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花旗中國持續壓縮境內個人業務,花旗中國與中國銀聯的合作關係也正式走向了終點。
8月27日,中國銀聯官網發布公告稱: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已終止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成員資格。
究其原因,騰訊新聞《一線》從接近銀聯的相關人士處獲悉,這其實是花旗中國主動向銀聯申請終止的成員資格的。據悉,資格終止後,花旗中國將不再通過銀聯網絡開展支付業務。
知情人士表示,這一動作與花旗集團全球業務調整有關。隨著近年來花旗中國不斷壓縮境內個人業務,其零售支付規模逐漸清零,這或為該行主動申請終止成員資格的核心原因。
據悉,此項變化不僅會使得花旗銀行的中國銀聯成員資格終止,其銀聯國際會員資格也會自動終止。因此,若用戶持有花旗中國的銀行卡,在境外想通過銀聯國際渠道消費或支付,也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另一方麵,早在2023年10月9日,花旗宣布將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匯豐中國。換言之,如果用戶已將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轉入匯豐中國,相關支付需求將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動作僅影響花旗中國相關會員資格,花旗集團與中國銀聯的業務合作並未結束。
資料顯示,目前在華持有銀聯成員資格的外資銀行共有8家,分別是: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星展銀行、瑞穗銀行、德意誌銀行、三菱日聯銀行及恒生銀行等。
近年來,花旗頻繁有退出中國的動作:
2021年4月,花旗集團宣布對其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花旗集團在中國大陸等全球14個市場,計劃尋求退出個人銀行市場。
2023年10月9日,花旗宣布將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匯豐中國。
2024年1月,花旗中國發布《有關花旗在中國內地個人銀行信用卡業務的重要通知》,自2024年5月6日起,花旗中國個人信用卡將停止交易功能,屆時將無法繼續用於消費支付等交易用途。同時該行將逐步停止提供相關產品權益與服務。
2024年5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發布關於注銷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保險中介許可證》的公告顯示,根據《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和《銀行保險機構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依法注銷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保險中介許可證》。
2024年6月11日,匯豐中國宣布已完成對花旗中國在中國內地個人財富管理業務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