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恩(Tessa Wong) - BBC新聞
[ANDRES MARTINEZ CASARES/EPA/Shutterstock]
中國的大規模閱兵式,被廣泛視為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強烈信號,解放軍展示了一係列新型武器、無人機及其他軍事裝備。
習近平在此次活動中接待了20多位外國元首,包括依賴中國提供經濟支持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
這場閱兵既是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影響力的一幕,也是中國軍事實力的集中展示——亮相的裝備包括被稱為“關島殺手”的導彈、“忠誠僚機”無人機,甚至還有“機器狼”。
除了耀眼的新武器之外,這場閱兵還傳遞了哪些訊號?以下是五大觀察。
1. 中國武器數量龐大,但能否有效運用?
從9月3日的展示可以看出,中國已能迅速生產多元化的武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軍事轉型項目助理教授邁克爾·拉斯卡(Michael
Raska)指出,十年前中國展示的軍事技術,往往隻是美國更先進裝備的“粗糙仿製品”。
但這次閱兵顯示出更具創新、種類更廣的武器,尤其是無人機與導彈,反映出中國國防工業體係的成熟。
智庫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兼任研究員亞曆山大·尼爾(Alexander
Neill)補充說,中國自上而下的體製與龐大資源,使其能比許多國家更快推出新武器,還能以批量生產,從而壓製對手。
尼爾說:“中國具備大量生產彈藥、艦船和各種作戰係統的能力⋯⋯ 國家隻要一下達指令,就能立刻開動。”
然而,中國軍隊能多好地整合這些武器係統?
拉斯卡博士說:“他們可以拿出這些華麗先進的作戰係統來炫耀,但是否具備組織上的靈活度,能真正照著設想去運用,這才是問題。”
他指出,中國軍隊龐大且缺乏實戰檢驗,數十年來都沒有參與過重大的戰爭,因此要做到有效運用並不容易。
2. 中國押注導彈,以對抗美國
中國展示了眾多導彈,包括一些新型號。
其中“東風-61”,可在彈頭錐內搭載多個核彈頭;“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可自中國北方發射並打擊美國本土;被稱為“關島殺手”的“東風-26D”中程導彈,則能攻擊美軍在關島的主要基地。
東風-61導彈在閱兵中登場。 [BBC]
還有多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例如“鷹擊-17”和“鷹擊-19”,它們能以極高速度飛行,並透過難以預測的機動來躲避反導係統。
之所以如此側重導彈,是有原因的。
尼爾指出,中國一直把導彈和火箭軍發展視為威懾戰略的核心,同時也是用來對抗美國海軍優勢的手段。
美國海軍在全球無出其右,擁有最大規模的航母與航母打擊群,在這方麵中國仍然落後。
但尼爾補充說,西方國防界越來越多人認為,這些打擊群其實脆弱不堪,麵對導彈攻擊時幾乎就是“活靶”。
他表示,北京不僅是在加強威懾,還在建立“二次打擊能力”(second-strike
capability)——即一個國家在遭受攻擊後,依然有能力發動報複性打擊。
其他值得注意的武器,包括備受關注的“LY-1”雷射武器,它基本上是一座巨型雷射裝置,能燒毀或癱瘓電子設備,甚至讓飛行員致盲;以及一係列第五代隱形戰機,包括“殲-20”和“殲-35”。
3. 全麵擁抱人工智能與無人機
這次閱兵展出的無人裝備種類繁多,其中一些由人工智能驅動,但最吸睛的是超大型無人潛航器“AJX-002”。
它也被稱為巨型無人水下載具(XLUUV, extra-large uncrewed underwater
vehicle),長度可達20米(65英尺),可能用於監視與偵察任務。
[BBC]
中國還展示了“攻擊-11”隱形無人機,綽號“忠誠僚機”,可與載人戰機並肩飛行,協助其攻擊。
除了各式傳統空中無人機,還有“機器狼”。專家表示,這些裝備可用於多種任務,從偵察、掃雷,到追捕敵軍士兵。
這次的無人機展示,清楚顯示中國軍事戰略的方向:不僅要增強傳統力量,甚至要“取代傳統結構”。
拉斯卡指出,中國顯然從烏克蘭戰爭吸取了教訓,在戰場上可以“不斷往敵人丟無人機”,以消磨對方防禦。
尼爾也說“殺傷鏈的速度至關重要”,在快速變化的戰鬥中,必須在“納秒級”(nanosecond;奈秒)就做出決策,以擊敗敵人並取得上風——這正是人工智能可以發揮作用之處。
他又說,許多國家仍對在軍事係統中部署人工智能抱持疑慮,會問:“我們把AI放進殺傷鏈,真的安心嗎?”
拉斯卡表示,中國對此完全不擔心,“他們相信自己能控製人工智能,並會毫不猶豫地徹底整合進各種係統。”
[BBC]
4. 中國有技術,但美國仍佔優勢
93閱兵清楚顯示,中國在軍事技術上快速追趕美國,並有資源建造龐大的武器庫。
但專家指出,美軍在作戰層麵依然佔優。
拉斯卡說,美軍的優勢在於“自下而上”的文化,讓前線部隊能隨局勢變化而自主決策,並調整作戰策略,這讓他們在戰場上更加敏捷。
[BBC]
中國則是“自上而下”的體製,“他們可以擁有耀眼的裝備和係統,但在上級下令前,可能連一根手指都不會動。”
拉斯卡補充說,中國人認為靠技術就能形成威懾,覺得這足以嚇阻美國,“但在實際操作層麵上,已有跡象顯示他們未必如自己所宣稱的那樣出色。”
他舉例說,上個月一次與菲律賓海警的對峙中,一艘中國軍艦竟然撞上了自家的小型艦艇。
5. 既在推銷武器,也向美國施壓
尼爾指出,這次閱兵邀請了20多國領導人出席,武器和坦克的排場實際上是一場麵向潛在買家的巨型“推銷秀”。
一些到場國家如緬甸,已在大量採購中國武器;而拉斯卡說,爭取新客戶或擴大訂單,是中國政府在全球擴張影響力的方式之一。
多名國家元首出席中國的閱兵式,但多數西方領導人選擇缺席。 [BBC]
站在習近平最前方、位置最顯眼的,是主要客戶——普京和金正恩。
三人一同走向閱兵場,並肩站上舞台,展現出團結姿態。
尼爾說,這向美國傳遞一個訊號:如果真的要挑戰他們,就意味著要同時在多個戰區作戰——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和烏克蘭。
“而如果你仔細想想,美國同時麵對三個戰場,它很可能會在其中一個戰場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