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如何評價戶晨風說“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

如何評價戶晨風說“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

文章來源: 知乎&CDT 於 2025-09-04 19:19: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如何評價戶晨風說“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

近期,知名視頻博主 @戶晨風 發微博建議“年輕人應該要待在這樣的城市”,並列舉了4個標準,其中包含“有山姆會員店”,該帖引發了網民熱議。有人認為戶晨風的觀點本質是在探討“城市宜居標準”,其潛台詞是經濟活力、開放程度、發展程度等,具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人批評戶晨風的說法是“暴論”,過於偏頗過於粗糙,是有意製造爭議吸引流量。



在知乎平台上,有網友提問:“如何評價戶晨風的觀點——‘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針對此話題展開了深度探討,部分網友給出了嚴肅評論。

以下是中國數字時代摘自部分知乎網友的評論:

馬飛飛:見過一個更準確的標準,即“體製內公積金繳納占比”,也就是一座城市的體製內公積金繳納,除以這座城市總的公積金繳納,這個比例越高,這座城市越不宜居,能跑盡快跑。

帥到北約來圍剿:無聊隨便說兩句。這句話的爭議點在於很多人覺得自己老家也挺好的,為啥僅僅因為沒有山姆就變得不適合發展了。這個原因在於你老家是皇糧經濟,有山姆的地方是市場經濟。能去外地發展的年輕人,基本是不考公考編的,皇糧經濟地區都是拿財政補貼的,要不就是整個城市就是靠房地產,確實高樓大廈也蓋得挺漂亮,可是哪兒有私營企業發展空間呢?更何談個人發展了。你覺得有錢人也不少,可都是縣城婆羅門, 貧富差距極大,中產階級特別少。山姆主要的消費群體就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就是靠市場經濟誕生的。

子楠:這觀點粗糙了一點,但是我換個說法你就理解了。沒有跨國公司認證的經商透明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去。這種大公司有專門的團隊去評價當地營商環境,居民收入,社會治安等,達到一定標準才會在當地落戶,所以很多官員的考核指標會有個引進外商,你別的弄虛作假,但是資本家精得很,他們不樂意來你城市,那你當地官員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既然洋大人都不看好的城市,你除非爹媽在那邊當官,不然你去幹嘛?

miu0093:這個邏輯的背景就是相信山姆超市對於本地購買力的測算,以及未來對於年輕人口的吸引力。你要相信做生意的組織對自己的投資負責的急切程度,如果這個城市沒有山姆,最有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投入產出比完全不劃算。這是一個非常市場的邏輯與決定。如果你相信商業投資的眼光,那麽本著對未來收入預期與發展潛力的規劃,選擇有山姆的城市對年輕人來說確實是一種合理簡單的選擇方式。

Tobamovirus:他的底層邏輯並不是教你如何選城市,而是山姆負責選擇城市,你跟風就行,這個邏輯沒有任何問題。

一缸茶:沒有山姆的城市可以粗暴的理解為——就剩公務員與服務員了。那麽矛盾就會爆露,到底是公務員為服務員服務,還是服務員為公務員服務。

黑樺:最近三年國內山姆擴張有些盲目。於是查了查國內山姆換將之前的門店分布,大概捋了一下。確實很有意思。基本都是過去十年間活力相對較好的城市。這些城市也有足夠數量的低端中產能撐得起山姆的購買能力。換言之,對年輕人而言,同樣都是做買賣或者服務業,這些區域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更強,機會更多。不愧是零售業的老大哥,眼光還是很毒辣的。順帶一提,山東的兩家山姆在2026年計劃開業,分別在青島和濟南。山東也是東部沿海省份裏開的最晚的省份。

pansz:其實這跟很多決策的基石類似,本質上就是「相信權威」。比方說很多企業招人可以唯學校論,就是因為相信高考這個權威給出的答案。山姆的母公司沃爾瑪是全球第一的零售企業,山姆就是全球第一的零售企業旗下的會員店,這個店能開起來說明他們認為有足夠的目標客戶在這個城市,能獲得足夠的收益。戶晨風的觀點本質上就是要你相信全球前列的大企業經過調研做出的綜合選擇。而這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相信權威」。外來的和尚就好念經嗎?其實不然,有很多外企,在中國的業務並不理想。因此,相信山姆並非是因為外企,而是因為,它不光是全球第一,即便在中國範圍內,依然還是第一的會員製超市。這說明它的本地化也做到位了,它做出了成績,那麽自然可以相信其眼光。

雨落長川:我們以前去縣城看地的時候,到了當地要先考察,有沒有肯德基、麥當勞,如果沒有就直接pass。這個套路雖然很簡單,但是在十年前還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種方法。後來肯德基開店速度實在太快了,在長三角地區看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而且浙江地區的縣城已經被同行挖了好幾遍,我們就開始往鄉鎮下沉——這個時期我們開始看星巴克,如果一個鎮上有星巴克,那這個地方就多花些精力仔細研究一番。

軒轅鐵蛋:你可以討厭資本,但是你不得不佩服資本的眼光,資本不會投資沒有活力的城市。

貳仟圓:這玩意跟“巨無霸指數”是類似的,相當於世界級的供應鏈企業按照內部標準畫了一道線,然後你就借用這條線來評判城市發展水平,國民收入和物價水平等各種因素,比你自己閉門造車要有效的多。沒讀過書的農民都知道鄰居用啥我用啥,某些人就覺得自己比世界500強的眼光更好。

虛無人:其實就是抄作業嘛。作為普通人你也許不知道當地經濟如何,當地法治是否健全。合法經營能否得到保障。但是你可以直接參考肯德基這些全球餐飲巨頭。他們在哪開店,在哪買肯定都是有考量能賺到錢的。如果你是商人,你會去一個法製不健全,隨時隨地工商城管消費隔三差五讓你歇業整頓的地方開店嗎?同理山姆在國內是中產超市,他願意去開店的地方肯定也有大量中產,也就是說有人從工作中賺到了錢。人數不少有消費能力。

大順秦王:不因人廢言,沒必要看到戶子和山姆就哈氣。大前提是你在自己家鄉沒有什麽人能托舉助力,很難獲得發展,那趁著年輕,不管性別、學曆、知識背景,去大城市是最優解。年輕人去陌生城市就是做電池的,貢獻青春的肉體和生命力。都是做電池,去相對上限高下限低有保證的地方沒錯。山姆的建設對於城市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一定的標準的,你自己考察不如讓專業團隊幫你幹了。就像對於普通人,你做小餐飲就可以無腦開在肯德基附近,買二手房要選在星巴克附近。

覺醒的老實人:聰明且簡單的方法。為什麽?因為在國內,目前山姆所有門店都是直營模式,而且是固定投入很大的超市,所以門店選址都要經過嚴格的投資經營評估。跟那種拿加盟者的錢去試錯隻有幾十平方的加盟店不一樣,你完全可以相信山姆經營班子的評估模型和評估能力。而且山姆是外資主導,沒有太多以往地產商業綜合體的屁股交易,例如以前的萬達廣場或者BGY的碧樂城,很多都是給地產項目做配套或者幫助當地領導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尤其是國內山姆高層人士變動後,新班子加速擴張,開店步伐大大加快。可以說當下正是山姆在國內開店評估最寬鬆的時期,過去很多沒進駐的城市都要開山姆了。在山姆這一波加速擴展中都沒被選中的城市,隻能說明這些城市連山姆最寬鬆的評估標準都過不了。山姆的進駐意向,確實是一個簡單可行、沒有門檻的城市狀況分析方法。跟以前置業要看附近有沒有麥當勞和星巴克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小鳥:一般我們認為公民麵對zf隻要有合理的質疑就可以,而不需要掌握足夠強的證據,因為官方有壟斷權力和證據的能力,如果要求公民也像“誰主張誰舉證”那樣,是不公平的。一個人不可能全麵了解和掌握一個城市的醫療,教育,保險,交通,城建等綜合實力,所以用山姆超市等指標衡量一個城市適不適合生活,是無可厚非的。山姆主打大包裝和高品質,一個城市有山姆,肯定是該地區有大量的中產和消費能力,雖然有很多誇張的地方,但是對於公民來說是無可厚非的。對於公民來說,也可以用其他指標衡量城市發展,比如前幾年的體製內強度指數,一個城市體製內公積金占比超過33%,說明經濟活力差,比如說上市公司數量,國際學院數量等等,還有人用星巴克數量來衡量小區是不是好小區,我認為這些數據都非常好。

here hiro:真正的原因在於,上層社會、中層社會和底層社會的信息隔離太恐怖了。你會發現真的上層人和底層人的操作居然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這在很多國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大部分國家的窮人,隻是缺乏能力、金錢,並不是不知道很多東西好。而這裏是真的不知道,不認同。更準確的說,是這裏會出現這樣一種神奇的現象,就是任何公開信息都說一個東西不好,但是從上到中的人都一定會去做。下層也有部分人堅決去做。但是公開信息還是都在說這玩意不好的神奇現象。比如,去美國。

dudu:普通人沒有能力對複雜的事物做出全麵的分析,網上的自媒體信息紛繁複雜,而專業人士們公開的社科研究或智庫報告常常互有衝突,我們知道有人確實提供了問題的正確答案,但是沒有能力判斷那個人是誰,而ai的分析也會受到以上所有信源的製約。因此,普通人選取關鍵指標(如山姆超市),僅通過容易獲得的確定事實+已知的常識+邏輯推理做出大概的判斷,或是個可行的辦法。就像《曹劌論戰》講的故事,莊公作為能夠掌握全麵國情的國君,卻難以判斷“何以戰”,而曹劌僅通過“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一關鍵點,認為莊公判案認真,說明做君主盡了責,判斷出可以一戰。以上僅為個人有感而發的簡單思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上合峰會安華夫人拒握手 習近平尷尬點頭...
中國小留學生偷在家生娃 搜Google接生?一藏13年…
槍殺CEO槍手"出獄"當上服裝模特?新照再引爆支持者…
女孩報警稱撿到棄嬰 臉蒼白支支吾吾:不是我生的…
“跑得最快的女護士”被罵過頭了 犯了什麽大忌?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的“九三”閱兵展示了哪些新式武器?
非法移民不再享有州內學費優惠 影響數萬名夢想生
盧比奧:中美洲國民若“替中共行事”將無法入境美國
墨西哥總統:擬向中國等無貿易協定國家征新關稅
普京:澤連斯基應來莫斯科 要我去別的地方就過分了
習普聊“活到150歲”引國際熱議 美醫療界直呼“毫無根據”
金正恩女兒“女大18變” 網驚:顏值不輸韓國女團
美防長談九三閱兵:美國不尋求和中國發生衝突
女子500萬存款不翼而飛,公安“審訊”逼其放棄追索
王滬寧會見洪秀柱 稱抗戰紀念活動彰顯中華兒女團結
白宮投資學:川普生財術與新型態美式腐敗…
特朗普政府被曝將終止對歐洲長期安全資助
美移民局人員配槍:簽證與入境全麵進入高壓時代
82歲拜登顫巍巍露麵 頭頂疤痕醒目 做了皮膚癌手術
泰國新總理阿努廷:我是100%的中國人後代
中國民眾吐槽閱兵 三小時遭公安逮捕 下場曝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如何評價戶晨風說“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

知乎&CDT 2025-09-04 19:19:01
如何評價戶晨風說“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

近期,知名視頻博主 @戶晨風 發微博建議“年輕人應該要待在這樣的城市”,並列舉了4個標準,其中包含“有山姆會員店”,該帖引發了網民熱議。有人認為戶晨風的觀點本質是在探討“城市宜居標準”,其潛台詞是經濟活力、開放程度、發展程度等,具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人批評戶晨風的說法是“暴論”,過於偏頗過於粗糙,是有意製造爭議吸引流量。



在知乎平台上,有網友提問:“如何評價戶晨風的觀點——‘沒有山姆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待’?”針對此話題展開了深度探討,部分網友給出了嚴肅評論。

以下是中國數字時代摘自部分知乎網友的評論:

馬飛飛:見過一個更準確的標準,即“體製內公積金繳納占比”,也就是一座城市的體製內公積金繳納,除以這座城市總的公積金繳納,這個比例越高,這座城市越不宜居,能跑盡快跑。

帥到北約來圍剿:無聊隨便說兩句。這句話的爭議點在於很多人覺得自己老家也挺好的,為啥僅僅因為沒有山姆就變得不適合發展了。這個原因在於你老家是皇糧經濟,有山姆的地方是市場經濟。能去外地發展的年輕人,基本是不考公考編的,皇糧經濟地區都是拿財政補貼的,要不就是整個城市就是靠房地產,確實高樓大廈也蓋得挺漂亮,可是哪兒有私營企業發展空間呢?更何談個人發展了。你覺得有錢人也不少,可都是縣城婆羅門, 貧富差距極大,中產階級特別少。山姆主要的消費群體就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就是靠市場經濟誕生的。

子楠:這觀點粗糙了一點,但是我換個說法你就理解了。沒有跨國公司認證的經商透明的城市,年輕人不要去。這種大公司有專門的團隊去評價當地營商環境,居民收入,社會治安等,達到一定標準才會在當地落戶,所以很多官員的考核指標會有個引進外商,你別的弄虛作假,但是資本家精得很,他們不樂意來你城市,那你當地官員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既然洋大人都不看好的城市,你除非爹媽在那邊當官,不然你去幹嘛?

miu0093:這個邏輯的背景就是相信山姆超市對於本地購買力的測算,以及未來對於年輕人口的吸引力。你要相信做生意的組織對自己的投資負責的急切程度,如果這個城市沒有山姆,最有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投入產出比完全不劃算。這是一個非常市場的邏輯與決定。如果你相信商業投資的眼光,那麽本著對未來收入預期與發展潛力的規劃,選擇有山姆的城市對年輕人來說確實是一種合理簡單的選擇方式。

Tobamovirus:他的底層邏輯並不是教你如何選城市,而是山姆負責選擇城市,你跟風就行,這個邏輯沒有任何問題。

一缸茶:沒有山姆的城市可以粗暴的理解為——就剩公務員與服務員了。那麽矛盾就會爆露,到底是公務員為服務員服務,還是服務員為公務員服務。

黑樺:最近三年國內山姆擴張有些盲目。於是查了查國內山姆換將之前的門店分布,大概捋了一下。確實很有意思。基本都是過去十年間活力相對較好的城市。這些城市也有足夠數量的低端中產能撐得起山姆的購買能力。換言之,對年輕人而言,同樣都是做買賣或者服務業,這些區域對新事物接受能力更強,機會更多。不愧是零售業的老大哥,眼光還是很毒辣的。順帶一提,山東的兩家山姆在2026年計劃開業,分別在青島和濟南。山東也是東部沿海省份裏開的最晚的省份。

pansz:其實這跟很多決策的基石類似,本質上就是「相信權威」。比方說很多企業招人可以唯學校論,就是因為相信高考這個權威給出的答案。山姆的母公司沃爾瑪是全球第一的零售企業,山姆就是全球第一的零售企業旗下的會員店,這個店能開起來說明他們認為有足夠的目標客戶在這個城市,能獲得足夠的收益。戶晨風的觀點本質上就是要你相信全球前列的大企業經過調研做出的綜合選擇。而這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相信權威」。外來的和尚就好念經嗎?其實不然,有很多外企,在中國的業務並不理想。因此,相信山姆並非是因為外企,而是因為,它不光是全球第一,即便在中國範圍內,依然還是第一的會員製超市。這說明它的本地化也做到位了,它做出了成績,那麽自然可以相信其眼光。

雨落長川:我們以前去縣城看地的時候,到了當地要先考察,有沒有肯德基、麥當勞,如果沒有就直接pass。這個套路雖然很簡單,但是在十年前還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種方法。後來肯德基開店速度實在太快了,在長三角地區看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而且浙江地區的縣城已經被同行挖了好幾遍,我們就開始往鄉鎮下沉——這個時期我們開始看星巴克,如果一個鎮上有星巴克,那這個地方就多花些精力仔細研究一番。

軒轅鐵蛋:你可以討厭資本,但是你不得不佩服資本的眼光,資本不會投資沒有活力的城市。

貳仟圓:這玩意跟“巨無霸指數”是類似的,相當於世界級的供應鏈企業按照內部標準畫了一道線,然後你就借用這條線來評判城市發展水平,國民收入和物價水平等各種因素,比你自己閉門造車要有效的多。沒讀過書的農民都知道鄰居用啥我用啥,某些人就覺得自己比世界500強的眼光更好。

虛無人:其實就是抄作業嘛。作為普通人你也許不知道當地經濟如何,當地法治是否健全。合法經營能否得到保障。但是你可以直接參考肯德基這些全球餐飲巨頭。他們在哪開店,在哪買肯定都是有考量能賺到錢的。如果你是商人,你會去一個法製不健全,隨時隨地工商城管消費隔三差五讓你歇業整頓的地方開店嗎?同理山姆在國內是中產超市,他願意去開店的地方肯定也有大量中產,也就是說有人從工作中賺到了錢。人數不少有消費能力。

大順秦王:不因人廢言,沒必要看到戶子和山姆就哈氣。大前提是你在自己家鄉沒有什麽人能托舉助力,很難獲得發展,那趁著年輕,不管性別、學曆、知識背景,去大城市是最優解。年輕人去陌生城市就是做電池的,貢獻青春的肉體和生命力。都是做電池,去相對上限高下限低有保證的地方沒錯。山姆的建設對於城市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一定的標準的,你自己考察不如讓專業團隊幫你幹了。就像對於普通人,你做小餐飲就可以無腦開在肯德基附近,買二手房要選在星巴克附近。

覺醒的老實人:聰明且簡單的方法。為什麽?因為在國內,目前山姆所有門店都是直營模式,而且是固定投入很大的超市,所以門店選址都要經過嚴格的投資經營評估。跟那種拿加盟者的錢去試錯隻有幾十平方的加盟店不一樣,你完全可以相信山姆經營班子的評估模型和評估能力。而且山姆是外資主導,沒有太多以往地產商業綜合體的屁股交易,例如以前的萬達廣場或者BGY的碧樂城,很多都是給地產項目做配套或者幫助當地領導完成招商引資任務的。尤其是國內山姆高層人士變動後,新班子加速擴張,開店步伐大大加快。可以說當下正是山姆在國內開店評估最寬鬆的時期,過去很多沒進駐的城市都要開山姆了。在山姆這一波加速擴展中都沒被選中的城市,隻能說明這些城市連山姆最寬鬆的評估標準都過不了。山姆的進駐意向,確實是一個簡單可行、沒有門檻的城市狀況分析方法。跟以前置業要看附近有沒有麥當勞和星巴克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小鳥:一般我們認為公民麵對zf隻要有合理的質疑就可以,而不需要掌握足夠強的證據,因為官方有壟斷權力和證據的能力,如果要求公民也像“誰主張誰舉證”那樣,是不公平的。一個人不可能全麵了解和掌握一個城市的醫療,教育,保險,交通,城建等綜合實力,所以用山姆超市等指標衡量一個城市適不適合生活,是無可厚非的。山姆主打大包裝和高品質,一個城市有山姆,肯定是該地區有大量的中產和消費能力,雖然有很多誇張的地方,但是對於公民來說是無可厚非的。對於公民來說,也可以用其他指標衡量城市發展,比如前幾年的體製內強度指數,一個城市體製內公積金占比超過33%,說明經濟活力差,比如說上市公司數量,國際學院數量等等,還有人用星巴克數量來衡量小區是不是好小區,我認為這些數據都非常好。

here hiro:真正的原因在於,上層社會、中層社會和底層社會的信息隔離太恐怖了。你會發現真的上層人和底層人的操作居然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這在很多國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大部分國家的窮人,隻是缺乏能力、金錢,並不是不知道很多東西好。而這裏是真的不知道,不認同。更準確的說,是這裏會出現這樣一種神奇的現象,就是任何公開信息都說一個東西不好,但是從上到中的人都一定會去做。下層也有部分人堅決去做。但是公開信息還是都在說這玩意不好的神奇現象。比如,去美國。

dudu:普通人沒有能力對複雜的事物做出全麵的分析,網上的自媒體信息紛繁複雜,而專業人士們公開的社科研究或智庫報告常常互有衝突,我們知道有人確實提供了問題的正確答案,但是沒有能力判斷那個人是誰,而ai的分析也會受到以上所有信源的製約。因此,普通人選取關鍵指標(如山姆超市),僅通過容易獲得的確定事實+已知的常識+邏輯推理做出大概的判斷,或是個可行的辦法。就像《曹劌論戰》講的故事,莊公作為能夠掌握全麵國情的國君,卻難以判斷“何以戰”,而曹劌僅通過“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一關鍵點,認為莊公判案認真,說明做君主盡了責,判斷出可以一戰。以上僅為個人有感而發的簡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