前的事,他能說出哥哥、嫂子以及大侄子的名字,對家人也產生了依賴,“出門去哪,他都跟在我們後麵。”

如今,家人每周到醫院探望一次李鬆嶺。

“先治療半年,等他的精神狀態好轉,再把他接回家。”李鬆嶺的家屬告訴記者,目前,家人已為李鬆嶺辦理了殘疾證,並向當地民政部門提交了申請“五保戶”的資料,“審批通過後,每個月都能領到國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