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離婚律師: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夫妻辦起了離婚手續

離婚律師: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夫妻辦起了離婚手續

文章來源: 極晝story 於 2025-09-01 02:19:0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位離婚律師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夫妻辦起了離婚手續。在她的觀察裏,這個年齡段的夫妻離婚存在一定的共性:他們大多熬到孩子高考或者上完大學,不再需要顧慮撫養問題,才決定結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很多人還是子女領著來的。”

《2024婚姻家事法律服務業白皮書》 統計,在離婚訴訟案層麵,2021年起,50歲以上人群的離婚率保持在10%以上,2024年占比達到15.3%。司法數據顯示,全國離婚糾紛案中,超過70%由女性提出。

在輿論層麵,中老年女性離婚通常需要麵對更大的壓力——她們會被親近的人指責,“沒事找事”“這麽多年不都過了嗎”;也有人被要求為子女考慮和忍耐。更現實的是,全職家庭主婦往往要麵對離婚後的經濟來源問題。

許多個案例裏,堅定支持她們離婚的,通常是她們的女兒。不少年輕女性記錄了自己幫母親提出離婚申請的過程。她們因此被斥責“不孝”,也會被質問,為什麽要主動拆散自己的家?不止一位女兒提到:我看到了媽媽的痛苦。她們無法背過身去。

媽媽提出要離婚那天,一切都很平常,和過去二十多年裏的每一天一樣,她早起,為全家人做飯,打理家務,迎接隨時可能會到來的丈夫的責罵。

那是今年春節,“那個男人,”25歲的小楠遲疑著,最終避開了“爸爸”這個稱呼,“又因為一些小事開始罵我媽。”小楠說,這是家裏的常態,“他回家沒有馬上看到做好的飯,就要罵媽媽”。很多時候甚至沒有緣由,“他講兩三句話,就會開口罵人,你和他溝通不了。”如果小楠和弟弟不在家,辱罵有時還會升級成暴力行為。

爭吵過後,媽媽又一次和小楠說,自己想離婚。她的眼睛耷拉著,眼角有幾條細細的皺紋。媽媽今年50歲,在許多人眼裏,這是一個不該再“瞎折騰”的年紀。但小楠理解,媽媽隻是不想再忍了,“她以前說那個男人如果不再罵她打她,還可以忍一忍,但是那個男人從來沒有停過。”

去年,媽媽第一次正式地提出自己想離婚,那天小楠上班住宿舍,第二天回家發現,媽媽又被他打了。當天,母女倆跑了一趟法院,谘詢訴訟離婚的流程。

媽媽沒怎麽讀過書,後續寫訴狀、遞交材料大多需要小楠幫忙,“整個流程有點困難”,而去年小楠工作不順,分不出太多時間和精力,“當時在法院媽媽就說要不算了。”小楠有些愧疚,“那段時間我沒有特別替媽媽著想。”

當媽媽再一次提出離婚,小楠下定了決心,“今年一定要幫媽媽離。”她根據網上分享的離婚經驗貼,搜索起訴書模板,花了半天時間幫媽媽寫下一頁訴狀:“本人因長期遭受被告的家暴和語言恐嚇攻擊,導致雙方感情徹底破裂多年……現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特向貴庭提起離婚訴訟,懇請貴庭依法公正裁決,準予我們離婚。”

過完年的第一天,她們騎著電動車到了法院,遞交訴狀,“我們都不想再忍了。”

對一些母親來說,“忍不了了”像彈簧被壓到最底部,反彈生活裏所有的壓力。劉佳的媽媽在58歲那年提出離婚,劉佳說,那天爸爸要出門釣魚,媽媽下午也想出門找朋友散步,“我爸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就不讓我媽出去,打了我媽一巴掌,他自己承認還在廚房踹了我媽一腳。”

“我從小就很希望他倆趕緊離婚。”在劉佳的記憶裏,爸爸脾氣壞,時不時會對媽媽動手,“他的家庭暴力屬於那種沒來由的,不像有些人耍酒瘋之類,他人很清醒,就是不講理。”

幾十年的婚姻裏媽媽也不是沒想過離婚,但每次動手後,爸爸一麵在長輩麵前態度誠懇,保證以後肯定不打人了,回到家就威脅媽媽,你要是敢跟我離婚,搞得我家破人亡,我就敢讓你爸媽在這邊也生活不下去。劉佳記得,最嚴重的一次,爸爸拎著菜刀去了姥姥家。

直到兩年前,劉佳的姥爺去世,姥姥和姨媽們都離開了東北這座小城,“我媽沒什麽軟肋了。”那次出門吵架風波過後,媽媽給劉佳打了個電話,表示受不了要離婚。劉佳表示支持,“我跟她說你先把東西收拾出來,先去我大姨那,或者上我這都行。”媽媽很快下定了決心,收拾好行李去了外地姨媽家。

29歲的張天幫媽媽寫過兩次離婚協議書。一次是她主動的,她的爸爸在建築工地幹活,每年隻在春節回家一趟,“隻要一回來,兩個人就會爆發爭吵,鬧著要離婚。”前年她替父母寫好了離婚協議,“他們兩個人之間沒有愛,我覺得分開是一種解脫。”她歎了一口氣,“但在他們看來,這可能是不太孝順的表現。”她最終刪除了那份離婚協議書。

今年過年期間,父母再次因為小事爆發矛盾,母親主動提出離婚。重新在網上搜索模板時,張天的內心“很暢快”,“我覺得我媽終於想通了,我希望她能夠開心。”她很快填好了模板,“我們家也沒有什麽財產可以分割,寫起來其實挺簡單。”

然而點擊保存文檔那一刻,她說,心裏有點難過,“很微妙也很複雜,我覺得他們兩個人分開更好,但那一下突然覺得這個家好像真的要散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一位表姐卻表現出了更強烈的反對情緒。知道張天的媽媽要離婚,表姐發來信息,指責媽媽這麽大年紀鬧離婚,麵子上不好看;再者張天還沒有結婚,父母離婚可能會對她的婚姻造成困擾。張天很傷心,很長一段時間裏,表姐借住在自己家,媽媽對她很好,當第二個親生女兒一樣照顧。

可是當媽媽提出離婚,過往的感情就不存在了,她瞬間成了那個錯誤的、不體麵的人。

●劉佳媽媽收到法院寄來的判決書

被指責不體麵的還有支持媽媽離婚的女兒。劉佳反複跟媽媽確認,是不是真的要離婚?“因為之前她出爾反爾的次數太多了。”每次都得到媽媽肯定的答複後,劉佳谘詢流程,正式幫媽媽提起訴訟離婚。

等待父母離婚官司開庭期間,劉佳接到了姑姑的電話,剛接通,姑姑就在那頭大聲責罵,“作為閨女,你要把這個家給拆散嗎?”劉佳也有點生氣,反問,“什麽叫我把這個家給拆散?”

姑姑拿自己的經曆給劉佳做範例,說自己有一次和劉佳姑父幹仗,也鬧著離婚。但姑姑的兒子在電話裏警告,要是敢離婚,你們倆以後我就誰也不管。姑姑說,她當時就嚇得再也不敢提離婚這件事。

“我姑姑說,你怎麽就不能學學你弟弟呢?我說你兒子這樣對你,你覺得很自豪嗎?”後來,聯係不上媽媽的其他長輩們接連給劉佳打電話,中心意思都是她作為女兒,怎麽能支持父母離婚,得幫忙多勸勸。“他們其實都知道我爸什麽德行,又覺得如果我媽不管他了,他們就得接受我爸這個麻煩,沒有人想接受他。”最後,劉佳屏蔽了他們的電話。

●小楠媽媽提交的家暴證據

?

長大的女兒看到了媽媽的痛苦。

回憶以前的家庭生活,小楠說,“更多的愛是媽媽給的。”媽媽進工廠做鞋子,後來又湊錢盤下一個小店鋪,賣縣城裏時興的服飾,掙了錢就給她和弟弟付學費、生活費。“從小到大,我們的大部分花銷都是媽媽支出的,她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

但小楠也看到,媽媽努力維持的家似乎並不屬於她。去年的一個晚上,那個男人又和媽媽吵了一架,最後把媽媽趕了出去,鎖上家門。媽媽身上什麽都沒帶,隻能在門口等到深夜,直到一位和弟弟交好的鄰居回家,才借了手機給弟弟打電話。“怎麽會不支持她離開呢?”小楠聲音很輕。

張天曾經對媽媽說,這個世界上你親近的人裏,可能隻有我真心地希望你離婚。

親戚們的反對有更現實的考量。張天的父母通過相親認識,那時爸爸家裏的經濟條件比媽媽家好些,因此,盡管長輩覺得張天爸爸不太靠譜,還是堅持讓兩人結婚。

張天說,媽媽婚後一直是家庭主婦,包攬全部家務、照顧孩子,沒有收入。今年年初兩人鬧離婚,起因是爸爸對媽媽打牌不滿,覺得這是把他賺的錢白送出去,有一天當著牌友的麵數落了媽媽一通,媽媽覺得委屈,鬧起了離婚。

張天看到媽媽陷在傳統模式裏的痛苦,“我媽沒有別的圈子,唯一愛好就是打打牌。”爸爸要麽不回家,在家時對媽媽說的話通常也是指責,說她什麽都幹不好、亂花錢。這兩年媽媽身體不好,爸爸沒有關心,一直是張天帶著媽媽去醫院。媽媽在家裏碰到不會擺弄的電器,找不到充電線,第一反應也是向張天求助。

很多時候,張天覺得自己不是在承擔一個女兒的責任,而是在扮演半個丈夫。

她曾經幾次勸媽媽出門工作,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父母從她初中開始,就已經分房了。爸爸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兩個人之間談不上有任何交流。她知道父親曾經出軌,去年還在手機上和擦邊主播聊些露骨內容。她想不通媽媽留在這段婚姻裏的意義。

但有時候,張天也能理解媽媽,“感覺她像被馴化了一樣。”她知道媽媽最羨慕自己的大伯母,大伯母也是家庭主婦,但大伯很能掙錢,大伯母看起來似乎從沒操過心。“我媽52歲了,這麽多年她一直接受的是這種模式,很難一下子改變想法,人都是有惰性的。”

朋友勸她,父母的關係綁定得太深,“不要想著幫你媽媽解脫了。”她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張天一直記得小時候,一次爸媽吵得很凶,她做了噩夢,在夢中哭著喊,我不想你們分開。媽媽過來安慰她。後來她會自責,“我媽是不是因為我這句話一直在忍?”長大後的張天想回頭拉媽媽一把。

25歲的Coco一度覺得自己和媽媽的關係很“擰巴”。 她上大學時,媽媽的工作越來越好,而爸爸多年的欠債問題一直沒能解決,“他們倆有點女強男弱”,爸爸的控製欲也愈發強烈,經常檢查媽媽的手機,甚至會跟蹤媽媽。一次媽媽晚歸,Coco聽著房裏的爸爸借口發難,“我在門外一直拍門敲門,沒有任何作用,隻能聽到那種粗暴的話語。”

那天之後,Coco建議媽媽離婚,但弟弟還在上小學,“我媽當時跟我說,他需要母親。”Coco後來幾乎不回家了,“我看到了媽媽的痛苦,但我做不了什麽,我的無力感會非常強。”

她看著媽媽變得越來越急躁,“碰到一點小事,她會很著急地指責和埋怨你。大學放暑假我不怎麽回家,她會直接打電話過來罵人。”Coco察覺到,“媽媽的怨氣、我與媽媽的生活矛盾百分之九十源於她的婚姻生活。”

“她當時應該理解不到我為什麽不想回家,她承受的不如意已經太多了,也沒有精力能過問我的感受。”而在意識到沒辦法處理媽媽的痛苦後,Coco也選擇了回避,“我當時的心理就是,我不想因為你們影響我自己。我們的母女關係裏失去了溝通,彼此都不知道阻礙是什麽。”

其實小時候,媽媽去過兩次民政局,但每次到最後關頭,媽媽說,“離婚了他們家會不會好好照顧孩子?小孩會不會受苦?”

那時Coco還在上初中,弟弟還小,家裏長輩告訴她,作為孩子,你要去挽回自己的媽媽,不要讓自己家庭破碎。她就對著媽媽大哭,哀求她趕緊回家,不要離婚。最終,媽媽兩次都心軟了,取消了離婚手續。

後來Coco讀了社會學碩士,她反應過來,自己是不是無意中參與了對媽媽的“綁架”?在她的認知裏,夫妻婚姻出現了問題,該想辦法解決的是當事人,“但我在幫我爸承擔他的責任,挽回他的妻子。”

去年9月,弟弟上了高中,媽媽不再擔心有可能見不到孩子。而爸爸疑似涉及到刑事層麵的犯錯行為也成了最後一根稻草,46歲的媽媽再一次申請離婚,Coco第一個表示支持。

Coco說,爸爸找來親戚們當說客,拖過了兩個離婚冷靜期。後來被迫無奈,她最終用爸爸恐懼的老年贍養問題,半“威脅”半勸說地讓他同意簽字離婚。

她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媽媽離婚後的新生活,剔除可能隨時引發矛盾的因素後,電話裏的媽媽不再急躁,遇到事反而情緒穩定地給出解決方法,並溫柔地告訴她,沒關係的。她更愛開玩笑了,也會耐心做一桌好吃的菜,邀請同事到家裏做叉燒包。

有許多年輕女孩給她發來私信,詢問幫媽媽離婚的經驗,“很多甚至是高中生。”但Coco和她們說的最多的是,自己和媽媽的經曆不可複製,離婚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Coco的媽媽已經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而許多家庭裏,“媽媽們沒有學曆和技術,她們直接走出去太艱難。”Coco說,她不會一味地勸說女性出走,麵對那些求助,她給出的建議通常是勸對方好好學習,找到工作,先獨立。

小楠的媽媽遞交離婚訴狀半個多月後,今年3月,法院組織了一次庭前調解。小楠說,男方幾乎整個家族的人都來了,平時跟他們打招呼的伯伯和姑姑一下子就感覺不熟悉了,罵媽媽沒事找事,強調絕對不會離婚。有人撲上來想打人,場麵亂成了一鍋粥。

最後是弟弟站了出來,罵了句髒話,護著媽媽。小楠說,當地宗族觀念強,弟弟的行為被他們的大伯,也是家族的大家長視為一種背叛,惱怒地催男方簽字離婚,“莫名其妙地就離了。”

簽字後,男方催促小楠媽媽立刻將戶口遷走。可是媽媽沒有宅基地和自己的房子,也不能掛靠兄弟名下,“我外公外婆也去世了,媽媽根本沒辦法落戶。”

派出所建議媽媽的戶口繼續留在男方戶口本上,加上“非親屬”的標注,但對方不同意。小楠輾轉打了很多電話,最後是市裏的管理部門出了個辦法,將媽媽的戶口暫時放在當地的集體戶口上。

最近,媽媽借錢湊了首付,買了一套小房子,終於將自己的戶口獨立出來。可這兩年實體生意不好做,媽媽的服裝店關閉了,如今還在休養,還沒想好50歲的年紀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弟弟還在上大學,盡管離婚協議上規定男方負責學費,但她們不敢保證男方會遵守協議。小楠說得無奈,“其實我們90%的問題都是缺錢引起的。”

但不論如何,離婚後,媽媽愛笑了許多,小楠覺得,這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婚姻的複雜也不僅是經濟問題。張天印象中,幫父母預約離婚日程那天,是2025新年裏最冷的一天。那個工作日她要上班,她給媽媽提前設置好導航,媽媽騎著電瓶車好不容易到了民政局,在門口徘徊,有位好心路人問她,你要到哪裏去?

媽媽回來後告訴她,那一瞬間她覺得很羞恥,自己歲數那麽大了,該怎麽開口和別人說自己是去離婚的?她最終沒有進民政局大門。

爸爸也沒有去,張天後來查看行車記錄儀,發現那天一大早,爸爸開車去了外婆家。晚上下班回家,張天看到大伯和大伯母也坐在自己家裏,“兩邊的親戚他都找了,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又是一個合家歡大團圓結局,又沒離成。”

張天很失望,對爸爸,也是對媽媽,“我覺得他們兩個成年人,為什麽連自己的情感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

她覺得,如今家裏每個人似乎都在維持著表麵和平。媽媽說,離不離婚又能怎麽樣呢?離婚了你爸不給我錢,還過得更差。張天回答,我可以給你錢。媽媽過了一會才說,以後你結婚了,你的小家不要用錢嗎?“那我就不結婚,結婚有什麽好的?”張天反問。媽媽沒有再說話。

張天沒有再跟媽媽提離婚這件事,“我做出過努力了,他們兩個人寧可彼此痛苦,還是要綁在一起,消耗自己。”婚姻裏的損耗和情感太過複雜,張天開始接受,一刀切割其實是很難的事情,“我們隻能保持現狀。”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名妓林黛玉一生嫁19次 死時變幹屍 靠青樓姊妹辦後事
曾經轟動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歲 各自開啟不同人生
成“重點獵物”?FBI警告:在美國講中文者小心
英王室媳婦歎"如人間煉獄" 談婚禮自嘲“穿得像條狗”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一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24小時討論排行

解放軍發片:來吧!槍已上膛 劍已出鞘 時刻準備打勝仗
反擊日本,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日官員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場"不撤涉台發言
態度轉彎支持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特朗普:沒有什麽好隱瞞
中國海警在釣魚島周邊巡航,當局警告國民避免前往日本
轟炸瞬間畫麵曝!美軍擊毀運毒船3死,21起空襲已奪80命
高市早苗為什麽在日本會得到這麽高的支持率?
反差強烈 日動畫《鬼滅之刃》中國票房3天飆破3億
大家都在省!留學生“剩飯盲盒”硬撐生活 $40吃一周
關於中國稀土,美財長最新表態
李連傑回春之謎?他驚爆富豪從嬰兒提取幹細胞 曝售價
國會要查!買地緊鄰轟炸機基地 華裔夫婦曝光
為何突然改口?川普力促公開愛潑斯坦文件引猜測
成本15元卻賣4.7萬 美陸軍部長批軍火商坑自家人
中國夫婦買下美軍B-2轟炸機基地"第一排",眾議員要查
日本使館示警:在華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離婚律師: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夫妻辦起了離婚手續

極晝story 2025-09-01 02:19:08


一位離婚律師告訴我們,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夫妻辦起了離婚手續。在她的觀察裏,這個年齡段的夫妻離婚存在一定的共性:他們大多熬到孩子高考或者上完大學,不再需要顧慮撫養問題,才決定結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很多人還是子女領著來的。”

《2024婚姻家事法律服務業白皮書》 統計,在離婚訴訟案層麵,2021年起,50歲以上人群的離婚率保持在10%以上,2024年占比達到15.3%。司法數據顯示,全國離婚糾紛案中,超過70%由女性提出。

在輿論層麵,中老年女性離婚通常需要麵對更大的壓力——她們會被親近的人指責,“沒事找事”“這麽多年不都過了嗎”;也有人被要求為子女考慮和忍耐。更現實的是,全職家庭主婦往往要麵對離婚後的經濟來源問題。

許多個案例裏,堅定支持她們離婚的,通常是她們的女兒。不少年輕女性記錄了自己幫母親提出離婚申請的過程。她們因此被斥責“不孝”,也會被質問,為什麽要主動拆散自己的家?不止一位女兒提到:我看到了媽媽的痛苦。她們無法背過身去。

媽媽提出要離婚那天,一切都很平常,和過去二十多年裏的每一天一樣,她早起,為全家人做飯,打理家務,迎接隨時可能會到來的丈夫的責罵。

那是今年春節,“那個男人,”25歲的小楠遲疑著,最終避開了“爸爸”這個稱呼,“又因為一些小事開始罵我媽。”小楠說,這是家裏的常態,“他回家沒有馬上看到做好的飯,就要罵媽媽”。很多時候甚至沒有緣由,“他講兩三句話,就會開口罵人,你和他溝通不了。”如果小楠和弟弟不在家,辱罵有時還會升級成暴力行為。

爭吵過後,媽媽又一次和小楠說,自己想離婚。她的眼睛耷拉著,眼角有幾條細細的皺紋。媽媽今年50歲,在許多人眼裏,這是一個不該再“瞎折騰”的年紀。但小楠理解,媽媽隻是不想再忍了,“她以前說那個男人如果不再罵她打她,還可以忍一忍,但是那個男人從來沒有停過。”

去年,媽媽第一次正式地提出自己想離婚,那天小楠上班住宿舍,第二天回家發現,媽媽又被他打了。當天,母女倆跑了一趟法院,谘詢訴訟離婚的流程。

媽媽沒怎麽讀過書,後續寫訴狀、遞交材料大多需要小楠幫忙,“整個流程有點困難”,而去年小楠工作不順,分不出太多時間和精力,“當時在法院媽媽就說要不算了。”小楠有些愧疚,“那段時間我沒有特別替媽媽著想。”

當媽媽再一次提出離婚,小楠下定了決心,“今年一定要幫媽媽離。”她根據網上分享的離婚經驗貼,搜索起訴書模板,花了半天時間幫媽媽寫下一頁訴狀:“本人因長期遭受被告的家暴和語言恐嚇攻擊,導致雙方感情徹底破裂多年……現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特向貴庭提起離婚訴訟,懇請貴庭依法公正裁決,準予我們離婚。”

過完年的第一天,她們騎著電動車到了法院,遞交訴狀,“我們都不想再忍了。”

對一些母親來說,“忍不了了”像彈簧被壓到最底部,反彈生活裏所有的壓力。劉佳的媽媽在58歲那年提出離婚,劉佳說,那天爸爸要出門釣魚,媽媽下午也想出門找朋友散步,“我爸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就不讓我媽出去,打了我媽一巴掌,他自己承認還在廚房踹了我媽一腳。”

“我從小就很希望他倆趕緊離婚。”在劉佳的記憶裏,爸爸脾氣壞,時不時會對媽媽動手,“他的家庭暴力屬於那種沒來由的,不像有些人耍酒瘋之類,他人很清醒,就是不講理。”

幾十年的婚姻裏媽媽也不是沒想過離婚,但每次動手後,爸爸一麵在長輩麵前態度誠懇,保證以後肯定不打人了,回到家就威脅媽媽,你要是敢跟我離婚,搞得我家破人亡,我就敢讓你爸媽在這邊也生活不下去。劉佳記得,最嚴重的一次,爸爸拎著菜刀去了姥姥家。

直到兩年前,劉佳的姥爺去世,姥姥和姨媽們都離開了東北這座小城,“我媽沒什麽軟肋了。”那次出門吵架風波過後,媽媽給劉佳打了個電話,表示受不了要離婚。劉佳表示支持,“我跟她說你先把東西收拾出來,先去我大姨那,或者上我這都行。”媽媽很快下定了決心,收拾好行李去了外地姨媽家。

29歲的張天幫媽媽寫過兩次離婚協議書。一次是她主動的,她的爸爸在建築工地幹活,每年隻在春節回家一趟,“隻要一回來,兩個人就會爆發爭吵,鬧著要離婚。”前年她替父母寫好了離婚協議,“他們兩個人之間沒有愛,我覺得分開是一種解脫。”她歎了一口氣,“但在他們看來,這可能是不太孝順的表現。”她最終刪除了那份離婚協議書。

今年過年期間,父母再次因為小事爆發矛盾,母親主動提出離婚。重新在網上搜索模板時,張天的內心“很暢快”,“我覺得我媽終於想通了,我希望她能夠開心。”她很快填好了模板,“我們家也沒有什麽財產可以分割,寫起來其實挺簡單。”

然而點擊保存文檔那一刻,她說,心裏有點難過,“很微妙也很複雜,我覺得他們兩個人分開更好,但那一下突然覺得這個家好像真的要散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一位表姐卻表現出了更強烈的反對情緒。知道張天的媽媽要離婚,表姐發來信息,指責媽媽這麽大年紀鬧離婚,麵子上不好看;再者張天還沒有結婚,父母離婚可能會對她的婚姻造成困擾。張天很傷心,很長一段時間裏,表姐借住在自己家,媽媽對她很好,當第二個親生女兒一樣照顧。

可是當媽媽提出離婚,過往的感情就不存在了,她瞬間成了那個錯誤的、不體麵的人。

●劉佳媽媽收到法院寄來的判決書

被指責不體麵的還有支持媽媽離婚的女兒。劉佳反複跟媽媽確認,是不是真的要離婚?“因為之前她出爾反爾的次數太多了。”每次都得到媽媽肯定的答複後,劉佳谘詢流程,正式幫媽媽提起訴訟離婚。

等待父母離婚官司開庭期間,劉佳接到了姑姑的電話,剛接通,姑姑就在那頭大聲責罵,“作為閨女,你要把這個家給拆散嗎?”劉佳也有點生氣,反問,“什麽叫我把這個家給拆散?”

姑姑拿自己的經曆給劉佳做範例,說自己有一次和劉佳姑父幹仗,也鬧著離婚。但姑姑的兒子在電話裏警告,要是敢離婚,你們倆以後我就誰也不管。姑姑說,她當時就嚇得再也不敢提離婚這件事。

“我姑姑說,你怎麽就不能學學你弟弟呢?我說你兒子這樣對你,你覺得很自豪嗎?”後來,聯係不上媽媽的其他長輩們接連給劉佳打電話,中心意思都是她作為女兒,怎麽能支持父母離婚,得幫忙多勸勸。“他們其實都知道我爸什麽德行,又覺得如果我媽不管他了,他們就得接受我爸這個麻煩,沒有人想接受他。”最後,劉佳屏蔽了他們的電話。

●小楠媽媽提交的家暴證據

?

長大的女兒看到了媽媽的痛苦。

回憶以前的家庭生活,小楠說,“更多的愛是媽媽給的。”媽媽進工廠做鞋子,後來又湊錢盤下一個小店鋪,賣縣城裏時興的服飾,掙了錢就給她和弟弟付學費、生活費。“從小到大,我們的大部分花銷都是媽媽支出的,她一直在很努力地工作。”

但小楠也看到,媽媽努力維持的家似乎並不屬於她。去年的一個晚上,那個男人又和媽媽吵了一架,最後把媽媽趕了出去,鎖上家門。媽媽身上什麽都沒帶,隻能在門口等到深夜,直到一位和弟弟交好的鄰居回家,才借了手機給弟弟打電話。“怎麽會不支持她離開呢?”小楠聲音很輕。

張天曾經對媽媽說,這個世界上你親近的人裏,可能隻有我真心地希望你離婚。

親戚們的反對有更現實的考量。張天的父母通過相親認識,那時爸爸家裏的經濟條件比媽媽家好些,因此,盡管長輩覺得張天爸爸不太靠譜,還是堅持讓兩人結婚。

張天說,媽媽婚後一直是家庭主婦,包攬全部家務、照顧孩子,沒有收入。今年年初兩人鬧離婚,起因是爸爸對媽媽打牌不滿,覺得這是把他賺的錢白送出去,有一天當著牌友的麵數落了媽媽一通,媽媽覺得委屈,鬧起了離婚。

張天看到媽媽陷在傳統模式裏的痛苦,“我媽沒有別的圈子,唯一愛好就是打打牌。”爸爸要麽不回家,在家時對媽媽說的話通常也是指責,說她什麽都幹不好、亂花錢。這兩年媽媽身體不好,爸爸沒有關心,一直是張天帶著媽媽去醫院。媽媽在家裏碰到不會擺弄的電器,找不到充電線,第一反應也是向張天求助。

很多時候,張天覺得自己不是在承擔一個女兒的責任,而是在扮演半個丈夫。

她曾經幾次勸媽媽出門工作,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父母從她初中開始,就已經分房了。爸爸一年回不了幾次家,兩個人之間談不上有任何交流。她知道父親曾經出軌,去年還在手機上和擦邊主播聊些露骨內容。她想不通媽媽留在這段婚姻裏的意義。

但有時候,張天也能理解媽媽,“感覺她像被馴化了一樣。”她知道媽媽最羨慕自己的大伯母,大伯母也是家庭主婦,但大伯很能掙錢,大伯母看起來似乎從沒操過心。“我媽52歲了,這麽多年她一直接受的是這種模式,很難一下子改變想法,人都是有惰性的。”

朋友勸她,父母的關係綁定得太深,“不要想著幫你媽媽解脫了。”她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張天一直記得小時候,一次爸媽吵得很凶,她做了噩夢,在夢中哭著喊,我不想你們分開。媽媽過來安慰她。後來她會自責,“我媽是不是因為我這句話一直在忍?”長大後的張天想回頭拉媽媽一把。

25歲的Coco一度覺得自己和媽媽的關係很“擰巴”。 她上大學時,媽媽的工作越來越好,而爸爸多年的欠債問題一直沒能解決,“他們倆有點女強男弱”,爸爸的控製欲也愈發強烈,經常檢查媽媽的手機,甚至會跟蹤媽媽。一次媽媽晚歸,Coco聽著房裏的爸爸借口發難,“我在門外一直拍門敲門,沒有任何作用,隻能聽到那種粗暴的話語。”

那天之後,Coco建議媽媽離婚,但弟弟還在上小學,“我媽當時跟我說,他需要母親。”Coco後來幾乎不回家了,“我看到了媽媽的痛苦,但我做不了什麽,我的無力感會非常強。”

她看著媽媽變得越來越急躁,“碰到一點小事,她會很著急地指責和埋怨你。大學放暑假我不怎麽回家,她會直接打電話過來罵人。”Coco察覺到,“媽媽的怨氣、我與媽媽的生活矛盾百分之九十源於她的婚姻生活。”

“她當時應該理解不到我為什麽不想回家,她承受的不如意已經太多了,也沒有精力能過問我的感受。”而在意識到沒辦法處理媽媽的痛苦後,Coco也選擇了回避,“我當時的心理就是,我不想因為你們影響我自己。我們的母女關係裏失去了溝通,彼此都不知道阻礙是什麽。”

其實小時候,媽媽去過兩次民政局,但每次到最後關頭,媽媽說,“離婚了他們家會不會好好照顧孩子?小孩會不會受苦?”

那時Coco還在上初中,弟弟還小,家裏長輩告訴她,作為孩子,你要去挽回自己的媽媽,不要讓自己家庭破碎。她就對著媽媽大哭,哀求她趕緊回家,不要離婚。最終,媽媽兩次都心軟了,取消了離婚手續。

後來Coco讀了社會學碩士,她反應過來,自己是不是無意中參與了對媽媽的“綁架”?在她的認知裏,夫妻婚姻出現了問題,該想辦法解決的是當事人,“但我在幫我爸承擔他的責任,挽回他的妻子。”

去年9月,弟弟上了高中,媽媽不再擔心有可能見不到孩子。而爸爸疑似涉及到刑事層麵的犯錯行為也成了最後一根稻草,46歲的媽媽再一次申請離婚,Coco第一個表示支持。

Coco說,爸爸找來親戚們當說客,拖過了兩個離婚冷靜期。後來被迫無奈,她最終用爸爸恐懼的老年贍養問題,半“威脅”半勸說地讓他同意簽字離婚。

她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媽媽離婚後的新生活,剔除可能隨時引發矛盾的因素後,電話裏的媽媽不再急躁,遇到事反而情緒穩定地給出解決方法,並溫柔地告訴她,沒關係的。她更愛開玩笑了,也會耐心做一桌好吃的菜,邀請同事到家裏做叉燒包。

有許多年輕女孩給她發來私信,詢問幫媽媽離婚的經驗,“很多甚至是高中生。”但Coco和她們說的最多的是,自己和媽媽的經曆不可複製,離婚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Coco的媽媽已經有穩定的經濟來源,而許多家庭裏,“媽媽們沒有學曆和技術,她們直接走出去太艱難。”Coco說,她不會一味地勸說女性出走,麵對那些求助,她給出的建議通常是勸對方好好學習,找到工作,先獨立。

小楠的媽媽遞交離婚訴狀半個多月後,今年3月,法院組織了一次庭前調解。小楠說,男方幾乎整個家族的人都來了,平時跟他們打招呼的伯伯和姑姑一下子就感覺不熟悉了,罵媽媽沒事找事,強調絕對不會離婚。有人撲上來想打人,場麵亂成了一鍋粥。

最後是弟弟站了出來,罵了句髒話,護著媽媽。小楠說,當地宗族觀念強,弟弟的行為被他們的大伯,也是家族的大家長視為一種背叛,惱怒地催男方簽字離婚,“莫名其妙地就離了。”

簽字後,男方催促小楠媽媽立刻將戶口遷走。可是媽媽沒有宅基地和自己的房子,也不能掛靠兄弟名下,“我外公外婆也去世了,媽媽根本沒辦法落戶。”

派出所建議媽媽的戶口繼續留在男方戶口本上,加上“非親屬”的標注,但對方不同意。小楠輾轉打了很多電話,最後是市裏的管理部門出了個辦法,將媽媽的戶口暫時放在當地的集體戶口上。

最近,媽媽借錢湊了首付,買了一套小房子,終於將自己的戶口獨立出來。可這兩年實體生意不好做,媽媽的服裝店關閉了,如今還在休養,還沒想好50歲的年紀可以從事哪些工作。弟弟還在上大學,盡管離婚協議上規定男方負責學費,但她們不敢保證男方會遵守協議。小楠說得無奈,“其實我們90%的問題都是缺錢引起的。”

但不論如何,離婚後,媽媽愛笑了許多,小楠覺得,這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婚姻的複雜也不僅是經濟問題。張天印象中,幫父母預約離婚日程那天,是2025新年裏最冷的一天。那個工作日她要上班,她給媽媽提前設置好導航,媽媽騎著電瓶車好不容易到了民政局,在門口徘徊,有位好心路人問她,你要到哪裏去?

媽媽回來後告訴她,那一瞬間她覺得很羞恥,自己歲數那麽大了,該怎麽開口和別人說自己是去離婚的?她最終沒有進民政局大門。

爸爸也沒有去,張天後來查看行車記錄儀,發現那天一大早,爸爸開車去了外婆家。晚上下班回家,張天看到大伯和大伯母也坐在自己家裏,“兩邊的親戚他都找了,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又是一個合家歡大團圓結局,又沒離成。”

張天很失望,對爸爸,也是對媽媽,“我覺得他們兩個成年人,為什麽連自己的情感問題都沒有辦法解決?”

她覺得,如今家裏每個人似乎都在維持著表麵和平。媽媽說,離不離婚又能怎麽樣呢?離婚了你爸不給我錢,還過得更差。張天回答,我可以給你錢。媽媽過了一會才說,以後你結婚了,你的小家不要用錢嗎?“那我就不結婚,結婚有什麽好的?”張天反問。媽媽沒有再說話。

張天沒有再跟媽媽提離婚這件事,“我做出過努力了,他們兩個人寧可彼此痛苦,還是要綁在一起,消耗自己。”婚姻裏的損耗和情感太過複雜,張天開始接受,一刀切割其實是很難的事情,“我們隻能保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