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最新研究:甜味劑與認知能力下降加速有關

最新研究:甜味劑與認知能力下降加速有關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5-09-04 09:29: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巴西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碳酸飲料中的甜味劑會損害人們的思考和記憶能力,並且似乎會對健康造成“長期損害”。

這項研究於9月3日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期刊《神經病學》上發表。研究結論表示,長期攝入低熱量和無熱量甜味劑(LNCs),尤其是人工LNCs和各類糖醇,可能會導致記憶力、語言流暢性和整體認知能力加速下降。

LNCs是一類廣泛用於食品和飲料中的甜味劑,主要用來替代糖,以減少熱量攝入,符合全球減糖趨勢,但其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仍需更多研究。

食品和飲料行業機構對該研究結果表示質疑。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老年病學副教授兼衰老研究生物庫主任克勞迪婭·基米耶·蘇埃莫托博士表示,雖然該研究目前仍是觀察性的,無法就此確定人工甜味劑會直接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但“我們確實知道,這些甜味劑與更糟糕的認知軌跡有關”。

60歲以下下降更快

研究顯示,攝入較多劑量LNCs的人與攝入較少劑量的人相比,整體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62%,這相當於大腦老化1.6年。攝入中等劑量甜味劑的人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35%,相當於大腦老化1.3年。

研究人員按年齡分析結果後還發現,60歲以下攝入較多甜味劑的受試者,其語言流暢性和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得更快,60歲以上的受試者則不受影響。

研究人員觀察了7種不同的甜味劑對12772名受試者健康的影響,並對其進行了平均8年的跟蹤調查。受試者為巴西公務員,年齡在35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52歲。受試者需要詳細記錄過去一年的飲食攝入量,隨後接受包括言語流暢性、工作記憶、詞匯回憶和處理速度在內的認知技能測試。

據了解,在該項研究中,攝入較多劑量甜味劑的受試者每天攝入約191毫克的甜味劑,中等和較少劑量的受試者每天平均攝入甜味劑分別為66毫克和20毫克。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一罐添加阿斯巴甜的低糖汽水就含有約200-300毫克的人工甜味劑。

研究的7種常用甜味劑中,有6種甜味劑(阿斯巴甜、糖精、安賽蜜、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都會導致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得更快,尤其是在工作記憶和語言流暢性方麵。

糖精、安賽蜜和阿斯巴甜屬於人工甜味劑,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定為“一般公認安全”(GRAS)。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於2023年7月宣布阿斯巴甜“可能對人類致癌”。

赤蘚糖醇、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屬於糖醇,常被用於低熱量汽水、茶、口香糖、糖果、巧克力、烘焙食品、生酮友好型冰淇淋等。此前有研究表明,赤蘚糖醇和木糖醇都可能導致血小板更容易凝結,形成的血塊會脫落並流向心髒或大腦,損害血管、引發心髒病或中風。

隻有天然甜味劑“塔格糖”與認知能力下降無關。塔格糖是一種單糖,與果糖和葡萄糖屬同一類型。由於塔格糖僅在極少數植物中天然存在,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稀有糖。塔格糖可以通過化學物質或酶促工藝來製造,但該過程複雜且昂貴。

研究的主要作者蘇埃莫托博士表示,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同時應當對可能的精製糖替代品進行進一步研究,包括蘋果醬、蜂蜜、楓糖漿和椰子糖。

促使重新考慮飲食建議

這項發現是對甜味劑危害的最新警告。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甜味劑可能會增加一係列疾病的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癌症、心髒病、抑鬱症和癡呆症,同時損害腸壁。

芝加哥拉什大學健康老齡化研究所消化疾病和營養部門內科講師托馬斯·霍蘭德博士表示:“最新研究成果背後的生物學機製,對於管理患有腦血管疾病和認知障礙的患者的神經病學家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尤其重要……這些發現可能會促使神經科醫生重新考慮標準飲食建議,特別是對於患有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或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國際甜味劑協會(IS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隻能顯示統計學上的關聯,而非直接的因果關係……雖然這項研究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但必須將其結果置於關於甜味劑安全性的更廣泛、更成熟的科學共識之下。”

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心血管診斷與預防中心主任斯坦利·哈森博士表示,雖然這項研究存在局限性,隻使用了一項依賴於受試者回憶的飲食調查,但“研究對象群體龐大而多樣,而且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結果的一致性支持了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

“諸如此類的研究以及我們的研究進一步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質疑人工或非營養性甜味劑的長期安全性,也質疑這些物質的‘一般公認安全’等級。”哈森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國內出現這6大反常現象
7個行業,真的頂不住了!裁員、倒閉一波接一波
女星爆淫狼惡行 控“奸完想做回朋友” 貼嫌疑人照片
上海百年小學開學第一天突倒閉!家長堵校門喊冤
足球踢到一半 全體球員突趴地不動 原因意想不到…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俄印同框曝光,川普貼文爆氣:輸給最深最黑暗的中國了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
烏克蘭美女命喪美國遊民刀下 火車上遭割喉視頻曝光
是習近平起頭!外媒曝他先說“現在70歲還是孩子”
是她,向移民局舉報:現代工廠沒貢獻 我們被騙了
美媒爆料:沮喪 憤怒 困惑!川普更名國防部惹眾怒
國安部:18歲陸生赴台 被34歲學姐色誘 泄百份機密檔案
川普強硬放話“攻打芝加哥”!感受下“什麽叫戰爭部”
美政府突襲韓廠逮捕475移民,南韓:已與美方"完成談判"
毛新宇女兒是鋼琴神童 兒子讀國防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椅子引發“媚日風暴”!遭小粉紅出征被迫道歉
美最大掃蕩!韓現代車廠如“戰區” 員工遭上銬帶走
前模特控與愛潑斯坦交往期間 遭川普猥褻 籲公開所有文件
CNN:川普悄安排赴韓國APEC 與習近平金正恩會晤
金正恩離華前一幕:上百學生化身小迷妹 高喊歡送歡送…
“結束占領” 華盛頓爆發大規模遊行 抗議政府部署警力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最新研究:甜味劑與認知能力下降加速有關

澎湃新聞 2025-09-04 09:29:18

巴西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碳酸飲料中的甜味劑會損害人們的思考和記憶能力,並且似乎會對健康造成“長期損害”。

這項研究於9月3日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期刊《神經病學》上發表。研究結論表示,長期攝入低熱量和無熱量甜味劑(LNCs),尤其是人工LNCs和各類糖醇,可能會導致記憶力、語言流暢性和整體認知能力加速下降。

LNCs是一類廣泛用於食品和飲料中的甜味劑,主要用來替代糖,以減少熱量攝入,符合全球減糖趨勢,但其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仍需更多研究。

食品和飲料行業機構對該研究結果表示質疑。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老年病學副教授兼衰老研究生物庫主任克勞迪婭·基米耶·蘇埃莫托博士表示,雖然該研究目前仍是觀察性的,無法就此確定人工甜味劑會直接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但“我們確實知道,這些甜味劑與更糟糕的認知軌跡有關”。

60歲以下下降更快

研究顯示,攝入較多劑量LNCs的人與攝入較少劑量的人相比,整體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62%,這相當於大腦老化1.6年。攝入中等劑量甜味劑的人認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了35%,相當於大腦老化1.3年。

研究人員按年齡分析結果後還發現,60歲以下攝入較多甜味劑的受試者,其語言流暢性和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得更快,60歲以上的受試者則不受影響。

研究人員觀察了7種不同的甜味劑對12772名受試者健康的影響,並對其進行了平均8年的跟蹤調查。受試者為巴西公務員,年齡在35歲至75歲之間,平均年齡52歲。受試者需要詳細記錄過去一年的飲食攝入量,隨後接受包括言語流暢性、工作記憶、詞匯回憶和處理速度在內的認知技能測試。

據了解,在該項研究中,攝入較多劑量甜味劑的受試者每天攝入約191毫克的甜味劑,中等和較少劑量的受試者每天平均攝入甜味劑分別為66毫克和20毫克。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一罐添加阿斯巴甜的低糖汽水就含有約200-300毫克的人工甜味劑。

研究的7種常用甜味劑中,有6種甜味劑(阿斯巴甜、糖精、安賽蜜、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都會導致整體認知能力下降得更快,尤其是在工作記憶和語言流暢性方麵。

糖精、安賽蜜和阿斯巴甜屬於人工甜味劑,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定為“一般公認安全”(GRAS)。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於2023年7月宣布阿斯巴甜“可能對人類致癌”。

赤蘚糖醇、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屬於糖醇,常被用於低熱量汽水、茶、口香糖、糖果、巧克力、烘焙食品、生酮友好型冰淇淋等。此前有研究表明,赤蘚糖醇和木糖醇都可能導致血小板更容易凝結,形成的血塊會脫落並流向心髒或大腦,損害血管、引發心髒病或中風。

隻有天然甜味劑“塔格糖”與認知能力下降無關。塔格糖是一種單糖,與果糖和葡萄糖屬同一類型。由於塔格糖僅在極少數植物中天然存在,因此被認為是一種稀有糖。塔格糖可以通過化學物質或酶促工藝來製造,但該過程複雜且昂貴。

研究的主要作者蘇埃莫托博士表示,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同時應當對可能的精製糖替代品進行進一步研究,包括蘋果醬、蜂蜜、楓糖漿和椰子糖。

促使重新考慮飲食建議

這項發現是對甜味劑危害的最新警告。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甜味劑可能會增加一係列疾病的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癌症、心髒病、抑鬱症和癡呆症,同時損害腸壁。

芝加哥拉什大學健康老齡化研究所消化疾病和營養部門內科講師托馬斯·霍蘭德博士表示:“最新研究成果背後的生物學機製,對於管理患有腦血管疾病和認知障礙的患者的神經病學家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尤其重要……這些發現可能會促使神經科醫生重新考慮標準飲食建議,特別是對於患有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或腦血管疾病的患者。”

國際甜味劑協會(IS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研究是一項觀察性研究,隻能顯示統計學上的關聯,而非直接的因果關係……雖然這項研究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但必須將其結果置於關於甜味劑安全性的更廣泛、更成熟的科學共識之下。”

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心血管診斷與預防中心主任斯坦利·哈森博士表示,雖然這項研究存在局限性,隻使用了一項依賴於受試者回憶的飲食調查,但“研究對象群體龐大而多樣,而且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結果的一致性支持了研究結果的可重複性”。

“諸如此類的研究以及我們的研究進一步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質疑人工或非營養性甜味劑的長期安全性,也質疑這些物質的‘一般公認安全’等級。”哈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