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傍晚,慈溪市三北環衛中轉站站長華柏萬剛到家,就接到一通急促的電話——香湖丹堤小區一位業主誤將婚戒倒入垃圾桶,這枚對業主而言“有創業記憶、有人生意義”的戒指,價值超十萬元。很快,他召集了5名環衛工人。6個人圍著堆積如山的垃圾,蹲在地上一點點扒找。30多分鍾後,一名工人突然喊道:“找到了!”華柏萬湊過去一看,小小的泡沫袋裏,那枚鑽戒正閃著微光。
環衛工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們翻找時怕戒指被遺漏還脫掉了手套。再說,在這個季節,現場那酸爽的味道可想而知。他們的精神是崇高的,為了業主的財產,毫無怨言。找到戒指後,華柏萬還拒絕了業主的酬謝,隻是吃了一頓夜宵。
8月29日一早,業主委托小區物業親自將一麵錦旗送到了環衛中轉站,麵對這份感謝,華柏萬說:“其實我們沒做什麽特別的事,就是盡了本分。”
這是不是環衛工的本分呢?顯然並不是。戒指遺漏是業主的過錯,在垃圾中尋找業主的財物,根本不是環衛工的職責,這是他們在額外付出。付出不要回報,這就是一種雷鋒精神。就是說,哪怕他們拿酬謝也無可非議。
這件好人好事在網上我們看到了不同的聲音。一是,據報道,在翻找戒指時業主和家屬是在場的,既然戒指這麽貴重,裏麵還飽含情感意義,為何他們自己不動手當甩手掌櫃?這個場景讓人難以釋懷。有網友稱,家裏湊不齊6個人嗎?二是,中轉站站長能否代表另外5位環衛工拒絕這份酬勞?他們事前有沒有協商一致?
幫業主找戒指並非本職工作,環衛工完全可以和業主商量這裏麵的成本問題。站長當然可以召集環衛工,但有必要提前說清楚這份勞動是什麽性質。如果是免費尋找,至少要征求環衛工的同意。不過,在報道中,另外5名環衛工姓甚名誰?他們事前是不是知道沒有酬勞?絲毫沒有看到相關報道的細節。
但是,他們是這場愛心尋找的主力啊!哪怕他們不需要酬勞,對他們進行宣傳不是應該的嗎?把鏡頭對準他們,讓公眾知道他們的付出,這是一種情感上的支持,也是對他們勞動的認可,更是對他們做好事的尊重。網友就是認為,好人做好事值得表揚,也不能讓他們吃虧。這裏所說的“吃虧”,不僅是說要拿酬謝,也不僅是指業主的表揚和送錦旗,而是要讓他們成為新聞的主角。
尊重環衛工的勞動,不能掛在嘴上,而是要落實到諸多細節當中。一是,不管是誰,不要把他們額外的付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可以隨便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讓他們拿酬勞並不丟人。二是,遇到困難需要幫助,也不能默認隻有他們才能做髒活累活。如果事前不說酬勞,自己還袖手旁觀,能做的事不做,也有轉嫁責任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