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iPhone“拚好機”即將問世,庫克有點急了

iPhone“拚好機”即將問世,庫克有點急了

文章來源: 動點科技 於 2025-08-30 20:38: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iPhone“拚好機”即將問世,庫克有點急了

蘋果的微創新長跑邁向新階段。

當蘋果即將揭曉的iPhone 17係列細節逐漸浮出水麵,你會發現:安卓與鴻蒙陣營早已普及的旗艦配置,終於要在iPhone 17係列上迎來大集合。

從安卓旗艦標配的超大Deco鏡頭模組、4800萬像素三主攝方案,到姍姍來遲的12GB運存,甚至三星S25 Edge率先落地的均熱板散熱技術,蘋果這一代旗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整合行業成熟方案。當Pixel 10的AI場景指令、Oppo Find X8 Ultra的高像素影像係統已在市場驗證成功,iPhone 17 係列的“拚裝式升級”不再是被動跟隨,而是主動將競品打磨成熟的體驗短板逐一補齊,一場由用戶需求倒逼的iPhone大年即將到來。

(基於iPhone標準版升級幅度或許有限,所以本文大部分內容都是基於對 iPhone 17 Pro 的升級預測來構建的。)

AI功能還需努力

在 AI 功能的布局上,蘋果此前已釋放明確方向——計劃通過強化 Siri,實現更智能的場景化輔助,例如在用戶接打預定相關電話、回複社交消息時,主動關聯關鍵信息提供支持。從行業現狀來看,類似的場景化 AI 能力已出現成熟實踐,如 Pixel 10搭載的“Magic Cue”功能,已能通過掃描收件箱、日曆、短信等數據,在對應場景下自動推送預定信息、生成消息回複,為用戶提供更即時的輔助,這也從側麵反映出蘋果在場景化 AI 落地節奏上的相對滯後。不過,基於iOS26上麵的 Apple Intelligence,可以方便用戶搜尋所有最常用的 app、添加行程至日曆,並且隨時提問。

實時語音翻譯的集成計劃,是蘋果 AI 布局的另一重要板塊。自動為你翻譯信息app 的文字,還可在 FaceTime 顯示實時翻譯字幕,亦可在電話 app 為通話提供語音翻譯,但實際體驗仍未知。反觀當下市場,部分安卓機型已落地成熟的電話實時翻譯功能,不僅覆蓋多種主流語言,還支持“聲音克隆”技術,以用戶自身音色輸出翻譯內容,進一步提升了交互自然度。



老大難的散熱問題要解決了嗎

自iPhone X以來,蘋果為了節省空間,在iPhone上采用雙層主板設計,主板堆疊導致處理器等易發熱器件集中於狹小區域,熱量難以擴散。尤其在高負載場景諸如遊戲、快充場景下,機身經常令人覺得燙手。散熱不足還會使得芯片因散熱不足導致遊戲卡頓掉幀,引發性能降頻。

根據傳聞,iPhone 17 Pro 可能采用均熱板散熱技術來優化散熱。而三星Galaxy S25 Edge已經引入了這項技術。三星為它配備了新一代VC均熱板散熱方案,更大麵積卻更薄的結構,使得在高負載下,機身溫度依然能夠得到控製。有微博網友體驗後稱:“散熱做得夠實在,邊充邊刷微博也沒變暖手寶,謝天謝地。”

不得已為之的超大Deco

隨著消費者對手機成像要求越來越高,鏡頭模組的增大不可避免,因此超大Deco(後置攝像頭區域的裝飾性設計)相機設計已經被廣泛使用。

iPhone 17 Pro 後置攝像頭有極大概率改為寬幅橫向布局,類似設計已存在於大量安卓手機中。像小米11 Ultra的後置相機大設計,與 iPhone 17 Pro 曝光的橫向大矩陣相機設計就比較類似。另外,其iPhone 17 Air的設計也和 Google Pixel 10 係列的跑道式相機麵板有相似之處。

對於此類超大Deco,用戶意見不一。有些人對此深惡痛絕,認為手機容易頭重腳輕,影響握持感;有些人則認為增強了手機的識別度,使手機更有個性了。



iPhone 17 係列泄露圖



Google Pixel 10 係列

相機堆料勢在必行

據預測,新一代iPhone 17 Pro的拍照和攝像能力都會有所提升,其主攝、超廣角及長焦鏡頭均會升級至 4800 萬像素。在蘋果磨蹭多年終於下定決心大幅度提升成像實力之際,部分安卓旗艦此前已達成類似配置。

比如Find X8 Ultra 就搭載了5000萬像素一英寸大底主攝、5000萬像素超廣角、5000萬像素3倍長焦和500萬像素6倍潛望長焦;而vivo X200 Ultra同樣搭載了5000萬像素的主攝、3.7倍的光學變焦鏡頭和大底傳感器的超廣角,這兩款一直被網稱為“演唱會神器”,希望今年的iPhone 17 Pro不要掉鏈子了。



摳搜庫克終於願給12G運存

蘋果的產品使用周期一向以運行內存(RAM)來定義,小氣的庫克已經在iPhone上用了多年的8GB運存,不久後 iPhone 17 Pro 係列或將打開這個突破口,配備12GB運存。

目前主流旗艦手機的運行內存確實比前兩年又上了一個台階。簡單來說,12GB 是當前旗艦機的入門設置,16GB 屬於主流高配,而 24GB 則出現在部分追求極致性能的“超大杯”旗艦或遊戲手機上。

雖然蘋果的運存分配機製和安卓手機不同,但是在手機上堆硬件上大運存,還是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目前體驗下來,8G運存的iPhone,在使用多個app後極易被殺後台,平時打開微信都經常卡個半天,有點跟不上蓬勃發展(占內存)的移動互聯網。而華為Pura 80 Pro+等具備16G運存的機型,在應用多開和玩高負載遊戲的時候,明顯要比同品牌小運存手機更流暢。

總結

講實話,iPhone 17 Pro是我今年最看好的機型,以微創新著稱的蘋果終於不得不在市場壓力下大擠一次牙膏了,這也標誌著蘋果對主流配置的跟隨。從 iPhone 17 Pro係列七拚八湊的預測信息中不難看出,如今旗艦手機的設計正逐漸走向相似,在技術研發與創新的道路上愈發艱難。手機行業已進入深度發展階段,難以再有全新的、革命性的技術突破。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大手機廠商比拚的不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對市場趨勢的敏銳觀察力,以及依據自身品牌長板打磨產品的能力。誰能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在有限的創新空間裏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打造出更貼合市場、更具差異化競爭力的產品,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上海女孩介紹海歸博士前男友給閨蜜 一年後收到請柬
美印交惡!川普宣布"取消出席"印度主辦QUAD峰會
放棄幻想吧,勞務派遣開始常態化
普京莫迪抵達北京參加上合峰會,但美中印貿易戰使峰會蒙上陰影
國際著名統計學家劉軍從美“海歸” 全職加盟清華大學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專訪痛批日本恢複軍國主義,強調中俄"合作抗日"
中國食品安全又爆雷 知名“零添加”醬油驗出“致癌物”
反對川普!芝加哥非裔市長"簽行政命命":抵製鎮壓移民
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改變選舉規則!川普要簽令"投票必須出示身分證明"
馬斯克:星艦第十次試飛最終濺落點與目標僅差3米
哈瑪斯證實:軍事領導人慘遭以軍擊斃,痛批以色列"暴君"
普京訪華前抨擊西方製裁,謀求擴大中俄貿易合作
不帶手機的伊朗總統被以色列定位 被貼身保鏢“出賣”
習近平和彭麗媛為上合組織峰會貴賓舉行歡迎宴會
再見林瘋狂!37歲林書豪正式宣布退役
金正恩承諾為在俄陣亡士兵家屬提供“美好生活”
白宮改造工程驚現豆腐渣?特朗普真的是氣壞了
特朗普取消特勤局對哈裏斯保護 加州公路巡警接管
以資深外交官:馬克龍早就做出決定 承認巴勒斯坦
也門胡塞叛軍政府總理和多名部長死於以軍空襲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iPhone“拚好機”即將問世,庫克有點急了

動點科技 2025-08-30 20:38:09
iPhone“拚好機”即將問世,庫克有點急了

蘋果的微創新長跑邁向新階段。

當蘋果即將揭曉的iPhone 17係列細節逐漸浮出水麵,你會發現:安卓與鴻蒙陣營早已普及的旗艦配置,終於要在iPhone 17係列上迎來大集合。

從安卓旗艦標配的超大Deco鏡頭模組、4800萬像素三主攝方案,到姍姍來遲的12GB運存,甚至三星S25 Edge率先落地的均熱板散熱技術,蘋果這一代旗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整合行業成熟方案。當Pixel 10的AI場景指令、Oppo Find X8 Ultra的高像素影像係統已在市場驗證成功,iPhone 17 係列的“拚裝式升級”不再是被動跟隨,而是主動將競品打磨成熟的體驗短板逐一補齊,一場由用戶需求倒逼的iPhone大年即將到來。

(基於iPhone標準版升級幅度或許有限,所以本文大部分內容都是基於對 iPhone 17 Pro 的升級預測來構建的。)

AI功能還需努力

在 AI 功能的布局上,蘋果此前已釋放明確方向——計劃通過強化 Siri,實現更智能的場景化輔助,例如在用戶接打預定相關電話、回複社交消息時,主動關聯關鍵信息提供支持。從行業現狀來看,類似的場景化 AI 能力已出現成熟實踐,如 Pixel 10搭載的“Magic Cue”功能,已能通過掃描收件箱、日曆、短信等數據,在對應場景下自動推送預定信息、生成消息回複,為用戶提供更即時的輔助,這也從側麵反映出蘋果在場景化 AI 落地節奏上的相對滯後。不過,基於iOS26上麵的 Apple Intelligence,可以方便用戶搜尋所有最常用的 app、添加行程至日曆,並且隨時提問。

實時語音翻譯的集成計劃,是蘋果 AI 布局的另一重要板塊。自動為你翻譯信息app 的文字,還可在 FaceTime 顯示實時翻譯字幕,亦可在電話 app 為通話提供語音翻譯,但實際體驗仍未知。反觀當下市場,部分安卓機型已落地成熟的電話實時翻譯功能,不僅覆蓋多種主流語言,還支持“聲音克隆”技術,以用戶自身音色輸出翻譯內容,進一步提升了交互自然度。



老大難的散熱問題要解決了嗎

自iPhone X以來,蘋果為了節省空間,在iPhone上采用雙層主板設計,主板堆疊導致處理器等易發熱器件集中於狹小區域,熱量難以擴散。尤其在高負載場景諸如遊戲、快充場景下,機身經常令人覺得燙手。散熱不足還會使得芯片因散熱不足導致遊戲卡頓掉幀,引發性能降頻。

根據傳聞,iPhone 17 Pro 可能采用均熱板散熱技術來優化散熱。而三星Galaxy S25 Edge已經引入了這項技術。三星為它配備了新一代VC均熱板散熱方案,更大麵積卻更薄的結構,使得在高負載下,機身溫度依然能夠得到控製。有微博網友體驗後稱:“散熱做得夠實在,邊充邊刷微博也沒變暖手寶,謝天謝地。”

不得已為之的超大Deco

隨著消費者對手機成像要求越來越高,鏡頭模組的增大不可避免,因此超大Deco(後置攝像頭區域的裝飾性設計)相機設計已經被廣泛使用。

iPhone 17 Pro 後置攝像頭有極大概率改為寬幅橫向布局,類似設計已存在於大量安卓手機中。像小米11 Ultra的後置相機大設計,與 iPhone 17 Pro 曝光的橫向大矩陣相機設計就比較類似。另外,其iPhone 17 Air的設計也和 Google Pixel 10 係列的跑道式相機麵板有相似之處。

對於此類超大Deco,用戶意見不一。有些人對此深惡痛絕,認為手機容易頭重腳輕,影響握持感;有些人則認為增強了手機的識別度,使手機更有個性了。



iPhone 17 係列泄露圖



Google Pixel 10 係列

相機堆料勢在必行

據預測,新一代iPhone 17 Pro的拍照和攝像能力都會有所提升,其主攝、超廣角及長焦鏡頭均會升級至 4800 萬像素。在蘋果磨蹭多年終於下定決心大幅度提升成像實力之際,部分安卓旗艦此前已達成類似配置。

比如Find X8 Ultra 就搭載了5000萬像素一英寸大底主攝、5000萬像素超廣角、5000萬像素3倍長焦和500萬像素6倍潛望長焦;而vivo X200 Ultra同樣搭載了5000萬像素的主攝、3.7倍的光學變焦鏡頭和大底傳感器的超廣角,這兩款一直被網稱為“演唱會神器”,希望今年的iPhone 17 Pro不要掉鏈子了。



摳搜庫克終於願給12G運存

蘋果的產品使用周期一向以運行內存(RAM)來定義,小氣的庫克已經在iPhone上用了多年的8GB運存,不久後 iPhone 17 Pro 係列或將打開這個突破口,配備12GB運存。

目前主流旗艦手機的運行內存確實比前兩年又上了一個台階。簡單來說,12GB 是當前旗艦機的入門設置,16GB 屬於主流高配,而 24GB 則出現在部分追求極致性能的“超大杯”旗艦或遊戲手機上。

雖然蘋果的運存分配機製和安卓手機不同,但是在手機上堆硬件上大運存,還是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目前體驗下來,8G運存的iPhone,在使用多個app後極易被殺後台,平時打開微信都經常卡個半天,有點跟不上蓬勃發展(占內存)的移動互聯網。而華為Pura 80 Pro+等具備16G運存的機型,在應用多開和玩高負載遊戲的時候,明顯要比同品牌小運存手機更流暢。

總結

講實話,iPhone 17 Pro是我今年最看好的機型,以微創新著稱的蘋果終於不得不在市場壓力下大擠一次牙膏了,這也標誌著蘋果對主流配置的跟隨。從 iPhone 17 Pro係列七拚八湊的預測信息中不難看出,如今旗艦手機的設計正逐漸走向相似,在技術研發與創新的道路上愈發艱難。手機行業已進入深度發展階段,難以再有全新的、革命性的技術突破。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大手機廠商比拚的不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對市場趨勢的敏銳觀察力,以及依據自身品牌長板打磨產品的能力。誰能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在有限的創新空間裏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打造出更貼合市場、更具差異化競爭力的產品,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