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1元起拍房,竟是釣魚遊戲?

1元起拍房,竟是釣魚遊戲?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於 2025-09-04 22:57: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江豐是一家拍賣公司負責人,近年頻繁接受客戶委托,通過拍賣市場處置住宅、商鋪、停車位等不動產。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讓天下沒有難賣的房子。”

“快速成交”,這成為眾多業主試水“商拍”市場的原因。江豐認為,相比於傳統中介渠道中,買賣雙方反複考慮,不斷討價還價的場景,買方在拍賣市場中隻能加價,省去了討價還價過程,能夠促成快速成交。

在賣房越來越難的當下,一些業主開始將目光投向拍賣市場,希望將那些在中介機構掛牌許久的房產出售變現。這些不同於法拍房的房源被統稱為“商拍房”。

隨著更多房源試水拍賣市場,甚至催生出相關服務商,他們深諳“商拍房”套路,往往將拍賣描繪成能夠快速處置房產的途徑。不過在地產下行通道下,“商拍房”市場的套路多於機遇。

圖/IC

荒誕的“一元起拍”

“商拍房”近期引發關注源自網紅房產被拍賣。

8月13日10時,位於上海愚園路的一幢老洋房開始拍賣,起拍價1.5億元。標的物介紹中提到,房屋竣工日期為1924年,距今超過百年,房屋土地麵積848.75平方米,建築麵積346.66平方米,2.5層,帶500平方米院子。以建築麵積計算,起拍單價超過43萬元/平方米。目前該房屋租約到2029年,月租金6.75萬元,被改造為一家民宿。房屋的網紅屬性在於,其曾是《安家》《三十而已》等影視劇取景地。

拍賣公司工作人員特別強調,該拍賣屬於社會委托拍賣,不是司法拍賣。盡管這幢網紅洋房拍賣共吸引超2.4萬次圍觀,但在24小時的競買時間裏,無一人出價,最終流拍。隨後,這幢洋房再次掛牌,將於9月6日開拍,起拍價從1.5億元調低至9666萬元。

上海愚園路參與拍賣的一幢老洋房,起拍價從1.5億元調低至9666萬元。圖/阿裏拍賣

相比於“商拍房”,人們對於“法拍房”的概念更為熟悉。

法拍房是司法機關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對債務人持有的房屋進行司法拍賣,債權人借此拿回全部或部分債權,減少損失。打開阿裏資產、京東資產交易平台等網絡拍賣平台,進入“司法拍賣”的頁麵,可以看到其中房產屬於“法院標的物”,房源來自法院。

但是在眾多法拍房之外,在網絡拍賣平台之上,也有不少來自拍賣公司的房源。在這些房源的競買公告中,通常會有一句話作為特別提醒:“本套房屋的拍賣為資產處置,不等同於網絡司法拍賣。”這些房源就是人們口中的“商拍房”。

“商拍房”與“法拍房”最大的區別在於,並不具備司法強製屬性,而是賣方主動將房源在拍賣市場掛拍,可以被視為一種售房渠道,是一種市場行為。

在兩者之間,還有一類進入拍賣市場的房源處於模糊地帶,它們多來自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尚未走到“司法強製”這一步,但這些房源進入拍賣市場多是為了清償債務。

其實,“商拍房”並非新鮮事物,隻不過相比於網紅洋房,此前其更多依靠超低起拍價引發關注。2024年11月,有人曾以11元拍下山東乳山海景房,哪怕是在被稱為“海邊鶴崗”的乳山,購房者以如此低價拍下一套42平方米、市場價近5萬元的海景房,還是引發外界對於其真實性的質疑。不過購房者隨後完成過戶,拍賣公司人士也澄清低價拍賣是為了宣傳,“相當於花錢打廣告”。

如果仔細查看這套海景房的競價規則,就會發現其中的營銷意味。根據規則,這套房屋起拍價為1元,每次可加價1分錢,不可連續加價,拍賣的封頂價格是11元,也就是最先加價到11元的客戶將拍下房產,最終整場拍賣時長不到4分鍾。

盡管這樣的競價規則並不多見,但是“1元起拍”的“商拍房”在乳山並不少見。CRIC(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6月掛牌的“1元起拍”房源多數來自山東乳山,分布在當地超過90個小區,且多數房源為精裝修、家具齊全,共計216套,而當月共計278套房源起拍價被設置為1元。

如此略顯荒誕的拍賣正在網絡拍賣平台上頻繁上演。8月24日晚7時,一套位於乳山、緊鄰銀灘的房屋開始為期24小時的競買。這套精裝修二手房麵積超過85平方米,起拍價僅為1元。這套房屋在網絡拍賣平台掛牌後共吸引超過1700次圍觀,但是最終隻有3人報名競買。經過20多個小時競價,8輪出價,這套房屋的價格被抬高至801元。

查詢一些二手房交易平台,房源所在小區在售房屋售價普遍超過2000元/平方米,同樣大小房屋在中介機構的掛牌價超過20萬元,隻不過鮮有成交。

多數“1元起拍”的乳山“商拍房”,往往是無一人報名競買,從開啟拍賣的那一刻就注定流拍。眾多“商拍房”確定如此之低的起拍價,反映出乳山房地產市場已經跌到冰點。不過,以1元,或是不合理的低價起拍,確實已經成為“商拍房”的慣用套路,這背後往往是急於出手的二手房業主,甚至是開發商。

今年7月,西安勞動公園小區也出現“1元起拍”的“準新房”,而所在小區新房售價為1.7萬元/平方米。在一些網絡拍賣平台,甚至在房產頻道有“一元起拍”欄目,房源涉及山東、廣東等地,包含商鋪、住宅等不同類型的房源,起拍價都被設置為1元。

“商拍房”的低價套路

在“商拍”市場,如何確定起拍價是關鍵。江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公司接受“商拍房”委托時,一般有兩種掛牌方式。一種是房主自己確定起拍意向價,需要房主前期支付1000元掛牌費,隨即開啟賣房流程。房屋一旦成功售出,後續不再收取任何費用。另外一種是以“特價”起拍,房主無須支付掛牌費,待房屋成功交易後,再以成交價的3%收取服務費。“這種方式遵循價高者得原則,充分激發市場競爭,爭取更高售價。”

“除去掛牌費、服務費,我們不會再收取其他費用,隻需要按照正常房產交易繳納相關稅費即可。”江豐會不遺餘力地勸說業主以第二種方式掛牌。“一些業主執意以意向價起拍,一旦定價不合理就很難賣出,往往成功概率不高,但是房主又想試試,所以我們會收取1000元作為勞務費。”

在他看來,“商拍房”市場有著自己的邏輯。定下較低起拍價,一方麵可以吸引流量,進而有更多人報名參拍,而報名參拍需要繳納一兩萬元保證金,一旦在正式競價開啟後成交,買方違約便不能退還保證金。“另一方麵,這樣可以充分調動人們‘撿漏’的心態。”

“撿漏”,是江豐認為人們考慮競買“商拍房”的重要動力。“決定圍觀和參與人數的關鍵是別人認為自己有‘撿漏’空間,這也是‘商拍房’相比於法拍房的優勢所在。”

他解釋:“法拍房第一次掛拍時起拍價一般是評估價的七折,鑒於當前市場還在下行通道,評估價可能虛高,甚至高於真實市場價,導致人們很難通過法拍房撿漏,其真實的成交比例隻有10%—15%。”

法拍房的拍次可分為一拍、二拍、變賣、重新掛拍等,起拍價逐步降低。一般而言,一拍的起拍價通常為評估價的70%。二拍的起拍價通常為一拍起拍價的80%,即評估價的56%。

用江豐的話來說,“‘商拍房’的路子更野”,起拍價可以低至房主預期價格的一兩折,甚至1元起拍,以此吸引更多人圍觀、報名。“如果你想賣到10萬元,掛牌價是八九萬元,對於圍觀者而言沒有任何吸引力。對於一些價值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房產,我們會將起拍價定為一兩萬元。”

根據江豐的觀察,“撿漏”的心態往往適用於那些質量“不上不下”的房源,“如果房源質量很差,在拍賣平台同樣賣不出去。反之,如果房源質量很好,一般人也很難‘撿漏’,因為會有買家願意出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

定下極低的起拍價,這已經成為“商拍房”的慣用套路。不過,這樣的套路能夠在多大程度奏效仍然存有疑問。

自賣自買的遊戲

當前,一套房源掛牌的流程非常簡單。如果是住宅的話,需要賣方提供房產證、房屋與周邊環境照片,以及一份資產調查,以排除抵押、查封等情況,再與拍賣公司在線上簽署一份委托拍賣協議即可。

“合同簽訂後隨時可以正式拍賣,競價時間一般是24小時,但是我們一般推薦賣方將房源在平台掛牌20—30天再正式開拍,如果覺得房源優質,甚至會建議延長掛牌時間,以得到更多曝光,充分‘蓄客’。按照平台的邏輯,如果‘圍觀’的人增多,會將房源更多展示。”作為房產中介,李明會幫助客戶操作一些房產拍賣業務。

他認為,隻要起拍價足夠低,就能提高拍賣成功率。“隻怕對於自己房屋價值認知不準確的情況,因為房地產市場當下終究是買家市場,房屋不可能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成交。當然,有可能相比賣方的心理預期略有溢價,因為買方也會‘上頭’。”

不過,李明坦言,一些拍賣商宣傳50%甚至更高的成功率也有水分。“拍賣公司一般會詢問賣家預期心理價位,為了避免成交價遠低於賣家心理預期,一般會由賣家或拍賣公司人員‘陪拍’,一旦真實買家出價遠低於預期,陪拍方會繼續出價,最終接盤。不過這可能會給賣方帶來額外損失,一旦陪拍方接盤,需要向平台支付成交價1%的服務費。”

一些“商拍房”最終淪為自賣自買的遊戲。

王星是一位江西的業主,他在今年6月接觸到“商拍”,在一家拍賣公司的反複勸說下與其簽訂委托合同,合同約定成交價低於90萬元賣方不用承擔任何費用。

但是在正式拍賣當天,僅有作為賣方的王星、拍賣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以及一位真實的買家參與拍賣,這位買家僅舉牌一次,出價50餘萬元。拍賣公司人員勸說王星,鑒於買方喜歡在最後時刻出價,兩人需要不斷配合競價,而且即使最終買方沒有出價,保證房屋以較高的價格成交也利於後續出售。

最終,整場拍賣變為王星與拍賣公司工作人員不斷加價的遊戲,兩人最終將價格抬高至100萬元以上,因此產生超過1萬元服務費。

在阿裏、京東等網絡拍賣平台之上,有大量無人參與,或僅有幾個人參與的“商拍房”項目,想要找到一位真實“商拍房”購房者並不容易。

在李明看來,當前“商拍房”的市場還存在一定信息差,現在還有希望通過拍賣市場將房屋變現。“此前幾年還可能通過拍賣市場將房屋賣出高價,如今能‘賣出去’已經不錯。相比之下,商鋪,特別是還有租約的商鋪具備一定投資價值,相比於住宅更容易在拍賣市場出手。”

數據其實也並不支持“商拍房”市場的火熱。CRIC數據顯示,2025年7月法拍房規模也創下年內新高。7月新增掛拍4.4萬套,環比上升40%,同比上升12%。起拍總價443億元,環比上升43%。7月新增掛拍套數、起拍總價雙雙達到2025年新高。成交方麵,7月典型城市法拍房成交4942套,環比上升54%,同比減少14%。受6月、7月掛拍量大幅增加拉動,7月成交量明顯回升,已達年內新高,但仍不及去年同期。在CRIC的統計中,並未嚴格區分法拍房與“商拍房”,而是針對整體拍賣市場。

“‘商拍’更多是對傳統房產交易方式的補充,在拍賣平台尋找房源的人,相比通過傳統中介渠道購房的人,總量更小。”有資深房產中介告訴記者,他不會過分強調“商拍”的價值,“並非所有房源都適合‘商拍’,其可能更加適合豪宅,至少是改善型房源,這些房屋本身就具備一定溢價,拍賣市場隻是充當‘放大’作用。如果將這類房源在中介掛牌,賣方可能並不清楚有多少人看中這套房屋,永遠處在一對一談判的過程中,房屋的溢價優勢可能無法充分發揮,但是在拍賣市場,房屋受到的關注度可以被量化。從過往經驗看,豪宅確實更容易在拍賣平台得到關注,無論法拍還是‘商拍’。”

他更願意將“商拍房”的出現,視為業主在當前尋求更多交易方式的一種嚐試,正像他們開始在小紅書、微信業主群等社交平台賣房一樣。“任何一種交易形式,都不能保障成交價格達到預期,價格最終由市場決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國內出現這6大反常現象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女星爆淫狼惡行 控“奸完想做回朋友” 貼嫌疑人照片
上海百年小學開學第一天突倒閉!家長堵校門喊冤
足球踢到一半 全體球員突趴地不動 原因意想不到…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俄印同框曝光,川普貼文爆氣:輸給最深最黑暗的中國了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
烏克蘭美女命喪美國遊民刀下 火車上遭割喉視頻曝光
是習近平起頭!外媒曝他先說“現在70歲還是孩子”
是她,向移民局舉報:現代工廠沒貢獻 我們被騙了
美媒爆料:沮喪 憤怒 困惑!川普更名國防部惹眾怒
國安部:18歲陸生赴台 被34歲學姐色誘 泄百份機密檔案
川普強硬放話“攻打芝加哥”!感受下“什麽叫戰爭部”
美政府突襲韓廠逮捕475移民,南韓:已與美方"完成談判"
毛新宇女兒是鋼琴神童 兒子讀國防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椅子引發“媚日風暴”!遭小粉紅出征被迫道歉
美最大掃蕩!韓現代車廠如“戰區” 員工遭上銬帶走
前模特控與愛潑斯坦交往期間 遭川普猥褻 籲公開所有文件
CNN:川普悄安排赴韓國APEC 與習近平金正恩會晤
金正恩離華前一幕:上百學生化身小迷妹 高喊歡送歡送…
“結束占領” 華盛頓爆發大規模遊行 抗議政府部署警力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元起拍房,竟是釣魚遊戲?

中國新聞周刊 2025-09-04 22:57:30

江豐是一家拍賣公司負責人,近年頻繁接受客戶委托,通過拍賣市場處置住宅、商鋪、停車位等不動產。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讓天下沒有難賣的房子。”

“快速成交”,這成為眾多業主試水“商拍”市場的原因。江豐認為,相比於傳統中介渠道中,買賣雙方反複考慮,不斷討價還價的場景,買方在拍賣市場中隻能加價,省去了討價還價過程,能夠促成快速成交。

在賣房越來越難的當下,一些業主開始將目光投向拍賣市場,希望將那些在中介機構掛牌許久的房產出售變現。這些不同於法拍房的房源被統稱為“商拍房”。

隨著更多房源試水拍賣市場,甚至催生出相關服務商,他們深諳“商拍房”套路,往往將拍賣描繪成能夠快速處置房產的途徑。不過在地產下行通道下,“商拍房”市場的套路多於機遇。

圖/IC

荒誕的“一元起拍”

“商拍房”近期引發關注源自網紅房產被拍賣。

8月13日10時,位於上海愚園路的一幢老洋房開始拍賣,起拍價1.5億元。標的物介紹中提到,房屋竣工日期為1924年,距今超過百年,房屋土地麵積848.75平方米,建築麵積346.66平方米,2.5層,帶500平方米院子。以建築麵積計算,起拍單價超過43萬元/平方米。目前該房屋租約到2029年,月租金6.75萬元,被改造為一家民宿。房屋的網紅屬性在於,其曾是《安家》《三十而已》等影視劇取景地。

拍賣公司工作人員特別強調,該拍賣屬於社會委托拍賣,不是司法拍賣。盡管這幢網紅洋房拍賣共吸引超2.4萬次圍觀,但在24小時的競買時間裏,無一人出價,最終流拍。隨後,這幢洋房再次掛牌,將於9月6日開拍,起拍價從1.5億元調低至9666萬元。

上海愚園路參與拍賣的一幢老洋房,起拍價從1.5億元調低至9666萬元。圖/阿裏拍賣

相比於“商拍房”,人們對於“法拍房”的概念更為熟悉。

法拍房是司法機關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對債務人持有的房屋進行司法拍賣,債權人借此拿回全部或部分債權,減少損失。打開阿裏資產、京東資產交易平台等網絡拍賣平台,進入“司法拍賣”的頁麵,可以看到其中房產屬於“法院標的物”,房源來自法院。

但是在眾多法拍房之外,在網絡拍賣平台之上,也有不少來自拍賣公司的房源。在這些房源的競買公告中,通常會有一句話作為特別提醒:“本套房屋的拍賣為資產處置,不等同於網絡司法拍賣。”這些房源就是人們口中的“商拍房”。

“商拍房”與“法拍房”最大的區別在於,並不具備司法強製屬性,而是賣方主動將房源在拍賣市場掛拍,可以被視為一種售房渠道,是一種市場行為。

在兩者之間,還有一類進入拍賣市場的房源處於模糊地帶,它們多來自資產管理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尚未走到“司法強製”這一步,但這些房源進入拍賣市場多是為了清償債務。

其實,“商拍房”並非新鮮事物,隻不過相比於網紅洋房,此前其更多依靠超低起拍價引發關注。2024年11月,有人曾以11元拍下山東乳山海景房,哪怕是在被稱為“海邊鶴崗”的乳山,購房者以如此低價拍下一套42平方米、市場價近5萬元的海景房,還是引發外界對於其真實性的質疑。不過購房者隨後完成過戶,拍賣公司人士也澄清低價拍賣是為了宣傳,“相當於花錢打廣告”。

如果仔細查看這套海景房的競價規則,就會發現其中的營銷意味。根據規則,這套房屋起拍價為1元,每次可加價1分錢,不可連續加價,拍賣的封頂價格是11元,也就是最先加價到11元的客戶將拍下房產,最終整場拍賣時長不到4分鍾。

盡管這樣的競價規則並不多見,但是“1元起拍”的“商拍房”在乳山並不少見。CRIC(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6月掛牌的“1元起拍”房源多數來自山東乳山,分布在當地超過90個小區,且多數房源為精裝修、家具齊全,共計216套,而當月共計278套房源起拍價被設置為1元。

如此略顯荒誕的拍賣正在網絡拍賣平台上頻繁上演。8月24日晚7時,一套位於乳山、緊鄰銀灘的房屋開始為期24小時的競買。這套精裝修二手房麵積超過85平方米,起拍價僅為1元。這套房屋在網絡拍賣平台掛牌後共吸引超過1700次圍觀,但是最終隻有3人報名競買。經過20多個小時競價,8輪出價,這套房屋的價格被抬高至801元。

查詢一些二手房交易平台,房源所在小區在售房屋售價普遍超過2000元/平方米,同樣大小房屋在中介機構的掛牌價超過20萬元,隻不過鮮有成交。

多數“1元起拍”的乳山“商拍房”,往往是無一人報名競買,從開啟拍賣的那一刻就注定流拍。眾多“商拍房”確定如此之低的起拍價,反映出乳山房地產市場已經跌到冰點。不過,以1元,或是不合理的低價起拍,確實已經成為“商拍房”的慣用套路,這背後往往是急於出手的二手房業主,甚至是開發商。

今年7月,西安勞動公園小區也出現“1元起拍”的“準新房”,而所在小區新房售價為1.7萬元/平方米。在一些網絡拍賣平台,甚至在房產頻道有“一元起拍”欄目,房源涉及山東、廣東等地,包含商鋪、住宅等不同類型的房源,起拍價都被設置為1元。

“商拍房”的低價套路

在“商拍”市場,如何確定起拍價是關鍵。江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公司接受“商拍房”委托時,一般有兩種掛牌方式。一種是房主自己確定起拍意向價,需要房主前期支付1000元掛牌費,隨即開啟賣房流程。房屋一旦成功售出,後續不再收取任何費用。另外一種是以“特價”起拍,房主無須支付掛牌費,待房屋成功交易後,再以成交價的3%收取服務費。“這種方式遵循價高者得原則,充分激發市場競爭,爭取更高售價。”

“除去掛牌費、服務費,我們不會再收取其他費用,隻需要按照正常房產交易繳納相關稅費即可。”江豐會不遺餘力地勸說業主以第二種方式掛牌。“一些業主執意以意向價起拍,一旦定價不合理就很難賣出,往往成功概率不高,但是房主又想試試,所以我們會收取1000元作為勞務費。”

在他看來,“商拍房”市場有著自己的邏輯。定下較低起拍價,一方麵可以吸引流量,進而有更多人報名參拍,而報名參拍需要繳納一兩萬元保證金,一旦在正式競價開啟後成交,買方違約便不能退還保證金。“另一方麵,這樣可以充分調動人們‘撿漏’的心態。”

“撿漏”,是江豐認為人們考慮競買“商拍房”的重要動力。“決定圍觀和參與人數的關鍵是別人認為自己有‘撿漏’空間,這也是‘商拍房’相比於法拍房的優勢所在。”

他解釋:“法拍房第一次掛拍時起拍價一般是評估價的七折,鑒於當前市場還在下行通道,評估價可能虛高,甚至高於真實市場價,導致人們很難通過法拍房撿漏,其真實的成交比例隻有10%—15%。”

法拍房的拍次可分為一拍、二拍、變賣、重新掛拍等,起拍價逐步降低。一般而言,一拍的起拍價通常為評估價的70%。二拍的起拍價通常為一拍起拍價的80%,即評估價的56%。

用江豐的話來說,“‘商拍房’的路子更野”,起拍價可以低至房主預期價格的一兩折,甚至1元起拍,以此吸引更多人圍觀、報名。“如果你想賣到10萬元,掛牌價是八九萬元,對於圍觀者而言沒有任何吸引力。對於一些價值十幾萬元、幾十萬元的房產,我們會將起拍價定為一兩萬元。”

根據江豐的觀察,“撿漏”的心態往往適用於那些質量“不上不下”的房源,“如果房源質量很差,在拍賣平台同樣賣不出去。反之,如果房源質量很好,一般人也很難‘撿漏’,因為會有買家願意出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

定下極低的起拍價,這已經成為“商拍房”的慣用套路。不過,這樣的套路能夠在多大程度奏效仍然存有疑問。

自賣自買的遊戲

當前,一套房源掛牌的流程非常簡單。如果是住宅的話,需要賣方提供房產證、房屋與周邊環境照片,以及一份資產調查,以排除抵押、查封等情況,再與拍賣公司在線上簽署一份委托拍賣協議即可。

“合同簽訂後隨時可以正式拍賣,競價時間一般是24小時,但是我們一般推薦賣方將房源在平台掛牌20—30天再正式開拍,如果覺得房源優質,甚至會建議延長掛牌時間,以得到更多曝光,充分‘蓄客’。按照平台的邏輯,如果‘圍觀’的人增多,會將房源更多展示。”作為房產中介,李明會幫助客戶操作一些房產拍賣業務。

他認為,隻要起拍價足夠低,就能提高拍賣成功率。“隻怕對於自己房屋價值認知不準確的情況,因為房地產市場當下終究是買家市場,房屋不可能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成交。當然,有可能相比賣方的心理預期略有溢價,因為買方也會‘上頭’。”

不過,李明坦言,一些拍賣商宣傳50%甚至更高的成功率也有水分。“拍賣公司一般會詢問賣家預期心理價位,為了避免成交價遠低於賣家心理預期,一般會由賣家或拍賣公司人員‘陪拍’,一旦真實買家出價遠低於預期,陪拍方會繼續出價,最終接盤。不過這可能會給賣方帶來額外損失,一旦陪拍方接盤,需要向平台支付成交價1%的服務費。”

一些“商拍房”最終淪為自賣自買的遊戲。

王星是一位江西的業主,他在今年6月接觸到“商拍”,在一家拍賣公司的反複勸說下與其簽訂委托合同,合同約定成交價低於90萬元賣方不用承擔任何費用。

但是在正式拍賣當天,僅有作為賣方的王星、拍賣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以及一位真實的買家參與拍賣,這位買家僅舉牌一次,出價50餘萬元。拍賣公司人員勸說王星,鑒於買方喜歡在最後時刻出價,兩人需要不斷配合競價,而且即使最終買方沒有出價,保證房屋以較高的價格成交也利於後續出售。

最終,整場拍賣變為王星與拍賣公司工作人員不斷加價的遊戲,兩人最終將價格抬高至100萬元以上,因此產生超過1萬元服務費。

在阿裏、京東等網絡拍賣平台之上,有大量無人參與,或僅有幾個人參與的“商拍房”項目,想要找到一位真實“商拍房”購房者並不容易。

在李明看來,當前“商拍房”的市場還存在一定信息差,現在還有希望通過拍賣市場將房屋變現。“此前幾年還可能通過拍賣市場將房屋賣出高價,如今能‘賣出去’已經不錯。相比之下,商鋪,特別是還有租約的商鋪具備一定投資價值,相比於住宅更容易在拍賣市場出手。”

數據其實也並不支持“商拍房”市場的火熱。CRIC數據顯示,2025年7月法拍房規模也創下年內新高。7月新增掛拍4.4萬套,環比上升40%,同比上升12%。起拍總價443億元,環比上升43%。7月新增掛拍套數、起拍總價雙雙達到2025年新高。成交方麵,7月典型城市法拍房成交4942套,環比上升54%,同比減少14%。受6月、7月掛拍量大幅增加拉動,7月成交量明顯回升,已達年內新高,但仍不及去年同期。在CRIC的統計中,並未嚴格區分法拍房與“商拍房”,而是針對整體拍賣市場。

“‘商拍’更多是對傳統房產交易方式的補充,在拍賣平台尋找房源的人,相比通過傳統中介渠道購房的人,總量更小。”有資深房產中介告訴記者,他不會過分強調“商拍”的價值,“並非所有房源都適合‘商拍’,其可能更加適合豪宅,至少是改善型房源,這些房屋本身就具備一定溢價,拍賣市場隻是充當‘放大’作用。如果將這類房源在中介掛牌,賣方可能並不清楚有多少人看中這套房屋,永遠處在一對一談判的過程中,房屋的溢價優勢可能無法充分發揮,但是在拍賣市場,房屋受到的關注度可以被量化。從過往經驗看,豪宅確實更容易在拍賣平台得到關注,無論法拍還是‘商拍’。”

他更願意將“商拍房”的出現,視為業主在當前尋求更多交易方式的一種嚐試,正像他們開始在小紅書、微信業主群等社交平台賣房一樣。“任何一種交易形式,都不能保障成交價格達到預期,價格最終由市場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